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襄阳

来源 :科学大观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襄阳银盘满月高悬空中与古城建筑相得益彰。

  因为电影《你好,李焕英》的热映,汉江边沉寂许久的湖北襄阳被网友“挖”了出来。
  这是一座罗贯中笔下的历史传奇之城,一座金庸作品里的兵家博弈之城,一座南北文化交融、新旧和谐共生之城。千百年来,这里上演过汉皋解珮、三顾茅庐、水淹七军、宋元鏖战等诸多故事。
  登上古老的襄阳城,面朝汉江,手抚墙砖,沧海桑田,万物皆变,不变的只有那伴随青砖愈发浓厚的历史气息。

先秦之邯郸,明清之秦淮


  打开地图,襄阳古城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它既把控着南下与北上的陆路通道,也紧握着东进与西出的水路交通。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从来不缺少历史故事。
  郦道元在《水经注》里说:“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襄水通常被认为是汉水支流,古又称南渠。只是到今天,汉江成为主脉,襄水隐没不再。
湖北襄陽古城仲宣楼段景色。摄影|杨东

  无论是巢居穴居、茹毛饮血的早期人类,还是筑屋群居、亦猎亦耕的氏族社会,似乎都可以在汉水中游这块山川沃土找到适宜的生存居住条件。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副秘书长叶植告诉记者,在现在襄阳太平店镇至樊城团山一带,已发现多处1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采集点。从仙人渡镇到樊城的汉江北岸,新石器至六朝时的遗址和墓地星罗棋布,邓城遗址更是被几十处大型遗址和墓地所包围,已发掘的墓葬超出4000座,鏖战岗上也发掘出东周楚墓300余座,正在发掘的小型墓葬数以千计……
  那时,这个处于北方原始文化与南方原始文化的中间地带,带有明显的南北方文化过渡交融的特征。
  叶植说,襄阳城的前身是春秋战国时的楚北津戍,东晋史学家习凿齿著《襄阳耆旧记》记载,春秋战国时这里是楚国北方的两个渡口城邑——东津和北津,成为北通中原和向东拓展的重要渡口和军事要地,成就楚国一代霸业。其中,东津一名现仍保留。
  在以舟楫为重要交通工具的时代,处于汉江中游的襄阳,与长安、洛阳几乎形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关系,沿水路西上长安,沿南襄盆地过方城,可直抵洛阳。
  “汉水是中国古代内河最便捷、最畅达、最繁忙的‘黄金水道’。到清代中期,汉江上汉口到襄阳的船只每年约有两万艘,老河口到樊城、樊城到社旗,长期往返的船只大概有1600艘。可见当时襄阳水运的发达。”叶植认为,襄阳能够成为商贾云集、货流通畅的商品集散地,与汉江这条“黄金水道”密不可分,从汉口到襄阳的汉水航线则是推动襄阳经贸发展的动脉。
  楚人的活动区域,也围绕汉水展开。史料记载,楚之先祖原是中原部落,在一代代部落首领的带领下举族南迁,其活动的路线大约就是沿着汉水向南,从“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最终在长江流域,建立起一个可以问鼎中原的强大诸侯国。
  楚文化融华夏文化和长江流域的原始文化(蛮夷文化)为一体,被著名历史学家张正明在《楚文化史》中盛赞:“从楚文化形成之时起,华夏文化就分成了北南两支……这北南两支华夏文化是上古中国灿烂文化的表率,而与时代大致相当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遥相辉映。”
  一条汉江,完成了上游与下游的文明连接,同时也让襄阳成为南北文化融会贯通之地,荆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这里孕育了楚赋开山鼻祖宋玉,“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等典故流传至今,留下了穿天节、端公舞、牵钩戏、苞茅缩酒等楚风遗俗,留下了西周邓城、宜城楚皇城、南漳山寨群、枣阳九连墩等楚文化遗址。

  而无论史书还是武侠小说,凡是提到襄阳城,从里到外也都是一个大写的“侠”字。从孟襄阳(孟浩然)的不羁到米襄阳(米芾)的潇洒,从“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到“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名句,从战火纷飞的《三国演义》到铁血丹心《射雕英雄传》,“襄阳”之名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汉晋以来,代为重镇


  在襄阳的大小餐馆吃饭,总会被问道:“主食要什么,面食还是米饭?”在吃米的南方,很少见。汇通南北,亦南亦北,早就嵌进襄阳的骨子里了,这座城因此而包容。
  东汉末年,北方战乱,刘表领荆州牧,把襄阳治理得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成为乱世中一片安宁的“绿洲”。为避战乱,不少士人流寓襄阳,诸葛亮、司马徽、徐庶、崔州平等一批谋略精英,文学家王粲、书法家梁鹄等一批杰出人物,与当地名士庞德公、庞统、马良等汇聚襄阳。当时的襄阳,人才荟萃,盛极一时。
  诸葛亮躬耕陇亩,并非真的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他只是要选择一个地方,以便更好地观察天下大势。襄阳是南北交汇之地,东西交融之域,或为理想之选。
  两汉时期,襄阳的水陆码头地位更加凸显。东汉文学家蔡邕在《汉津赋》中这样描述襄阳码头:“南援三州,北集京都,上控陇坻,下接江湖。导财运货,懋迁有无。”
  清初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写道:“夫襄阳者,天下之腰膂也。中原有之,可以并东南。东南得之,亦可以图西北者也。故曰重在襄阳也。”“(襄阳)跨连荆豫,控扼南北,三国以来,尝为天下重地。”
《你好,李焕英》取景地湖北卫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这里至今仍然保留着三线工厂的原貌。摄影|杨东
  隆中距汉水不远,无论陆路还是水路,和外界联系都很便利。后来事实证明,诸葛亮的选择是正确的。隐居隆中后,诸葛亮做的事情主要有三件:白天躬耕陇亩,晚上挑灯夜读,闲暇之际拜会名士、结交朋友。他在这里和庞德公、庞统的联系更多了,逐渐形成了一个自己的朋友圈子,如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等。
  或许是汉水的滋润,卧龙山松青柏翠,香樟树高大挺拔,当年诸葛孔明的读书处,刘备来访的三顾堂、六角井,显得神秘而森然。恍惚之中,“三顾茅庐”的场景在眼前重现了:卧榻上,诸葛亮睡得正酣;刘备拱手而立,静候阶下;关羽、张飞站在门外,烦躁不安。
  “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这是《三国演义》中对隆中的描述。隆中是诸葛亮“躬耕陇亩”的隐居之地、刘备“三顾茅庐”的求贤之地,更是《隆中对》的诞生之地,诸葛亮终出山远行,从汉水到长江再汉水,辅佐刘备。隆中保存了诸葛亮学习、交友、生活的许多遗迹,历经1800多年的岁月洗礼,依旧风采盎然。
从高空俯瞰汉江襄阳城区段,汉江江边呈现出泾渭分明的景观。
襄阳唐城。

  都说一部三国史起于襄阳,终于襄阳。马跃檀溪、司马荐贤、三顾茅庐、水淹七军……这些传奇故事都发生在这里。在襄阳的大街小巷,经常会与《三国》撞个满怀,比如诸葛亮广场、广告牌上的孔明菜、古隆中酒,一部《三国》被掰开了、揉碎了,分放进这座城的街巷与食谱里。

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


  襄阳城东南约15公里处,一座山因孟浩然、皮日休隐居于此而誉满天下。鹿门山,并不见危岩峭壁,山道幽静,林荫扑面,眼帘中只见野花奇树,耳畔时闻鸟雀啼鸣。
  在孟浩然的诗中,处处能看到这里的美景:“结交指松柏,问法寻兰若。小溪劣容舟,怪石屡惊马。所居最幽绝,所住皆静者。云簇兴座隅,天空落阶下。”
  生于襄阳的孟浩然一定是喜欢这里的清幽,喜欢这里的天籁。在孟浩然的笔下,襄阳城是一座美丽的山水城,“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
  汉字的精妙,融化在这样的诗中,就像襄阳城边汉江的流水,爽然清澈。在襄阳寻山问水,再回味他的诗作,又有了不少具体生动的印象。
  水从城中过,中间横一条浩大的汉江,不仅让襄阳城温润许多,而且南船北马,处处可见生机。
  在唐代,襄阳是首都长安与江南财富之区往来的咽喉,史称“诏命所传,贡赋所集,必由之径,实在荆襄”,从而带动了沿途文化的发展繁荣。
  这等秀丽风光与繁华市井也让不少文人墨客为之驻足。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大诗人王维从洛阳经襄阳南下,因与孟浩然的交谊,他在这里逗留了数日,吟出了这流传千古的诗作。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而要理解王维这句诗,最好登城墙一望。汉水苍苍,古城悠悠,视野尽处,是繁华市街,是水运码头。
  一江春水绕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一方山水,因诸多诗词更添韵味;一方水土,之于文人骚客,也如同一个不尽的宝藏。山水灵气哺育了孟浩然这位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引李白、白居易、王维、岑参等来往于岘山、鹿门山、万山、习家池、汉水等地,用诗文记载游历于此的感受,尽显历史的风华与自然的佳美。
  李白的一首《襄阳曲》,写尽了风华,还原我们对当年襄阳的想象:“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鞮。江城回绿水,花月使人迷。山公醉酒时,酩酊高阳下。头上白接篱,倒著还骑马。岘山临汉江,水绿沙如雪。上有堕泪碑,青苔久磨灭。且醉习家池,莫看堕泪碑。山公欲上马,笑杀襄阳儿。”

金戈铁马踏“江湖”


  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之丰饶的物产和南船北马的便利交通,让襄阳拥有了“其险足固,其土足食”的资本。襄阳既把控着南下与北上的陆路通道,也紧握着东进与西出的水路交通,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多次改变中国历史的战争都与它有关。
  从春秋战国到20世纪40年代,此地文为名士荟萃的登临之所,武为群雄逐鹿的争雄之地,兵戈频仍。根据襄阳知名学者晋宏忠的研究,襄阳地区自春秋战国以来,曾发生过200多次大小不等的战争,他在其著作《襄樊兵事春秋》中就具体介绍了172次战争。
  其中,耳熟能详的宋元襄阳之战,既是一场王朝更替的决定性战争,更是一次南北方文化的激烈碰撞。这场中国军事史上规模巨大、历时漫长、死伤无数的重大战役,放在金庸武侠小说里,虽已是英雄末路,仍然让人荡气回肠。
  在金庸“射雕三部曲”的渲染之下,为千百年来充斥着征伐气息的襄阳蒙上了一层江湖情怀滤镜。正如小说中,杨过问郭靖能否守住襄阳?郭靖只留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八个字。
  经过了无数场大战洗礼后,战火已经刻入了这座城池的风骨之中。就像古城临汉门前雄伟屹立的城门,风蚀不倒,历久弥新。
  而无论史书还是武侠小说,凡是提到襄阳城,从里到外也都是一个大写的“侠”字。
  襄阳古城建城史長达2800多年,经历了楚国军事渡口“北津戍”、西汉初年设县筑城、东汉末年扩建、南宋修建砖城、明朝再次扩建定型的几次营建,或许正是经历过太多战争之后的一种自觉。
  从孟襄阳(孟浩然)的不羁到米襄阳(米芾)的潇洒,从“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到“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名句,从战火纷飞的《三国演义》到铁血丹心《射雕英雄传》,“襄阳”之名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不过,从襄阳地区的城市发展与行政建置沿革来看,历史上今襄阳地区地名几经变更,或曰襄阳,或曰襄州,间曾侨置雍州,新中国成立后还曾用过襄樊之名。2010年,告别60年的徘徊,“襄阳”的历史名称终于重归这座古城,可见这一地名已经内化至本地地方文化之中,难以割舍。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有删减)
其他文献
世界需要科學,科学需要女性。  无论是对抗危害人类数千年的疟疾,  还是探索世界的种种未知,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  女性都没有缺席。  青蒿素到底是什么?基础研究为什么重要?  科学研究无关男女,只求真理。  在寻求新知识的漫漫长路中,  女性的光辉也在指引着我们前行。
期刊
吸烟能预防新冠肺炎病毒感染?  “手机信号增强贴”能增强信号?  量子计算机已经可以取代经典计算机了?  在过去的2020年,这些流言曾经打着“科学”的旗号广为传播,令不少人深信不疑。2020年度“科学”流言求真榜揭晓,多位专家对这些流言逐一进行了批驳和解读,并提炼梳理出错误联想、量变质变、成见效应、断章取义、借“技”卖货、夸大其词等六大流言“套路”,引导公众理性质疑,独立思考,以提高对“科学”流
期刊
滚滚长江东逝水,波涛万里的长江一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然而有一天,人们突然发现,长江“病了”,变得污水横流、鱼类锐减、肆虐无常。于是,人们又遍寻“药方”,《长江保护法》就是其中之一。  3月1日起,《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作为我国首部流域立法,《长江保护法》的施行,将彻底改变“九龙治水”的现状,促进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报告称,长江上游的鱼类物种数从上世纪80年代的161种减
期刊
我国已经具备了在量子科技领域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但是还要加强关键核心元器件这种高端材料、设备技术攻关。  据新华社报道,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就量子技术进行讲解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的专家,是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近日,记者就我国量子科技发展的现状以及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世界量子科技发展趋势、如何培养人才和发展量子科技等话题采访了薛其坤院士。他表示,量子计算会颠覆性提高信息
期刊
20多年前,这里黄土满坡;20多年后,这里满眼绿色。陕西省延安市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创造了山川大地由黄变绿的奇迹。当地干部群众如何克服“沙暴漫天”的困难?如何解决这片土地“广种薄收”的问题?如何化解“不养羊不种地”和“吃不上饭”的矛盾?  “背靠黄河面对着天,陕北的山来套着山,翻了架圪梁拐了道弯,满眼眼还是那黄土山……”上世纪80年代,一首在当地山间吟唱的信天游,唱出了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恶劣,也表
期刊
作为科技领域最先进的保密手段,量子通信在水下科研仪器的数据安全传输上将大有可为。  继人工智能、区块链之后,近日,“量子科技”这个原本稍显“冷门”的科学名词刷屏了,成为备受瞩目的前沿科技领域。目前,许多人对它的了解可能还只是限于想象层面。其实,早在10多年前青岛就有学者开启了该领域的研究。  2004年,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量子信息学家郭光灿的顾永建,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毕业,来到中国海洋大学,
期刊
量子云平台的公布是量子计算从较低成熟度的科学研究水平向更高技术成熟度的工程实现的一个标志。  量子力学的理论自诞生到现在已经100多年,近年来全球关于量子的科学技术不断突破,量子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量子计算,正是这奇伟瑰怪的量子世界的主角之一。  9月12日,国内首个超导量子计算云平台在合肥上线。该平台基于超导量子计算机“悟源”,向全球用户提供真实的量子计算云服务。量子计算作为下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
期刊
120年前量子论诞生之时,中国只能做看客。而今,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次量子革命”的重要推动者与引领者。  约一个世纪前,“上帝到底掷不掷骰子”的爱因斯坦-玻尔论战,为人类开启了量子世界之门。  进入21世纪,量子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发展量子科技,对促进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要让量子技术这个决胜未来的关键掌握在中国人手中!这是“中国量子军团”心中的梦想火
期刊
三星堆文明一直以神秘、奇妙而引人注目,此次发现也引发了全民关注,奇特的上古文物引发了网友们千奇百怪的联想。要想真正了解三星堆遗址发掘的历史意义,我们当然不能止步于这种调侃式的、娱乐化的讨论。在《了不起的文明现场: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一书中,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教授、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高大伦提到,三星堆文化被发掘的一大意义就在于,文物的出现让古蜀国的历史由传说变成了信史。那么,三星堆最初是怎
期刊
水体污染、生态破坏、乱采泥砂,这些“病”让长江不再年轻。  尽管近年来各部门、各地出台保护长江的相关法规政策并不少,但要制定一部全面性、特殊性的关于长江全流域的系统性法律,仍然很重要。长江承载重要战略功能  2019年长江经济带GDP 45.78万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46.2%。11个省市除上海市以外,GDP增幅均高于全国水平6.1%,其中贵州省和云南省的增长率达到8%以上。  长江流域内的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