睑板条外眦固定联合内侧梭形切除术治疗失张性下睑外翻

来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fire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睑板条外眦固定联合内侧梭形切除术治疗退行性及麻痹性下睑外翻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退行性下睑外翻22例(28只眼)和麻痹性下睑外翻14例(14只眼),所有患者均行睑板条外眦固定术,部分患者术中联合了内侧梭形切除术。评价术后下睑复位情况,分析下睑退缩及睑裂闭合不全,比较下睑外翻、下睑松弛的改善。

结果

术后随诊1个月,除3例(3只眼)下睑外翻轻度欠矫外,其他患者下睑均复位良好。

结论

睑板条外眦固定联合内侧梭形切除术治疗退行性及麻痹性下睑外翻效果良好。

其他文献
1例85岁女性患者为明确疾病诊断行下肢动脉及冠状动脉造影术,术中使用造影剂碘克沙醇150 ml。造影术前患者血尿素5.8 mmol/L,肌酐105μmol/L,钾4.2 mmol/L,钠134 mmol/L,氯97
目的:探究替硝唑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6年6月~2018年9月间收治的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
目的探讨黄斑孔视网膜脱离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黄斑孔视网膜脱离102例(105只眼),根据其发病至手术时间分为3组:A组(12只眼)为发病后3 d内行手术者;B组(44只眼)为发病后4~7 d手术者;C组(49只眼)为发病后8~30 d行手术者。手术方式为玻璃体切除或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术后随访4~7个月,观察黄斑孔闭合及视网膜复位情况,并分别记录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最佳矫正视力。结果三组患者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人工椎间盘置换联合锚定式颈椎融合器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例,男10例,女16例,年龄32~60岁,平均46.8岁;受累2个节段15例,3个节段11例。均一期行颈前路减压人工椎间盘置换联合锚定式颈椎融合器治疗。术前、术后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17分法)及颈椎残障功能指数(NDI)进行
1例38岁女性患者因左下肢血管畸形行左下肢顺行性深静脉造影,在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后,以0.3 ml/s的速度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碘佛醇注射液50 ml。注射完毕后约1
期刊
目的:采用药物保守疗法、开腹手术疗法对阑尾炎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二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到2018年9月之间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药物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率减速力(DC)的变化,并分析其与心率变异性(HRV)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129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同期10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入院时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离线计算两组的DC及HRV指标,分析DC值与HRV指标及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患者DC及总体标准差(SDNN)、24 h内每5 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
目的探讨术前营养支持对存在营养风险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6月到2013年9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肝胆腔镜外科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46例,按入院顺序进行编号,然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术前接受营养支持)23例,对照组(术前不接受营养支持)23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期间的费用。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较对照
1例51岁女性患者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服用甲巯咪唑5 mg,1次/d,10 d后出现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大便呈灰白色,第15天停用甲巯咪唑。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184 U/L,天
目的:分析三种方法联合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ANA)和抗核抗体谱(ANA谱)的阳性率,探讨其在AI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多重微珠免疫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