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湿疹患者皮肤常见细菌、真菌的检测与临床治疗效果

来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ruotr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皮炎湿疹患者皮肤常见细菌、真菌的变化及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2019年1月保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皮炎湿疹患者400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时期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4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受检者关于皮肤细菌、真菌的检测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皮损部位的细菌、真菌检出率为77.50%,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非皮损部位和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皮损部位的真菌、细菌密度(75721±1860)cfu/cm2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密度(61099±3098)cfu/cm2均明显高于非皮损部位,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接受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及抗生素治疗,治疗后皮损明显改善患者37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结论 皮肤湿疹患者中细菌、真菌常见的菌群与其病情发展具有密切联系,尤其应重视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患者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联合亚低温辅助治疗化脓性脑膜炎(PM)的效果及对其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20年5月于我院诊治的82例PM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
  "人格五因素模型"是近年使用较普遍的人格模型,该模型把人格分为外向性、宜人性、谨慎性、开放性和情绪性五个维度。宜人性和外向性被认为是人际相关的维度,不少研究表明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