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问题的几何化归——以“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形成”研究为例

来源 :物理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si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论述了几何在力学中的作用以及力学问题的几何化归思想,并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形成,以达芬奇摆和斯蒂文链为例,阐述几何化归思想在力学中的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综合评估角膜地形图与角膜生物力学参数联合诊断对于筛查角膜屈光手术前早期圆锥角膜的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某三甲医院屈光中心就诊者125例(185眼),年龄18~35岁.分为4组:正常(normal)组60例(60眼);双眼圆锥角膜(bilateral keratoconus,BK)组34例(63眼),随机选取其中一眼为BK*组;单眼圆锥角膜(unilateral keratoconus,UK)组31例(31眼);UK组病例的另一眼角膜地形图正常,无临床改变为顿挫
多视图数据广泛存在于现实,而异常也不可避免地伴随其中.现有的多视图异常检测方法针对的都是对齐的多视图场景,无法胜任更具挑战的非对齐多视图场景.为此,本文提出了4种基于单簇可能性C-均值(possibilistic C-means,PCM),即P1M (PCM,C=1)算法的非对齐多视图异常检测算法.不同于对齐的多视图场景,非对齐特性造成了样本在各视图间对应关系的缺失,以致我们无法利用在对齐场景下示例级的局部关键信息.为此,我们设法通过各视图的全局信息进行学习.本文的关键之处在于借助交替优化法为各视图分别学
分子通信是一种利用信息粒子的特性来传递信息的通信方式,可用于常规信号载体(如电磁波)受限的场景.目前的研究以理论分析为主,而用于验证理论成果并推进实际应用的原型机实验仍然较少.本文首先介绍了分子通信系统的定义,描述了发射机、信道和接收机模型;着重按信道类型回顾了现有的宏观尺度原型机研究及其对应理论成果;最后,根据理论模型与原型机实验结果的区别,指出理论研究的局限、原型机实验的必要性,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跨媒体哈希检索将不同媒体数据编码到公共二值哈希空间中,从而可以有效地测量不同模态样本之间的相关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检索性能,提出基于多头注意力网络的无监督跨媒体哈希检索方法.首先,利用多头注意力网络生成哈希码矩阵,使图像和文本能获得更好的匹配.其次,构造一个辅助相似度矩阵,用以整合来自不同模态的原始邻域信息.通过辅助相似度矩阵与哈希码矩阵的协同学习,能够捕获不同模态之间和相同模态内部的潜在联系.此外,设计了两种损失函数训练网络模型,并使用批量归一化和更换哈希码生成函数的策略对模型进行优化,使模型的训练速度得
针对传统点云场景重建中由于场景区域缺乏纹理、场景物体遮挡等导致重建结果不准确的局限性,借助场景包含的几何特性和线结构信息,有效利用RGB-D数据的梯度信息和邻域点云分布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点云场景的3D线特征提取、匹配和配准方法.首先,通过场景RGB图的梯度信息确定梯度方向相似的3D直线段支持域.然后,借助场景深度图呈现的邻域几何特性,根据当前点与其邻近点之间的分布关系判断点云中的直线型边界线点云和直线型折边线点云并拟合得到场景3D线特征.其次,以点云场景提取的3D线特征为轴线,构造等厚度同轴圆柱区域
高效准确的相似神经元检索方法是神经元形态分析的重要支撑.随着高精度显微成像、神经元示踪、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近些年出现了若干基于机器学习的神经元形态计算与分析方法,这些研究主要包括对传统神经元形态度量指标的统计分析,以及将神经元形态二维投影与深度学习结合的神经元量化表征方法,在神经元的特征提取、分类、相似检索等任务中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三维神经元数据被重建出来,以上方法都无法满足当前背景下对大规模神经元形态数据的细粒度表征、检索与分类需求.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三维深度神经网络的大规模神
泄露攻击的出现,导致在传统理想安全模型下已证明安全的密码机制在实际应用中不再保持其所声称的安全性;并且现有基于双线性映射构造的抗泄露无证书密钥封装机制(certificateless key-encapsulation mechanism,CL-KEM)的计算效率较低.针对上述不足,在不使用双线性映射的前提下本文设计了抗连续泄露的CL-KEM,并基于经典的判定性Diffie-Hellman假设对构造的安全性进行形式化证明.在我们的CL-KEM实例中,封装密文的所有元素对敌手而言是随机的,确保任意敌手均无法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都对“情境”表现出高度关注,重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论述了原创题的情境要具有真实性、必要性,可具有构建性、创新性、开放性、多重性以及矛盾性等.
课题研究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很好的效果,整个过程中教师始终以学生的认知为主导,引导学生从一段生活中的视频出发,通过简化、猜想、建模、求证、质疑、改进模型等将研究不断深入,通过理论分析、实验探究、几何画板仿真实验等将问题剖析清晰,逐步获得更好的解释.学生在课题研究中体验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分析、总结规律,最后指导实践的过程.
本文从质疑一道经典题目的 图象开始,逐一拆分题目进行设问,通过学生进行解答、分析与探讨,从定性到定量,把问题精细化、科学化,最终修正了流传久远的错误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