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神秘的好心人

来源 :小火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oh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丛林日报》1月3日新闻版
  
  猩猩婆婆的寻人启事
  1月2日上午,猩猩婆婆独自一人散步的时候,突然昏迷了,多亏好心人把她送到医院,才脱离了危险。猩猩婆婆表示要重酬那位好心人。
  新闻吸引了整个丛林动物们的关注,大家纷纷猜测那个神秘的好心人会是谁。
  4日晚上,丛林医院里来了3个自称是好心人的人。
  猩猩婆婆因为身体还很虚弱,就委托大熊猫医生为她判断哪一个是真正的好心人。
  
  第一个好心人——蜂猴
  
  大熊猫医生先把蜂猴单独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对他说:“你能描述一下你是怎么把猩猩婆婆送到医院的吗?”
  蜂猴抓了抓隐藏在自己毛茸茸圆脑袋中的耳朵,说:“我走在街上,突然看到猩猩婆婆摔倒了,我就背起她往医院跑,可把我给累坏了。”说完他眨巴眨巴圆圆的大眼睛,装出一副很疲惫的样子。
  大熊猫医生仔细打量了一下蜂猴说:“你根本不是那个好心人!”
  蜂猴用第二个脚趾上的钩爪重重地敲着桌子,愤怒地说:“你有什么根据这么说?”
  大熊猫医生冷笑着说:“猩猩婆婆虽然年纪大了,可体形也仅次于大猩猩。她身高至少有76.8厘米,体重有近80公斤。而你体形较小,身高在32厘米~35厘米之间,你怎么可能会背得动体形比你大那么多的猩猩婆婆呢?何况还要跑那么远的路!”
  听了大熊猫医生的分析,蜂猴红着脸灰溜溜地走掉了。
  
  第二个好心人——黑熊
  
  接着,大熊猫医生休息了一会儿后,把第二个好心人叫到自己的办公室。
  大熊猫医生看了看和自己长得很像,却与自己不是同一科的黑熊,亲切地对他说:“你来做什么?”
  黑熊傻乎乎地说:“报纸上不是说猩猩婆婆找好心人吗?我就是啊!”
  大熊猫医生无奈地对他说:“平时不到三四月份,你不会出洞啊!”
  黑熊大大咧咧地说:“还不是蜂猴那小子把我弄醒了,说什么到医院来应征好心人,就给我好吃的蜂蜜,还有数不清的果子!”说完,黑熊舔了舔自己厚实的足垫,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大熊猫医生说:“你呀,猩猩婆婆受伤时,你还在洞里冬眠呢.怎么可能救她?”
  黑熊听了,气势汹汹地说:“我要找蜂猴那小子算账 ……”没等把话说完,黑熊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接着说:“我还是先回去睡觉吧,等睡醒了再说。”
  
  第三个好心人——猕猴
  
  大熊猫医生吃了些竹笋和嫩竹尖,重新打起精神,把第三个好心人叫到了办公室。
  猕猴一进办公室,就大声说:“快让我看看猩猩婆婆,我很担心她啊!”
  大熊猫医生让猕猴先坐下,然后递给她一张照片说:“你先看看猩猩婆婆的照片吧,她现在身体很虚弱,还不能见你。”
  猕猴看着照片上那个躺在病床上的病人,伤心地说:“猩猩婆婆好不幸啊,受了这么重的伤!不过,好在她已经脱离了危险。”
  大熊猫医生冷冷地说:“别做戏了!你根本没见过猩猩婆婆!”
  猕猴还想辩解,大熊猫医生说:“照片上的根本不是猩猩婆婆!而是黑叶猴阿姨!黑叶猴阿姨的体形要比猩猩婆婆小很多,最明显的黑叶猴阿姨两颊一直到耳朵都有白毛,而猩猩婆婆的两臂很长,张开宽达2.3米~2.4米,站立时双臂下垂可达脚踝部。有着这么显著差异的两个人,你都会认错,说明你根本没有见过猩猩婆婆,更别提救过她了!”
  猕猴讪讪地说:“我救的可能不是猩猩婆婆,而是别人。”说完,一溜烟似的跑掉了。
  
  真正的好心人
  
  大熊猫医生难过地摇了摇头,不知道应该怎么对猩猩婆婆说。就在这时,小狸猫护士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对大熊猫医生说:“找到了!找到了!”
  “别着急,慢慢说,什么找到了?”大熊猫医生说。
  “救了猩猩婆婆的好心人找到了!而且不是一个,是三个!是丛林学校里的三个金丝猴学生救了猩猩婆婆!他们刚才偷偷地到病房打听她的病情,正好被那天值班的大熊猫护士看到了,大熊猫护士认出就是他们!而且在猩猩婆婆身上发现的金黄色毛发和他们的一样!”
  大熊猫医生不愉快的情绪一扫而光,他连忙站起身来说:“快带我去看看这三个神秘的好心人!”说完,他们就直奔猩猩婆婆的病房去了。
其他文献
发散思维,亦称为多触角思维。它是指思考过程中,问题的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的新信息,使思考者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作出合乎条件的各种解答。在教学中,注意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创造思维的因素,对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教学的效益都大有裨益。  一、激发求知欲,训练思维的积极性  思维的惰性是影响发散思维的障碍,而思维的积极性是思维惰性的克星。所以,培
今天向大家介绍一部来自奥地利著名儿童文学女作家埃迪特·施莱伯尔·维克的小说《彩乌鸦》。这是一个男孩变身为乌鸦,以乌鸦的视角讲述人、动物与自然的大故事。“彩乌鸦”形象已经成为德语国家里人人知晓的文学形象。    [经典浓缩]    小男孩瑞夏德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已有朝一日会变成一只浑身乌黑的乌鸦。  一天,男孩瑞夏德正坐在一棵高六的老榛子树下胡思乱想,快要吃午饭了,一会儿妈妈就就叫他哩。正在这时,一
【摘 要】 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发展语言的黄金时期。尽快让每个孩子动起来,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是我们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交际能力 训练和培养  口语交际是人们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表达情感的重要形式。因此,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