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强化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意识教育

来源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nta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国家意识,就没有爱国主义。但在全球化条件下,国家意识受到了极为强烈的冲击。为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全球化历史进步的大方向及现实中西方霸权主导的不公正性,在坚决介入全球化过程的同时强化国家意识教育,重点进行社会主义意识与国家意识一致,民族文化意识与国家意识一致,国家主权独立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开放意识与国家意识并行不悖的教育。 Without national consciousness, there is no patriotism. However,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globalization,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has been extremely strongly affected. To this end, we must fully understand the general direction of the historical progress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unfairness dominated by the hegemony of the western hegemony in the real world. We must strengthen our national awareness education while resolutely intervening in the globalization process. We must focus our efforts on socialist consciousness in line with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and national culture Consciousness is consistent with national consciousness, independence of national sovereignty, awareness of national security, and education that go hand in hand with open awareness and national awareness.
其他文献
“劳动价值论”只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价值理论的抽象出发点,而不是其全貌。与唯物史观相一致,他们的价值理论实质上是“生产力价值论”。百余年来,人们以“劳动价值论一元论”
 邓小平在他的谈话和讲话中,运用了各种思维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逻辑方法,做到了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和论证有逻辑性,并且生动活泼,不拘一格,处处展示着运用逻辑的全面性
在《邓小平理论概论》教学中,要把邓小平同志“三步走”战略部署与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结合起来,从时代内涵、阶段性特征、实现的能力等方面入手
"三个代表"思想是我们党固本强基的重要理论,是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伟大纲领,也是指导参政党建设和发展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理论武器.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发展完善多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了施蒂纳的利己主义思想。施蒂纳以人性论为出发点对人生和历史作了主观化的虚构 ,并以利己主义为旨归 ,试对普遍利益和个人利益问
介绍了重点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ZLRJ智能弯管流量计”(现已由技术监督局统一为ZWL型智能弯管流量计 )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的内容 ,重点围绕主体实验研究的内容展开。理论研
王纪人从历时性着眼,从发展和解决文论的现代性出发,指出文学-文化分析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在于文学是文化中的意义载体,是对世界的阐述的再阐述、解释的再解释;杨文虎认为文学
从历史定位的角度看,从准确表述党的指导思想的角度考虑,从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想发展阶段着眼,应提出并确立“邓小平江泽民理论”这一范畴,并以之作为继毛泽东思想之后
抗战时期毛泽东提出“三三制”政权原则,是为了在中共领导的敌后政权中切实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更多更广的力量,巩固和发展根据地政权,战胜敌伪顽夹击造成的严
本文分析了邓小平理论中的教育思想,并从教育基础观、教育发展观、教育质量观、教育建设观几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对教育发展的远见卓识,及其理论与实践价值。 This article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