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情境,让学生与“距离”亲密接触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0936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个知识要点是学生将来学习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高的重要基础。教师要依托教学情境,让学生借助多重操作感知“垂直线段”和长度测量,从而正确建构对于“距离”的认识。
  [关键词]情境;点;直线;距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4-0082-02
  【教学内容】四年级“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目标】
  1.会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难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画出点到直线的距离。
  【课前思考】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依附于“画垂线”这一教学内容而编排的。从概念序列来看,“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学生将来学习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高的重要基础,是平面图形“高”的上位概念。在学习画垂线的过程中,难度最大的是直线不在水平位置时画垂线。因此,我将课本的例题调整为通过情境方式引入找斜线外一点的最短线段。
  本节课还有一个重点是画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需要学生在动手画垂线的过程中体会到以下三点:(1)平行线之间可以画无数条垂线;(2)当一条垂线与一组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垂直,那么这条垂线与另一条直线也是垂直的;(3)通过测量发现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明确研究对象
  师(课件出示《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中的羊村与羊村旁的一条大马路):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在这幅图中,你能找到点和直线吗?
  (在课件中抽象出点O和直线L:羊村用O来表示,马路用直线L来表示,如图1)
  师:今天我们研究有关点和直线的知识。(板书课题:点到直线的距离)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畅所欲言,学生在找出点和直线的同时也能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为后续的问题解决做好了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寻垂线性质
  师(出示图2):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暖羊羊想举行一场跑步比赛,你看他们都在刚才的那条马路上整装待发了,他们约定谁先跑回羊村谁就获胜。最后,喜羊羊获胜了,可是,其他人并不服气,说说这是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喜羊羊获胜是不是有什么秘密呢?让我们一起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吧。
  师(出示合作要求):
  (1)任意地在起跑线上找一个起跑点,用线段把每个起跑点和羊村连接起来;
  (2)测量每条线段的长度;
  (3)用量角器测量每条线段与起跑线所形成的那个较小的夹角的度数;
  (4)填写表格并写出你们所发现的规律.
  我的发现:
  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视。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
  师(小结):夹角越接近90°,线段就越短,当起跑线与线段成90°角,也就是互相垂直时,线段最短,难怪喜羊羊会赢。通过我们共同研究发现,“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作这点到直线的距离”。(板书:垂直线段最短)
  【设计意图:在动手操作时,不局限于让学生量线段的长度,还要学生量线段与直线的角度,引导学生感知“夹角越接近90°,线段的长度就越短,直到互相垂直时,距离最短”,初步体现极限的数学思想,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师:说一说什么叫点到直线的距离?如果想知道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多少应该怎么做?(板书:一画垂线,二量长度)
  师(课件出示情境,如图3):慢羊羊村长要在羊村修一条能通过6米宽的车子的道路,图3这是喜羊羊的设计图,可行吗?(图上1cm表示一米)
  师:先在图3的一条直线上任选几个点,并画出这几个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然后量一量。
  (学生交流汇报)
  师(小结):两条平行线之间可以画出无数条垂直线段,这些垂直线段的长度都相等。我们也可以说“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这个结论很重要,而且在生活中有广泛的运用。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学习新知的兴趣,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较为开放的自主探究的空间。】
  三、理解应用,拓展知识外延
  1.在图4中找距离(单位:cm)
  点A到BC的距离是 cm;
  点C到AB的距离是 cm;
  点B到AC的距离是 cm。
  2.生活中的距离
  (1)比赛中如何测量成绩?
  (2)怎样用最快的速度通过斑马线?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
  四、畅谈收获,交流总结提升
  师: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想对老师和同学说的?
  【设计意图:反思与回顾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再次确认与梳理的过程,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探究成果,能让学生形成自我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课后回望】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画垂线这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1.灵活处理教材,直击难点
  在之前画垂线的教学中,我发现:对于水平方位的直线外一点画垂线的问题,学生并没有感到很难。但如果点到直线的距离只停留在水平方位直线的认识,对学生后续认识高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我将例题中水平方向的马路调整为倾斜方向的马路,意在增加探究难度。
  2.巧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兴趣
  课始,我以学生喜欢的动画片来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克服了课始枯燥的“复习提问”,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奋点,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学习兴趣,为后续的学习提供了较好的保障。
  3.分组操作活动,凸显自主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是从活动开始的。在本节课中我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互动交流、总结发现等活动中,完成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知识构建,帮助学生实现了自我的发展。
  4.注重练习的实践性,提升能力
  练习的设计应该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和灵活性。一方面是夯实学生的基础,因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发展的根本,教学中不能淡化;另一方面是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刻,着眼学生的后续发展。本节课的练习既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让学生亲身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展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的重要理念。
  (责编 童 夏)
其他文献
[摘 要]面对新教材呈现的略有调整的知识体系,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将读懂学生、研读教材作为源头活水,传数学思想之“道”,授解题技巧之“术”,真正落实课程标准提倡的“四基”。  [关键词]教材 解决问题 策略 假设 本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0-028  数学教材是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由一个个数学知识
[摘 要]“分数的意义”这一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单位“1”的含义。通过顺学而导、比较探究、拓展延伸、回顾反思等教学环节,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处,学生在激烈的思维燃烧、智慧碰撞中,拓展对于分数内涵的深刻理解,体会分数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分数的意义;引入;探究;拓展;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4-0019-03  “分
6[摘 要]在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让学生经历、体验、感受统计产生的意义,理解统计本质的意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为例,通过抓住知识节点,重视学生经验的积累,巧用数形结合,充分展示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知欲望,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  [关键词]复式条形统计图 数形结合 经历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
[摘 要]以“平移和旋转”的三个教学片断为例,谈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使教材内容生活化,并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的机会,讓学生感觉到数学很好玩,数学很简单,激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知识。  [关键词]平移和旋转;简约;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1-0028-01  对于数学,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曾描述:“数学
[摘 要]追问是教师对学生的深层次发问,数学追问能引导学生逼近数学知识的本质内核。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追问、巧于追问、精于追问。通过追问,探析知识本源,演绎课堂生成,进而让数学教学走向优质、高效。  [关键词]追问;数学思维;优质高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7-0088-01  追问是开启学生数学思维的“钥匙”,是深化学生数
何谓数学思考?顾名思义,指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和原料的思维活动过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中把培养数学思考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四大目标之一,要求学生在面临各种现实的问题情境,特别是非数学问题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也就是能够自觉应用数学的知识、方法、思想和观念去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和数学规律,并能够运用数学的知识和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
[摘 要]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或因过于追求热闹而缺乏深度,或因教学手段的单一使课堂没有趣味性,或因教学过程匆忙使学生无法积累足够的活动经验,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课堂没有厚度,无法使教学效率最大化。从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让教师修炼“外功”,从而打造有“厚度”的数学课堂,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存在问题 厚度 外功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摘 要]为了让数学课堂体现数学的思维价值,为了让学习真正发生,教师要不断钻研教材,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以“圆的认识”的概念教学为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精心设计教学素材,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本质。  [关键词]数学概念;教学本质;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2-0014-02  特级教
[摘 要]教师若只是简单铺垫后就推出定律、公式等,只重视结论的得出而不重视其形成过程,学生将很难理解。教师在传授重要定律、公式时,应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其形成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把握知識的本质内涵。  [关键词]形成过程;乘法分配律;证明;价值;发现;表述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6-0034-01  
[摘 要]“疑”能产生动力,孕育着发现。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关乎学生数学学习品质的提升,关乎他们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甚至关乎学生的未来。因此,教师应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导学案”为依托,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受益终身。  [关键词]导学案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综合素养 能力 图形 放大 缩小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