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效用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mchende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从国外起源的微课也进入到国内。所谓微课,一般时长在五分钟左右,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某一道试题、某一类题的解题方法,或者大家关心的社会问题制作的短小视频。微课虽然不是整个课程的浓缩,但它是教学内容的提炼、补充、延伸和升华。微课虽微,但小身材高效用。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把微课有效穿插运用在课堂教学的环节中,发挥了其解疑释惑、提升兴趣、查漏补缺的高效用。笔者就微课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所起的作用略陈管见。
  1.解疑释惑的平台。
  对学生普遍存在的易错易混的疑难知识点,利用微课视频可以形象、生动、简明扼要地指出其中的区别,从而使微课成为解疑释惑的平台。学生在学习《经济生活》中市场调节局限性的知识点时,往往对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分辨不清。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课前收集了三段素材作为微课视频的第一部分。第一则素材:某企业为了眼前利益,利用地沟油制造食用油并销售,导致企业倒闭,法人代表被抓;第二则素材:2015年广大民众一哄而上,跟风投资,导致在,e租宝的投资血本无归;第三则素材:漫画“赶不上趟”。我先按顺序播放这三则素材,把市场调节的三大局限性放在一个平面上,以画外音的方式揭示出三者的差异:“损人”“损己”“时间差”。然后,让学生说出三则素材分别体现了哪个局限性。通过这个短视频的穿插教学,绝大多数学生豁然开朗,能准确说出三者的差别。
  2.提升兴趣的抓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往往很容易投入进去。微课也可以关注一些当前流行的、学生喜欢的元素,从而使微课成为提升学生兴趣的抓手。哲学知识的学习历来是学生头疼的事,许多学生特别是女生到高考前对哲学原理和方法论还不能一一匹配,经常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还有学生对哲学的大范畴搞不清楚,要求回答唯物辩证法往往答成辩证唯物论,造成无谓的失分,甚是可惜。
  2015年筷子兄弟的《小苹果》一度走红,学生人人会唱,课间也有学生哼唱。无意之中,我在网上看到《罗平二中哲学小苹果》的微课视频,于是灵机一动,在一次课前3分钟的预备时间里播放该微课视频。随着熟悉的音乐《小苹果》响起,学生们先是鸦雀无声,过了几秒钟,也跟着视频手舞足蹈唱了起来,旋律是小苹果,唱的歌词是仿写的哲学原理和方法论,学生的热情高涨,兴趣得到了有效激发。由此可见,微课可以以接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以让学生感兴趣的形式有效调动其感官,成为提升其学习兴趣的有力抓手。
  3.知识点精简的载体。
  在教学内容中,有些知识点并不是很重要,教师讲解很费事,学生自己看书梳理又费时费力,这时不妨采用微课的形式,从网上寻找适合的微课视频或者自己制作微课穿插在教学中,这时微课就成为知识点精简的载体。例如在《经济生活》财政的作用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已通过大量情景材料和关键词句让学生厘清了财政的三大作用和影响财政的主要因素。如果教师再花主要精力讲解财政的收入和支出及其关系,一者时间上不允许。二者学生也没有精力安心听讲,同时从教学上也不能體现详略得当的原则。于是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个类似卡通漫画形式的微课短片,该视频简明扼要地说明了财政的收入和支出及其关系。学生从刚才高度集中的思维模式下,进入到轻松活泼的短片中,在短时内掌握了知识要点,同时心情也得到了愉悦,符合“文武之道,一松一弛”的学习规律。
  4.查漏补缺的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微课可以成为查漏补缺的有效途径。在《经济生活》宏观调控知识部分,许多学生对宏观调控的三大手段,尤其是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分辨不清。于是,我制作了一个五分钟的微课,此微课中我先点明三大手段的不同含义,然后设置三组背景材料让学生从事例中懂得其中的区别,最后从价格人手来讲清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的差别,并且让学生课后自己对照思考,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总之,教师要充分运用这种新的教学载体,从微课的内容选定、设计制作、呈现使用等环节仔细研究,真正为学生解决知识点的困惑,让学生受益。微课不微,利用得好,才可以小身材高效用。
  编辑 聂蕾
其他文献
从调查与资料收集、现场检测、报告编制三个阶段,阐述了服役的砌体结构检测鉴定工作的主要内容,并归纳总结了砌体结构检测鉴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旨在提高结构检测结果的准确
为了研究典型断层构造形式——雁列式断层的变形破坏特征,采用拉张破裂有限元程序开裂准则8,当0.995σmax≤σi≤σmax时节点开裂,模拟了雁列式断层的破裂过程。雁列式断层按错列
以某山区斜坡地形220kV输电线路高露头挖孔桩基础水平荷载现场试验为例,研究斜坡地形高露头挖孔桩基础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桩土体系稳定性及承载机理。结果表明:由于斜坡地形边界
以西安某基坑工程为例,根据该工程的地质条件,阐述了具体的基坑支护方案,并总结了支护选型的创新点,指出该工程支护施工既节约了工程造价,又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为黄土地区
为确定合理的综采工艺参数,提高综采工艺的回采率,试验研究了不同的顶底板岩性、放煤步距等条件下的工作面的回采率。结果表明:综放回采率与回采工作面的设备配置、放煤工艺、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目前新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新的教学理念引起一系列教育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作为一名新课程的实施者,如何运用新课程提倡的教育、教学理念,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呢?  一、加强数学与生活的
品味诗词的意境,是诗词鉴赏的重要内容。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境界的完美结合,是情与境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的认识、感受和评价,包含着诗人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人通过形象描绘出来的一种艺术境界。二者的关系是“意”借“境”而表现,“境”则以“意”为灵魂,情境相生,形神交融,方可称为意境。清代王国维《人间词话》专论了“境界”。“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还认为“境界
新教材为师生提供了现实生活中的大量范例,如何研究这些范例并深入现实生活发掘,把它们用于课堂教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能切合学生实际,都是成功的。
数学是幼儿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适应环境的工具。通过数学可以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幼儿期是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的敏感期以及数学启蒙教育的关键期,因此,如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验”一词在阅读教学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普遍,其效能也越来越显著。  阅读教学传统的课堂格局是:我说你记,我讲你听。学生让教师牵着鼻子走,听的是教师对文本的讲析。实质上,教师所讲内容基本是教学参考书上的,即“教参”作者对文本的体验。在这种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仅仅停留在理解与评判的层面,稍好些的,便是记忆积累与模仿迁移。  讲体验,不妨对其本质意义先作如此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