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中产以上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i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自认为是“中产的知识阶级分子”,那么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应该算是富裕的知识阶级分子,胡适介于二者之间,他没有梁启超等人那么富裕,但远比鲁迅要多一些“财务自由”。有人甚至认为,如以纯粹的文人论,胡适的收入应该算是20世纪上半叶知识分子收入中的冠军。
  因为在美国读书时给老乡陈独秀的杂志投稿,陈独秀推荐胡适任北大教授。1917年,26岁的胡适学位还没有拿到,就回国任教。北大教授薪水优厚,该年4月,胡适给母亲写信说:“即此一吉事,已足满意,学位乃是末事耳。”据说,扣掉所有的生活费,胡适每个月可以存下230元,足够北京穷苦人家两年四个月的开销。
  胡适的住处也是一处比一处宽敞,到入住米粮库四号院时,更成为朋友和文化人的中心。米粮库胡同是文化人的聚居地,陈垣、傅斯年、梁思成、林徽因、徐悲鸿、徐志摩、丁文江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身影。一号住着陈垣、傅斯年,三号住着梁思成、林徽因,胡适住四号院,这些人算得上是“京派文人”的基础。具体到胡适,他的家也是一时的文化中心,胡适的家是亲友的临时栖身之所,徐悲鸿、徐志摩、丁文江等友人,石原皋、胡成之等亲戚甚至长期住在那里。
  20世纪30年代,胡适、鲁迅都步入了收入的黄金期。但鲁迅的收入月均六七百元,约今2万元人民币,胡适的收入月均1500元,约今5万元人民币。可见二人的收入、生活不是一个档次。鲁迅曾有名言:“有谁见过从小康之家坠入困顿的吗?”鲁迅终生的努力也就是挣得了中产的生活,而胡适自走上社会就是中产以上的生活。
  鲁迅“躲进小楼成一统”,但胡适一直在热闹中,在聚光灯下。有陈垣、傅斯年、梁思成、林徽因这样的文化名流做邻居,天生的好客、好交往,以及工作、兼职、写作,使得胡适的生活紧张而活泼。他曾经在每周周末特别腾出一天来接待客人,戏称为“做礼拜”。据说他的日程像钟表一样准确无误:“早晨7点起床,7点40分去北京大学上班。中午回家用午餐,下午1时40分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上班。晚餐在外边吃,晚11点才回家。他有专用的小汽车,出入坐车方便。回家后即进入书斋,读书、研究、写作,直到半夜2点才睡。”胡适有名言:“谁说每天一定要睡足8小时?那是迷信,拿破仑每天只睡6小时。”
  胡适的钱来得快,也花得快,他有时也会有“穷”念。如他曾怕搬家,怕“搬穷”了。他晚年流落美国,遇到唐德刚这样的年轻人,还一再劝唐要注意“生计”,要趁年轻多攒点钱。至于他的“做礼拜”则是因为来访者太多,不得不如此。
  胡适的生活方式并非没有问题。他也付出了代价,其中重要者之一,40岁以后的胡适在学术事业上没有多大进展,即跟他的生活有关,他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精进研读。
  鲁迅曾有“京派”“海派”的观察,在他看来,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是商的帮闲……冰心曾有名作《我们太太的客厅》,好事者将林徽因、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一一对号入座。跟胡适的“公馆”一样,梁思成家也是当时有名的文化沙龙,人称 “太太客厅”。座上宾都是当时颇有影响的人物,徐志摩、沈从文、金岳霖、朱光潜、胡适,而林徽因虽为人妻,那样的优雅大方也是让男人们为之心仪的。每逢聚会,几乎都以林徽因为中心,谈古论今,皆成学问。
  鲁迅、冰心所批评的,一如今人对“文青”“小资”一类立场和态度的批评。但胡适显然要高于“文青”“小资”,他是国士、精英,只是他们的生活离普通人已经有距离了。上层知识分子或以精英自诩的知识分子,极易与社会脱节,他们认为自己不在人生社会的习俗、义务、责任等规范之中,许多挣扎、付出、苦难、辛劳、使命等,不在他们的关怀之中,他们是“豁免”的。他们属于另一类人。他们即使身在江湖也会“心在魏阙”,一如今人说念念都在“海里”;他们也是孟子所说的治于人的“劳心者”;他们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所说的,自认为“统治阶级地位较低的合伙者”。
  胡适在相当程度上超越了这一类知识人,但仍不免沾染这一类知识人的习气。胡适的家有庭院,有汽车间,有锅炉和热水汀,有浴室和卫生间,雇用门房一人,厨子一人,女佣一人,打扫杂役二人,司机一人。这是今天的中国知识人想都不敢想的生活。到1931年,胡适40岁生日,他在米粮库四号家中做了40大寿。傅斯年、俞平伯、闻一多、冯友兰、朱自清、毛子水等联名赠送了一幅寿屏,胡适专门请饭店的厨师到家中做饭。亲友们喝茶、抽烟、嗑瓜子、聊天,热闹了一天。今天的知识人在40岁时多未立住,而胡适的40岁热闹却也未能“不惑”,它谕示了40以后的胡适在学术思想上可能的建树。
  知识人的不同生活带来了不同的道路。尽管胡适的道路比鲁迅的顺畅,自新文化运动开始, “我的朋友胡适之”就称沸天下。但30年代以后,胡适不再是导师,借用鲁迅的话, “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胡适未必不知道自己的处境,他是中产以上者,他是成功者,但他并不自由。一如布迪厄的“合伙者”命名,他的自况小诗如此说:“做了過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
其他文献
苹果公司终于要给杰夫·威廉姆斯(JeffWilliams)名分了。日前,苹果官方宣布,由杰夫出任COO(首席运营官),正式成为蒂姆·库克之下苹果的第二把手。  对于COO这个职位,杰夫实在等得太久。自从2011年原COO库克接替乔布斯担任CEO(首席执行官)后,这个职位已经空缺了4年。职位虽然空缺,但活儿大都让原本负责运营的高级副总裁杰夫包了。事实上,早在2013年,杰夫就曾以COO的身份来中国,
近日,朝鲜进行了核爆试验,其试验地点距中国仅18公里。  对于前两次朝鲜核试验,西方媒体均有評论员指出,朝鲜的所谓“核试验”作假。也有一些评论员认为,朝鲜的核技术并未成熟,设置了大量的引爆炸药,爆炸特征更接近于化学爆炸。  这次外界的评论则一致认为,朝鲜已经掌握了核爆技术。对于国际社会来说,剩下的问题是:摧毁朝鲜的核能力,还是和拥有核能力的朝鲜打交道?  除了曾经阻止中国台湾地区的核武器研发活动之
猎手你好:  我在网上买过你的教材,不过教材里好像没提到女孩子主动问你是不是喜欢她、想当她男朋友这种情况。我当时就面红耳赤地承认了,她说好像太快了点。我们之前见过一次面。这次我本来想打探她有无男友,结果被她反问。你的书上说过“女生主动提出进攻性问题是好事情”,当时也觉得进展得不错,走时牵手了,但过了几天就被拒绝了。理由是:她喜欢别人,喜欢很久了。我问她他们是不是男女朋友。她说,我们会是的。  我就
喜玛拉雅美术馆展区内, 隈研吾将两层楼高的SHAREHOUSE 1:1模型介入其中,阐述如何在共享空间中保留独自发展的“隙间”图/郭一  “有没有一句话能够形容现代建筑师?”  “不得已奔走在国际竞标会这个赛场上的赛马。”  隈研吾比常见的日本男人高大,五官有点像北野武,着装和他的建筑作品一样低调。黑西装、休闲裤、米色麻鞋,他依然没打领带,并且执拗地认为打领带会减少寿命。  他非常珍惜时间,没有一
如何把握大势、区分对象、精准施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文中的三位外国学者从不同地域、不同角度,论述他们所认知和期待的“中国故事”,对于有针对性地完成好此项任务具有参考价值。  【美】包道格:西方社会的疑虑  在40年的时间里,中国以高速的经济增长,实现了这个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巨大改变。作为一位很多年前就来往于中美之间
蔡衍明这个人,作为朋友,你肯定会喜欢他,他热情、直爽又大方,对朋友力挺到底,很少有朋友说过他坏话。作为台商,他霸气十足,又十足低调,从湖南出发,二十年间打下大陆零食江山,成为休闲食品大王,旺旺也成为很多大陆人童年甜美的回忆。  他另外一个引人关注的身份则是媒体大亨,近四年来,他先后收购中时、壹传媒(待政府审批)两大台湾传媒集团,但作为媒体老板却遭到很多台湾民众和传媒人的厌恶。“我本想做学生、年轻一
坐在钱江新城杭州图书馆书法室内,回看3年前那场关于“乞丐与流浪汉能否进入图书馆”的讨论,褚树青让这个问题变成了理所当然的共识。  杭州图书馆办公区入口,一副装帧古朴的书法,“市民大书房”几个字是褚树青新的追求。除去大场景的阅读区域,杭州图书馆的角角落落被分隔成了居家“书房”,它们各成一体,落地玻璃书柜前的沙发上,三两读者正在暖光灯下翻书。  这是一处以“平等、免费、无障碍”服务著称的“平民图书馆”
入冬后的南京,树叶尽落。阳光打在那张沟壑纵横的脸上,让人不禁想起他的经典自嘲:“中华5000年沧桑都写在了上面。”  牛仔裤、帆布鞋,咖色皮帽一脱,下面便是个锃光瓦亮的光头——“在下凌峰。长得不英俊,名震江湖。”一路调侃得兴奋,下车时光头险些撞上车门。  在妻子贺顺顺眼中,这个粗线条男人,“脾气像山东大葱那样冲,个性像崂山石头一样硬。”他不注重外表,常系错扣子、穿反袜子,临出门总要她提醒裤子拉链拉
摘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教育部有关开放共享高校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设备意见,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实验中心针对科研实施、科研仪器设备、市场前景数据调研和分析,对实验中心为社会化服务所涉及到的资源配置、人员配备、组织架构、运营机制、政策措施及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作了科学论证,为一般高校实验中心从传统的对内服务转向对内对外服务转型需要的体制改革途径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实验中心;资源配置;社会化服务;
关凯元  1991年出生、唱着“7月份的尾巴”告诉别人生日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系学生关凯元,挥动着手臂,忽闪着长睫毛,说:“我其实是以一个理性的马克思主义者身份出现的。”  状告孔庆东、一审胜诉,这是他自认迄今为止做得“最轰动的一件事”:“也是给极左的一个打击,就是这种文革式的没有用了,没有市场,真的(是)落草为寇(的感觉)。”但,“也不希望伤害一些左派的感情。”  2012年5月6日,孔庆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