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究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cheap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的课堂提问,在教学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化学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正是提问引起了学生的注意,点明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在提倡启发式教学的今天,课堂提问更突出了其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如果使课堂提高更加有效?本人认为,应该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的提问要有针对性
  教师所提的问题,既要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又要针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而且,教师提问时要做到心中有数,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展示知识的内在联系,要有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
  案例一:在“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一幅轿车图片,并对学生提问“你们知道老师今天早上是怎样从家里到达学校的吗?”有的学生说是老师自己开车来的,有的学生说是打的来的,有的学生说是坐公交车来的……学生回答了半天也答不出老师心中想要的答案。看到学生实在猜不出来,老师提示说:“这是一个和环保有关的问题。”终于有个学生说:“老师坐自行车来的。”老师终于如释重担并很高兴地说:“对,老师是坐自行车来的!”然后老师继续问:“你们知道为什么汽车会污染环境吗?”……就这样,一节课40分钟,他花了差不多五分之一的时间,用来讨论他是怎么来学校上班的,以致后面的教学活动匆匆忙忙,其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在案例一中,老师的问题是:“你们知道老师今天早上是怎样从家里到达学校的吗?”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却与课堂教学内容关系不大。而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则能让学生在思考和回答问题中,发展化学思维能力,为下面的内容教学的展开作好“引子”。如果教师直接这样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给人们的交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汽车尾气的排放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有关汽车尾气的危害和防治。”这样的提问紧扣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脑思考的过程中对氮氧化物的产生和转化会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对后面的教学作好了铺垫。
  二、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师的提问应该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人深思,促进学生散发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在回答这样的问题时,教师不仅不能轻易地否定学生的思维成果,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更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只要学生说出的答案没有原则性的错误,都应该予以肯定。恰当的提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成为“好知者”;正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学生可以在探索顿悟中感受到思考的乐趣。
  案例二:教师在“氯气的性质”教学中,在分析氯水的成分前设计了一个课堂提问:“物质溶于水可分为几种情况?”学生通过交流得出三种结论:1、物质溶于水中但不电离,如蔗糖溶于水;2、物质溶于水中并在水中电离,如氯化钠溶于水;3、物质溶于水中并与水反应,且生成物还会在水中电离,如二氧化碳溶于水。教师对同学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究的成果给予了肯定和表扬,然后教师接着追问:“那么氯气溶于水中属于哪种情况?氯水中又有哪些微粒?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学生此时已经迫不及待的想找到答案了。
  在案例二中教师先设计“物质溶于水可分为几种情况?”的简单提问,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并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了实际的问题,培养了他们的成就感,并为“氯气溶于水中属于哪种情况?”的问题设下了悬念,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氯水的成分的求知欲,为后面探究“氯水中又有哪些微粒?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的实验教学做好了铺垫,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提问要难易适中,深浅有度,启发有方
  课堂提问的语言力求简单,问题设计要难易适中,深浅有度,而且要善于启发学生去思考。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注意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循循善诱,才能树立学生的信心;通过分层启发,才能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提问难度大都要巧设在学生“跳一跳,摘到桃”的层次上,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想象思维引入最佳状态。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启发式提问,重在“善诱”、“引喻”,这样才能启发学生的心志,培养学生的思维。如果教师“一语道破天机”,学生就会感觉索然无味,思维能力培养更无从谈起。
  案例三:氯水成分的探究教学是一个难点,在氯水的成分探究教学中,本人让学生随堂制取氯气并通入水中制得氯水后,设计了一系列由浅入深,层层引入的问题。
  问题1:氯水呈什么颜色?它与什么物质的颜色相同(相似)?由此我们可以确定氯水中含有什么分子?(学生通过对比氯气和氯水的颜色和状态很容易得出氯水中含有“Cl2和H2O”的结论。)
  问题2:氯水由哪些元素组成?在物质的分类中应该属于哪一类物质呢?(学生很快就得出了结论:氯水是由氯、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
  问题3:大家尽可能的猜测氯水中可能存在的成分,并思考用什么实验方法来检验这些物质?(学生参与很积极,并写出了很多的物质。我边走边观察,并及时修正了学生的一些错误的化学式。)
  …… 当学生往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发现溶液先变红但很快又褪色了,觉得很困惑,于是我趁机引出下一个问题。
  问题4:往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为何变红?为什么又褪色了?难道是试剂变质了?我在实验室中换新试剂也试过,现象也一样,大家说说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学生思考后得出结论:溶液变红能证明有盐酸存在,褪色说明有漂白性物质存在)
  …… 当完成这节课氯水成分的探究教学后,本人感觉到很满足,学生的探究活动一直围绕着学科的主干知识在开展,在知识和能力目标的达成上,体现了提问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顺利的完成了探究活动,还从中培养了探究的能力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探究活动过程中感受到化学的美,这些都体现了提问的有效性。
   “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教师就应该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化学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今物理学已经成了自然科学发展史上一个最富有物质成果和思想成果的学科,应该有更多的学生选学物理学科,教师要加强学科的宣传,培养学生情感兴趣,并从备课、上课、实验等教学环节入手,改革课堂教学;在教给学生知识同时,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学好物理。  关 键 词:宣传物理 情感备课激活课堂 创新实验 教给学法  一、问题的提出  现在,选学物理的学生少了,尤其一些非重点的中学,选学物理学生的比例更
在很多人眼中,认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比较容易,因为学生都喜欢玩电脑,自然都比较喜欢信息技术课,老师上课也应该比较轻松,但事实并非如此。   事实上,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所有科目中最难教学的。究其原因,总结起来,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向其他学科一样按一个统一的大纲来组织教学内容。信息技术教学没有教学大纲,不属于必修课,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与所在地区、学校以及家长、学生的重
期刊
摘要:初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笔者结合实践,从农村初中作文教与学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即找准教与学的平衡点。  关键词:农村;初中作文;教与学  初中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环节,尽管当前素质教育提出的“创新作文”的理念已逐渐深入普及,但作文教学收效甚微却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因教学条件简陋,学生阅读范围狭窄,作文基础薄弱等因素,作文教学更是难上加难。在新课程背景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诗经》有“投桃报李”之说,唐代诗人孟郊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民间更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谚语。但当今社会当中感恩意识相当淡薄,尤其是青少年。不少青少年令人遗憾地成为“不懂得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道索取,坐享其成的冷漠一代”。深圳歌手丛飞的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丛飞用义演的300多万元,资助了178名贫困生,而自己因患晚期胃癌欠下1
期刊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提出的要求。如何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的要求,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几点探索,与大家共勉。  一、激发兴趣,愉悦识字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
期刊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工作,每一位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都会有深刻的体会,我们摸索过、探求过、失败过、成功过。作为班主任中的一员,感受很深刻,班级管理千头万绪,学生思想瞬息万变。特别是二十一世纪的孩子们,个性张扬,见多识广、思维灵活。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心灵,摸清学生的心理特点,体会他们的内心要求。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它承担着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
期刊
内容提要: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从没停止过风雨兼程的脚步,包括现在的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尤其对儿童文学作品大量进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的探讨,中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关注语文文本中儿童文学作品题材,用动态生成的艺术手段,连接儿童的生命世界、精神发展、现实生活或与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有关的生命的“触发点”、“共振点”、“兴奋点”,促进儿童的精神世界,向着健康、独立、梦幻、生态般自然的
【摘要】小学阶段需要教学大量的数学概念。概念它本身又具有抽象性,而掌握这些概念是很关键的,学好概念,不但有助于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运算和解题的技能,技巧,而且有利于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一般来说,小学数学反映数和形本质属性的数字、图形、定义、法则等都是数学概念。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很强的基础性,概念教学的效果好与坏会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
摘要:自然界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地蕴藏着很多的数学元素,数学对生活的影响可见一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到这一点,提高教学的艺术功能,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到灵感,激发对数学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广泛运用于生活,无时无刻不出现于学生的生活当中。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如今的初中数学教学已然远离了实际生活,教学模式也
一、改革实验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在给学生上实验课时,用以“说”代“做”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学的做法却屡见不鲜。这对学生的思维发散、思维定势的形成、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的培养都是很不利的。教师应大胆地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自设实验方案,巧改实验方法等进行实验教学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及合作创新的能力。因此,在实验教学中,要在改变教学方法上狠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