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想象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来源 :科教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w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中的想象关键在于教师课前要苦心“经营”、巧妙设计,只有设计恰当、合理、科学,才能唤起学生的注意,使他们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才能使想象力得到有效培养,知识得到牢固掌握,能力达到扎实训练,语文教学质量得到迅速提高。
  【关键词】想象力;小学语文;培养;提高
  【中图分类号】G546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7-0076-01
  
  想象是创造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也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就语文教学来说,必须为学生扎扎实实地打好听、说、读基础和思想教育的基础,注意能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而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改变千课一面、千人一法的教学方法,应从教材实际,学生实际出发,进行课堂结构改革,以培养学生为主要目标,下面就培养学生想象力谈几点看法。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的课堂氛围
  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兰斯认为,创造力的发挥,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对于课堂来说,自由就是减少对学生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给其表现自我的机会,安全就是对于儿童的奇思妙想不做批评和挑剔,使其毫无顾忌获得创造的安全感,敢于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作为教师,在学生们展开想象、各抒已见的过程中,不能做自我权威的维护者和教材的代言人,而应成为孩子积极发言的引导者和欣赏者,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孩子们畅所欲言,精神上处于自由、放松的状态,在这种氛围中,孩子们的想象力会插上翅膀,自由自在地飞翔。
  二、借助有感情的朗读,想象情境
  在教学《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学生在完全理解这篇课文以后,让学生再进一步体会感情,让学生会上课本,教师配乐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辅之以有感情的语言描绘,还可以配上一些画面,学生边静听边发挥想象,让现实与回忆的画面清晰地反映在脑海中,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这样一来,学生的情感自然地就与读者、作者以及文中的人物情感融为一体。
  三、抓住机会,激发学生展开想象
  在教学情景课文时,启发学生进行再造想象,边学课文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这样既能用图画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又能培养想象力。例如《五彩池》课文,可以让学生跟随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勾画出五彩池的样子,并给五彩池涂上各种美丽的颜色,在想象中倾注自己的情感,使五彩池更加鲜活动人,充满生气,获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受。
  我们知道文学作品,作者运用的是描述性语言,在描述中必然会留下许多不确定性和空间,这就像是画境里的留白,给读者提供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在阅读教学教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艺术空白,让学生通过推理、想象填补、充实这些空白。还有一些故事性作品,学生读完后,意犹未尽,故事的结局给读者留有不少可供想象有空间,教师可鼓励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和联想,推测可能产生的种种结局,让学生们续写故事,成为学生发挥才能、发挥想象能力的过程。
  文字是情感的载体,作者情动而辞发,每一篇作品,无不包含着作者独特的人生经验、情感体验和思想方式,呈现出作者鲜明的人格特点和独特的创造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宽广的想象的平台。每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特点、人生经验、情感体验对之作出不同的理解。也可以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站在作者的立场和角度展开想象,至于其感觉是否准确、到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四、拓展素材积累空间,丰富与激活学生的情感与想象力
  创造性活动的前提是掌握现实及其形象的资质和敏感,需要通过观察,把现实世界的丰富多彩的图形印入心灵里。可以说,素材是想象力的翅膀,而情感是想象力的活动。学生如果知之甚少,知之不多、不广、不深、不新,想象力就会失去源头活水,很难插翅飞翔。所以想象力必须以素材和情感为底蕴,为依据,才能充满活力,飞到更高的水平。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想象关键在于教师课前要苦心“经营”、巧妙设计,只有设计恰当、合理、科学,才能唤起学生的注意,使他们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才能使想象力得到有效培养,知识得到牢固掌握,能力达到扎实训练,语文教学质量得到迅速提高。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278.08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7-0053-01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在语言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认为,搞好英语词汇学习对英语语法和听说读写的提高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同时认为词汇学习对英语文化知识的提高也大有好处,而且还能帮助学习者发展智育,甚至影响他们的生活。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期刊
【摘要】本文就如何上好英语课这个一直为我们每个英语老师最关注的话题,探讨了把握好课堂导入、提问、评价、等方面的问题,旨在探索利于我们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方法。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提问;活动;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7-0005-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
期刊
【摘要】数与形是数学教学研究对象的两个侧面,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数形结合思想。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方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G731.3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7-0056-01    一、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数与形是数学教学研究对象的两个侧面,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
期刊
【中图分类号】G182.2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7-0058-01    处于信息化的今天,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培养全面性的人才,就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教育中的主阵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双基的训练,注重能力的培养,也加强人格的塑造,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和积极参与的自主意识,
期刊
【摘要】中学生具有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等特点。对课本中大量的单词、词汇不敢兴趣。如果教师单纯沿用传统模式,使用传统方法进行机械教学,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提不起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无从谈起。作为英语教师要想方设法进行趣味教学,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学习。  【关键词】趣味教学;初中英语;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章标识码】B
期刊
【摘要】学生缺乏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阅读题时,结合图形阅读;阅读题时,找出重点字、词以及物理量;阅读题时,将题目信息转化为物理术语;阅读题时,认真审题,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阅读题时,认真审题,排除多余的条件;良好的审题习惯,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学习习惯;审题习惯;图形结合;物理术语;条件;兴趣  【中图分类号】G239.32
期刊
【摘要】数学语言能力既是数学能力的组成部分之一,又是其他各种数学能力的基础,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有重要作用。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不但想说、敢说,而且能说、会说。  【关键词】数学语言;创设情境;示范作用;表达结合  【中图分类号】G536.82 【文章标识码】C 【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15.36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7-0063-01    《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指出:在现阶段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尤其是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把重点集中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要想让小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
期刊
【摘要】高中生物课是以细胞为基础在微观的世界讲述的,内容比较抽象,而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又极度欠缺,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如何让这样的高中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是高中生物教师必须钻研的问题。经过几年的摸索,我找到一些方法,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331.52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
期刊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义务教育的均等化,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在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中,一方面要缩小偏远农村地区薄落学校和区域城市学校的办学条件差距,同时还要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以促进教育公平。笔者认为,实现师资力量的均衡要比实现办学条件的均衡困难的多。那么,如何尽快地提高农村及偏远地区的现有教师的总体水平,是我们首先要着重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