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企改制资产流失问题引发的思考

来源 :学术理论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nqu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阐述新《资产减值》准则的制订背景入手,回顾了资产减值会计的历史演进,分析了我国旧资产减值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文章从资产减值的理论起点、含义、本质以及谨慎性原则在其上的运用,而理解了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基础。较为具体地比较了新资产减值准则和我国相关旧准则之间的差异,剖析了新准则下的各项资产减值问题,论述了我国未来执行资产减值准则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还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为更加有效实施新资产减值准则的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国企;资产流失;问题;思考
  
  1、引言
  
  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是实现我国国有资本战略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也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竞争的需要。但一些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监督管理不到位等诸多原因,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经济主体、各种所有制企业都存在资产减值和流失的可能。尽管资产减值准备在会计上具有积极影响,可使会计信息更真实、更客观,但目前我国的资产减值准备制度应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容易使减值准备的计提成为企业在年度间较为随意地调整利润的工具。
  2006年2月15日,国家财政部颁布了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其中《资产减值》准则在我国已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将有关资产减值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和统一,在适当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有力地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和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这对于我国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又有了进一步有效地解决。近三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平均每年增加1.3万亿元,销售收入平均每年增加1.2万亿元,实现利润平均每年增加1500亿元,上缴税金平均每年增加1000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44.7%。这些成绩,是在消化清产核资挂账3521.2亿元,增加计提资产减值准备3015.7亿元的基础上取得的,是实实在在的。
  
  2、新《资产减值》准则的制订背景
  
  2.1资产减值会计的历史演进
  2.1.1 国际会计准则机构对资产减值的研究
  1996年6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 就开始筹划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直到1998年6月正式发布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IAS36)。从此,资产减值会计以决策有用观为基础,彻底摆脱了“历史成本原则”,在计量时也引入了多重计量原则,使资产的实际状况反映得更为真实。IAS36指出,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评估是否存在资产可能已经减值的迹象,如果存在企业应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将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2.1.2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
  我国1992年执行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最早提出了计提坏账准备金的规定,但并没有做出强制要求;1998 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要求一些比较特殊的股份有限公司(如境外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以及在境内发行外资股公司)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时根据实际情况对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计提减值准备;2000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并对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3、新资产减值准则产生的影响、存在的缺陷以及改进的措施
  
  3.1我国未来执行资产减值准则可能产生的影响
  3.1.1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
  资产减值会计以资产价值代替历史成本计量,将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该资产可收回金额的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或费用。因此在进行会计核算以及当资产发生减值时通过提取减值准备金,可以使得企业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同时由于信息披露更加全面,因此可满足各方面的决策需要。
  3.1.2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通过资产减值准则的施行,可更好体现谨慎性原则,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同时由于准则中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只允许在资产处置时,再进行会计处理,就可以解决一些企业滥用提取资产准备金的做法。因此,我国资产减值准则是一项重大变革,符合我国上市公司监管现状。
  3.1.3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企业应该在会计期末根据实际情况提取资产减值准备金,增加企业当期损失、费用。而企业按现行税法规定可以提取的坏账准备金、基金外,企业不得在所得税前再预提其他项目的准备金、基金、未来费用等。因此,企业必须认真对待造成企业会计利润与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
  3.2新资产减值准则存在的缺陷
  3.2.1上市公司仍可利用流动性资产减值的计提转回操纵利润
  目前上市公司常利用流动性资产计提转回来操纵利润,而用长期资产计提转回操纵利润则相对少些,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和转回为更多公司用来操纵利润。新会计准则对有关流动性资产的计提转回与现行规定无多大变化,因此新会计准则并不能完全堵住上市公司利用流动资产的计提转回操纵利润的漏洞。
  3.2.2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计算的复杂性为企业操纵利润提供了可能
  存货可变现净值、短期投资市价、长期投资可收回金额、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等资料是企业确认和计量资产减值准备的基础。其中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其结果会因人而异,导致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弹性过大,这也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留下了口子。
  3.2.3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计量及计提标准多样性为企业操纵利润留下空隙
  我国采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是经济性标准,即当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就予以确认。新会计准则规定了应当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和不能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条件,至于如何计提、计提比例是多少,则完全由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判断,给企业管理者粉饰财务报表和经营成果也提供了可能。
  3.2.4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带有难度
  新准则规范了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方法,即应当以经企业管理层批准的最近财务预算或者预测数据,以及该预算或者预测期之后年份稳定的或者递减的增长率为基础。然而未来一段时期的结果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再加之国内财务人员对现值理解和接受有困难,因此,实际操作确实有一定难度。
  3.2.5確定合理的折现率存在困难
  折现率是企业在购置或者投资资产时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它是反映当前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风险的税前利率。在确定折现率时,如何反映这种特定的风险,带有很大的主观性。
  3.2.6资产组或资产组合的确定缺乏统一标准
  新准则引入了“资产组”与“资产组组合”等概念,尽管其中规定了确定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原则,并指出确定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时应保持一致性,不应随意变更,但是,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方式灵活多变,在确定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这就增加了执行该准则的难度。
  3.3对执行新资产减值准则的建议
  3.3.1转变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认识
  许多企业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实施存在着抵触情绪,企业少计提或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现象普遍存在,还有人认为,可以用计提折旧来代替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因而,转变这种不正确地认识也是当务之急。
  3.3.2加强对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
  资产减值准備项目具有内容特殊、金额较大、情况复杂等特点,在该特殊项目的审计实务过程中,应由专业理论知识比较扎实、职业经验较为丰富的注册会计师编制审计计划及工作底稿而加强其审计力度,强化相关会计信息的披露。
  3.3.3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信息、市场的价格机制
  争取以“市场价格评价”机制代替“企业价格评价”机制,为减值准备的计提提供更加真实、有用的依据。
  3.3.4完善企业资产减值的内控制度
  首先要保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工作中各个关键控制点的分离,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正措施。同时也要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增强职业判断力,以更好地判断和计量资产减值。
  3.3.5强化企业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企业效绩考评体系和预算编制体系
  资产减值的计量与企业管理紧密相连,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企业效绩考评体系,可把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考核结合起来。要设立一个权威性和独立性较强的预算管理委员会,以保证企业的经营活动协调运转;其次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应采取上下结合、横向协调的程序,同时还要加大监督预算的执行效果。
  3.3.6加快相关具体准则的制定
  现有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缺乏系统性,在实务中已暴露出很多问题,因此制定一个系统和完善的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应提上日程,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3.3.7实行股权多元化,加强公司内部治理
  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内部会计管理混乱的情况,实行股权多元化可以避免在一股独大的情况下进行有目的的操纵企业利润的行为,同时也应加强公司内部的治理,确保财务信息的质量。
  3.3.8 改进《证券法》与相关法规的规定
  上市公司常利用减值准备来调节利润,我们应该以转变评价导向、切断资产减值准备与公司考核评价指标之间的联系的方法,也应完善股票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制度,以减少企业管理当局、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利润调节的动机。
  3.3.9兼顾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反映需要
  应要求企业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详细报告因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对利润的影响,还要详细披露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依据、方法和程序,增强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验证性。还应要求企业披露近几年度计提或冲回资产减值准备的比较资料,进而判断该企业是否具有在各年度之间利用资产减值来调控业绩之嫌。
  3.3.10进一步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时”往往以单项资产或资产组为基础进行确定,这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某些局限性。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认定某一组资产的可收回价值,故应引出“现金产出单元”估计。
  3.3.11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有效地遏制会计操纵行为,要及时识别和发现,对于违规的企业,必须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同时还要借鉴国际做法,引入民事赔偿机制和民事诉讼机制。
  国企改制资产流失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和会计行为,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更加有效地解决企业资产流失问题。
其他文献
提要:检察机关提高法律监督水平,对于促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检察机关司法能力构成要素及外在表现形式,分析我国检察机关司法能力建设的现状,论述加强检察机关司法能力建设及机制建设途径,才能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更好地履行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责。    关键词:检察机关;司法能力;机制建设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宪法赋予的法律监督这一神圣职责。检察机关法律
期刊
摘要:汽车金融服务在一个国家的汽车消费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大大拉动汽车需求的增长,但是汽车金融服务也具有一定的风险,对银行来说,潜在的信用缺失可能会导致自身的损失,而对个人来说,没有一定的信用记录会导致汽车消费信贷的失败。  关键词:汽车;汽车金融服务;对策    汽车金融服务是在汽车销售、使用过程中,由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向消费者或经销商提供的融资及其他金融服务,包括对经销商的库存融资和对用户的消
期刊
近年来,犯罪嫌疑人拒供案件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拒供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保持沉默,有的是拒作有罪供述,而作无罪的辩解,有的则是假供,特别是在有关犯罪构成要件的问题上假供等等。犯罪嫌疑人拒供不利于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不利于收集其他证据,不利于侦查工作深入开展,影响侦查进度,导致一些犯罪难以深挖,案件事实难以彻底查清。犯罪嫌疑人拒供会影响一个案件证据体系的严密性,并最终导致一个案件或案中的某些事实不
期刊
摘 要:自古以来,衣、食、住、行、用具时人们生存发展的需要,安居才能乐业。住房消费作为家庭开支的重大项目,对消费结构升级起着关键性作用。解决好军人的住房消费问题,是建设和谐军营的需要,是提高军人消费水平的关键。  关键词:住房货币化;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货币化改革是军队住房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这一改革就是要提高军人在享受其住房福利时用货币支付的比重,将军人在住房方面应享受的福利待遇,以货币
期刊
刑事和解的思想渊源最早可追溯至原始社会的私人分割赔偿,但作为一种新型的刑事司法理论,其发端于20世纪中叶,是西方社会从国家本位转变到个人本位的法律价值观变化的产物,刑事和解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实施,直接的动因来自日益增长的案件数量与检察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背后则显现了多重价值追求。它在维护成文法权威的前提下,融入了更多的人文关怀,体现了刑事司法从“有害的正义”到“无害的正义”的进步,符合中国传统文
期刊
非国有经济实体资金的使用权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中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存在、运作和发展的命脉,受到刑法保护的力度仅次于国有资金使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挪用资金问题的若干批复》对挪用资金罪及有关问题作了详尽、明确的规定,为司法实务部门惩治日益严重的挪用资金犯罪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但也不乏需要进一步完善的
期刊
摘 要:货币资金是企业流动性较强、控制难度较高的资产。货币资金失去有效控制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大多数贪污、受贿、诈骗、挪用公款等违法乱纪行为都与之相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建立和完善企业货币  资金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会计管理水平。  关键词: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货币资金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货币资金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一种资
期刊
美国自2007年4月以来由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如同一场金融“海啸”波及全球,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境地。对于这场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其他对实体经济、全球经济和我国经济的影响、危害带来的教训和机遇,都值得我们认真的分析和总结。    一、次贷危机的产生的原因    美国的金融危机,并非突发的“急性病”,其根源真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长期的低利率水平下,过度的超前消费
期刊
摘 要:新公司法首次明确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制度,并用独立篇幅规定。一人公司有什么特点,在司法实务中如何认定和把握股东与公司之间的责任界限?如何看待新公司法确立一人公司的制度意义?它有什么特点?一人公司与其他类型的有限责任公司在责任承担上有何不同?都是我们需要认识的问题。本文从这几个题目出发,探讨的一人公司的基本内容及其优势和缺陷,进一步提出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一人公司;股东;承担的责任    
期刊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重视理财。积极研究企业的理财手段,对增强企业的获利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利润最大化    企业利润最大化是指企业的利润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达到最大。它强调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在于利润,而且利润总额越大越好。利润最大化财务目标在我国和西方都曾是流传甚广的一种观点。在经济学中,往往是以利润最大化概念来分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