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家庭教养中的权力冲突与制衡

来源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huaxue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家庭微观社会学角度看,在幼儿家庭教养中,资源分配的不平等是引发教养主体权力冲突的起因,价值观念的差异是权力冲突滋长的缘由,权责竞争是最终导致权力冲突显现的主因.多元价值观的共享,教育主体角色的权责明确与和谐主体关系的建构是冲突制衡的有效策略.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故事理解能力测验、执行功能测验、心理理论能力测验、推理能力测验,以202名4—5岁幼儿为研究对象,考察执行功能、心理理论能力、推理能力对幼儿故事理解能力的影响,发现年龄、心理理论能力、推理能力直接影响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执行功能中的工作记忆、认知灵活性通过心理理论能力、推理能力间接影响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研究者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客家优良家风家训的内容丰富,其中涉及个人品行、家庭道德伦理、社会关系等方面,对乡风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风家训在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妇联积极参与,除此之外也发动广大群众,创新展开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这极大地丰富了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容.而通过对这些实践的剖析,发现客家优良家风家训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治理机制,主要通过非正式社会控制进行情感治理,并且以其文化特有的整合性将家与国进行系统对接,而其文化适应性则架起传统礼俗与现代法治精神沟通的桥梁,积极发挥出其社会治理的功能.
文学的发生离不开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作家的创作受到特定地域文化的浸润.桂林本土作家光盘的创作深受桂北地域文化的影响,因此,他选择桂北故乡这一特定的地域文化来建构自己的艺术世界.光盘的地域书写有一种不衫不履的野性,散发着野气横生的桂北喀斯特地貌与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的地域魅力.他笔下的桂北乡村具有自然之美、独特情韵和神秘气息.光盘小说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文化风情主要归功于他生活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他的原乡情结:桂北的自然环境提供了基础条件;瑶族独特的人文环境提供了文化元素;原乡情结为地域书写注入了灵魂.
本研究随机选取上海市、西安市281名5-6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其模式能力的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5-6岁儿童具有较高的重复性模式水平,其发展性模式水平还有待提高;儿童对发展性模式的理解呈现出4种认知水平,分别是前结构性意识、结构意识模糊、部分结构性意识、结构性意识.研究者据此提出建议.
为持续推进学前教育改革,着力打造高质量的普惠性幼儿园体系,本研究以广东省深圳市某区为例,调查“5080”背景下普惠性民办园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及建议.研究发现,受“5080”目标的冲击,当前普惠性民办园普遍面临着政府扶持力度不足、教师培训成效欠佳和政府监管力度不够等实际问题.本研究建议政府从进一步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园的扶持力度,加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全方位、高标准建构普惠性民办园监管体系三个方面入手,全面推进普惠性民办园的优质规范发展.
歌谣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苏区时期,大量的客家歌谣进入革命视野成为红色歌谣.在特殊的革命年代,客家红色歌谣的价值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娱乐意义.它不仅是革命动员的工具,还艺术化地记录了中央苏区时期的土地革命、政权建设、扩红支前、反“围剿”战争以及乡村建设的宏伟画卷,歌颂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功绩以及中央苏区地域社会的变迁.尽管作为一种产生于革命时代的文学作品,客家红色歌谣的革命记忆是种诗性记忆,与真实的革命历史事件不完全相同,但其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普通民众的革命生活与感情,因此可以与传统文本史料形成对照,对于微
提升教师的艺术鉴赏教育能力是培养幼儿的审美力这一核心素养的重要前提,帮助教师在职前做好准备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使命.本研究在分析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大学生艺术鉴赏教育能力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以高校与艺术馆合作、由大学生主导的康定斯基艺术展导览为例,探讨以实践为导向的“馆校合作”在提升大学生艺术鉴赏教育能力方面的特点与作用,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提供思路.
主体性视域下的师幼对话表现为对话的目的以传授知识为主,幼儿主体性缺失,对话的过程缺乏相互理解.师幼对话从主体性转向主体间性将回归幼儿为本的教育初衷,彰显教师的生命价值.在主体间性视域下,我们应以师幼共同发展为对话目的,以双向建构和整合为对话方向,以相互理解为对话过程.
《荒原狼》是20世纪德裔作家赫尔曼·黑塞所著的一部具有强烈现代性的长篇小说,叙述了20世纪德国一位具有精神危机的中年人哈利·哈拉自我救赎的故事.在否定主义美学视域下,《荒原狼》的形式结构与思想内容都体现了“本体性否定”所指涉的独特否定性.小说中核心人物哈利·哈拉对自我的新的认知,实际上是对现有自我和既有世界的否定,他的精神拯救之路就是“否定—创造”之路.赫尔曼·黑塞的《荒原狼》表明,现代社会中人的自我反思与新创之路一直在向前延伸,文学对人精神世界的探索仍未山穷水尽.
本研究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的方式,全面了解幼儿、幼儿家长、教师对幼儿园好教师形象的认知,结果发现三者都最关注道德形象,其次是专业知能形象,最后是仪表形象.同时,不同群体对幼儿园好教师形象的认知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在家园共育视域下为塑造幼儿园好教师形象提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