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物理课导入方法

来源 :考试·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uan25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堂课的教学效果的好坏,课堂导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导入承接了课堂教学内容的连续性,是让学生进入课堂氛围的必要方式。本文从中学物理常用的课堂导入入手,分析导入方法的选择,为教师的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经验。
  关键词:中学物理;课堂导入,情景导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214-01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应将培养思维能力作为主要目标,物理课教学导入对目标的达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创设探究氛围,提炼思维方法,提供想象的时空,并为学生组织思维的素材,暗示或指向具体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见课堂导入对一堂物理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1中学物理课堂导入的定义和理论基础
  "导"就是引导,"入"就是进入学习。导入技能就是指教师以教学内容为目标,在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用巧妙的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引导学生积极地进入到课堂的学习上来的教学活动方式。
  1.1中学物理教学的理论基础。导入教学理论基础来自中外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如我国教育家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思想,杜威的"思维五步教学法"等都突出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启发的重要性,这就成了今天课堂导入的理论来源。
  1.2中学物理课堂导入要坚持的原则。课堂导入要根据学科特点,内容的不同和学生的认知程度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一般地说,中学物理课堂导入要做到:一是导入要具有针对性,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和知识基础加以选择,使导入有较强的目的性;二是具有简洁操作性,导入要合理安排时间,"导入内容要与新课内容紧密相连,能揭示新旧知识联系的交点,使学生认识系统化。同时要注意课堂导入只是盛宴前的"小餐",而不是一堂课的"正传",所以时间应该紧凑得当,一般控制在2-5分钟之内,如超过则可能喧宾夺主。" 三是导入要具有吸引力、启发性。在中学课堂导入过程中,富有趣味的导入能够让学生很快进入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起到进入课堂的作用。同时,有启发意义的提问,情境也能更好的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为顺利教学提供条件。
  2中学物理情境导入法的使用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忽略学生发展本体,重认知,轻情感,重结果,轻过程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模拟情境被忽略,教学重点偏向知识本位。中学物理教师要善于运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探知学习的真谛。
  2.1创造新鲜生动的演示情境,导入新课。在物理教材中,有大量直观、形象、生动的物理知识,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精心设计出生动、新奇并贴近生活的演示情境,吸引学生的求知欲和注意力。比如在讲到"机械能守恒"的内容时,可以设计较为"惊险"的环节:让物体在触碰身体的时候来回摆动,使得既惊险又刺激,整个课堂情绪高涨,为理论教学提供了好的开端。
  2.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声色具备,导入新课。随着中学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的运用已经较为普遍。多媒体技术兼备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直观形象的优点,让学生进入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吸引学生有效联想和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
  2.3创设趣味活动,导入新课。在物理课导入中,可以考虑使用小游戏、小典故、小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使课堂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与一体,快乐教学,快乐学习。最典型的莫过于讲述万有引力定律,可以让学生学习牛顿的样子坐在前面,思考苹果落地的情景。并引出"为什么苹果会落地,月亮怎么还在头顶呢?"不仅场面生动、活波,而且学习易于进入状态,思考问题。
  3中学物理悬疑式导入法
  中学物理悬疑式导入一般包括悬疑问题的设置,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在探究过后要回到问题本身这样的导入形式。
  3.1悬疑问题的提出。即诱发学生问题的提出,中学物理教师要创设悬疑情境,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对问题形成初步判断。注意在悬疑问题提出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问题的可探究性,也要把握好问题的难度,反正问题过难,挫伤学生探知的积极性。
  3.2悬念的引导。"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障碍或引发矛盾,激起学生好奇与期待的心情,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领悟,从而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此阶段对应的教学原则是"强而弗抑",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设置问题或创设情境,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灰心,使学生达到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
  3.3释疑,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层层解开谜底,既能让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也能达到课堂教学的理想效果。在释疑过程中,要注意问题的难易,容易探究出来的,让学生自己解答,那些较困难的,需要老师细心引导,发掘,有时候要细致讲解,让学生不仅明白物理的表象,更要弄懂其本质特征。
  45W2H法
  "5W2H分析法又叫七何分析法,(1)why一原理是什么?(2)What一呈什么状态?(3)where-一从哪里入手?(4)when--与时空有何关系?(5)who一由谁来承担?(6)How一如何实施?How much--什么程度?如何提高效率?这种方法使得学生在教师给出的资料中自己寻找问题并进行探索,例如在物体的运动一节中,创设一个运动场景,让学生按5W2H法来分析运动的各个因素、环节及因果关系。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使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在此方法运用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相应的物理学习条件,包括物理实验室,物理运动器材等,在条件不好的学校,这种课堂导入法应用是有限的。
  总之,以上是物理课教学中几种常用的导人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中学物理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有区别的使用。在课堂导入过程中,要本着导入为学生学习有利和课堂效果最大化的原则,切记导入不可本末倒置,以形式的东西代替了教学内容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赵肇雄 浅谈物理课堂教学的常用导入方法[期刊论文]-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6).
  [2]赵海英 中学物理教学导入法初探[期刊论文]-成才之路2009(22).
  [3]张书君 浅谈物理教学导入的创设[期刊论文]-成功(教育版)2007(9).
  [4]马兴华.张穆峰 中学物理教学导入技能[期刊论文]-张家口师专学报2003,19(3).
  [5]徐莉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导入技能[期刊论文]-学周刊C版2010(4).
  [6]杨坤: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导入法新议[J].科技信息,2009(4).
  [7]陈亦莲: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导入技能的原则及运用[J].考试周刊,2011(79).
  [8]尹高生:谈中学物理新课教学的悬念型导入[J]物理通报,2011(4)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为了课堂转型,促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我校实施了"幸福课堂"模式,而贯穿幸福课堂教学的重要线索就是导学案。本文主要就导学案编写的几个原则及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导学案;编写;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169-01  在我区大力推行幸福课堂教学的新形势下,在教育局的领导和组织下,参加了鄞州区区域现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173-01  连词before 译成汉语有多种方法。这是由于英汉表达习惯不同而造成的。因此,在把before译成汉语时应结合具体情况,选择能忠实表达其含义而又符合汉语习慣的方法,下面归纳几种汉语的译法  1直译成"在……之前"。往往表示主句的动作先于从句的动作发  例1:Before I go out ,
期刊
摘要:以新课程的理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通过高效课堂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高效;课堂;阅读;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170-02  自2009年秋季,我省进入了高中新课程实施阶段,课堂教学强调"知识和能
期刊
火箭橇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介于室内和室外环境的高精度地面模拟试验设备,主要为被载试验品搭建一个高速试验环境,以便于研究试验品在高速度、高加速度、大过载运行等环境下的动态性能,常用于航空、航天、武器装备等领域。火箭橇在高精度轨道上的运行过程中包含了许多不确定的非线性因素,如发动机推力振荡、高温条件下滑靴软化磨损、系统质量持续性减少、速度过大产生的激波反射、非线性气动力的影响以及滑靴和轨道之间由于气动升力、轨道不平顺性、偏心推力等因素而产生的强耦合现象等,常常伴随着较大的能量损失,是多个物理场耦合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218-01  "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使教师教得累,使学生学得苦。新课堂教学要适应新课程标准,倡导积极鼓励学生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逐步成为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过程。这个过程引起了师生双方相互作用,促使新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的运用电教手段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它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同时也促进了小学生认知心理和智力的发展。为课堂教学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学习中。  关键词:电教媒体;优化;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202-01  电教
期刊
摘要:高效课堂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采取恰当的形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获取有效的知识与能力。  关键词:兴趣;方法;思想 ;思维;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215-02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201-01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数学教学树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中学数学教学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作为中学数学教师,深刻地反思我的数学教学历程,从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和理解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建立起新的中学数学教学观。  目前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存在著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关键词:例题;教学;反思;巩固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205-01  在我们平常的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困惑:例题不仅是讲了,而且是讲了多遍,可是学生的解题能力就是得不到提高!也常听到学生这样的埋怨:练习巩固题做了N道,数学成绩却原地踏步!考试的时候学生总是指望着试卷中出现老师平时反复讲的题目,可总是带来更大的失落感。  这应该引起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211-01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法的研究,但是对于学生是如何学,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较少重视。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指出的那样:"教学方法是由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运用的协调一致的效果决定的。"即教学方法是受教与学相互依存的教学规律所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