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拓画探究综合实践活动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lp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纸上作画没啥稀奇,可是在水面上作画恐怕就没有多少人见过了,这是一种古老的中国艺术——湿拓画。湿拓画主要通过油质颜料在液体表面作画,这种技艺在1 000多年前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了土耳其。我校兴趣小组开展湿拓画探究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们通过实验了解不同绘画材料的特性,获得美的享受,成为“一带一路”上的艺术传承者和推广者。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简简单单一盆水、几瓶彩色颜料粉、一杆笔刷、几把画锥,在水波荡漾间,让色彩呈现于纸上,就成为一幅美丽的画作。神奇的湿拓画是怎样画出来的?湿拓画的发展经过了怎样曲折的故事?教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到湿拓画全称是大理石纹水拓画,宋代的苏易简在《文房四谱》这本书里记述了唐朝就有这种装饰纸张的艺术。2014年,湿拓画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学生动手尝试引发思考
  在活动中,教师给学生示范2种湿拓画,让学生快速掌握绘画基本技巧,感受其中的神奇,引发思考。
  示范1:在倒有湿拓画画液的托盘里,将一滴滴湿拓画颜料滴在画液上,五彩的颜色漂浮在水面上,并呈圆形迅速扩散开,再用画针构造出千变万化的造型,拿紙盘在上面一放,一幅神奇的湿拓画作品就完成了。
  示范2:笔刷蘸着五彩缤纷的颜料粉,洋洋洒洒地抛在画液上,随着色彩的流动,独特的纹理逐渐形成,又随着光影变幻晕染开来。用梳子梳理,创作出五彩流水的画面。覆一张白纸在水面之上,片刻之后再小心翼翼地抽离,如同念了神奇的魔法咒语,美轮美奂的图案已经跃然纸上。色彩纹路之间,依稀有着水波一般的流动质感。
  寻找探究切入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稀奇古怪的想法,这时教师要迅速识别出有探究意义的点。当学生学习了湿拓画创作技能后,提出问题:湿拓画颜料在自来水上作画,会是什么样的呢?这时,引导学生用实验结果说话。
  实验1:用自来水代替画液作画,实验后发现自来水不能用于湿拓画创作,让学生讨论并探寻原因。画液摸起来是黏稠的,是不是只要想办法把自来水弄得黏稠就可以拓印出漂亮的画呢?学生们马上想到胶水摸起来是黏稠的,可以加胶水试试。
  实验2:在水中加入胶水,结果还是不能用于湿拓画创作。
  经过2次实验,学生的好奇心更强了,这时教师并不急于揭晓答案,而是让学生再去查阅资料。学生们查阅资料后了解到,湿拓画独特之一是以画液为水介质。画液是用水加上从海藻中提取的胶质粉,提前1 -2天调和拌匀,最后加盖冷藏。在绘画时,水介质会因作画现场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呈现不同的浓度,作画效果也不同,需要看颜料反应适时调整浓度。学生脑洞大开后,想法如潮水滚滚而来,继而提出问题:其他颜料可不可以在画液上作画,是否能呈现出同样漂亮的色彩?
  实验3:用学生常见的国画、水粉、水彩、油画、丙烯颜料分别在画液和自来水上作画,观察颜料扩散形状、成像效果、拓印画面效果、水质变化情况。通过实验得知,国画、水粉、水彩颜料都不能在画液上创作出漂亮的有稳定造型图案的画面,而油画、丙烯颜料虽然能创作出独特的画面,但都没有湿拓画颜料创作出的精美,还不宜造型。湿拓画颜料能让画者拿着画针、梳子等工具随意勾勒,做出想要的造型,且颜色鲜艳,还能在画液上保持稳定。拓印后的作品就和画液上看到的一样,并且颜料都跑到纸上了,画液还是清澈的,就像没用过一样。
  查阅资料后得知,湿拓画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颜料为油质颜料,是用取材天然的颜料粉加上水和牛胆汁合成,之后在特定的温度下长时间酝酿,使用时还要根据现场温度和水介质的情况,以滴为单位,再次添加水和牛胆汁调和。一瓶颜料酝酿的时间越长,颜色就越鲜艳动人。
  随着活动的深入,教师和学生们还提出了一系列可以探究的小课题,如:探究画液与作画现场的温度,以及颜料与画液的洁净度和浓度对作画效果的影响;探究颜料存放的温度与时间对画面效果的影响。在这个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们不仅被湿拓画的美丽和神奇所震撼,还深刻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材料科学知识。
  参考文献
  [1]贾晗,西部皮革.湿拓画的概述,2017 (06)
  [2]曾昭嫦.水拓画技法的实验性研究,华南理工大学,2016
  [3]李晓亮,新时代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的责任、任务与努力方向,教育评论.2018 (04)
其他文献
引言  什么是完美的自由?法国先锋作家阿尔弗雷德·雅里(A1fred Jarry)会“荒诞”地说,真正的自由就是拥有甘愿为奴的权利。在世俗社会中,自命清高者看似很潇洒,实则为自负所累,成为信条的奴仆。出世者颠倒幻想,试想肉身未灭,又试图抗拒与生俱来的欲望和情感,结果似乎违反了作为人的这一先决条件。人存在的本质是什么?自由的代价又是什么?现象学者会说,存在的介质是交流。存在主义学者会说,自由是一种绝
摘 要:介绍用VC 绘制能移动的贝济埃曲线的方法。  关键词:贝济埃曲线 VC 类 工程    1 能移动的贝济埃曲线的功能    贝济埃曲线是以法国数学家皮埃尔·贝济埃命名的,它首先描述了这种曲线的性质。在一条贝塞尔曲线上,两个中点称为控制柄的位置足以描述一条不平滑曲线的总体形状。在计算机图形应用程序中,用户操纵的控制柄通常在屏幕上显示为小框。用鼠标单击或牵引这些点,就可以控制曲线的复杂度和
[编者按]  米开朗基罗和提香的去世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走到了尾声,虽然最初的样式主义大师们也已渐行渐远,但罗马和佛罗伦萨仍到处弥漫着样式主义的影响,多种艺术风格融合发展的多元主义倾向正造就着这一时期的艺术大师们:来自法国的詹博洛尼亚有着大师级的表现,他很好地串联了文艺复兴与前巴洛克之间的文脉,但他终究无法复制米开朗基罗的神话。画坛直到另一个也叫米开朗基罗的艺术家——卡拉瓦乔的出现,才真正给意大利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出版正在一步步侵蚀着传统出版的市场份额。而教材循环使用、教辅政策趋紧、美术高考人数逐年下降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美术出版造成了冲击。当前,读图时代的到来,掀起了大美术图书出版的极大繁荣,似乎给美术类出版社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蜂拥而至的非美术类出版社和民营文化公司,带给我们更多的不是机遇,而是挑战。面对困局、读图时代的到来以及大美术出版的全员参与,美术类出版社探索一条扬长避短
限高杆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无论是城乡还是山区,它能保护隧道、桥梁免受损坏。但由于某些超高车辆的冲撞,限高杆本身和司机、车辆等常常遭到损伤,严重的还会车毁人亡。为了减少损失,保障司机、车辆等的安全,我对现有限高杆进行了改装,在限高杆前方安装了激光高度测量报警器,当车辆高出限高高度,报警器就会自动报警,警示司机不能通过。我还在现有限高杆的基础上加了一对立柱,在立柱顶端预留了滑行轨道和弹簧,当车辆碰
展览时间:2014.01.18至03.09  展览地点:辽宁省博物馆  在马年新春之际,辽博特别推出“中国历代画马名作展”,其中《虢国夫人游春图》和《神骏图》两件作品,出于文物保护的考虑仅在2月25日—3月9日期间展出两个星期。现藏辽博的《虢国夫人游春圖》是极负盛名的传世珍品之一,原作出自唐朝著名书画家张萱的手笔,现存为宋徽宗赵佶摹本,是一幅高51.8厘米、长148厘米的画卷。该画再现了唐玄宗宠妃
生物模型设计与制作评比展示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动手实践的机会,是开发学生智慧的有效途径。学生在亲自参与制作生物模型和运用模型演示生物知识的过程中,赋予了课堂新的活力。  引领学生构建生物模型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勤于动手和动脑,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初中生物课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动起来呢?朝阳区举办的生物模型设计与制作活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思
一  石涛所处的那个时代,真是让人无奈。他是汉人,又不是一般的汉人,自从那位太监把他带出王宅,他就似乎再也没有回去过。石涛的身世变故并不是来自清廷的屠戳,而是来自王朝内部的权利倾轧,这就诠释了为什么石涛在康熙南巡时两次前往见驾,并且匍伏在地,感激涕零,为什么会通过各种手段谋取进身的机会。很显然,在他前期的生命历程中,他隐藏了自己的身世:当一切机会都化成泡影时,他又选择公开自己的身份。当然这时的清廷
[编者按]  城北徐公,吞吐大荒。这位“徐公”,就是20世纪杰出的人物画家、曾担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员的徐燕孙。徐燕孙早年参加中国画研究会,拜清末首席宫廷画家管念慈为师,出入内府饱览历代书画名作,遂深得宋元名画真髓。他的画常取材于历史人物、史籍典故,通过突出内心境界,表现人物性格,二三十年代时就已名动京华。30年代,张大千在北平因为一幅画上的题字与徐燕孙打起笔墨官司,甚至准备诉诸法庭。各大小报刊连
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下面居住着两个聪明伶俐、勤劳勇敢的小仓鼠,他们是唠哩哩和噜啦啦,他们从认识汉字开始学习书法,以丰富的汉字为基础,以学习精彩的书法为乐趣,不断愉快地发掘着中华大地下面的书法文物宝藏,一步步认识我们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绘本中小仓鼠的形象是相对写实的,因其形象本身就很好玩,延续并夸张突出毛茸茸的毛发和晶莹圆润的小眼睛、红鼻头等特点,更深入人心。在动物造型上摒弃当下快餐文化背景下审美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