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b20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所谓美育,就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是美的传播者,包括教师的语言美,教师的教态美,教师的板书美等。而学生是美的实践者,如在音乐中欣赏美,在环境中鉴赏美,在教材中感悟美,在情景中感受美,在活动中体验美等。得到了美的熏陶,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高也正蕴含于这一次次的教学活动中。美育的实施需要我们教师一定要有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具备浓厚的美育意识,创设多姿多彩的美育情境,把大自然中的美、生活中的美、语言中的美、教材教法中的美化作阳光,变成雨露,深深地渗透到学生心里,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感悟美、赏析美、体验美,进而创造出美。
  【关键词】美育;语言美;教态美;板书美;欣赏美;感悟美;创造美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6-0114-02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何谓美育,它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既是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地、有计划地进行美育教学。特别要抓住主阵地--优化课堂结构,渗透美育。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渗透美育,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所以美育也是小学生最易于和乐于接受的教育。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美育?如何能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从而感受美,欣赏美,让学生始终对英语保持浓厚的兴趣。下面我就英语课堂中如何渗透美育内容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 教师是美的传播者
  1.1教师的语言美。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小学英语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自然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发挥最佳的效能,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和英语语音语调。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要在简明、准确、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和韵律、节奏等方面下工夫。英语教师必须坚持用英语教学,让学生用英语来想英语。同时,相应的“体态语”要尽可能符合英美人的习惯,这种“仿真”,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并置身于英语语言环境之中,以满足学生语言美之心理需求。
  英语教学的语言不仅要具有与其他学科一样的形象性与确凿性,还应追求语言的韻律感、幽默感、新鲜感。作为一名英语老师,除了口语流利外,还要学点洋腔洋调,注重语意与语境、语调与语速相结合。“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英语时,具有节奏感的语调,听起来像外国人特有的那种韵味会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语言的另一种美。学生在欣赏中获得了令人陶醉的美感,就会增强说英语的欲望。
  语言要风趣,有幽默感。英语教师不应总板着面孔上课,这样学生就如芒刺在背。笑是感情激流的浪花,课堂里常有笑的细流在潜动。师生感情融洽,课堂气氛活跃,教师要善于用风趣的语言开导学生,讲究幽默把情趣和理趣结合起来。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讲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语言要新鲜,青少年学生具有好奇好新鲜的特点,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求活动。语言新鲜,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求活动,保持旺盛的求知欲。语言要优美。爱美是人的天性。爱迪生说过:“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自然美、人文美能打动学生心灵,教师优美的语言更能直接打动学生的心灵。美的语言悦耳动听,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容易入耳入心。
  1.2 教师的教态美。要实现美育教学,首先要增强外语教师的审美意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修养。教师教态要亲切自然,态度端庄大方、热情活泼,衣着美观得体,既可让学生感受到美的愉悦,又为教学活动创造了一个美的氛围。教态美包括仪容、风度、神情、目光、姿势和举手投足等等。教态是无声的语言,它能对有声语言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可以使教师通过表情让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丰富,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所以,教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消除恐惧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距离。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潇洒得体的身姿手势,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小英课本知识接近生活,情景性强,是一个多姿多彩的百花园,犹如一个大舞台,老师与快乐的小朋友在舞台上尽情饰演着来自生活的角色。英语教师们必须集言语、表演、造型等艺术手段于一堂,全方位地给学生施加影响,以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并带动学生积极地参与英语学习,使英语课充满阳光!每当上课铃响,英语老师总是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并亲切地向学生问候:“How are you?Nice to meet you.”每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老师可微笑着竖起大拇指说:“Excellent! Good job!”然后点头致谢:“Thank you very much.”反之,则摇摇头或摆摆手并鼓励学生:“Try next time.”
  1.3 教师的板书美。板书是教师课堂教学思路的高度浓缩,是教师的微型教案,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是对教材的一种艺术再创造。板书设计要文字精练,一目了然,运用和谐的色彩,图形、表格等构图清晰。创造板书的形式美可以强化课堂教学效应。板书形式的美,顺应了学生喜新、好奇心理,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知,生发美的思索。科学实践证明,人对不同色彩的注意程度是截然不同的。色彩搭配合理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单调的色彩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厌倦情绪。精心设计的色彩搭配、和谐美观的板面,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意识,也是课堂美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平时授课时我通常用黄色笔强调某一词,用同一色笔书写同一规律的知识。这种习惯有利于加强记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2 学生是美的实践者
  2.1 在音乐中欣赏美。音乐是最能直接感动人的艺术。音乐活动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陶冶儿童的审美情趣,因此我们就应该把音乐引入课堂。与音乐课堂教学相比较,可以发现这两门学科存在着许多共同点,如:听音、模仿、歌曲训练等。可见在审美能力的培养上它们也必然有很多的共同之处。教授根据课文内容重点编写的歌曲、韵文、小诗时、让学生边唱边跳,或边说边动,在优美的韵律中,在欢快轻松的气氛中,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课堂教学内容也因此较易为学生所掌握。比如教学英语数字时,可以借助“Ten Little Indians”来帮助他们掌握。
  另外还借用一些熟悉的曲调(如“Two Tigers”等)让学生自编歌曲。伴着悦耳的音乐节奏吟诵感受音乐美,领悟语言的艺术特色,培养一定的欣赏能力。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选择旋律优美、内容健康的英文歌曲,在音乐美的熏陶中复习掌握新知识。
  2.2 在环境中鉴赏美。一个轻松活泼、生动有趣的环境能让学生愉快地享受学习的过程。所以,我一直认为英语教师应该有一个固定教室,有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让自己的教室变成美丽的“大花园”,用一些非常漂亮的图画配上简单易懂的英文说明来装饰教室,让学生有意无意地看或者读,在美丽的图片的吸引下把英语单词和图画结合起来记忆,这样不仅记忆的效果会比较好,而且也能让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比如,在教pretty时,我特意用几盆可爱的鲜花布置了教室,还从家里拿来了一把小巧玲珑的伞,一些可爱的动物玩具,美丽的物品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我就趁势问学生:Is it pretty?这样结合实物学单词效果是相当好的。再如,我在教授picture时,把很多美丽的照片贴在教室四周,学生兴致很高,于是抓住机会,问What is this ? It's a picture .然后师生问答,他们很快就掌握了这个单词,还美美地饱了一次眼福,这样的学习学生怎能不喜欢呢?另外,我也会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美术作品,再配上合理的英文说明在教室进行展示,换一种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保持他们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这样,学生在贴近生活的、富有情趣的氛围下去感受、去表达,使教学增添了活力,使教学变“单调”为“多彩”。
  2.3 在教材中感悟美。走进英语教材,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宛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但这美丽远远抵挡不住教材灵魂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知道了深受欧美人喜爱的hot dog, hamburger, salad, 学会了去McDonald's吃快餐可以礼貌地说“May I have…?”在得到帮助时不忘说声“Thank you!”给人造成麻烦时道声“Excuse me.”别人有困难时,主动询问“Can I help you?”别人诚心道歉时也不忘道声:“That's OK.”进别人房间要说“May I come in ?”初次见面,要说Nicetomeetyou.Howdoyoudo!这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心灵,不正是教材的翻版吗?礼貌礼仪教育在英语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礼仪修养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和道德。英国和中国文化虽然相却甚远,但也都是礼仪之邦。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礼貌礼仪和言谈举止也是我们英语教师的一大任务。
  2.4 在情景中感受美。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电化教育手段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使学生在情景中迅速排除难点,把握重点,掌握英语知识,这种手段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在教学中,通过色彩、背景、音响效果等,通过学生的表演,真实地表现人物活动场景。表演者和观赏者都是审美的主体,都能从中感受和鉴赏美,学会创造美。教学中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充分利用教具、体态语、动画等,把学生带入一个生动形象、富有感染的情境界中去,让学生直观感受美。同时充分利用和发挥教材中美和趣味性的因素,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使美育融于英语知识学习之中。比如每个单元的Story time,虽然它的趣味性、情景性比较强,但仅靠老师的语言描述仍是不够的,于是我就利用动画画面,录音带的音响效果等来增强学生的形象感受。让学生在原故事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创设不同的情景,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将其表演出来,这样,他们不仅锻炼了自己听说的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
  2.5 在活动中体验美。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各种活动能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教师在课堂里可引导学生动手创作,把單调的语言个体转化为具有生动形象的艺术个体,边听边做,边说边做,在发展听力、训练口语、培养创造性运用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比如在学水果、动物等名称时,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或边听边画;在学时间的表达时,让学生做一只钟的模型,边拔动时针分针边练习句型;在学习家庭成员名称时,让学生做一做指偶,互相玩一玩,猜一猜……在这些活动中,会画会做的小朋友总是特别受到大家的注目,而其他孩子们从他们那儿既能学到如何用英语自由表达,又能欣赏优美的艺术品,得到了美的熏陶,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高也正蕴含于这一次次的教学活动中。
  美无处不在。美育的实施需要我们教师一定要有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具备浓厚的美育意识,创设多姿多彩的美育情境,把大自然中的美、生活中的美、语言中的美、教材教法中的美化作阳光,变成雨露,深深地渗透到学生心里,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感悟美、赏析美、体验美,进而创造出美,寓教于乐,寓教于美。
其他文献
【摘要】经过不断研究,整合校本教材,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阅读技巧训练策略。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到效果的,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和点拨,阅读能力的提高必将造就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英语阅读;训练技巧;阅读教学模式;整合校本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6-0120-02    英语阅读作为语言
期刊
【中圖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6-0014-04    1. Introduction  Cooperative Principle (CP) was first proposed by the U.S. linguist and philosopher Grice in the late 1960s. H.P. Grice lectu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6-0132-01    曹丕在《典论 论文》中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而长期以来,大多数农村中学的学生对作文心存恐惧,他们对作文毫无热情,轻则抱怨、敷衍,重则“罢写”。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强弱的标尺,因此,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头戏。下面浅談提高写作水平的几
期刊
【摘要】一堂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繁多的体育课准备工作之一,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说,如何准确地预计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就成了一个需要很好地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科学预计一堂课(体育)的练习密度是一项较复杂、较细致的工作,它受多因素的影响,要准确地预计课的练习密度,首先要了解情况;其次,钻研教材;再次,教师要有第一手教材。   【关键词】体育课;练习密度;运动负荷  【中图分类号】G63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6-0130-02    前言:几年来,我校认识到开展科研工作是促进学校不断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根本措施,故学校领导大力支持和县教研究的热情帮助下,我们申报实验学校,决定在初一和初二年级进行课题实验,目前已取得初步成绩,现就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1 实验目标  1.1 通过加强课外阅读,促进我校英语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6-0133-01    《课标》明确指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以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这就要求教师明确:阅读,是小学语文学习的核心;阅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渠道;阅读,更是孩子认识人生、发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不仅要传递更多信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6-0136-02  音乐教育是教育科学里面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美育教育的组成部分,而且更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听一段高雅的乐曲,唱一首优美健康的歌,可以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音乐形象的感染和熏陶,是学生的思想情操有所提高。  1 领导要正确对待音乐课  两千多年前的孔老夫子曾经说过:“兴于诗,立于礼
期刊
【摘要】音乐教师要正确对待流行音乐与音乐教学,分析、处理好流行音乐与音乐教学的关系,使学校音乐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流行元素;音乐教学;音乐审美;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在舞蹈的创作中,当舞蹈编导选定了题材,确立了主题,完成了艺术构思之后,就进入了舞蹈动作设计这一重要阶段。在创作舞蹈,即:动作设计,编排舞蹈组合上,不同的体裁和形式都有着共同点和各自的特点及规律。认识和掌握这些规律性,对舞蹈编导及动作设计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关键词】舞蹈动作;设计;思考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6-0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6-0112-02    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教育不能没有情感”,语文教育更是如此。只有在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等更高要求的素质培养,我们的语文教学才是更为之有效的,才更符合“教书育人”的理念。心理学家卢家楣认为:情感是认知活动的启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