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文评点报·小学三、四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ng_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呼!”冬爷爷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醒了。秋哥哥也该放假了,冬爷爷走向了我们。它一来,我们的世界就下了一场雪。
  雪为大地换上了新装,放眼望去,世界都变成了白色的:白色的地、白色的屋子、白色的车……我出门去上学,冬爷爷早已为小路铺上了一条新的、雪白雪白的“地毯”,踩在上面“咯吱咯吱”地响。雪落在小树上,只要你轻轻摇一摇,上面的雪就会“跳”到地上来。
  “丁零零……”下课了,我们像出笼的小鸟一样飞到操场上。我们戴着帽子、手套,穿着厚厚的衣服,用手接住一片片雪花,凉凉的,雪花慢慢地在手中融化,那感覺真好!
  冬天没有春天的阳光灿烂,没有夏天的烈日炎炎,没有秋天的果实累累,但它有自己独特的美,我爱这美丽的冬天!
  【评点】
  文章开篇采用拟人手法写冬天,十分生动;然后细致描绘了冬天里景物的变化,以及冬天带给孩子们独有的快乐,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结尾抒情自然,水到渠成。
其他文献
竹里馆  【唐】王 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注释】  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竹里馆。  幽篁:幽深的竹林。  啸: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深林:指“幽篁”。  相照:与“独坐”相呼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譯文】  月夜,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而吹吹口哨。  竹
期刊
“啰唆”的故事  传说清朝有位钱秀才,写文章啰唆,人们都叫他“啰唆先生”。他上京赶考,临走前妻子再三嘱咐他写文章一定不要啰唆,他答应了。在京城他给妻子写了这样一封信:“吾妻:前日啰唆而今日不复啰唆矣。吾在下月即将返里:不在初一,即在初二;不在初二,即在初三;不在初三,即在初四……不在二十八,即在二十九。所以不寫三十日,下月乃小月之故也。家中存有棉鞋一双,望吾妻拿出来拍拍打打,因多灰尘之故也,望吾妻
期刊
我们认识一个人,总是先看到他的外表——容貌、穿着、发型、身材……我们在描写的时候,却不能见到什么写什么,而是要抓住特点。比如,童年鲁迅有一个农民孩子的朋友叫闰土,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鲁迅是这样描写的:  “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从这个描写中我们知道了:闰土很健康,是个朴实的农村孩子,他的父亲很爱他
期刊
【技法指导】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写作中,动作描写容易不突出、不具体、不细致,那么如何才能把人物的动作写好呢?下面告诉大家一个小技巧。  描写动作时,要将“一个”动作分解成“一连串”的动作,这样才能给读者历历在目的感觉。比如写“吃苹果”这件事:  他张开嘴巴,好像一个巨大的“山洞”,一口下去,整个苹果被咬掉了一半,腮帮被塞得鼓鼓的。一阵“咔嚓咔嚓”的响声过后,他忽然向前伸长脖子,
期刊
我的姥姥退休前是一名机械设计专业的老师。她梳着很精神的短发,皮肤黑黑的,随着岁月的推移,脸上的皱纹越来越明显了,鼻梁上还架着一副老花镜,显得非常和蔼可亲,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姥姥其实有点啰唆。  有一次,我下午放学后立刻打开电视,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这时候姥姥正在做饭,她听到电视的声音,手里拿着炒勺急匆匆地走到我的面前说:“只有没事做的人才会看电视!你还不如利用这段时间去做一会儿作业呢!”我正看到精
期刊
繁华的大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突然,一阵尖锐刺耳的警报声响起。“不好了,失火了!”有人嚷着。只见远处一座高楼的窗户里,冒出了一股股浓烟……  消防车来得真快。可前面的车辆实在是太多了,消防车根本过不去,大家都急得直冒汗。  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只见消防车渐渐长高了,整个车身向上长了起来。原来,消防车的下面伸出了一条钢轨,车身立刻变高了,超过了所有的车辆。这条钢轨竟然能移动。汽车只靠着这条钢轨
期刊
我们常说,言为心声。其实,言更是一个人性格的体现。这里,采撷了不同名著中的几个描写人物语言的片段,我们一起来赏读一下吧!  撒泼无赖牛二  牛二道:“我不信,你把刀来剁一个人我看。”杨志道:“禁城之中,如何敢杀人。你不信时,取一只狗来杀与你看。”牛二道:“你说杀人,不曾说杀狗!”杨志道:“你不买便罢!只管缠人做什么?”牛二道:“你将来我看!”杨志道:“你只顾没了当!洒家又是你撩拨的!”牛二道:“你
期刊
一、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物名称,补全成语。同学们,赶快来试一试吧!  ( )争( )斗  ( )歌( )舞  ( )死( )悲  ( )( )为奸  ( )丝( )迹  ( )( )不宁  二、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汉语中有为数众多的敬辞与谦辞。这些敬辞与谦辞至今仍被人们广泛地使用着。在同别人打交道时使用这些词,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修养。请同学们动动脑筋,填出下列句子中的敬辞与谦辞。  初次见面说
期刊
编辑大朋友:  你好!放寒假、暑假的时候,爸爸妈妈常带我外出旅游。他们还提醒我要做有心人,把旅游的见闻和感受记下来。说起旅游,我很高兴,但是一说到写游记,我心里就紧张了。按说,我走过的地方也不少了,可不仅没有留下一篇像样的游记,和父母聊天的时候,我还把四川的景点搬到河北去了,被爸爸好一顿训。春节期间,我们又要外出旅游了。这回我可要写出一篇像样的游记。请你教教我,我该怎么做呢?  此致  敬礼  四
期刊
放了假,我们一家人去厦门看海。厦门的海真美啊,让人难忘!  早上,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万物就苏醒过来了。小螃蟹成群结队地爬了出来,蚌壳张开了……只要看到这个场景,我就知道海潮已经退去了。我们可以抓螃蟹、修水坝,还可以打水仗。海滩上到处都是螃蟹的家和小螃蟹,螃蟹的种类有很多,有寄居蟹、蜘蛛蟹、招潮蟹……小的螃蟹很机灵,只要我走到水坑边,它们就会跑得无影无踪。  中午,一股股浪潮拍打着海岸。离海岸不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