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对生性状的遗传及同工酶分析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tang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对生性状的玉米自交和杂交后代表现进行了遗传分析,并对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玉米的对生为显性性状,其遗传不是受简单一对基因的控制;玉米对生株型的变异具有多样性: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异与玉米的对生性状表现无关联,但与对生株的高度有关。更多还原
其他文献
认识能力、设计能力、传播能力、组织能力和交往能力是教师顺利进行教育活动所必备的各种能力。不同的课程决定教师所具备能力的侧重点不同,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基于动
经我省沿江棉区多个试点棉花全程使用DPC4-6次,使用总量150-180g/ha的实践表明:棉田推行DPC全程化调效果良好,具有壮苗促早,减轻病虫为害,改善株型,延缓衰老,提高产量和品质等效果。是深化本共棉花生产的
随着政府采购制度的推广,我国的政府采购也逐步成熟。在规范财政支出行为、保障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有明显的进步,但其中仍然存在着各种问题。本文针对政府采购中出现的主要
油菜施用云大-120试验简报余学祥(安徽省安庆市土肥站,安庆246001)云大-120是云南大学研制的一种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属云薹素内酯中的高表油菜素内酯,被称为第6类植物内源激素,它有促进根系发
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地力贡献具有各异性、持续性、相关性和稳定性四个特点。在水稻生产中,应充分重视土壤肥力的培育和提高,才能提高肥料施用效益。根据作物肥料效应大小,水稻
本文归纳了桐城县主要粮油作物病虫演变的5种类型,分析了演变原因与耕作制度改革,作物品种更换栽培管理技术、防澡措施和灾害性天气诸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油菜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其对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各因素在油菜产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为油菜新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17个粳稻代表性品种,经2年重复试验,结果表明:(1)分蘖力的遗传力及相对遗传进度均较高,且与分蘖速度和单株产量达极显著正相关,故可作为株形育种的一个重要指示性状。(2)对分蘖与单株产量等
本文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皖麦23号(8704)的主要栽培因子播种期(x1)、基本苗(x2)及施氮量(x3)与亩产量(y)的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解析各因子对产量效应及各因子间对产量的互作效应
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对传统的教育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对会计教学改革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就计算机技术对会计教学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计算机技术对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