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院所人事档案开发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来源 :兰台内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917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科研院所人事档案开发研究现状进行调研和对当前出现的突出问题进行梳理与分析,从科研院所干部人事档案制度建设、数字化、信息化情况出发,结合当前政策要求,对科研院所人事档案开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人事档案;开发;服务;数字化;信息化
  1 文献调研
  以“人事档案开发”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的“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范围设定为2016—2020年,得到14篇相关文献。在这些文献中,基于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视角的有9篇,基于医院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视角的3篇;就研究内容来看,探讨人事档案开发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有6篇。尚未检出科研院所干部人事档案开发以及科研院所干部人事档案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参考文献。迫切需要开展科研院所干部人事档案开发及其作用于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
  2 科研院所人事档案开发现状与问题
  2.1 科研院所干部人事档案制度建设现状
  中央对新时期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有明确的制度要求。近年来,研究院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非常重视,按照国家要求和部署开展专项审核工作的同时,先后发布多个干部人事档案相关管理规定,对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利用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在2018年《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中办发〔2018〕60号)发布之后,研究院迅速制定落实方案,推进和指导研究所相关工作开展。
  2.2 干部人事档案开发数字化现状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中办发〔2018〕60号)明确“干部人事数字档案应按照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利用扫描等技术手段将干部人事纸质档案转化形成数字图像和数字文本”。在这一背景下,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成为今后工作的趋势。但就全国来说,当前科研院所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程度低或暂未开展人事档案数字化工作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究其原因,其一是人事档案数字化投入大,不仅需要配置满足国标要求[1 ]的扫描仪等设备,同时需配备录入软件、查阅系统软件等软硬件设施,并需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人力支持;其二是周期长,以我所为例,管理人事档案数量超过1000套,人事档案数字化工作量巨大且短期内无明显的效益产生。
  2.3 干部人事档案开发利用现状
  “干部人事档案利用工作应当强化服务理念,严格利用程序,创新利用方式,提高利用效能,充分发挥档案资政作用、体现凭证价值”是中央对人事档案开发利用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2 ]。但当前科研院所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重藏轻用”是实际情况,大部分的管理成本花在了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保存等方面,在干部人事档案的利用方面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在提供人事档案服务这方面的概念保守,常态化的“坐店等客”使得提供人事档案利用服务缺乏创新;在严格遵守上级部门规定的前提下,利用方式仍是纯手工检索和纯纸质查阅。这些问题使得干部人事档案开发利用工作很难与新时代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3 科研院所人事档案开发对策
  3.1 建立制度保障 推进人事档案数字化工作
  随着国家对人事档案利用的新要求和人事制度的改革,干部人事档案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推动科研院所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符合各科研院所实际管理情况的干部人事档案的材料收集、审核、整理、归档、立卷、保管、转递和利用等管理工作的所级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亟待出台。制定的制度不能只是涉及传统人事档案管理范畴,还应考虑在档案数字化以后,纸质人事档案与数字化人事档案双套管理的方面、所管处级领导干部的人事档案移交后的管理方面、數字化档案资料的新增等方面的工作。
  3.2 借助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契机 助力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
  在2014年到2016年期间,按照中组部部署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的要求。科研院所完成了领导干部的人事档案专项审核。通过专项审核工作,收集、补充了大量多年未及时入档的人事档案材料,并通过查找,收集归档了缺失较久的部分材料,完善了相关手续,确保所管领导干部人事档案信息材料齐全完整,手续完备,整理规范标准。同时以此项工作为基础,做到所管领导干部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时间、学历学位、入党时间、身份等来源于人事档案的人事信息字段的准确率和完整性达到100%。这一部分的信息,在科研院所干部管理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央提出深入推进专项审核工作全覆盖之后[3 ],科研院所已经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制定对本单位干部人事档案进行专项审核的方案,相关工作已开始推进。预计在此工作结束之后,相关信息数据会得到进一步明确和固化。将这些宝贵的信息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实际进行整合,实现共享与实时在线利用,是做好科研院所组织人事工作的基础保障[4 ],推进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应用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势在必行。
  3.3 创新人事档案利用方式 主动发挥人事档案服务价值
  为降低人事档案利用成本,可开发探索人事档案在线利用流程,实现人事档案在线利用审批办理、根据权限在线查阅办理。实现电子查阅“一次不跑”,纸质查阅“只跑一次”,为科研人员减负[5 ]。在科研院所,人事档案材料中包含科研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入选重大人才工程、发明创造、科研成果奖励、政策理论、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培训等信息,利用这些信息探索开展具有科研院所特色的人事档案编研服务并纳入人档信息利用服务中,将更好地发掘人事档案的价值,服务于科研院所的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GB/T33870-2017.
  [2]《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中办发〔2018〕60号).
  [3]姜信治同志《在全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邓绍兴.人事档案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368.
  [5]中办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
  作者简介:丁兰岚,硕士研究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馆员,研究方向为人事档案管理;谢利芳,硕士研究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馆员,研究方向为人事档案管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大型船舶远洋航行对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需求,为更好地实施航海护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现象学理论,以样本饱和为原则,对9名航海护理、医疗和卫勤专家和13名护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合Nvivo10.0软件归纳和提炼主题。结果:提炼专业素质、综合素质和应急能力3个核心能力需求主题。结论:基于航海作业环境的特殊性,护理人员核心能力构建应以专业素质、综合素质、应急护理能力为基础框架。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企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档案管理工作有了一定的发展。新时代机关企事业单位机构编制部门应正确认识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和意义,认清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优化措施,创新机构编制档案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为机构编制工作提供档案服务。  1 新时代机构编制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很多机构编制档案管理人员依旧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档案的数量和内容较多,且信息
目的观察微创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对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及对心肌钙蛋白(cTn)、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细胞生成素(MYO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组和常规组各36例,分别接受微创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和传统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血清cTn、CK-MB、MYOG水平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且微创组总手术时间(162±23)min、术中输红细胞量(1.36±
摘 要:1939年以后,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细菌战实战攻击,其细菌武器研发与细菌战理论体系随之快速发展并日趋完善。日本关东军牧军医中佐于1942年在伪满洲国治安部会议室发表题为《关于细菌战》的主题演讲,文稿收录于伪满洲“帝国军医团”发行的《军医团杂志》,系统论述了细菌战的优势、杀伤效果、作战准备、攻击目标、作战方式及防御方法等问题,以宏观战略考量为主,兼顾战术运用细节,集中体现了
摘 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与应用,现代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信息智能化时代,大数据技术渗透至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档案作为承载、传播信息的重要媒介,应为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信息存储量大、使用频次高、检索便捷高效等新情况、新要求,积极转变档案管理模式,推进档案管理现代化。  关键词:大数据;档案管理;模式;转变  档案记录着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伦理等各领域的发展历程,是信息最为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1]。研究表明[2],CHD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但是具体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有关CHD发病机制的理论包括:内皮功能障碍,炎症反应和脂质沉积假说等[3]。影响CHD的致病因素除性别、年龄、血脂外,主要与血糖、血压、肥胖、吸烟、饮酒有关[4]。
医学微生物学是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医学基础课程,目前多数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面对较复杂的临床病例时缺乏全面和整体的认知。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引入以临床案例为基础的CBL和以研究为基础的RBL教学模式,将传统的听讲学习转变为思考学习、交互学习和实践学习,有利于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临床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医学微生物学的学习热情。
摘 要:大数据时代为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企业应该看到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主动转变档案管理理念,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升企业档案资源的利用成效。但当前部分企业在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利用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问题,有必要进行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整合;利用;档案;企业;大数据  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的价值日益凸显。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必要对自身的档案信息资源
摘 要:民政业务繁杂、涉及面广,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繁琐,不可避免地引起档案管理人员“视觉”上的疲劳感、推进工作进程中的“机械”感、职业倦怠感,这就需要建立系列机制,激发民政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民政档案管理工作。  关键词:人员;档案;民政;主动性;积极性  民政档案不仅是维护群众权益的凭证,密切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是推动民政部门职能充分发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但民政档案工作在一
摘 要:本文阐述建立公共卫生事件档案工作机制需要把握的四个必要性:明确公共卫生事件档案工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中的法律地位,建立区域性公共卫生档案中心,大力推进疫情档案事业改革创新,强化档案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档案;工作机制;创新  进入新世纪,我国先后发生“非典”、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档案工作具有存凭、留史、资政、育人的功能,这就决定了其在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