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法视域下数字贸易的归类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z28859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贸易可大致分为数字产品贸易和数字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法视域下,数字贸易的归类直接影响数字贸易的规则适用,但WTO的现有归类系统未能适应数字贸易的特点.数字贸易的归类难题突出地体现在服务贸易模式的认定、电子传输的数字产品的归类以及数字服务贸易的归类中.为保证GATS规则适用的可预见性,将数字服务贸易归为模式一是较为恰当的选择.由于GATS承认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不平衡”,考虑到WTO的基本目标,数字产品应被定性为服务.对于数字产品的归类,美式FTA采取了灵活务实的态度,避免了将其定性为货物或服务,从而可以在GATT1994和GATS之间选择.WTO争端解决机构依据技术中立原则,将在线交付的传统服务归入传统服务的部门中.各国在谈判数字服务的市场开放问题时应谨慎对待技术中立原则.WTO成员应对既有的归类系统进行更新谈判,以降低数字贸易归类问题的不确定性.对新型数字服务的市场开放作出特殊承诺是回应新型数字服务贸易归类难题的现实选择.
其他文献
作为现代证明责任本质的客观证明责任是指案件要件事实真伪不明时的裁判风险.真正理解现代证明责任的风险性质有助于我国民事司法的现代化转型.关于证明责任性质的认识以往存在多种误区.证明责任作为一种风险是从这一制度总体或生活世界系统上来说的,是一种法律适用活动本身所必然附带的风险.证明责任作为一种风险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不可归责性及可预测性.证明责任风险说启示人们应在诉讼中提高风险意识、调整风险决策方案、选择风险管理策略及强化风险归属规则.理解现代证明责任的风险性质有助于证明责任制度在我国的深入贯彻.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也是中国文物工作者的生动实践.rn故宫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承载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汇聚地,拥有着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宫殿建筑群和186万余件文物珍品,是中国古代建筑理念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保存地.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切实履
期刊
破产财产的界定涉及到物的归属,因而与《民法典》规定的物权变动规则密切相关.在未发生物权变动但受让人已经取得物权期待权的场合,法律应严格限制管理人解除合同的权利.担保财产属于破产财产,担保物权人只能行使破产别除权,就特定财产优先受偿,而不能行使破产取回权.保留所有权买卖的买受人或者融资租赁的承租人破产时,出卖人或者出租人在符合条件的情形下既可行使破产取回权,也可行使破产别除权.在意思主义物权变动模式下,登记虽仅具对抗效力,但在出卖人破产的情形下,应类推适用《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54条的规定,认定该财产仍属
亲子身份是绝大部分权利以及义务的基础.《民法典》意图建立完善系统的亲子关系确认制度,力求保障以继承权为代表的身份权利能够健康行使,同时督促抚养义务等相关身份性义务的有效履行.作为一项身份确认制度,亲子关系确认制度本身应与继承权、抚养义务等身份性权利义务息息相关,直接影响自然人民事主体的人身、财产权益.目前《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有关亲子确认制度的相关规定在适用层面仍存在困境,亲子关系确认主体的范围较窄,缺乏对于亲子关系确认、否定事由以及权力行使期限的规定等问题束缚着亲子关系确认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公正、高效
在数字化浪潮下,司法活动呈现出“去责任化”的趋势,具体表现为责任感的缺失和责任推诿的加剧,因而亟待法学界对司法责任伦理予以革新.数字技术导致司法责任消解的机理是复杂和多元的,主要源于其兼具权威性与非权威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机械性与能动性等多重面孔.当前我国司法工作中的数字技术主要被应用于证据指引系统、风险评估工具、在线诉讼平台的开发等事项上,这些领域也是司法责任伦理冲突最为激烈的场域.数字时代应当坚守人本主义司法责任伦理,准确界定机器、技术人员、系统部署者与司法官的责任框架,在拥抱技术的同时树立科学的责
基于我国自然资源自身的特点和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行使的实际情况,“统一代表行使+委托行使”模式成为重构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行使模式的现实选择,大体呈现出“代表行使—统一代表行使—委托行使”的层级结构.委托行使模式作为代表行使特别是国务院统一代表行使的具体实现方式,以集中统一行使为前提,以将国家所有权界定为私法所有权和实现国家所有权行使与监管权行使的真正分离为基础,横跨公私法两个疆域.委托行使在法律上的实现不仅要求国家所有权穿越公私法的分界线到达私法所有权的彼岸,而且需要使委托关系超越公私法律关系,成为一种新型
现阶段,我国司法领域面临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空前挑战.调研表明,此类案件的办理遭遇组织架构查证难、主观心态证明难、数额数量查证难等障碍.究其原因,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涉众性带来了全新的“大案件”样态,而传统的取证方式低效滞后,导致新型犯罪的裂变性与司法回应的有效性之间呈现出巨大反差.对此,办案机关开始探索穿透式取证的新模式.这是依靠基于海量电子数据形成的分析结果或报告,洞穿其中所蕴藏的人类难以察觉的客观规律和联系的一种方法.我国应当确认穿透式取证的法律地位,并同步展开一系列配套创新.在制度层面,制定依据穿透式取证
本研究测量了211名媒体记者的压力、焦虑、抑郁水平和职业自我效能感,结果表明:媒体记者心理健康水平整体较低;性别和收入是影响媒体记者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男性媒体记者的压力、焦虑、抑郁水平明显高于女性,收入低的媒体记者更容易产生焦虑与抑郁;职业自我效能感能够有效降低媒体记者所感到的压力,缓解其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特别是能够缓解由于收入较低而产生的焦虑和抑郁问题.建议通过增加媒体记者职业活动的成功体验、加强职业技术培训以及建立情感关照机制来提升媒体记者的职业自我效能感,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
“文章”是中国本土综合的文学概念,这一概念主要建构于西汉中后期,自两汉之交开始逐渐流行起来.司马迁《史记》(原名《太史公》)的创作和流传,与“文章”概念的建构和流行颇有关系.《太史公》的创作,渊源于古“史记”,继承并弘扬孔子作《春秋》的典范,也受到战国至西汉前期流行的诸子学文化的启示.此书问世以后,作为笔墨“文章”的代表作流传数百年,另外,又成为魏晋时期目录学系统之中“史部”崛起的引领者.东晋至南北朝隋唐时期,《史记》与日益唯美化的“文章”概念的关系渐行渐远,逐渐成为性质比较单纯的史书.
作为对既往媒介技术研究中“技术决定论”“媒介物质性”的反思,本研究对现代媒介技术发展中日益凸显的“人的主体性”问题予以重视,借用人的主体性三维框架重新审视现代媒介技术,以此把握现代媒介技术的本质,探寻人在媒介技术的未来发展中实现自我解放的可能性.研究认为,人的主体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人作为关系主体;人作为权利主体;人作为欲求主体.从人作为关系主体的视角来看,现代媒介技术实现了人类的超级连接与秩序重构;从人作为权利主体的视角来看,现代媒介技术本身具有规训权力的属性,亦引发了技术的“全景敞视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