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穴位电刺激用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疼痛治疗的临床研究

来源 :北京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观察术后早期疼痛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5岁),随机分为两组:TEAS组30例:患者于切皮前30 min、术后2、4、20和48 h接受30 min经皮穴位电刺激(双侧内关、合谷穴;手术侧风市穴及足三里穴)治疗;对照组30例:假刺激组(选择相同穴位相同刺激时间,但刺激电流强度为零)。所有患者术后接受病人自控静脉镇痛48 h。通过观察患者术后各时段芬太尼的用量及镇痛效果评分(VAS),记录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补救药物使用频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8、24和48 h静息和活动状态下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4 h和48 h,对照组患者芬太尼的消耗量显著高于TEAS组(P<0.001)。TEAS组术后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应用补救药物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恶心16.7%vs.46.7%;呕吐10.0%vs.32.3%;眩晕6.7%vs.26.7%;补救药物频率13.3%vs.36.7%,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用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镇痛,可以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明显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联合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及其亚群(PGⅠ;PGⅡ)和癌胚抗原(CEA)临床价值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02例胃溃疡患者的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及其亚群(PGⅠ;PGⅡ)和癌胚抗原检
<正>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是高中数学的难点,也是高考中的热点问题.下面我们运用参数法来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一些常见问题,本文试图就几类较为常见问题的探究,给读者一些有益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品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关注和重视。有关品牌的研究,是市场营销学领域和消费者行为学领域里一个重要的课题。而品牌依恋理论的发展,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 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7组,采用改良Allens脊髓损伤打击模型,以逆转录-聚
从Holmstrom的标准委托一代理模型出发,可以得出高管人员报酬仅仅是业绩的函数,非业绩指标在契约中的存在只会增加代理成本;而从经理主义的经理人自利角度出发,可以对非业绩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