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麦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条件初探

来源 :亚热带农业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baobei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藜麦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条件,为建立其遗传转化体系提供参考。[方法]以下胚轴为外植体进行根癌农杆菌侵染,在诱导阶段分别比较品种、光照、培养基碳源和外源基因对藜麦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在分化阶段分别比较培养基中KNO3和6-BA浓度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结果]从18个藜麦品种中筛选出9个较易诱导出愈伤组织的品种;光照较黑暗有利于诱导愈伤组织;以(20 g麦芽糖+10 g葡萄糖)为碳源时,愈伤组织形态最好;愈伤组织过表达SERK基因时,生长较快,体积较大。愈伤组织在含3 800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修剪时间及剪口部位对澳杧树体发育和次年产量的影响,以确定理想的修剪时间和剪口部位。[方法]采果后,分别于6月25日、7月25日和8月25日在顶端第1蓬密节下方2 cm、顶端第2蓬密节上方2 cm和顶端第2蓬密节下方2 cm进行修剪,以不修剪为对照。观测修剪时留下的老叶片数(芽眼数)、新梢叶片数、抽梢次数、花序数;测定母枝茎径、新梢长、新梢粗、新梢叶片长宽、花序长;记录盛花期、成熟期和每株的产量、结果数,并计算平均单果重。[结果]修剪时间和部位对澳杧树体生长发育及次年产量的影响较大。6月25日修
[目的]了解入侵物种福寿螺在武汉地区的繁殖情况,探索其生物防治的新途径。[方法]采用肉眼观察法和望远镜、数码单反相机等工具辅助观察法,调查武汉园博园福寿螺的繁殖时间和天敌捕食情况。[结果]福寿螺在武汉地区已实现全年繁殖。黑水鸡是捕食福寿螺的一种鸟类新天敌,平均每小时捕食1只福寿螺,但不捕食其卵块。[结论]黑水鸡繁殖率高,且其自然分布区与我国被福寿螺入侵的区域重合,可作为防治福寿螺的新途径。
对于养殖户而言,鸡的养殖为其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养殖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影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常见鸡呼吸道疾病。这种疾病的诱导因素有很多,比如温度差异、传染因素等,鸡群感染到这种疾病会影响到正常的生长发育,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鸡群呼吸道疾病的感染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防治对策,提升鸡的养殖效益。
[目的]探索降低T两优164种子裂颖率和提高种子产量的方法,为其制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别研究4个制种地点、6种赤霉素(GA3)用量、4种MgSO4用量对T两优164种子裂颖率和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制种地点和GA3用量、不同制种地点和MgSO4用量对T两优164种子裂颖率和种子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在三亚与建宁两地制种且GA3用量为360 g·hm-2
[目的]探究桂西北杉木人工林生长过程中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积累过程及其变化规律,为该区域杉木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广西南丹县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与生物量实测方法,研究了不同林龄(5、10、15、20年生)杉木人工林的生物量、年净生产力及其分配特征。[结果]不同林龄乔木层生物量在19.13~152.14 t·hm-2之间,随林龄增加而增大。各林龄乔木层生物量的增长量表现为:10~15年生(51.81 t·hm-2)>5~10年生(42.
[目的]探索林分密度对杉木人工林各径级根系养分积累与分配的影响,为杉木人工林高效培育与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不同林分密度(1 800、3 000和4 500株·hm-2)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径级根系生物量、养分含量和养分积累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杉木人工林不同径级根系生物量随林分密度增大呈上升趋势;同一林分密度下,杉木人工林细根、小根生物量最小,根头生物量最大。同一林分密度各径级根系养分含量总体表现为:氮、钾>钙>镁>磷;总体上,细根、小根的养分
摘要:冬小麦新品种中梁41号是以自育材料11157(TW00-2864/04134)为母本、兰天19号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17 — 2019年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山区组冬小麦区域试验,2 a平均折合产量6 345.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9号增产6.05%。2019 — 2020年度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山区组冬小麦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6 004.5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
摘要:为了确定甘肃省沿黄灌区、河西绿洲灌区和陇东雨养农业区的大豆最佳施氮量和种植密度,选用陇中黄601、陇中黄602、陇中黄603、汾豆78等4个大豆品种,在3个不同生态区设置4个氮肥水平和4个种植密度,测量株高、有效分枝数等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和种植密度对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较大,随着氮肥的增加,大豆株高、有效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和产量呈递
摘要:采用空间分布型检验、聚集强度指标检验和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冬小麦返青期枯心苗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抽样方法。结果表明,冬小麦返青期枯心苗空间分布(即地下害虫危害空间分布)呈聚集分布,聚集程度受种植环境影响较大。建立了冬小麦早春枯心苗最适抽样模型及序贯抽样模型。  关键词:冬小麦;地下害虫;空间分布型;理论抽样模型;序贯抽样模型  中图分类号:S435.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
在养猪生产过程中,保育仔猪的管理是一项承上启下工程。断奶后,随着母源抗体的下降,保育仔猪需自身完成免疫应答,建立完整的健康体系,以保证后阶段的生长发育需要。在一些条件较差和养殖技术较薄弱的养殖场,在非疫情的情况下,问题猪苗比例可达30%左右。给保育仔猪提供一套有效的管理方案很有必要,能明显提高养猪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