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斯洛伐克莫辛—纳甘:Vz.54狙击步枪

来源 :轻兵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fir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捷克斯洛伐克曾于1950年代推出一款Vz.54狙击步枪,该枪仅少数零部件重新设计,大部分零部件则直接从苏联莫辛-纳甘M1891/30狙击步枪上拆卸下来组装而成,故生产数量极少——
  捷克斯洛伐克早期
  狙击步枪之路
  
  捷克斯洛伐克首次尝试装备带有光学瞄准镜的狙击步枪,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当时其在原本的Vz.24军用非自动步枪(在毛瑟M98步枪基础上改进而成)上加装了瞄准镜作为狙击步枪使用,此种改造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使得捷克斯洛伐克军方决定开发一支全新的带有瞄准镜的自动装填军用步枪,作为专用的狙击步枪使用。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带有瞄准镜的狙击步枪的狙击手在战争中创造了非凡的战绩,证明狙击手和狙击步枪在现代战争中可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更使得捷克斯洛伐克军方下定决心开发自己的狙击步枪,其中最重要的尝试来自于捷克斯洛伐克武器设计师奥塔尔卡·加拉的设计。
  奥塔尔卡·加拉(1904~1968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东部城市摩拉维亚市的斯洛维奇地区,他在二战后捷克斯洛伐克军方狙击步枪自主研发项目中成为主管负责人。加拉在上学期间并不是学习武器专业,而是毕业于电子工程专业,但是由于他对武器设计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自学了武器设计的相关知识,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933年,加拉应聘到捷克斯洛伐克的国营布鲁诺兵工厂,成为一名枪械设计生产机械师,同时负责主管布鲁诺兵工厂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及海外所有地区开展的武器射击展示活动。
  工作之余,加拉是一名狂热的狩猎爱好者,他的射击技艺相当不错,这对于他的武器设计工作大有裨益。除此之外,加拉精通掌握多门外语,除了平时使用德语外,还能熟练应用英语和土耳其语。正是由于他对武器设计的热爱,以及在外语方面的天赋,使得布鲁诺兵工厂派遣他到国外进行武器设计专业的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加拉正在英格兰的军工企业中学习英国高精度步枪的设计,这为他今后设计狙击步枪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些武器历史学家认为加拉设计狙击步枪,最早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已经开始了,当时二战战场经验使加拉意识到狙击步枪将在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现存的资料中并没有关于加拉当时设计的任何记载,只详细记载了他在二战结束后应捷克斯洛伐克军方的要求而开发狙击步枪的细节设计。当时捷克斯洛伐克军方决定自行开发狙击步枪后,将该项目交给加拉负责,加拉在开发军方指定狙击步枪的同时,也负责布鲁诺兵工厂多支狩猎步枪的研发。
  1949年,加拉对在二战期间各国使用及开发狙击步枪的情况加以仔细研究,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自行开发出一款狙击步枪,被他自己命名为ZG 49 Sn特种狙击步枪。该枪采用德国毛瑟98步枪的枪机机构,发射经特殊改造的7.92×64mm枪弹。这种7.92×64mm枪弹是在标准的8×64mm弹壳中装填捷克斯洛伐克的vz.23弹头制作而成的。
  虽然加拉对自己的设计信心满满,但ZG49 Sn特种狙击步枪并没有被捷克斯洛伐克军方采用。这是因为时任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克莱门特·哥特瓦尔德的女婿阿列克谢·赛皮卡于1950年春天担任国防部部长,自他上任后便强硬地在捷克斯洛伐克军队中实施与苏联装备统一的政策,无论是手枪、步枪以及其他装备都采用苏联的式样。最初时,赛皮卡希望通过从苏联获得特许权而在捷克斯洛伐克进行国产化的方式来获得足够多的武器装备部队,但这一计划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并没有那么顺利,令他失望的是,捷克斯洛伐克没有在步兵武器方面获得苏联的特许生产权,这使得当时捷克斯洛伐克军方计划大量生产莫辛-纳甘Vz.91/30狙击步枪(即莫辛-纳甘M1891/30狙击步枪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名称)作为其狙击手装备的计划成为泡影。为了解决狙击手缺乏专业狙击步枪的问题,捷克斯洛伐克军方于1951年夏天决定自行开发一款狙击步枪,要求该枪使用带有重型Vz.30弹头的苏联7.62×54mmR枪弹。该枪弹实际上是捷克斯洛伐克从苏联获得特许权而生产的一系列枪弹的其中之一,其原本是为捷克斯洛伐克特许生产的Vz.43重机枪(即苏联戈拉诺夫M1943重机枪的捷克斯洛伐克版本)所设计的。
  军队选择莫辛-纳甘
  结构狙击步枪
  新狙击步枪的设计任务再一次交给加拉负责,加拉接到任务后立即展开工作,并在几个月的时间内设计出两款原型枪供捷克斯洛伐克军方选择,他将两款原型枪都命名为ZG 51 Sn狙击步枪。其中一款原型枪采用的是莫辛-纳甘M1891/30狙击步枪的枪机机构,而另外一款原型枪则采用的是德国毛瑟98步枪的枪机机构,两款枪均采用旋转后拉式枪机。就加拉本人来说,在这两款原型枪中他更倾向于采用毛瑟98步枪枪机机构的一款,认为其操作更顺畅。加拉将这两款原型枪交给捷克斯洛伐克军方选择时,军方在于1952年对两款枪进行了测试之后,本着将武器装备统一为苏联系统的原则,选择了采用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枪机机构的原型枪,但要求加拉在该原型枪的基础上加以进一步改进。
安装有PSO-1瞄准镜的P54/90狙击步枪,该枪是在Vz.54狙击步枪基础上升级改造而成的

  加拉接到军方的要求后,开始了进一步的改进设计,但实际上军方在他的设计中施加了很大的局限性。由于当时捷克斯洛伐克军队中已经存储了大量源自苏联的Vz.91/30狙击步枪,为了最大限度地进行资源利用,捷克斯洛伐克军方要求加拉在设计狙击步枪时最大限度地利用这批Vz.91/30步枪的零部件。这给加拉的设计工作带来很多限制,最终设计出的狙击步枪与Vz.91/30狙击步枪的结构基本相似,仅细节处有所区别,包括该枪的全枪长比Vz.91/30狙击步枪的更短,同时质量也更轻,枪托经过改进设计,更符合人体工程学,该枪采用的瞄准镜性能比Vz.91/30狙击步枪的瞄准镜更好,其由捷克斯洛伐克国营MK兵工厂生产,并且瞄准镜的安装方式简单,不仅能够更容易地拆卸、安装,在安装瞄准镜时不必重复归零,安装位置更低,还可以保留使用机械瞄具的功能。   为了满足捷克斯洛伐克军方提出的新型狙击步枪需要在800m距离上,10发弹的散布达到50×50cm方形的要求,加拉并没有原原本本采用Vz.91/30狙击步枪的枪管,而是对枪管进行了重新设计。加拉采用的枪管比Vz.91/30狙击步枪的枪管短30mm,同时其厚度比Vz.91/30狙击步枪的枪管更厚。经过这样的改进设计后,改善了该枪的弹道表现和精度。为了配合新设计的枪管,枪机机构和扳机机构也都在Vz.91/30狙击步枪的基础上进行了微调。
  经过上述一系列改进后的ZG 51 Sn原型枪于1953年夏天提交给捷克斯洛伐克军方进行测试,军方在测试中对该枪的表现基本满意,仅对其部分设计再一次提出改进要求。加拉按照军方的要求再次对该枪进行了改进,改进之后交给捷克斯洛伐克军方测试后获得了满意的结果,捷克斯洛伐克军方于1954年将该枪命名为Vz.54狙击步枪交给陆军装备基地进行评估,于同年12月评估完成。
  最终定型生产的Vz.54狙击步枪全枪长1190mm,枪管长700mm,不安装瞄准镜时全枪质量4.15kg,安装瞄准镜后全枪质量4.55kg,弹匣容弹量4 1发。
  新狙击步枪生产问题诸多
  Vz.54狙击步枪设计成功后经军方指定在乌赫尔斯基布罗德市武器兵工厂(当时被称为乌赫尔斯基布罗德精确工程工厂,简称乌赫尔斯基布罗德ZPS工厂)进行生产。但由于该枪在设计时是本着最大限度地利用捷克斯洛伐克军队中已有的Vz.91/30狙击步枪上的零部件,因此与其说是生产Vz.54狙击步枪,更精确地应该称为组装Vz.54狙击步枪。除了乌赫尔斯基布罗德ZPS工厂之外,生产Vz.54狙击步枪各种新设计的零部件,包括枪管、枪机机构、扳机机构等的过程中还指定了数家次承包商。
  Vz.54狙击步枪的生产准备工作早在1954年就开始,并且当时计划在1955年生产出100支Vz.54狙击步枪用于测试。但这一计划并没有按照原定的时间开展,而是被大大推迟,直到1955年12月才开始生产,并将用于测试的100支枪的数量减少到75支。1956年早期,乌赫尔斯基布罗德ZPS工厂在生产用于测试的75支Vz.54狙击步枪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在使用军队存储的Vz.91/30狙击步枪的零部件时,由于旋拧在枪管上的机匣螺纹直径的公差,因此在组装Vz.54狙击步枪的过程中出现混杂严重,难以组装的问题。最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乌赫尔斯基布罗德ZPS工厂不得不将机匣螺纹的直径扩大0.5mm,否则大多数已存的Vz.91/30狙击步枪上的机匣都不能用于Vz.54狙击步枪。
  在解决了上述问题之后,用于测试的75支枪终于生产完成,军方根据Vz.54狙击步枪的生产数量向乌赫尔斯基布罗德ZPS工厂支付了生产津贴。这批75支枪于1956年9月24日进行测试,测试中表现出了一些小缺陷,捷克斯洛伐克军方要求根据此次测试结果对这些缺陷再加以改进,并承诺改进后的枪即可以装备部队。在此之前,乌赫尔斯基布罗德ZPS工厂在生产Vz.52步枪时由于该枪本身设计和技术方面的不成熟,而经历了尴尬的生产失败,名声受损。乌赫尔斯基布罗德ZPS工厂此番下定决心抓住机会好好生产Vz.54狙击步枪,以重塑工厂受到损坏的声誉。尽管工人们在生产过程中非常努力认真,但Vz.54狙击步枪在1956年9月以后的生产仍不是很顺利,主要原因是用于作为零部件供应的Vz.91/30狙击步枪数量非常短缺。当时为了生产Vz.54狙击步枪,军方对16000支Vz.91/30狙击步枪进行了检测,但在1956年底之前到达乌赫尔斯基布罗德ZPS工厂的该枪仅有4500支。这些枪在到达该工厂后经过工厂的进一步全面检测,其中能用于生产Vz.54狙击步枪的仅有2500支。
  另外,对生产完成的Vz.54狙击步枪用瞄准镜进行归零也并不容易。为此,乌赫尔斯基布罗德ZPS工厂借用了一个位于摩拉维亚军营的射击场对Vz.54狙击步枪进行归零,但该军营仅能在偶尔将射击场借用给乌赫尔斯基布罗德ZPS工厂,并且天气恶劣的情况下归零也无法进行,加之,由于乌赫尔斯基布罗德ZPS工厂拥有的优秀射手数量不足,因此在归零校枪的过程中,其必须从其他兵工厂借用有能力的优秀射手来帮助工作,这都无疑极大地延缓了对生产完成的Vz.54狙击步枪的工作进度。并且,Vz.54狙击步枪最初在使用原有的评估方法进行测试时的精度并不令人满意,因此工厂在测试中还花费时间开发出一种新的瞄准校枪程序,更增加了复杂性。
  除了乌赫尔斯基布罗德ZPS工厂面临的问题之外,次承包商在生产Vz.54狙击步枪的零部件时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其中位于波瓦卡·比斯特里察的PS公司在生产枪托时由于获得的枪托图纸不够精确,因此生产过程被极大地拖延;科扎克·克拉多瓦国营兵工厂在最后时刻不得不由于质量问题而更改瞄准镜套的制作;捷克斯洛伐克军方在对Vz.54狙击步枪进行雨水环境使用测试之后,对其瞄准镜提出了新的改进要求,迈帕塔公司在生产瞄准镜的过程中不得不对其加以必要的改进等等。
  由于以上种种问题,乌赫尔斯基布罗德ZPS工厂从1956年9月到年底,虽然计划生产4000支Vz.54狙击步枪,但实际上仅生产完成并交付了108支该枪。
  克服困难终装备
  1957年,乌赫尔斯基布罗德ZPS工厂生产Vz.54狙击步枪的工作进展改善了很多,其中的原因包括作为零部件供应的Vz.91/30狙击步枪的数量明显增多,并且波瓦卡·比斯特里察地区的多家兵工厂为其提供了步枪归零服务。1957年,乌赫尔斯基布罗德ZPS工厂共生产了5410支Vz.54狙击步枪。1958年1月,其生产了最后3支狙击步枪,由于作为零部件供应的Vz.91/30狙击步枪的数量急剧减少,因此Vz.54狙击步枪的生产也最终停止。
  尽管由于生产极为混杂,但Vz.54狙击步枪还是一款不错的武器。在生产该枪的过程中,乌赫尔斯基布罗德ZPS工厂为了挽回声誉而投入极大的精力。他们使用不同质量和尺寸的零部件,最终生产出的Vz.54狙击步枪人机工效不错,精确性和可靠性也相当好,这一点非常难得。在有经验的射手使用时,采用合适的弹药,该枪可以达到捷克斯洛伐克军方最初提出的在800m距离上10发弹的散步精度为50×50cm的要求。考虑到该枪当时的实际生产状况,这一结果已经相当不错了。
  最终,Vz.54狙击步枪被捷克斯洛伐克陆军采用,直到1970年代被由从苏联进口的SVD半自动狙击步枪所取代。此后,该枪在捷克斯洛伐克国家警察部队中服役一段时间,甚至还有其中的一部分被加以改进,升级为P54/90狙击步枪,其中改进之处包括采用带有可调贴腮板的新型枪托、护手下方增设接口以安装两脚架、机匣侧面带有导轨以安装SVD狙击步枪的PSO-1瞄准镜等。
  由于生产数量少,并且生产过程相当与众不同,现在Vz.54狙击步枪已经越来越成为收藏家青睐的武器了。
  编辑/王晓西
其他文献
弹壳的制造    弹壳是枪弹上最复杂的零件,用于装填发射药,并且把弹头和底火连接在一起,发射时还要承受火药燃气压力和枪械自动机的力量。我国制造的56式步枪普通弹弹壳材料早期采用黄铜,后来改为覆铜钢和深冲优质碳素钢两种。由黄铜改为覆铜钢和涂漆钢制造弹壳,对于我国这样一个铜资源缺乏的国家来说具有战略意义,不仅节约了成本,同时也有利于避免战时铜料进口中断的潜在风险。同时,国内在加工工艺上也有显著改进,如
本刊2013年曾连载“漫画轻兵器之十 步兵班前进”,共12集。从本期开始,漫画吧将呈现“步兵班前进第二季——警戒”。  部队在设置防御阵地和宿营时为了自身的安全,必须派出哨兵执行各种警戒任务。哨兵执行警戒任务的方式,应对各种情况的处理方法如何?漫画吧在这里为您展示——
苏军步兵乘车射击技巧(Ⅱ)
谈判进程中的一次作战  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结束后,交战双方都认识到将对方彻底从朝鲜半岛打出去的机会已经非常小了。因此,双方也就沿着三八线南北地区进入了阵地战阶段。1951年7月10日,朝鲜战争停战谈判开始,但是谈判进程却并不顺利。美军和南朝鲜军试图利用战场上的局部军事行动形成的压力迫使中朝方面作出更大的让步,因此分别在西线和东线实施了夏秋季局部进攻行动。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随之展开了19
更加复杂跌宕的情节  丰富的情节设计一直都是《使命召唤》系列游戏的重头戏,尤其是后期作品,每一部都有堪称电影般连续复杂的主线剧情。在《使命召唤7》中,其涉及地域之广、情节之复杂已经让人惊叹,而在新作《使命召唤9:黑色行动2》中,情节设计变得更加复杂跌宕。  《黑色行动2》以冷战及未来战争为题材,游戏内容从1986年的冷战时期一直延续到2025年的未来战争,游戏主角是前作(《黑色行动1》中主人公梅森
毫无准备仓促应战  苏德战争是以德军的突然袭击开始的,而苏军方面起初则是在缺乏战争准备的情况下仓促应战的,影片中的布列斯特要塞守军就是这种情况。  1941年,整个布列斯特要塞区呈现一片和平景象,部队处于正常的日常执勤状态。一位边防军官温施坦因中尉正专心指导部队进行歌舞排练,并对陆军军官——加夫里洛夫少校(这个军官的原型即是因独自坚守要塞32天而获得 “苏联英雄”称号的苏步兵第42师第44团团长扎
该枪依靠气压发射塑料弹头,弹头尾部有与枪身相连接的绳索,弹头内装有救生圈。当弹头进入水中后救生圈可自动充气打开。该枪的发射距离由其所带的绳索种类,发射瓶种类、气瓶气压等因素决定,可用于消防救援以及船只之间、船岸之间的绳索连接等。该发射枪采用折叠式枪托,枪身后部有压力表,可显示气瓶内的压力。使用时将内装救生圈或锚钩(用于钩挂在高处以便沿绳索攀爬)的弹头套在枪口,打开保险对准目标区域发射即可。如弹头内
继晋察冀军区所属的冀中军区17团于1941年1月3日进行南龙岗反袭击战斗5天之后, 115师教导3旅第7团又进行了一次出色的伏击战斗,这就是发生于1941年1月8日的潘溪渡伏击战斗,此次战斗有许多值得汲取的经验,但也不乏教训……作战背景  115师教导3旅第7团是一支由红一军团部队为基础改编而成的八路军部队,抗日战争时期被冀鲁豫军区首长称为“冀鲁豫的铁拳”。其前身是著名的“模范红五团”——红一军团
M40A3狙击步枪射击训练
军人在作战时,身心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因而需要丰富的口粮进行及时补充。“漫画吧”从本期开始为您展现军用口粮及其营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