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语文教学为专业服务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化课为专业服务”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然而,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现状令人担忧。本文根据中职教育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规律,从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为专业服务的角度对中职语文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中职学校 语文教学 为专业服务
  
  “文化课为专业服务”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学科教学作为文化课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既是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又是一门实用性工具学科,中职生的语文素养不仅影响着学生对其它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从事中职语文课目教学十多年,相继执教过烹饪工艺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工艺美术专业、化学工艺专业和机电机械专业等班级的诸多学生,且在中职学校施行分层教学机制的改革中又分别担任过中专就业班和单招升学班的语文教师。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现状令人担忧,职业教育的稳健、快速发展并没有使语文学科在课堂教学上有太大的进步,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无论是在教学管理、教材选取、质量评估,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存在诸多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中职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更不用说中职学生“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引自《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提高了。因此,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我根据中职教育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规律,从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为专业服务的角度对中职语文教学进行探讨。
  一、中职校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1.中职生学习功底基础薄弱,缺乏应有的学习兴趣。现今,中职招生录取的最低门槛已不复存在,“开闸”之后“泥沙俱下”的现实造成各个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急剧下降,大部分职校生的学习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而许多学生进入职校学习只是为了获取一技之长,对文化课缺乏兴趣,认为是多此一举,浪费课时,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一些家长也持此态度,导致中职校的文化课教学陷入困境。
  2.缺乏一套相应的具有鲜明中职教育特点的语文教材。目前各个中等职业学校普遍采用的是江苏教育出版社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职语文教材,这两套教材虽把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语文综合学习活动等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促进学生语文读写听说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大有裨益,但所设置的周课时过少(4节课/周)、周期过长(1—2年),且不能体现切实为专业服务的要求,过于强调大一统。
  3.不同专业的语文教学目的与要求大体一致,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专业类别的不同要求。无论是烹饪工艺、旅游管理等文科类专业还是机电机械、化学工艺等理科类专业,语文教师使用一式的语文教案、一致的语文进度、一样的语文试卷,甚至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要求都相同,这就不可能适应、实现语文教学为专业服务的时代要求了。
  4.学校主观地、人为地降低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要求。一些学校在基础学科与专业学科之间人为地设置鸿沟,好像语文是可有可无的学科,当教学计划同其他学科的教学计划产生冲突的时候,首先考虑调整语文等文化课的教学计划,有时干脆尽量压缩语文课程的教学时间,以满足其他所谓的专业学科的需要,甚至于认为语文学好学坏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就业没有什么影响,学校不重视,学生不重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情绪普遍存在。
  一言以蔽之,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缺乏一套适应中职教育特点的教学体系,也就是说现在的中职语文教学没有适应中职教育的发展方向,没有找准自己生存发展的基点——为专业服务。
  二、中职校语文课堂教学应如何为专业服务。
  1.明确为专业服务是中职语文教学生存发展的基点这一目标。中职语文教学为专业服务,指的是把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与专业的“职业化”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突出专业性。具体而言,就是要把语文教学和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结合起来,要把不同专业的学生所应掌握的语文知识转化为具体的专业能力,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专业能力、素质的培养服务。如烹饪工艺、旅游管理、工艺美术等文科类专业,可侧重于感性与抽象能力的培养;而机电机械、化学工艺等理科类专业,可侧重于理性与具象能力的培养。因此要针对不同专业所要求的特有专业素质、价值观和道德责任感及专业实践的能力,制定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导不同专业的语文教学。
  2.开发凸显不同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作为为专业服务的载体。校本教材是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的要求,由学校教师对本校校情、专业特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后,由学校自己开发并在本校使用而编制的教材,对语文教学切实为专业服务更有针对性和实效。如针对机电机械、化学工艺类专业,学生主要面向企业文化、创业、立业,应多选择能激发其对自我价值的认识的时文,加强实际需要的应用文的文稿写作训练,开展语文实践活动;针对烹饪工艺、旅游管理和美术工艺等专业,在教材选择上适当突出文学地位,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使教材具有前瞻性,增强学习生活的敏感性。
  三、探索适合中职语文教学特点、能切实为专业服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1.创新课堂教法,尝试设置专业模块教学,与专业知识教学相渗透,实现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学习的结合。对本校设置的不同专业类型,实行分专业模块教学,针对各个专业类型的特点有侧重地设置不同的模块教学任务,切实为专业教学服务。比如旅游管理专业,可设置以下模块:阅读欣赏模块、基础及应用写作模块、口才训练模块、交际与公共关系模块等;而对机电机械类专业,则设置以下模块:专业介绍及应用写作模块、口才训练模块、创业典型时文欣赏模块等。在设置模块时,各个专业设置的模块并非是泾渭分明、毫无联系的,几个专业是可以有部分相通的模块的,只是针对不同专业类型,其中的某项模块是要重点强化的。比如对旅游管理专业,应更注重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设置模拟专业情境,进行仿真训练,凸显中职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应用性、岗位性,切实为专业服务。实用性、应用性、岗位性是中职语文教学的精髓,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现场实践性教学很难组织和实施,多数情况下只能进行情境模拟仿真教学。因此,教师要粗略知晓所教专业的实践岗位群、具体工作场合及职业环境等要件,并以此为向导,再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综合权衡,精心策划出仿真度高的工作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职业语文能力训练,给学生提供一个“准上岗”的岗位实践培训和就业前的综合演练大舞台,为今后能胸有成竹地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如在《口语交际训练》的施教中,可尝试在专业场景下设置一个仿真训练: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可在某景点“进行一名学生做导游,其他学生扮游客身份进行现场模拟解说”训练,机电机械专业的学生则在学校实训场地讲解钳工或焊工的操作的步骤和注意要领知识,烹饪工艺专业的学生在“手工作品展覽会”上进行作品介绍演练,等等。以上专业化情境中的口语交际仿真训练,使学生以专业角色的身份学习口语交际的一般技巧与交际礼仪,既能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又能巩固专业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3.尝试确立中职语文现场实训课课型,填补中职语文教学课型的空白。长期以来,实践性教学环节隶属于专业课程似乎已成为共识,语文课几乎没有走出教室的机会,即使偶然走出教室,也只是简单地参观、考察而已,与之相关的能力训练最终还是回到教室完成,这就使得部分比较陌生、抽象的教学内容更难让学生理解和接受,如果能与专业相渗透,教学效果就截然不同了。
  如在应用文教学中,在教授《说明书》的写作时,带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到旅游景点参观后再指导撰写景点观赏说明文;更佳的办法是争取与专业课教师联手课堂,相互协作,如化学工艺专业的学生可在进行化学实验实际操作练习后撰写操作过程中的得与失,烹饪工艺专业的学生可在进行“作品设计与制作”后撰写一篇程序应用文。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学习的积极性,再趁热打铁讲解《说明书》的写作要求与技巧,进行写作训练,这样效果会好许多。既能让学生掌握说明文/书的写作技能,又能使他们对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得更透彻、更扎实,实现为专业服务的目标。
  再如,旅游管理专业的解说训练,如能和具体的景点合作教学,让学生做见习导游解说员。面对真实的游客和美丽的景观,学生的学习欲望无疑会更高涨,也容易发挥出他们最佳的解说水平,真正体会到这就是他们今后的就业之本。
  “语文教学为专业服务”是一个值得深入研讨的课题,以上是我提出的一些见解。我曾多次担任学校旅游专业学生的语文老师,并在教学实践中就口语表达模块作了一些初步尝试,顺利地完成了市级的个人课题解题,拙笔此文,希望能够为探索中职语文教学为专业服务的教学新思路起到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
其他文献
在旅游需求多元化的今天,开放、共享的互联网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旅游者在互联网平台撰写和搜寻网络数据,张贴和分享成为旅游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一环.基于当前民宿市场
摘 要: 本文从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角度,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作了进一步的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计算机文化基础》 教学改革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快速普及,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深入社会的各个角落。《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对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
目的:通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实验动物模型为基础的大鼠Th1/Th2平衡及EGF表达的研究,选取病理组织学及特异性实验室检测指标,观察升阳益胃汤对CAG免疫应答Th1/Th2平衡及EGF表达的影响,探讨此方对CAG的治疗作用、机制;从中医阴阳角度认识和防治此病进行研究;为药效学量效关系的研究并开发新药打下基础。方法:SPF级健康Wistar大鼠121只,雌雄各半,体重200±20g之间,常规
摘 要: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许多丰富而多彩的民俗文化,其中有许多世代相袭、情采纷呈的婚俗,在《诗经》中得到了保存。本文试图通过解析《诗经·卫风·木瓜》篇“木瓜”、“琼琚”的隐喻性来探析其中体现出的婚俗观。  关键词: 《诗经·卫风·木瓜》篇 爱情诗 婚俗观    关于《诗经·卫风·木瓜》篇的题旨,历来有两种解释。《毛诗序》云:“美齐桓也,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
摘 要: 《补墙》是现实主义诗人弗洛斯特脍炙人口的佳作,讲述了叙述者“我”和其邻居对于“墙”的不同态度,反映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和处事原则。本文以解构主义理论来解构诗歌中的二元对立,如“自然与传统”“进步与保守”等来使诗歌的主题自我瓦解。  关键词: 诗歌《补墙》 解构主义 二元对立    在后结构主义的旗帜下风起云涌的当代西方文论似乎要对自柏拉图以来的文艺理论进行一番全面的批评与质疑,解构主义的创
摘 要: 本文回顾了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Brain and Language,Cognition和Cognitive Psychology四个国外期刊于2000年到2008年发表的关于心理语言学言语失误方面的9篇相关论文,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外对于言语失误方面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和得到的相应理论,并对今后这一领域的研究提出展望。  关键词: 言语失误
目的:以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LIDP)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用点拨五步法、传统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通过观察血液流变学、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