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成长的三个阶段

来源 :江西教育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ai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把班主任工作当成人生的事业去追求,并真正成就事业,干出一番成绩,不经过艰辛的磨砺是绝对不可能的。笔者认为班主任成长必须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披荆斩棘的探索阶段
  这是新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从零开始,逐渐走向成熟的初始阶段。
  学校的新班主任,大多为踏出校门不久的毕业生,他们各种管理经验几乎为零,对班级管理缺少明确的思路,更多的时候是凭直觉、靠一股冲劲和做学生时候积累的一点认知,这种灵感式、学生式的管理在初始阶段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可是时间一长就不管用了。现在,一个班的学生数是少则三四十,多到五六十,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有思想、有主见的人,他们活泼好动,随时都可能会给你生些小是非、惹些小麻烦。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景:青年班主任的班级往往是学生问题成堆,按下葫芦又浮起了瓢,班主任也是焦头烂额,疲惫不堪,难以招架。
  新任班主任怎样尽快从这困境中脱离出来,怎样将自己憧憬的班级“宏伟蓝图”变成现实呢?必须做到“三勤”:一要勤于学习。勤于向书本学,学习新的教育思想、现代教育理论、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勤于向同事学,要经常向管理有方、管理有道、管理有成效的优秀班主任老师学习,同他们切磋、交流,取长补短。二要勤于观察。要深入到学生当中,每天一到学校,就应抓紧时间出现在教室里,班主任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如何,学习态度怎样,是否遵纪守法,有什么兴趣、特点和爱好,做到了如指掌,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进而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班措施。三要勤于反思。学而不思则罔,班主任应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每天的工作结束之后都要反思,要对自己一天的工作做好回顾和总结,哪些做法是好的,要再接再厉,继续发扬;哪些做法是错误的,要引以为戒,避免再犯。
  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
  这是班主任成长的第二阶段。
  许多班主任经过第一阶段的磨炼、学习、反思和提升后,已经积累或正在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经验、方法和理念,也许还赢得过上级部门的认可,同行的称赞,有了一些荣誉。但荣誉代表的价值是阶段性的,并非永久性的,荣誉只是代表过去,其有效期截止到昨天。如果把荣誉视为终身制,就已经站在下坡路的起点上了。所以,处于这一境界,万不可有“功德圆满、甘于现状”的思想。否则,荣誉就会变成紧箍咒,成为前进中的包袱。只有将荣誉作为登高的台阶、前进的助跑器,荣誉的价值才会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和升华,才能获取更大的收益和成功。球王贝利在创造了踢进1000个球的纪录时,有记者问他最满意的是哪一个球时,他答道:“下一个。”在荣誉面前,贝利没有忘乎所以,他的回答闪烁着理性的光辉,反映了他谦逊的品质。
  因此,在这一阶段,必须做到“三戒”:一戒独断专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总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对任何事情的认识和判断都准确无误,工作中也难免有考虑不周和安排不当的地方。万不可认为自己经验丰富且屡试不爽,便刚愎自用,独断专行,一切以自己为中心,听不进同行或学生的意见。二戒因循守旧。在长期的班级管理中,我们已经积累不少常规经验,但不能受固有经验的限制。比如,对于学生追求时尚的行为,如果死抱着过去那种传统观念,横加指责,以简单、压制和粗暴的形式对待学生,只会使矛盾激化,刺激学生的反抗情绪,强化他们的叛逆心理和行为。三戒粗枝大叶。在班级工作中随时都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并且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就会在班级集体、突发事件的当事者和其他学生心中造成震荡性效应,引起思想上的尖锐矛盾、情感上的强烈体验。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对学生思想上的波动和班级问题的出现,做到先知先觉,要能透过学生的目光,读出其内心的迷茫、困惑、自卑、自傲,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教育和引导学生,及时矫正学生心理上的偏差。
  万流归宗的创新阶段
  这是众多班主任梦寐以求的境界。
  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和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但生搬硬套是不行的。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各有各的差异。所以,一定要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对他人的班级管理经验和方法先行消化、吸收,再进行创造性的改革,力争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跟上时代的步伐,让班级管理时刻流淌着时代的活水,体现出新的生命力。
  为此,必须做到“三要”。一要昂扬向上。把班级工作当成人生的事业去追求,牢牢树立“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第一流”的志向,具有不断奋进的动力和激情,把不断超越自我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从内心真正热爱所从事的班主任工作,珍惜自己的岗位,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具有强烈的敬业奉献精神,以饱满的热情对待每一天工作,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呵护每一位学生。二要有所突破,不但要突破别人,更要突破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悟先进的教学思想,才能不断地叩问班级管理的真谛,让自己的教学管理始终站在以学生生命发展为终极目标的阵地上。三要坚韧不拔,对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有一股不放弃的钻劲,并敢于创新。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班主任应具备不畏艰险的勇气和精神,在失败之后不心浮气躁、不心灰意冷,而是尽快冷静下来,认真反思受挫的原因。在反思总结的过程中,一定要怀实事求是之心,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真正找准受挫之源。反思之后要把自己的心得和看法及时与同事进行交流和探讨,通过交流引向更深层次的反思,在不断的自我怀疑中突破并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最终达到炉火纯青、百炼成钢的地步。
  (作者单位:山东省海阳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患儿男性,1月龄.出生后即发现左耳后紫红色肿物,核桃大小,在当地医院行核磁检查未能明确诊断,近期发现其左耳后紫红色肿物随患儿发育明显长大.查体:左侧耳廓呈紫红色,耳甲腔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教师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学校发展水平。教学中,给学生设置“最近发展区”,已经成为共识。其实,新教师也是需要“最近发展区”的。那么,如何积极地为新教师设置最近发展区,促使他们健康有序可持续地发展呢?  让他们稳扎稳打,不要一上手就压担子  对于新教师上岗,一些学校领导信奉“新教师就要压一压”的教条,在安排课务和分配工作时,总是让新教师挑重担——两个班语文(数学或英语)教学再加班主
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自2009年10月30日正式启动,至今已经有3年多的时间。由于创业板上市公司具有高成长性、高风险性与高收益性的特点,其会计信息的披露一直受到各界关注。特
学校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学校文化是立校之基、育人之本,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激发学校活力的源泉,是构成学校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的核心。  提高认识,深刻理解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学校文化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学校是师生学习成长发展的重要场所。学校文化对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
一直说要转变会风,控制会议次数、人数,但该开的继续开,不该开的也开,你瞧做校长的,今天安全会议,明天廉洁会议,后天减负会议,不去还不行。校长们整天忙进忙出,也不知道在忙啥。如今,会议也渐渐渗透到学校,因为校长总要把这些会议精神传达下去,同时今天接待领导检查预备会,明天校园文化展示会,总要把学校的工作一项一项布置落实下去,仿佛不开会还真不行,只有会上说了,任务才算布置完毕。可现在,学校越来越大,从大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骄傲早已名扬海外,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与尊重.我国医院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对病人对症下药.本文主要探究我国医院的档案整理,医院的文化建设工作
教师职后都有“高原期”,学校和教师都要关注和解决高原期问题。教师走出高原期的最佳路径就是教育教学研究。  在研究中找出短板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越是理解自己的动机、需要、欲望和心理障碍,就越能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人们越是了解自己,他们解决人生问题就越容易”。教师的高原期是因人而异的,并没有统一界定的里程或层级,更没有警示标志。教师要认识自己,就得研究。教师做研究,既表明他有意愿又有行动,也表明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高速发展而矛盾日益凸显的拐点时代,各类社会矛盾层出不穷,而传统的福利企业和公益慈善模式已经无法更好地、更可持续地解决社会问题,此时社会企业的兴起与发
我办公桌上一直有一盒没有开封的“沂蒙山”牌香烟,而且已经放了多年。自然,它的故事也发生在多年前。了解原委的同事们戏称这是一盒“特供烟”。  那年,我中途接了一个班,虽然我知道了这个班的不少“故事”,对个别刺头学生也有所闻,但我依然信心满满。谁知道,突然就起了狂澜,一个夜晚,有人在学校贴吧上传了一段往日的视频。视频里,在教室里吞云吐雾的学生,正是我班“班哥”王智。  在我上任伊始,就有学生上传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