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特殊教育语文教学充满活力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w9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让残障学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将来能够融入社会,特教语文教学应把语文学科和残障学生的生理特点结合起来,转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通过生活场景创设、真实情景互动、角色扮演等手段,寓教于乐,让残障学生不但掌握了语文知识,而且获得了生活经验,提高了生活能力。
  一、课前备好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而要备好课,不能光依赖于“教参”,要让学生学好一篇课文,教師先要反复研读课文,摸清课文的思路、抓住重点词语、弄清重点词语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等。我在备课时,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主旨是学生易懂、易学。比如在课堂上,我发现智障孩子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弱,黑板上的学习内容不能出现过多,应以单字或单句出现较好,这样学生学起来就简单明了了。“教学点”要重复再现。人都有遗忘性,智障孩子的记忆较弱且支离破碎,没有连贯性,对同一个事物的认识需要的时间比普通孩子多得多。针对这种情况,我每节课的前5分钟都用来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学期下来,大部分学生能简单自我介绍了,对学校里的标志物有了认识,但仍有一些的孩子表达不清楚。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对特殊孩子的教育要不愿其烦,需要反复进行教育。
  二、教学要求要放低
  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要求不能太高,不能用同龄孩子的标准要求他们。因此,对于课文教学不能走老套路,要根据学生情况采用灵活的方式。教学方式要多元化。智障孩子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是靠机械记忆。因此,我们的教学方式不能单一,对同一个内容要使用多种手段重复出现,帮助学生进行记忆。我在教学中结合了图片、实物、手语、肢体语言等各种途径来进行教学。比如,在教授“菜”这个字时,我让学生先学习声母c,再学习韵母ai,再利用一些实物蔬菜和图片来进行认知。这样,孩子们下次看到蔬菜时就知道是“菜”了。同时,在学生吃中午饭时,我引导他们用味觉进行体验,让孩子们真正理解菜的含义。经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孩子们上课更认真了,学习也进步了,也更感兴趣了。
  三、语文课堂生活化——源自生活,回归生活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来自生活,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必须回归生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增加生活积累,让学生的生活经验成为理解课文的催化剂,这就是构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的目标所在。生活的课堂是活的,语文也是活的。只有将语文的课堂植根于生活的土壤,语文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培智语文课堂的情景化,游戏化,实践化,习惯化都是围绕一个主题:生活。教材文本中的知识总是有限的,而社会生活的天地是无限的。每一篇优秀的课文都是一个生活的起点,老师每一次的精心安排都是一次对学生生活的指引。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近生活,不仅可以优化语文教学过程,而且由于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平等、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补偿智障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缺陷,促进智障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的发展。多学科综合,增加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新颖性智力落后学生由于大脑生理的缺陷,所以单一、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不适合他们。我们应该遵循“小步子,多循环,呈螺旋状上升”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原则上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不能太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变换刺激方式,也就是说要不断地变换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一个系统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保证提高教学过程的效果,刺激学生认识的积极性,并加深所学的知识。而更主要的是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语文课上,我们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将数学、美工、常识、音乐、体育等知识有机地整合到一起,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更为丰富,尽可能让学生通过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去感知、理解、记忆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在语文教学中,把各个科目整合在一起,虽然教学进度慢了一点,但是学生学到的知识比较容易记住。这样一来,学生在堂课上能自始至终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也就真正成为了学习过程的主体。同时,这还有助于对智力落后学生综合能力和心理品质的培养,优化了培智语文教学的课堂。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们可以一直在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四、帮助残疾儿童树立自信,体验成功,注重“针对性”
  自信是残疾儿童学习、生活的基础。因为智力和心理上的障碍,弱智儿童常会自惭形秽,缺乏自信,严重约束自己的尝试心理与探索动机,这种消极情绪将极大阻碍弱智儿童的发展。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提倡教师“降一点难度,给一个机会”,要求教师对他们投以更多的热情,付出更多的关爱与信任。专门设计特别的问题、特别的作业、特别的试题以及丰厚的表扬,把知识降低难度,让问题、作业、试题成为随班就读生的乐趣,让他们愉快地接受。
  教学的最终教育目标就是把每个智障生最大限度地融入社会,使之适应社会,生存于社会,立足于社会。培智语文课程改革应当以《特殊教育培智语文课程标准》新理念为指导,我们应该不断学习、理解、参与和实践《课程标准》新理念,优化课堂结构,改变课堂模式、学习方式,让培智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更多智障学生爱上学习,爱上生活!
其他文献
<正> “唉.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明,难啊.”一谈到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的人就摇首皱眉,唉声叹气。老办法果真都不灵了吗?不尽然。诚然,有些“老办法”确实不灵了;如那些忽视
【关键词】物理 探究教学模式 多媒体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是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也是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可是这个对于初中生来说又是那么繁琐,那么难学,没有一个好的方法是万万不行的!  当今时代,不再以拥有知识量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唯一尺度,关键是创新能力的
<正> 开展批评,是我们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批评涉及到批评者和被批评者两个方面,批评者的批评方式对被批评者接受批评影响很大。各人的性格不同,缺点错误的程度不同,自
采用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染色方法测定了11头猪围产期外周血不同时期总ANAE+T细胞与大颗粒型ANAE+T细胞(tANAE+T细胞与lgANAE+T细胞)百分率.结果表明:猪分娩前21d至分娩
<正> 三月二十八日至四月十三日,北京化工三厂举办了两期学习班,开展了形势与改革教育,以期澄清职工对当前国内形势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模糊认识。参加学习班的有全体中层干部和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文光镇二小学  【摘 要】为了适应当今时代发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多方面人才的需要,我们必须实行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在生物学教学中要开展开放性教学,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语言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 观察能力  教育教学改革最终是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各方面人才。由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转变,由封闭性教学向开放性教学转变,是当今时代发
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才能更好地促使在生物学科中取得长足地进步。在厘清教材知识脉络的基础上,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增补基础知
有效的学习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该研究直接影响学科教育的成败;有效学习评价充满了现代教育理论气息,特别是其作用于学生心理、学习技艺和批判性思维的部分,亦可谓现代教育的精华;只要我们相信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健全发展,学习的目标是以个人有能力实现梦想的话,学习评价就应该是有效的,有效的学习评价指导就理应有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评价,是对学生课堂学习活动作出的立即反应,帮助学生调整
<正> 如何做好人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人的思想转变,我们通常所用的有两种办法,即“身教”和“言教”。这当然是行之有效的。不过,人的思想比较复杂,仅靠教育者的“身教”、“
本文报道国内新近研制的畜禽专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二氟沙星对实验性感染猪链球菌病及支原体性肺炎的药效学研究。以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得二氟沙星对兰氏C群类马链球菌(C5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