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为人,凛凛犹生

来源 :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自画
  喜欢读书,然而不求甚解;喜欢象棋,虽然技术糟糕。
  关注电影,爱好写作。
  喜欢情节曲折跌宕但结局圆满平淡的故事,觉得完美的人生也该如此。
  热爱那些有关于文学的事物,觉得语言和文字都是能被时间磨出美感的东西。
  村上春树说,人应该在生活里保留着一份确定的幸运。
  文学就是我的小确幸。
  “生而为人,你且修身,你且渡人,你且如水,居恶渊而为善,无尤也。”
  这是老子《道德经》里的一句话。
  总有一些声音穿过古今,带着关于“为人”的质问叩入灵魂。圣贤言,识理养德,人要历经时间的锤炼和塑琢,方可称为人。古人的那句“生而不为人”依然回响在一代又一代的生命荒野里,遗憾的是,有太多人穷尽一生,也没能成为真正的人。
  他们的生命始终是一片荒野,至死未曾开辟。而唯一活过的证据,仅仅是年龄增长和岁月更迭的痕迹。
  盛世尚如此,乱世更甚。
  可我借史书一隅,窥见陆游的一生,却看见了“生而为人”真正的样子。
  陆游生于北宋末年。
  彼时的人们身逢乱世,或草草死于金人铁蹄下,或为饱腹求生奔走得麻木,还来不及真正成为一个人,就已经被时代的风雨冲尽了悲喜,卑如蝼蚁。
  所幸陆游的一生并未被同化,而是如这时代一样,浩荡且坎坷,有着最厚重的颜色。
  他生于江南藏书世家,十二岁便可作诗撰文;自小面对家庭的流离和民族苦难,受到父辈爱国思想熏陶;为秦桧所害,曾宦海浮沉,报国无路。他的人生几经浮沉,既有卓越的才华,有傲然独立的操守,也有壮志难酬的辛酸和苦闷。
  诗人陆游,写尽了一生的热烈和深刻,悲情和热血都彻骨。
  他敢发出“诸公尚守和亲策,壮士虚捐少壮年”的愤怒追问,也难免“小楼一夜听春雨”的愁绪和忧伤;无数次怀揣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激情和梦想,却次次空留“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的不甘和叹息。以自号放翁来反击“燕饮颓放”的诋毁,桀骜不屈的是他;乡间小路上“柳暗花明又一村”,睿智、通达的是他;在沈园题壁徒留相思,情深义重的也是他。
  他的生命里,有着“为人”所必经的锤炼和考验。有明亮傲人的过往,有乱世浮萍的沧桑,有黑暗官场的刁难,有梦想破灭的失望,有关于个人身世的郁郁怅惘,也有关于家国情长的浩然慨叹,有沉甸甸的悲恸和欢欣,有无限的美丽与哀愁。
  因此,他是一个热烈而真实的人,他的一生飘摇而庄重,有着透过诗行的震颤与回响。
  陆游把“为人”必经的艰难路走完了,却从未因人生之路的辛酸和苦痛,而丢失“生而为人”该有的初心和信仰。
  哪怕懦弱的宋王朝从未理解他的梦想,哪怕他面对的是庸碌的君王和奸佞的官员,哪怕他一次次的进谏换来的是一次次的贬黜,一次次的非议——“鼓唱是非”“嘲咏风月”“不拘礼法”,他依然站立在纸醉金迷和随波逐流的腐朽里,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陷害和冷眼,始终不曾忘记自己抗金的梦想。
  深居庙堂,就多次进言,编修国史;身在江湖,便为官一方体恤百姓,守在陋舍里写他的万字平戎策,始终不曾放下关于救国的执念。
  一如钱锺书先生所说:“他看见一幅画马,碰见几朵鲜花,听见一声鹤唳,喝几杯酒,写几行草书,都会惹起报国仇雪国耻的心事,血液沸腾起来,而且这股热潮冲出了他白天清醒生活的边界,还泛滥到他的梦境里去。”
  一如病榻前,他透过自己“风卷江湖雨暗村”的人生,笑泪齐加地吟出“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用尽一生来守护的拳拳报国之心,被时代打磨得血肉模糊之后,依旧是一句“铁马冰河入梦来”。
  我想,千年前那位名为陆游的诗人,在“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诀别里,一定也同此生的悲壮和无奈道了别,唯一带走的,是至死也不放下的家国热血和赤子之心。
  至此一生,他的酒坛里装不下“诗仙”的洒脱,他的小院里也没能种满“诗佛”的淡漠。
  但他成了一个真真正正的人,执拗如故,忠诚如昔,来人间一场,不改温情坦荡。
  他走过的“为人”的道路已经隐匿在史书深处,所有的波折和跌宕终成过往,但他关于“生而为人”至死不灭的坚守却透过了书页和时光,那正是他关于人生之问给出的答案。
  (指导老师:孙 倩)
  创作感言:
  不论读书还是写作,我都对人物的生平小传有一种执着。
  我常常透过书页,去想象时光对岸的人们,去想象他们的样子,触摸他们的情感,努力地从岁月里窥见他们生命里的繁华和寂寥。
  透过史书里关于他们人生軌迹的描绘,或是他们留下来的只言片语,就好像能走进一个微小却又浩大的世界。
  那是我们无法参与的爱恨情仇,却又藏着我们每个人生命里的热望或感伤。
  然后你试着去写写自己眼里的他们。
  也借他们的人生看见自己。
其他文献
作者自画  外表看起来文静,实际上性格活泼,大大咧咧。喜欢汉服和传统文化,也喜欢唱歌。梦想将来能够穿着汉服去世界各地旅行,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汉服的魅力。我平时有写作的习惯,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间细碎的美好和片刻的思绪,希望我的文字能够让人感受到力量和生活的美好。  芳草雖艳,不及落红化作春泥护花;游鱼虽欢,不及鲸落哺育暗界众生;瀑布虽奇,不及流水利万物而不争;利己虽乐,不及利他造福社会万家。  长期以
期刊
作者自画  王滕坤,笔名如铭,取意为“如果铭记”。热爱风声和雨水,眷恋春色与土地,痴情于晚灯、夜航和岛屿。心系世间所有可爱的心灵,在更温柔更充满热忱的路上奋进。坚信着,温柔是人性永远无法抗拒的强大力量。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唯贤唯德,能服于人。”关于道德,刘备曾有过这样的论述。人类身为个体,全盘否定功利主义,去追求完美道德,在现代追求更高幸福标准的世界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相对美德而
期刊
编者按:  1939年,在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的时候,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决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又称“五四青年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正式宣布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2021年5月4日,又一个中国青年节如期而至。本期,我们一起来重温习近平主席对青年人的殷殷寄语,传承五四精神,升华爱国情怀。  1.高度评价  党的十八大以来,涌现出不少青年榜样,他们有的扎根基层,有的投
期刊
【题目回放】  边沁是英国十九世纪功利主义哲学家。他认为趋乐避苦是人的本性,一切社会活动都建立在快乐和痛苦的基础之上,每个人总是在追求自己的幸福,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幸福,这就是“最大幸福原则”。但边沁的最大幸福原则是以社会利益为起点,以个人利益为终点。在边沁看来,人们之所以会做出利他的举动来,也不过是出于利己的动机,是利己心理理性博弈的结果。  穆勒是边沁的学生,也是他观点的反对者。穆勒反问道:“比
期刊
作者自画  南大附中高二学姐(也不一定是学姐),靠着文科成绩进的理科班,当然物理挺好,数学成绩飘忽不定。对中外文学几乎没有兴趣,童年的最爱是飞机、汽车、显微镜及各种科学实验器材,没事儿坐地上翻看世界百科全书。花鸟鱼虫绿植宠物齐全,房间是标准化生态园。书架上躺着各种看不懂的科学巨著,对理论型书籍有莫名的兴趣,对世界存在之谜的思考漫无边际,偶尔精神分裂。梦想是天天泡在实验室,闲暇时和“兄弟们”去大自然
期刊
作者自画  王家有女名安琪,品学兼优气质佳。  活泼可爱不八卦,头脑灵活有想法。  踏实奋进不作假,乐于思考肯深挖。  舞文弄墨说真话,慧心巧舌爱表达。  三年求学在红高,学习实践两手抓。  只待放胆作文际,我花开后百花杀。  有人说:“美貌加上任何一张牌,都是王炸。”要我说:“牌的出场顺序不对,照样斗不过地主。”  诚然,在这个被人们戏称为“靠脸吃饭”的时代,颜值似乎成了近几年的高频词汇。人们坚
期刊
【题目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经济学家丹尼尔·哈默米肖在《美貌买单:为何有魅力的人更加成功》中指出:比起相貌平平的同行,外形出众的员工更容易获得高收入和晋升机会。因此,人们为美化形象进行种种改善与投资,也可以被认作是一种理性行为,他将这一现象称为美貌经济学。  社会学家阿什利·米尔斯对此展开更广泛的研究,并在《美丽的标价·模特行业的规则》中阐明:只有极少数模特得到金钱与荣誉,大
期刊
作者自画  我叫李嘉贝,是一个“有很多小秘密,但我不告诉你”的小朋友。跟很多十五六岁的小姑娘一样——大约是太想活在梦里了——我喜欢绝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对真实却常常嗤之以鼻。最喜欢的词语是“星辰、灯火、少年、自由、尘埃”。课余,我喜欢写点东西,画画,唱歌,看B站。没事儿的时候喜欢盯着天空,看看真正无所禁锢、无所依傍的天空。我特别喜欢化学,尤其喜欢进化学实验室,梦想当一个材料学家。我最大的愿望:有一天
期刊
作者自画  顾蒋骋者,姑苏人士也。心性旷达,娴于辞令,博闻强识。骋之少时,恣肆无忌,尝将十数之众,法淮阴之术,背水而阵,欲勉其志。怎奈“敌”多且壮,众皆四散。于是骋孤立无援,境界危恶,“敌”皆辱之,掷之水中,狼狈甚矣。既进学,因家母故,嗜书文,常流连书斋以自娱,少小顽性,渐趋微矣。  骋今成年矣。入学以来,古今典籍,中外名著,可谓“尽入彀中矣”。读《苏东坡传》,慕子瞻遗世独立之超然;观《三国演义》
期刊
作者自画  自幼生活在小城,虽没有出生“书香世家”,但家中书柜陈列的好书,足以栽培我的志趣。我的父亲重教育,重阅读,重修身养性;而我有幸遇伯乐,至此,欢喜踏上写作之路。人这一生可以喜欢的东西有很多,我偏爱电影、民谣和写作,盼望与一切温柔而富有诗意的事物交流一番。相信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也相信可追求理想的自己是幸运的,于是愿拾笔作桨,叠纸为舟,在这生命的苦河之中,以写作自渡。  现实从不似李太白于诗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