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沿江圩丘农区水稻田杂草区系及草害的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M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道了自1985年至1990年间,对安徽沿江圩丘农区的60.4公顷水稻田杂草种群数量调查和大面积的普查结果。共采集标本1000余份。发现并记载水稻田杂草28科、45属J74种,田边及回埂杂草29科、75属、142种,以及2种安徽省植物地理分布新记录种。恶性和区域性恶性稻田杂草有种草、节节菜、鸭舌草、牛毛毡、矮慈菇以及水莎草、眼子菜和猪毛草。早、中稻田的主要杂草群落是稗草十鸭舌草十节节菜十小茨藻,草害较严重;晚稻田则是以节节菜十牛毛毡十鸭舌草十矮慈菇为主,草害较轻。造成早、晚稻田杂草发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其他文献
随着政府采购制度的推广,我国的政府采购也逐步成熟。在规范财政支出行为、保障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有明显的进步,但其中仍然存在着各种问题。本文针对政府采购中出现的主要
油菜施用云大-120试验简报余学祥(安徽省安庆市土肥站,安庆246001)云大-120是云南大学研制的一种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属云薹素内酯中的高表油菜素内酯,被称为第6类植物内源激素,它有促进根系发
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地力贡献具有各异性、持续性、相关性和稳定性四个特点。在水稻生产中,应充分重视土壤肥力的培育和提高,才能提高肥料施用效益。根据作物肥料效应大小,水稻
本文归纳了桐城县主要粮油作物病虫演变的5种类型,分析了演变原因与耕作制度改革,作物品种更换栽培管理技术、防澡措施和灾害性天气诸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油菜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其对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各因素在油菜产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为油菜新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17个粳稻代表性品种,经2年重复试验,结果表明:(1)分蘖力的遗传力及相对遗传进度均较高,且与分蘖速度和单株产量达极显著正相关,故可作为株形育种的一个重要指示性状。(2)对分蘖与单株产量等
本文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皖麦23号(8704)的主要栽培因子播种期(x1)、基本苗(x2)及施氮量(x3)与亩产量(y)的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解析各因子对产量效应及各因子间对产量的互作效应
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对传统的教育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对会计教学改革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就计算机技术对会计教学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计算机技术对会
本文对对生性状的玉米自交和杂交后代表现进行了遗传分析,并对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玉米的对生为显性性状,其遗传不是受简单一对基因的控制;玉米
应用烯效唑能培育出水稻壮秧。用25PPm烯效唑液浸种60小时或于秧苗一叶一心期亩喷施75PPm烯效唑液50kg,有明显的控长促蘖,增加秧苗假茎宽和干物质含量,提高秧苗整体素质,促进早生快发,增加有效穗,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