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银发经济”正当时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v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是一年“618”购物节,各大电商早早展开了各种“折扣”“特惠”的预热。摩拳擦掌准备开始做“满减奥数题”的,不只是年轻的“原生代网民”和中年“数字移民”,网友小梨子吐槽:“我妈最近接得最勤的就是快递电话了。”
  越来越多老年人,已然成为网购大军的一员。
  在很多年轻人看来,爸爸妈妈们从最初对各类线上消费和娱乐表示不屑,到近几年纷纷“入坑”、甚至上瘾,算是正式撕掉了“数字边民”的标签,填补了与子女之间的“数字代沟”。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5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为16.9%——这一比例在2007年仅为3.9%左右。
  互联网持续向中高龄人群渗透,线上消费、学习、娱乐等生活方式渐渐融入“银发族”的日常,让他们成为中国“新生代”多屏用户。

“银发”网民愈发活跃


  “原来是半夜‘偷菜’,现在是凌晨‘抢菜’。”有网友如此描述父母这些年来上网经历的变化。
  疫情期间,“上网抢菜”一时间成为“生存技能”,让原先每天热衷于赶早市、排队等超市开门的老年人,也开始拿起了手机,学习“蹲点”“秒杀”。
  某电商数据显示,疫情期间,“60后”用户的线上买菜订单量翻了4倍。2020年春节期间,某生鲜电商40岁以上用户增加了237%。

  与前辈向后辈传授知识的“前喻时代”、同辈人互相学习的“并喻时代”不同,人类社会的知识传播正进入“父母向晚辈学习”的反哺式“后喻时代”。

  事实上,互联网“银发用户”并不只是在特殊时期才被逼上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5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由2018年底的12.5%提升至13.6%,互联网在过去几年间持续向中高龄人群渗透。相关调查发现,老年人对于上网浏览新闻、观看影视剧、聊天、购物等行为均有涉猎。
  “网上买菜冲破了我爸妈的‘最后一道防线’。”一位网友笑谈,以前父母上网最多就是看看新闻、玩玩QQ游戏,但日常买菜必须得去市场亲自挑选才放心;现在终于发现,网上买菜“原来这么方便”,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每日保持上网习惯的老年人,获取外界信息的速度甚至不亚于年轻一辈。很多人表示:在和父母的聊天过程中经常发现,一些热点社会新闻和动态,爸妈往往“早就知道了”。
  老年人也热衷于通过朋友圈、聊天等方式,分享积极健康的晚年生活,形成了独特的“夕阳红式”社交平台风格:晨练身姿、养花心得、书法手工等常年霸屏“老年朋友圈”,经常让年轻人自叹不如;而老年人群专属的微信聊天表情包,以其夸张的配色、接地气的构图,形成网络世界一道让人难以忽略的风景。
  对于老年人,特别是一些“空巢老人”来说,网络购物替他们解决了生活必需,线上的沟通交流、信息获取也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他们精神上的空白、为他们带来一定慰藉。
  熟练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的老年人数量大规模增长,与年轻人平等地分享了网络时代获取信息和服务的便利,也被各大商家瞄准为“最后一块宝贵的下沉市场”。

线上商家各显神通


  这是一群刚刚开始全面使用互联网、正处于“上升期”的用户。由于抓住了老年群体某一细分需求的特质,一些App、小程序获得了宝贵商机,成为2014年之后互联网创业大潮中的一批赢家。
  已经退休的许先生喜欢用在线有声影集分享旅行生活;丰富的模板、简易的操作程序,将原本只能躺在手机相册里的照片串联成册,配上解说文字和背景音乐,俨然一辑专业的个人影像作品,不仅可以分享给亲朋好友,还是自己晚年生活的生动记录。
  “操作极简、效果炫酷”是这类线上产品赢得老年群体青睐的秘诀。商家充分考虑老年用户的使用体验,设计出易上手的“轻”产品,满足了老年人在社交媒体分享、展示自己的愿望。
  某App则切准了“广场舞人群”学舞、练舞的需求,不断完善视频学习体系;海量的广场舞视频内容,适应老年人自主学习的慢放、镜面翻转、投屏等视频播放功能,都让“在网上自学广场舞”成为了中老年人群里的时尚。
  除了垂直类应用,一些互联网头部平台也逐渐发现,“银发”群体无论从数量、购买力还是热情度等方面,都具有特别的优势、值得被发掘。
  短视频类App已完成对年轻用户的捕获,视中老年群体为“最后的用户增量”。根据Quest Mobile统计数据,2020年3月,某短视频App的新安装用户中46岁以上占比14.5%,去年同期数字为13.0%。
  相关短视频分类正在形成和发展中,以适应这一迅速入场的用户群体需求:老年人感兴趣的健康养生、书画、曲艺等内容在这部分人群中传播颇广,“圈粉力”强;附加于内容之上的“带货力”不容小觑,商业变现潜力可观。
  老年人对新知识日益增长的渴求,在知识付费领域得到了进一步放大。
  Quest Mobile数据显示:2020年春节前后,教育学习行业41-45岁用户增长了27.9%,46岁以上用户增长了33%——疫情的特殊环境,催化了原本就存在的市场需求,也让商家更下决心培养中老年人的线上学习习惯。
  借势入局的商家中,也不乏阿里、腾讯系的创业者。疫情期间,有的专门开设了公益项目“老年大学”,教授网络实用技能:如何使用手机点外卖、坐公交……均属布局中老年教育的尝试。
  有人认为,“在线化”很可能是商家打开老年消费市场的新钥匙。

两代人的互动


  对于这一增量市场,商家不仅致力于挖掘其需求痛点,还试图借力年轻人群,带动长辈的“在线化”进程。
  一些智能手机的程序或专项App,可以实现由子女远程在线协助父母使用手机;子女们也经常扮演智能產品“人肉说明书”,手把手引导父母使用各项功能。   这一现象正符合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曾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提到“后喻文化”的特征——与前辈向后辈传授知识的“前喻时代”、同辈人互相学习的“并喻时代”不同,人类社会的知识传播正进入“父母向晚辈学习”的反哺式“后喻时代”。
  早已适应“赛博环境”的年轻人群,正以自己的行为方式影响着父母的线上生活。
  电商平台的“亲情账号”让不善于甄别商品质量、不熟悉網络支付的父母没有了后顾之忧:只管挑选自己心仪的商品,让可能身处另一座城市的子女在线把关,买单时选择“代我付”即可;许多子女也乐于用这种远程代购的方式“云养父母”。

  互联网商家在设计产品时,应参照“青少年模式”设置“老年人模式”,考虑老年人的使用场景,为他们配备适宜身心健康的界面。在甄别网络信息方面,商家也需要为老年人提供更多专业引导。

  另一方面,更多子女也会倾向于放手让父母去亲身体验网络的便利,不失时机地“安利”各类黑科技。
  热衷于线上健身的都市年轻一族,也在疫情期间开始带领爸妈“云健身”。据健身类App数据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有了他们的偏好课程——“瑜伽/睡前舒缓”;家变成了全家人共同的“健身房”。
  为爸妈“安排”全年的各大视频网站会员,成了许多年轻人尽孝心的新方式。爸妈学会了在网上追剧,不用再拿着遥控器、守着电视等待固定播出,而是根据喜好随时随心观影、不亦乐乎。
  借助学习使用网络,许多平日里苦于和子女没有共同话题的老人,无形中拉近了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两代人情感上的沟通无意间成为这一过程的附加值。
在天津市老年人大学网购班上,老师在指导老年学员们网上购物(张超群/摄)

  “后喻时代”的商家,不仅借力长辈向年轻人学习新事物的意愿,也为“偷师”成功的老年人们提供了网络世界的舞台,让他们变身为替平台创造价值的主体。
  视频博主“只穿高跟鞋的汪奶奶”在某短视频平台拥有1550万粉丝。长期练舞的汪奶奶今年虽然已79岁,仍保持着一副好身材、拥有健康的形象和气质;她曾创下最高单场销售额537万元的直播带货纪录,丝毫不输年轻网红主播。
  拥有各种才艺的老年人在短视频平台圈粉,表明了互联网不看年龄、内容为王的实质。“后喻时代”里,各个年龄段的网民仿佛站在了同一起跑线,同时有机会扮演内容产出与受众的角色。

警惕痴迷与迷失


  与网络的“黏性”越来越高,不再只是年轻人的专属。
  “我妈的‘网瘾’简直快超过我了!”有网友不无担心地调侃道。
  老年人群中,不乏沉迷网络的“低头族”:长时间盯着屏幕刷新闻、看视频、玩游戏,可能为一部分本就患有眼部或颈椎病的人群带来健康隐患。
  担心父母遭遇网络诈骗,也成为很多子女的一个心结。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8年发布的《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表示在互联网上当受骗过(或者疑似上当受骗过)的中老年人比例高达67.3%。包括免费领红包(60.3%)、赠送手机流量(52.3%)和优惠打折团购商品(48.6%)等在内的诈骗信息,让部分老年人不慎“掉坑”。
  有人建议,互联网商家在设计产品时,应参照“青少年模式”设置“老年人模式”,考虑老年人的使用场景,为他们配备适宜身心健康的界面。在甄别网络信息方面,商家也需要为老年人提供更多专业引导。
  另一方面,自由时间更加充裕的老年人,若过分依赖网络的陪伴,可能会在现实世界中产生更多失落情绪。
  从某种程度上说,科幻小说中曾经设想的“人工智能养老”已经迈开了实践的脚步:互联网和配套智能设备,已经构成了足够充分的技术条件。可基于技术层面的情感关怀,是否能实现同步发展?
  人类学家项飙曾在一次访谈中提到:“现代社会有一种趋势,就是‘消灭附近’。”
  大半辈子都生活在“附近”的老年人,是这一趋势下首当其冲的对象。即时性带来了唾手可得的便利,却还是无法替代“从前慢”时,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自然建立。
  “附近”的消失也许不可避免,但人们对爱与陪伴的渴求从未消失——特别是老年人。
  “(在过去)我们自信能够在‘附近’构造出一种爱的关系来。”项飙这样说。
  不论“银发”或“黑发”,都不会愿意失去这种自信。
其他文献
2019年5月29日,上海苏州河畔  苏州河,这条流经上海中心城区的河流,一度是上海人心中并不美好的存在:苏州河与黄浦江的交汇处,前者的黑色与后者的黄色泾渭分明,触目惊心。然而这绝非苏州河本来的面貌——历史上的蘇州河,曾碧波荡漾,盛产鱼虾。  经过多年的精心治理后,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苏州河,再次成为了上海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从清澈到浑浊,再重归清澈,百多年里苏州河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折
陳思呈  电视剧《隐秘的角落》带红了一座南方小城。片中那个让人惊心动魄的故事展开的背景,是广东南端的滨海小城湛江。  很多戏份展开于小城里古旧的巷道,小卖部、甜品摊、馄饨店,油条铺……都是南方特有的日常。  更多戏份是在海边。片中两个孩子普普和严良,干脆就住在海边一艘废弃的船上。另一个孩子朱朝阳的父亲,本身就是一个水产厂的老板,也是海滨城镇特有的职业。  故事选择发生在湛江的海边,是一个用心的选择
“你一定要去这个地方,这里可埋藏着我的美好青春记忆啊。”    得知我要去他的家鄉旅行,在北京的瑞士朋友佩特里兴奋地拿出一份地图,迅速用红笔圈住一个地方,在旁边写上Grand Chalet(大木屋)。  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1976年,一个法国画家和他的日本妻子在瑞士阿尔卑斯山区旅行,被那里幽静恬适的环境深深吸引。他们来到一个叫做罗西尼耶尔的村子,住在一栋18世纪末的瑞士木屋旅馆里。这个旅馆远
2019年3月17日,參赛选手在2019重庆北碚缙云山森林山地马拉松比赛中(秦廷富/ 摄)  世界三大褶皱山系之一的川东褶皱山系,如同一只“手掌”盖在重庆主城区,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四座山脉(以下简称“四山”)纵贯城市,形成了“山在城中、城在山上”的独特城市景观,“山城重庆”因此得名。  这四座山生态优美,人文荟萃,既构成重庆天然生态屏障,又是巴渝历史文化之根。但过去“四山”一些地方存在
社会精英(诸如权力精英、财富精英等)在众多媒体的透视下,常常引起大众的瞩目。这是因为他们的社会地位理所当然会在社会上有较之平民百姓不可比拟的影响力。人们在讨论买房难、上学难和看病难的同时,也常常讨论社会精英吝于慈善捐助。社会精英是否缺少公益精神?孰是孰非可以讨论。这里需要说的更重要的问题是,慈善关爱是每个人,不论官民,不论贫富,抑或健康人、残疾人,都期望享有的,只是关爱的内容可能不同。时代在前进,
安徽铜陵市新华书店图书馆内,一位市民在阅读图书(郭晨/摄)  虽说连不识字的孩子都会被教育“开卷有益”,但千百年来,人们对读书的好处都集中在“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涨才”的感性描述阶段。  读书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对人有好处?人们总会想要一份看起来更“科学”的结果。现在答案来了:科学研究证实读书确实有益。让大脑做“体操”  就像身体需要锻炼一样,阅读意味着让大脑做“体操”。阅读在专注度和理解力方面要
新冠肺炎疫情当前,许多人在焦急地寻找办法——如何才能避免中招。  最近,有免疫学家号召民众增强自身免疫力,帮助抵抗新冠病毒。权威机构和专家给出的健康提示,除了戴口罩、勤洗手、消毒隔离等建议外,都会加一条健康生活方式的建议。因为健康生活方式可以增强机体防御能力,降低得病的风险。  新冠病毒实质上是一种外来的微生物,从防病的角度看,口罩防护、洗手、消毒等都是外在的隔离,让人体尽量不接触到病毒,降低感染
“增长”一直是中国企业家的核心关切。在此前快速发展的几十年里。中国企业“以增长为先”的原则有时隐含着对客户体验的忽视。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客戶体验与企业增速的关联性已经日益明显。随着“粗犷式增长”时代逐渐过去.中国市场未来要拼的。就是谁的客户体验更出众。  以零售银行业为例。我们近期调查了11家银行,其中客户满意度得分处于前25%的,过去5年业绩的年均增长率为9%,其他银行的增长率则是7%。这
春风吐绿、草木初萌,全國两会拉开帷幕。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既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又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还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值此之际召开全国两会,承前启后、意义特殊,这场春天的盛会不仅被寄予更高期待,也必将更加吸引世界的目光。  过去的一年,殊为不易。2020年全国两会虽延期召开,但没有影响到两会高质量。代表委员们为应对“惊
雅俗共赏,是中国戏剧得以海外传播的重要元素  让民族艺术成为世界共享的艺术,白先勇的青春版昆剧《牡丹亭》可谓近年来的典范。  2006年9月,美国西海岸上演了一出神秘而唯美的东方戏剧,其票价高达上百美元,绝大多数人压根不懂唱词意思。然而该戏公演12场,场场爆满,非华裔观众就占半数以上。  “实在太美了!”演出结束后,金发碧眼的观众站立鼓掌,掌声持续十几分钟。这是青春版《牡丹亭》第一次走出国门的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