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教学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主动探索,把新信息和已知信息结合起来,纳入已有的认知体系并寻找出某些联系,从而产生新的组合,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根据这一理论,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将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总结如下:
  1 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看,识字需要激发学生和教师双方的热情
  识字能认识客观规律。这些客观规律是从人类丰富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概括出来的、并且记录在书面语言里的知识经验。儿童以认识字词为中介去认识这些客观规律,从而能开始知识的积累。
  识字难,那是因为识字过程容易流于枯燥乏味。一种现象是教师对识字教学不够重视,把识字教学简单化,为识字来教识字,把识字教学从整个语文教学中割裂出来;另一种现象是,教师重视了但不知如何才能让识字教学的整个过程激发出热情。教师们在探索的过程中,有些试图用一个“多”字来解决问题。多读、多写、多练,固然能强化识字记忆,但是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儿童而言,过多的反复无非就是一种惩罚。研究表明,让一个孩子写三到四遍是最佳的记忆过程,此时记忆和需求正好互为补充。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对违背这一规律的良苦用心,必事与愿违。这不仅损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伤害了儿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所以在识字过程中如何用科学的方法途径去激发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热情,这是决定识字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2 以情激情,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识字教学
  对教师而言,首先必须去了解汉字,热爱汉字,把这份感情露之于表,显之于行,去影响感染学生,这是识字教学中能够以情激情的一个首要条件;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之后,自发地去寻美探幽,增强对汉字的敏感性和学习的自觉性,并以此作为一种需求。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2.1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识字。上课时首先解决生字的读音,接着我就会对学生说:“今天要学习这几个生字,看谁最聪明,能自己动脑筋想出最佳的记忆方法,然后再请你告诉大家。”这样一问,同学们兴趣盎然,马上就开始在大脑中寻找答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记忆方法:“以旧带新”、“形近字对比”、“同音字”、“基本字加偏旁”、“拆部件”、“增减笔画数”等等。如学习“玉”字,有的说“国”字去掉方框,就是玉;有的说“王”字加上一点就是玉;有的说“主”字的点掉在腰间就变成玉。学习“采”字,就让学生伸出五个指头在树木上做“采果子”、“采药”的姿势,明白“采”的用法。
  课堂上,学生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就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高见”,学生能从中感受到学习和创造带来的快乐,“苦学”变成了“乐学”。这种创造性的学习,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望,而且还能在不断的“新发现”中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2.2 应充分运用汉字结构特点进行形象的理解。同时可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编制成儿歌、顺口溜、一句贴近生活的话去帮助学生进行记忆。首先,在教授学生象形字时可根据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象形字是汉字的基础,教师可结合实物和图片进行教学。如教“火、口、水、山、田、石”等字时可出示图片。在教“门”字时,可问学生:“小朋友看‘门’字的字型跟我们的门框像不像?”如同学们说门框的左上方多了一点时,教师可趁机教儿歌“四四方方一扇门,左边上方有个孔,书写一定要记清,小孔是点不能丢。”
  其次,在教授会意字时,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会意字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物形体会合起来,从它们的联系或配合上表示一种新的通常是抽象的意义。和象形字相比,会意字具有明显的特点,它可以表示很多抽象的意义。所以教师更应该把其抽象性用丰富的联想表示出来。如“旦”字,表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了,天亮了;“休”字,表示一个人累了,于是就靠在树旁休息。同时,对某些指示意义明确的,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猜想,如“呆”字,可问:“小朋友学习了‘旦’和‘休’后对‘呆’字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吗?”有些学生便说:“一个人张大嘴巴,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是在发呆啊。”这是多么精彩的解释,多么丰富的联想啊!
  再次,教授形声字时应该对形声字进行归纳。形声字是由“形”和“声”两部分组成的,所以它既有表意的成分也有表声的成分。语言里的词是“声音意义”的结合体,选择一个同音或近音字做声旁,再配上一个合适的形旁,就可以造出一个新字来。形声字占的比例相当大,应帮助学生对形声字进行归纳。如先教学生“方”字,再加上意义教“放、房、纺、芳……”这样,学生知道音义的同时也不易发生混淆了。
  识字能力是语文教学培养的基础能力之一。基础是事物最主要的部分,基础不牢固,上面的建筑就有倒塌的可能。识字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汉字本身的规律特点,举一反三,学会识字,爱好识字;学会写字,爱好写字。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面孔和灵魂。用汉字自身的庄重幽深、光明亮丽去感化学生,激发学生对汉字学习的热情,这应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
期刊
在基层学校工作多年,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实践,我认为作文的精批略改多评讲因为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往往比作文前的指导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1 精批略改  “精批”并非就是一味地“多改”,而是尽可能地找出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和问题,给予恰当的奖赏、指导、点拨,“改”的工作尽量交给学生去做。这样就可以比较好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愿意去改、能够去改。  1.1 要有启发性。这样的批改不会满
期刊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兴趣中学习,会轻松学会知识,会学到更多,学得更好。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轻松学好英语呢?我认为各位同仁应学习和认识以下几点:  1 教师应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们在“学中玩,玩中学”。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加入一些游戏,让学习更活跃,让孩子在各种游戏中慢慢学习知识。我们可以把
期刊
【摘 要】 针对当前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的关系,以及在当前情况下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关系提出一些个人见解。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传统教学 教师 学生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电脑的广泛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许多学校已得到广泛运用。就我们学校实际情况来讲,现在有五个多媒体教室,可以完全满足现在的教学要求。但是,在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入手,
期刊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方法、场地不失时机地渗透美育,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在愉悦的情境之中轻松地全面地认识物理规律、掌握并能正确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挖掘课本美育素材,展现美  新编初中物理课本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工具,它不仅注重传授本学科知识的功能,而且在编写的思想、体系、
期刊
【摘 要】 本文用密度泛函方法在B3LYP/6-31G (d,p)水平下第一次研究了环十肽与利胆醇对映体的包接作用,对利胆醇进入环十肽洞穴的几乎所有可能的位置都考虑了,从而得出了它们的最稳定的包合物结构。从优化后的结构和结合能可以看出CDP/S-PP比CDP/R-PP更稳定。计算结果表明环肽是一种很好的能与手性小分子形成包合物的主体分子。  手性识别是化学领域中最富有吸引力的现象之一。它在分析化学
期刊
探究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活动,在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各种能力。探究式教学法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获取知识,揭示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能力,学习探讨问题的科学方法,鼓励创新精神。  1 诱导型探究式教学  这种探究式教学的全过程是在教师的诱导下层层深入,最终让学生自己获得正确的知识和技能。例如:“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节的教学过程是:  1.1
期刊
所谓创新,不是搞发明创造,而是“在真实而精确的积累前人既知的基础上对未知王国的拓展,是人类文明质的飞跃和人生境界的巨大升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虽说有诸多方面,但我认为最为关键的是想象力的培养。结合个人教学经验,我从诱发想象力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提供想象机会  1.1 巧用插图。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丰富多采的插图,学生特别爱看,老师可以通过插图启发想象。如:有人或动物的插图可以让学生根据
期刊
因为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所以,它能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在数学课堂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变“苦学”为“乐学”,营造一种生动活泼,主动获取知识的氛围,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好数学。  1 所提供的多样外部刺激,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与保持  多媒体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的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
期刊
信息化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出现,以其巨大的容量、更丰富的表现形式、更直观的感受迅速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一些公开课、观摩课、优质课中语文教师们纷纷加以应用,多媒体课件以极其完美的教学手段,无可挑剔的教学效果,大大地拓宽了语文教学的天地,多媒体课件渐渐成了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形式。于是乎,有很多语文教师为此走向了极端,认为在语文教学中非用多媒体教学不可了,从而使语文教学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