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油白菜地藜科杂草的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

来源 :甘肃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shidemeng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空间分布型检验、聚集强度指标检验和线性回归法,研究了设施油白菜地苗期藜科杂草田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方法,结果表明:设施油白菜地苗期藜科杂草田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聚集受栽培环境影响较大。建立了设施栽培环境下油白菜地苗期藜科杂草理论抽样模型。
  关键词:油白菜;藜科;空间分布型;理论抽样模型
  中图分类号:S45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21)07-0063-04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1.07.013
  Abstract:The field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sampling method of Chenopodiaceae weeds in seedling stage of protected Chinese cabbages were studied by using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test, aggregation intensity index test and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ield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Chenopodiaceae weeds in seedling stage of protected Chinese cabbages was aggregation distribution. The aggregation was highly influenced by the growing environment. The theoretical sampling model of Chenopodiaceae weeds at seedling stage of Chinese cabbage was established under protected cultivation environment.
  Key words:Chinese cabbage; Chenopodiacea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Theoretical sampling model
  设施油白菜是甘肃特色产业之一[1 - 2 ]。藜科杂草是我国西北旱区主要杂草类型之一,也是甘肃河西灌区设施蔬菜地的主要杂草。藜科多数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少数为半灌木或灌木,極少数为小乔木。全球藜科植物共约有130属1 500余种,广泛分布于各大洲,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南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沙漠、荒漠、半干旱及盐碱地区,其中中亚地区是现存藜科植物的分布中心。我国有藜科植物39属180余种,广泛分布于各地,主要生长在盐碱地区和北方干旱地区。其特点是根系发达,多数器官组织液中富含盐分,通过与其他植物竞争地上和地下的空间、光照、空气、水分、养分等来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3 - 4 ]。近年来,笔者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武威市凉州区以及古浪县设施蔬菜基地调查发现,藜科杂草成为设施油白菜苗期最主要的杂草类型。笔者调查研究了设施油白菜地苗期藜科杂草的田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方法,旨在为其防治和预测预报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点和方法
  调查地点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中坝镇上坝村。当地平均海拔1 501 m,土壤类型薄层灌漠土,年均降水161 mm,土壤有机质含量14.8 g/kg。指示油白菜品种为精选四月慢,播量2 g/m2。2021年3月28 — 29日于油白菜3叶1心期随机调查5座油白菜日光温室,每座日光温室为1个样本田块,每个样本田块均按棋盘式横向选择5个点,纵向选择10个点,每点即1个样方,每样方面积0.25 m2。每个样田调查50个样方,统计样方内藜科杂草密度,制作χ2频次表。
  1.2   空间分布型检验
  1.2.1   聚集度指标检验   采用扩散系数C、Cassie指标CA、Lloyd聚集指数M*/m、David &Moore丛生指数I以及聚集均数λ检验空间分布型。
  1.2.2   线性回归检验   将平均拥挤度M*与平均密度  值做Iwao回归M*=α+β。α为基本扩散指数,β为密度扩散系数。当α > 0,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当α=0,分布的基本成分是单个个体;当α < 0,个体间相互排斥。当β=1时,随机分布;当β < 1时,均匀分布;当β > 1时,聚集分布。将方差S2与平均密度取对数值后做Taylor回归lg(S2)=lga+blg(  )。当b=1时,空间分布为随机分布;当b > 1时,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当b趋近于0时,空间分布为均匀分布。
  1.3   理论抽样模型和序贯抽样模型
  Iwao理论抽样模型n=t2/D2[(α+1)/+ β-1],n为最适抽样数或理论抽样数,为平均密度,D为允许误差,t为置信度分布值,α、β同Iwao回归模型参数。
  Iwao序贯抽样模型T(1、2)=nm0 ± t,加号计算可得到杂草密度的上限值T1,减号计算可得到杂草密度的下限值T2。n即抽样数,m0为防治指标,t为置信度分布值,一般取95%置信区间即t=1.96;α、β同Iwao理论抽样模型参数。田间调查时,若累计查得杂草数量大于上限值T1,说明杂草密度高于防治指标,需要进行防治;若累计查得杂草数量低于下限值T2,说明杂草密度低于防治指标,不需要防治;若累计查得杂草数量处于上下限值之间,需继续取样调查。   最大抽样数模型Nmax=t2/d2[(α+1)m0+(β-1)m02)],d即允许误差D,m0、t、α、β同Iwao序贯抽样模型参数。当田间调查到最大抽样数时,若累计查得杂草数量仍在上下限之间,则根据该点最靠近的那一边界限值判断是否需要防治。
  采用Excel 2003和DPS17.10软件处理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空间指标检验
  从表1可知,1~5号田的χ2值均小于该自由度下奈曼分布、P-E分布、负二项分布P0.05时的χ2值,表示上述田块杂草实际分布与对应上述各分布模型显著相符。奈曼分布、P-E分布和负二项分布均为聚集分布,因此可认为1~5号样田的藜科杂草空间分布型均显著呈聚集分布。
  由表2可知,1~5号样田的扩散系数C > 1,Lloyd聚集指数M*/m> 1,Cassie指数CA > 0,丛生指数I > 0,表示藜科杂草在设施油白菜苗期的田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所有田块的聚集均数λ< 2,表示杂草田间聚集分布是受环境因素决定。聚集均数λ和平均密度模型方程式为λ=0.459 6+0.089 7,R2=0.506 8,F=3.08< F0.05,表示藜科杂草的聚集程度与平均密度模型无显著相关性。
  2.2   线性回归检验
  2.2.1   Iwao回归   平均拥挤度M*和平均密度的值回归模型显著,方程式为M*=2.195 2x- 0.217 3,R2=0.709 0,F=14.2>F0.05。式中密度扩散系数β=2.195 2>1,表示藜科杂草的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
  2.2.2   Taylor回归   方差S2和平均密度取对数值的回归模型极显著,方程式为lg(S2)= 0.265 2+1.413 lg(x),R2=0.938 0,F=66.9>F0.01。式中b=1.413>1,表示藜科杂草田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
  2.3   理论抽样模型和序贯抽样模型
  根据Iwao回归模型和Iwao理论抽样模型,取95%置信度(即t=1.96),可得出藜科杂草最适抽样模型为n=3.8416/D2(0.782 7/+ 1.195 2)。一般允许误差D可取0.1、0.2和0.3,可得出相应杂草密度(例如平均密度= 1、2、3、4、5、6、7、8、9、10株/0.25 m2)的最适抽样数(表3)。若杂草密度相同,则抽样数随允许误差增大而减小;若允许误差相同,则抽样数随杂草密度增多而减少。
  根据Iwao序贯抽样模型,选择藜科杂草防治指标为4株/0.25 m2,即m0=4.0;取95%置信區间即t=1.96,可得出藜科杂草密度序贯抽样方程为T(1、2)=4n±9.212。例如取调查样方数(单位:个)n=10、15、20、25、30、35、40、45、50、55时,可得相应杂草数量的序贯抽样表(表4)。在田间调查中,若累计查得杂草数量大于表中上限值T1,即杂草密度高于防治指标,需要防治;若累计查得杂草数量小于表中下限值T2,即杂草密度低于防治指标,不需要防治;若查得杂草数量处于T1和T2之间,仍需继续取样调查。
  根据最大抽样模型,取95%置信范围即t=1.96。当允许误差d=0.1时,可得出Nmax≈855 0,即在防治指标(4.0±0.1)株/0.25 m2时田间调查的最大抽样数是8 550个。当允许误差d=0.2时,可得出Nmax≈2 138,即在防治指标(4.0±0.2)株/0.25 m2时田间调查的最大抽样数是2 138个。当允许误差d= 0.3时,可得出Nmax≈950,即在防治指标(4.0±0.3)株/0.25 m2时田间调查的最大抽样数是950个。实际应用中,在一定允许误差内调查到最大抽样数时,若累计查得的杂草数量仍在T1和T2之间,则根据该数值最靠近边界限值决定是否进行防治。
  3   结论与讨论
  藜科杂草在设施油白菜地苗期田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该结论与其他类型杂草例如酸模叶蓼在蔬菜地的空间分布规律一致[5 - 7 ]。田间藜科杂草聚集分布受栽培环境影响较大,受杂草本身特性影响较小,建立了设施油白菜地苗期田间藜科杂草最适抽样模型n=3.841 6/D2(0.782 7/x+1.195 2)和序贯抽样模型T(1、2)=4n±9.212。
  本研究结论为设施蔬菜地藜科杂草的科学防治和预测预报提供了基础理论与技术依据,研究建立的序贯抽样方法可供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或基层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参考。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根据序贯抽样表适时开展藜科杂草数量调查,决定是否开展科学防治。
  参考文献:
  [1]于彩琴,王文平.  日光温室早春茬辣椒复种三茬油白菜高效栽培技术[J].  甘肃农业科技,2018(2):85-87.
  [2] 晏玉霞.  临洮县双膜大棚深冬茬油白菜收后复种早春茬番茄栽培技术[J].  甘肃农业科技,2015(6):91-93.
  [3] 张晓华,魏   艳,郝双红,等.  几种藜科杂草化感作用的初步测定[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5):15562-15564.
  [4] 张   勇,王一峰,王俊龙,等.  甘肃藜科植物区系地理研究[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2):41-45.
  [5] 龙世其,张   峰,郭元宵,等.  除草剂对蔬菜地杂草防治效果的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08(4):115-116.
  [6] 王厚振,华尧楠,牟吉元.  棉铃虫预测预报与综合治理[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7] 阮传清,陈乾锦,李志胜,等.  菜地酸模叶蓼的空间分布型研究[J].  武夷科学,2001(17):36-38.
  (本文责编:陈   珩)
其他文献
摘要:采用空间分布型检验、聚集强度指标检验和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冬小麦返青期枯心苗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抽样方法。结果表明,冬小麦返青期枯心苗空间分布(即地下害虫危害空间分布)呈聚集分布,聚集程度受种植环境影响较大。建立了冬小麦早春枯心苗最适抽样模型及序贯抽样模型。  关键词:冬小麦;地下害虫;空间分布型;理论抽样模型;序贯抽样模型  中图分类号:S435.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
在养猪生产过程中,保育仔猪的管理是一项承上启下工程。断奶后,随着母源抗体的下降,保育仔猪需自身完成免疫应答,建立完整的健康体系,以保证后阶段的生长发育需要。在一些条件较差和养殖技术较薄弱的养殖场,在非疫情的情况下,问题猪苗比例可达30%左右。给保育仔猪提供一套有效的管理方案很有必要,能明显提高养猪综合效益。
[目的]探索藜麦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条件,为建立其遗传转化体系提供参考。[方法]以下胚轴为外植体进行根癌农杆菌侵染,在诱导阶段分别比较品种、光照、培养基碳源和外源基因对藜麦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在分化阶段分别比较培养基中KNO3和6-BA浓度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结果]从18个藜麦品种中筛选出9个较易诱导出愈伤组织的品种;光照较黑暗有利于诱导愈伤组织;以(20 g麦芽糖+10 g葡萄糖)为碳源时,愈伤组织形态最好;愈伤组织过表达SERK基因时,生长较快,体积较大。愈伤组织在含3 800
摘要:在咸阳烟区对引进的6个优选烟草品种进行了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表现最好的烟草品种是延安1号,成熟度好,抗病性强,经济性状比较均衡,烟叶总产量最高,为2 122.50 kg/hm2;产值也最高,为58 405.8 00元/hm2。CC27成熟度和抗病性相对较强,烟叶总产量较高,为643.35 kg/hm2;产值也最高,为32 464.35元/hm2。云烟100烟叶总产量较低,为260.55
[目的]总结当前茶叶产地溯源研究进展,为茶叶的产地追溯提供参考,以推动茶叶市场良性发展。[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从茶叶有机成分(咖啡碱、儿茶素、茶多酚、氨基酸等)及无机矿质元素检测方法和化学计量学应用等方面综述了茶叶产地溯源及其在我国六大茶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结果]目前茶叶有机成分的检测方法包括色谱、光谱及电化学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近红外光谱、电子鼻、电子舌为主;茶叶矿质元素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为光源的光谱和质谱方法以及稳定同位素法。我国茶叶产地溯源研究以绿茶、黑茶和乌龙茶为主。[结论]
农业是我国非常重要的行业,那么在古代农业中最离不开的就是畜牧业。所以畜牧业如今在我国也是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畜牧业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我国有的人们都会在家养一些牛作为家里的经济来源之一,那么养牛也是畜牧行业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在养牛的过程当中应该如何科学的饲养以及预防牛瘟或者其他畜牧疾病的研究,对增强我国养牛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主要就与“牛的科学饲养及疾病预防”为主题进行分析。
[目的]探究两种施肥方式对尾巨桉萌芽林主要生长指标的影响,为尾巨桉萌芽林的施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林龄8月的尾巨桉萌芽林为研究对象,分别施用液态肥(垂青护林液态复合肥)和固态肥(桉树复合肥),调查并测定施肥后尾巨桉萌芽林生长量,比较两种施肥方式下尾巨桉萌芽林主要生长指标(树高、胸径和蓄积量)的差异。[结果]两种施肥方式下尾巨桉萌芽林均表现随林龄增加而快速生长的特性。施用液态肥的萌芽林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等生长量均高于固态肥,其中林龄28月萌芽林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为14.8 m、9.4 c
[目的]减少甘蔗害虫杀虫剂使用量和使用次数。[方法]选用10%噻虫胺·杀虫单颗粒剂、40%溴酰·噻虫嗪悬浮种衣剂、8%氟虫腈悬浮种衣剂和75%乙酰甲胺磷可溶性粉剂等4种杀虫剂,在甘蔗种植时一次性施用防治甘蔗螟虫、绵蚜和粉蚧。通过调查、计算各处理的为害株率、防效和农艺性状表现,比较4种杀虫剂的田间药效和增产增糖效果。[结果]一次性施30 kg·hm-2 10%噻虫胺·杀虫单颗粒剂、750 mL·hm-2 40%溴酰·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甘蔗螟虫、绵蚜和粉蚧有较好的防
摘要:在不同肥力条件下,进行了玉米施肥“3414”试验,采用Excel软件回归分析,依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以玉米相对产量50%以下、50%~70%、70%~90%、90%以上为标准,土壤丰缺养分级别分为高、中、低、极低4个级别,建立了试验区土壤丰缺指标体系,提出了高台县饲粮兼用玉米高、中、低肥力N、P、K配合使用及经济最佳施肥量。  关键词:高台县;测土施肥; 饲粮兼用玉米;养分丰缺指标;
摘要:春小麦新品种定西49号是以外引材料叙利亚S75为母本、定西36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2018 — 2019年参加甘肃省旱地春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2 a平均折合产量3 034.5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8.58%。2020年在甘肃省旱地春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3 546.9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8.73%。籽粒含粗蛋白质(干基)140.0 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