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inggoigo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6-0112-02
  
  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教育不能没有情感”,语文教育更是如此。只有在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等更高要求的素质培养,我们的语文教学才是更为之有效的,才更符合“教书育人”的理念。心理学家卢家楣认为:情感是认知活动的启发、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份,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因此情感教育是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针对学生生理和认识特征,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情感。只有激起并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求,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语文教学活动是在教者、作者和学习者之间找到心灵的某种契合点,为学生架起一道沟通心灵的立交桥。
  1 巧妙朗读
  加里宁曾经说过:“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捕捉住一切细微的事情。”试想教师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那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能不激发起学生的求知的情感,能不产生销魂摄魄的效果吗?文章的多种风格,就决定了多种风格的朗读。朗读的语调、声音或高亢或沉缓;或激越或悲伤。它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在听知过程中品味其情调,明确其情理,激扬其情怀,融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在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时要顺势引入课文深层次的学习中,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主思维的动力,提高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激起一种强烈的积极的审美愿望,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教材中不少文质兼美的文学性课文,教师在讲授时不妨重点突出范读,以读带讲,把学生引到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中去,感染熏陶学生,激发他们的情感,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例如在讲授《周总理,你在哪里》时,通过教师有感情的范读来激起学生对周总理的热爱,有的学生听完老师的范读也许会泪流满面,这时老师再稍微点拨一下,就很容易使学生得到情感的升华。
  2 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课堂教学中,情感是协调师生关系的纽带。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将自已的情感融于教学内容之中,并结合学生实际,增强他们对教材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的思考力和判断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2.1 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学生“亲老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学生厌恶甚至憎恨教师,那么对其所教学科也自然没有学习热情。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爱心,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对差生要倾注更多的爱,布鲁诺说“一味地挖苦、贬低,会导致孩子的反抗,反对父母,反对學校,或者反对整个世界”。又如陶行知说“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课堂上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感情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信,可亲,可爱,产生一种满意喜爱的情感。
  2.2 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因而,课堂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引导,多鼓励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特别是讨论过程中学生思维出现障碍而中断或错误时,要多方引导启发,尽量让其完成,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和成功的快感。著名特级教李吉林说“真情的交融,使师与生双方都同时感受教与学的无穷的趣味与自身的无法估量的潜力,使教学活动进入师生对话、充满生命活力的完美的境界”。教师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会给课堂带来和谐的音符,激发出学生的感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 教师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热烈高涨的情绪,绝不可把个人不健康的情绪带进课堂,以免影响学生。
  2.4 教师还要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让学生感到如临其境、如见其物、如闻其声。
  3 创设情境感染学生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都是文质兼美的精品,或以高尚的情感净化人的灵魂,或以完美的人格陶冶人的情操,或以其哲理启发人的思考。对于中学生来说,在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他们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郁于中”然后“情动于中”再“形于言”,优美的作品常常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易动人尤其是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陱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自然、平和和超逸的境界;龚自珍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以国事民事为重的爱国情怀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毛泽东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的壮志豪情,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要做的、所能做的只能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学生的“引路人”和“点拨者”,激发学生兴趣,增进学生的理解,在让学生体验和感悟情景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我们可以将音乐、美术和语言三种艺术手段完美结合:以震撼心灵的音乐,激发学生对情感的感悟;以美丽的画面牵动学生对情感的体验;用感情丰富的语言感染学生,使其进入文章的情感意境中。在诗词的教学中,也可以通过诗词中的意象,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体悟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充分调动学生的手、脑、眼、口、耳多种感官,使其产生情感共鸣,激励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使学生因主动地探究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从而培养起学生各种纯洁而高尚的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总之,创设情景、利用情感教育调动学生的情绪,是语文教学的独特魅力所在。
  总之,无论是从语文教学的出发点,还是从语文教学的受到者与主导者来看,语文教学始终离不开一个“情”字, 情感教育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情感教学如春风拂面,如春雨润物,如甘霖浇花,其乐无穷。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人格健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情感为纽带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的情感随着课文情感的起伏而推进、延续。课堂教学因为有了情感纽带的牵动、维系,变得更富诱惑力”。作为语文教师,应认真体会“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句话的含义, 要善于利用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做到寓情于学,变单纯的知识教育为素质教育,让真情化作雨露,在无声中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培养出真正具有高素质的一代人才!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6-0122-02    著名作家肖复兴说:“能够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于一个孩子真是最大的财富。”,一本书就是一艘船,能带人到浩翰的天地国我们老师和家长带学生到达不了的地方,书可以带他们到达。如果我们想把学生教育好,让他们能学到真正的学问,而且学得比老师强,我想首先我们需要并且能够做到的,就是加强小
期刊
【摘要】经过不断研究,整合校本教材,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阅读技巧训练策略。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到效果的,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和点拨,阅读能力的提高必将造就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英语阅读;训练技巧;阅读教学模式;整合校本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6-0120-02    英语阅读作为语言
期刊
【中圖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6-0014-04    1. Introduction  Cooperative Principle (CP) was first proposed by the U.S. linguist and philosopher Grice in the late 1960s. H.P. Grice lectu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6-0132-01    曹丕在《典论 论文》中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而长期以来,大多数农村中学的学生对作文心存恐惧,他们对作文毫无热情,轻则抱怨、敷衍,重则“罢写”。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强弱的标尺,因此,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头戏。下面浅談提高写作水平的几
期刊
【摘要】一堂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繁多的体育课准备工作之一,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说,如何准确地预计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就成了一个需要很好地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科学预计一堂课(体育)的练习密度是一项较复杂、较细致的工作,它受多因素的影响,要准确地预计课的练习密度,首先要了解情况;其次,钻研教材;再次,教师要有第一手教材。   【关键词】体育课;练习密度;运动负荷  【中图分类号】G63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6-0130-02    前言:几年来,我校认识到开展科研工作是促进学校不断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根本措施,故学校领导大力支持和县教研究的热情帮助下,我们申报实验学校,决定在初一和初二年级进行课题实验,目前已取得初步成绩,现就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1 实验目标  1.1 通过加强课外阅读,促进我校英语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6-0133-01    《课标》明确指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以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这就要求教师明确:阅读,是小学语文学习的核心;阅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渠道;阅读,更是孩子认识人生、发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不仅要传递更多信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6-0136-02  音乐教育是教育科学里面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美育教育的组成部分,而且更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听一段高雅的乐曲,唱一首优美健康的歌,可以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音乐形象的感染和熏陶,是学生的思想情操有所提高。  1 领导要正确对待音乐课  两千多年前的孔老夫子曾经说过:“兴于诗,立于礼
期刊
【摘要】音乐教师要正确对待流行音乐与音乐教学,分析、处理好流行音乐与音乐教学的关系,使学校音乐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流行元素;音乐教学;音乐审美;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在舞蹈的创作中,当舞蹈编导选定了题材,确立了主题,完成了艺术构思之后,就进入了舞蹈动作设计这一重要阶段。在创作舞蹈,即:动作设计,编排舞蹈组合上,不同的体裁和形式都有着共同点和各自的特点及规律。认识和掌握这些规律性,对舞蹈编导及动作设计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关键词】舞蹈动作;设计;思考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6-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