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捐赠、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绩效——基于社会服务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来源 :商业会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以沪深两市A股社会服务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企业公益性捐赠对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分产权性质(国有和非国有)进行讨论。研究发现:公益性捐赠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绩效;但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存在差异,相较于成长期企业,公益性捐赠对成熟期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公益性捐赠对非国有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强;生命周期的调节效应存在显著的产权性质差异,在非国有企业中,公益性捐赠更有利于提升成熟期企业的绩效,但在国有企业中未发现该调节效应。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筛选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接诊的5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RA组),以6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抗体水平,疾病活动度采取RA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 28,DAS-28)。结果RA组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抗环瓜氨酸抗体、类风湿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P<0.0
文章以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1—2018年的数据为样本,从系统性的视角出发,通过联立方程组模型对银行高管薪酬制度和银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银行高管薪酬的提高有利于增强银行稳定性,但由于我国银行高管薪酬制度还没有完全实现绩效化,进而会对银行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银行的稳定性则可以促进银行创造更大收益。通过对国有银行和非国有银行分别进行考察,可以看出国有银行高管对于银行稳定性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如非国有银行,国有银行应当减少非效率投资,实现更严格的风险约束,以实现更大的收益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