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融入化学教学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mp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化学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加强自身的美育修养、充分挖掘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适时创设美的情境,运用美的机智,激发学生美的灵感三方面来阐述让美融于化学教学,力求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形成学生完善的人格品质。
  关键词:美学 教学 挖掘
  
  美在化学中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学生只有具备了较高的美育素养,并在教师的教导下才能形成积极的审美情趣,才能去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这样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才符合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
  可经调查发现,课改后,很多学生对化学美的认识仅停留在感性的层次上,还没有主动地从深层次上,即从理性的层次去认识化学美,比如没有认识到物质的结构、化学用语、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化学计算、化学史等中蕴含的美的因素,因而不能用美的眼光审视这些方面,不能体会美在其中的存在,因而在对这些方面的学习时就不能有美的享受,更谈不上在此基础上去创造美了。另一方面,许多教师只是注重自己的外表、言行美,而忽视运用美学原理去教学,忽视给学生创设美的学习环境,对教学手段、实验过程、实验装置都不太重视美观,因而使学生失去了很多接受美的教育的机会。
  针对这种现状,我们教育者有责任从自身做起,树立自己的美育观,在教学中通过潜移默化,使学生学会欣赏自然科学的美,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
  首先教师要努力加强自身的美育修养,提高美育素养,为能在教学中渗透美育打好基础。
  其次,教师要充分挖掘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
  化学物质的多样美与结构美。水分子中的氢键形成雪花的美;C60足球型构成了空间立体的美;染料的合成促成了色彩的美;金属的利用出现了设计与造型的美;原子结构带给我们空间想象的美;元素周期表让我们感受到渐变对称的美;钟乳石、玛瑙、天然钻石让你感叹天工之美;合成药剂、人造水晶、人造钻石让你领略创造之美……化学的美处处在化学物质中体现。
  化学物质的生活美。从有生机之物到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从茹毛饮血到饮食健康、从树叶遮体到纤维涤纶、从茅屋到高楼、从行走到飞船。总之,衣、食、住、行,声、光、色、态无一不是学生感兴趣并能共同参与讨论的话题,在师生共同讨论的过程中,既融入了情感的交流,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此时,教师的教是一种惬意,学生的学成为一种享受,课堂教学的和谐美就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生活本身就是化学美的一种展示也得到诠释。
  化学实验的现象美。化学实验的现象美表现在化学反应具有声、光、色、态等现象的奇特美。许多化学反应,如:烧不坏的手帕;鸡蛋起舞;镁、硫、磷等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喷泉实验;复分解反应实验等等往往伴有气体的生成,沉淀的生成,颜色、状态、气味等的变化。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化学反应的现象美,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不仅仅为奇特的化学现象所吸引,而且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思考问题,对现象产生的原因去探究、去验证。这样学生的思维激情就会被点燃。
  化学实验的过程美是“百闻不如一见”,“耳听为虚,眼见为真”“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亲自操作”。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空洞的讲解实验的步骤,现象与结果,已经与现在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背道而驰。通过自己的亲自操作过程,不仅能够享受精美的化学仪器之美,化学变化的现象之美,同时还能享受亲自操作的快乐,享受实验成功之美。既动手动脑,又能感受化学的美和动手操作的快乐,既培养了动手动脑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化学仪器与操作美。各种形状不同、大小不同、用途不同、种类不同、质料不同的精美的化学仪器构成了化学实验的奇妙世界,通过介绍和展示精美的化学仪器以及它们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化学仪器的美,对这些仪器充满了好奇,兴趣盎然,跃跃欲试,不禁想利用它们去实验,去感受。这时如果让学生去组装一些实验装置,就能大大激活他们的思维。例如,铜与稀硝酸的反应,为减少污染,可改用U型管和分液漏斗来装配,减少环境污染,也可以直接使用具支试管,在橡皮赛上插如铜丝进行操作等等。
  化学家的心灵美。推荐学生阅读关于化学家的书籍,如《心灵裸舞:凯利·穆利斯自传》《居里夫人自转》《酶的情人:一位生物化学家的奥德赛》《诺贝尔传》等等,并给学生讲解一些元素发现史,在故事中使学生了解到化学家们为科学奉献的精神,化学物质的美妙奇特,激起学生对化学的热爱,使学生在兴趣中进一步走进化学的世界。
  再者,教师要能适时创设美的情境(如通过教学设计的形式),运用美的机智,激发学生美的灵感。通过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使学生能由被动地感受美上升到主动地去欣赏美,最后要能自觉地去创造美,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化学教学中的美育成为创新学习的动力。伴随美感的学习必然会产生对美的热爱和追求,并进一步激发起探究创新的激情。化学教学中的美育是创新学习的“催化剂”。在愉快情感的状态下,人的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联想丰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照亮我的道路并不断给我以勇气去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以美促思,以美促创,以语言艺术感染学生,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情不自禁地参与教学。这样,就能让化学教学与美育相互渗透,使学生的自身修养、审美能力、评价美的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才能真正符合我们新课程的本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
  3.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杨辛,甘霖主编.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5.吴星.化学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6.李映晖.试论美学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8期
  作者单位:河南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枫杨街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中部
其他文献
在美术课堂上经常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这些事件常让老师馗尬不已,如果教师不能迅速控制课堂局面并加以妥善处理,势必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但是处理得当,它能为教
作为一门学科,体育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体育教学又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学,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经过多年实践,笔者认为,把“教”与“玩”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教”与“玩”结合的提出依据  1.小学生的情趣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小学时期的学生,兴趣广
提问是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之一,是反映教师教育能力与教育艺术的一个方面,是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是师幼互动的纽带。有效的提问
经常听到有学生抱怨写人作文难写,不知怎样写才符合作文的基本要求。教师也责怪学生写人物只会平铺直叙,没有突出人物特点,没有具体内容。于是有些教师找来“小学生作文大全
最近,一些老演员的演出,受到观众的赞赏。虽然他们十多年没演戏了,而且都是半百的人了,令人惊异的是演技却不减当年。为什么他们能够保持表演艺术青春?主要在于他们有深厚的
2005年秋拍的中国古代书画部分,因为有了王翠的《仿唐宋元诸名贤横景六幅图》而倍显精彩。12月18日,在北京九歌2005秋季大型书画艺术品拍卖会上,这幅两个多月来广受各地藏家
期刊
编制和执行我市“十二五”规划,务须弄清本市的发展在全国的地位,正确看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弄清本市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清醒确定前行的方位和目标;弄清本市所处的客观环境,
在日本西部地区的赤松枯死迹地上栽种了侧柏,这种林地土壤条件不好,栽上的侧柏虽然成活了,但是成林后长势较差。可是在这种林地里多处又天然生长出了赤松幼树。如果把这种幼
企业办学曾经是国家举办职业(技工)教育的主要形式,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办学在“国企改制,企业减负”的浪潮呼声中“涅盘”,又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