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仁学”教育思想浅论

来源 :大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孔子的“仁学”教育思想作为其道德教育的核心,是在当时礼崩乐坏的特定背景下提出的。其仁学概念的内涵包括:天人合一、明辨是非。孔子希望通过实行仁学教育,回到礼治的秩序轨道上去,达到礼治的理想状态。孔子的仁学教育思想中“仁知合一”、“仁者爱人”、“有教无类”三个方面是其主要体现。
  [关键词]孔子 教育思想 仁学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通过著书立说,提出以“仁”为中心的道德教育思想,以期实现其“大同”的政治理想。
  一、仁学教育思想产生的条件
  西周时期,随着手工行业的发展,商品交换的形式从原始的物物交换中分离出来,交换的形式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反过来又刺激了农业的发展,随着井田制度的瓦解,土地的私有化现象越来越常见。加上赋税制度的变化,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其深刻内涵反映的是:随着农业生产能力的发展,劳动者从土地的束缚中脱离出来,具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可见,手工业和商业及农业的发展,为仁学教育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经济背景。
  其次,經济关系的变革使传统的阶级结构及社会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政治上对于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西周宗法制度和分封制度遭受破坏;第二,大国争霸的趋势加剧,王室呈现出大权衰落的局面;第三,礼崩乐坏的局面形成,为了寻求出路,提出克己复礼的观念。
  二、孔子仁学教育的内涵
  西周时期,基础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己基本形成。为了更好的实施统治,统治者对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重新认知。在此基础上,孔子的仁学教育便潜藏了道德和伦理教育的内涵。
  (一)天人合一
  孔子通过推己及人建立起天人合一的仁学观念,不仅是对特定时代人们的真切同情,也在当下拥有了长足的生命力。孔子认为,万物应当有节制,人和自然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而非对立。
  孔子生活的时代,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的认识还比较落后,人们在自然面前极端无力,故孔子说道:“君子有三畏”,“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在孔子的理解中,是万物生长和季节运行的自然产业,而“行”与“生”说明孔子的“天”在时间和空间意义上都处在运动的状态,具有无上的权利,“唯天为大,唯尧则之”。究竟什么是道?在孔子的思想中,道的内涵更加接近于仁的范畴。《论语·述而》:“置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这个阐释中,就较为明显地看出,仁对于人的行为而言,是抽象的,处于人和天之间,在人触摸天的过程中,仁是最好的途径,故而有:“仁者爱人”、“仁非民之仁,而为人之仁也”的阐释,通过仁的行为,才能“浴乎沂,风乎雩,咏而归”。这种诗意的情怀,是孔子在仁的观念指引下,实现的天人合一。
  (二)明辨是非
  在纵观孔子儒家教育时,要将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及人格教育结合起来,考量现代社会的发展环境,使道德教育对自然科学以及技术形成反向作用力。因为传统的儒家教育往往将理想人格的塑造和现实环境隔离,倡导的是以道德精神为主的意识流文化,在此基础上,更应当注重“学所以为道”的观念,从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提升主体进行“仁”的能力。因此,培养对象明辨是非的能力,是孔子仁学思想的重要内涵。颜渊问孔子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通过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从内在和外在来规约自身的行为,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明辨是非,这就是仁。
  三、仁学教育思想的主要体现
  (一)仁知合一,性道相通
  自古以来,儒家大师们在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区分中争论得不可开交。孔子认为,作为人,真正需要做的是“体道”的统一,因为一个真正善良无邪念的人,道德的规诫对其是多余的,因其本身就是道。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在形而上与形而下的比较中,运用“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师,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物我合一的观念,将人的心智和德性相结合,做到“不得以天下万物挠己,己立后,自然聊当得天下万物”。通过诵读诗书、体察世情及静思坐禅等多种方式,锤炼心性,锻炼品质。
  (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的观念始见于论语.卫灵公,“因材施教”是朱熹在对孔子理论著作的理解上,提出的孔子仁学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
  子路和冉有针对“闻斯行诸”问题向孔子发问,即在听到一件事情时,应不应该立刻去做。孔子针对二人的不同情况进行了解答,子路的性格较为冲动,孔子认为,这种轻率和果敢性格的人应当听取他人的意见,三思而后行;而缺乏果断能力的学生,应当鼓励其进行独立的决断,避免优柔寡断。针对因材施教的的内涵,孔子的教学及内容进行针对性调整。该种教学观念的实质性内涵,不仅打破了官府对于教育的垄断,也是以人为本仁学观念的综合体现。
  综上,孔子的仁学教育思想不仅在当时有积极影响,也为后人的教育实践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指导。孔子倡导的“仁知合一”的理念,“仁者爱人”的精神,“有教无类”的教学方法,对于我国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有借鉴意义。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孔子的“仁学”教育思想,古为今用。
其他文献
[摘要]机械在长时间处于运行状态下常常会出现故障问题,导致机械无法正常运转,继而影响到机械生产活动。在机械的维修中常常也会因维修技术、人为疏忽以及管理不当导致机械不能完全修复。鉴于此,本文就针对机械维修中的质量管理做一些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以供参考,希望能为机械维修中的质量管理提供有效价值。  [关键词]机械维修 质量管理  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多重复性和高强度的生产工作都开始用机械来代
期刊
[摘要]2014年9月29日零点,浙江闰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闰土股份”、“该公司”)董事长、实际控制人阮加根被其家人发现坠落在闰土大厦西北角四楼裙楼平台上,后经抢救无效死亡。自从中国建立了自己的证券市场后,越来越多的企业获得了上市融资的机会,“能否上市”也成为衡量一家企业发展到某种“社会公认度”的重要标志。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下行、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上市企业高管轻生、跑路、失
期刊
[摘要]随着网络购物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断渗透,网络渠道在营销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商家在运用网络渠道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在线评论对潜在消费者的影响,尤其是差评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大部分好评失效等,面对这些问题,“好评返现”随之产生。以往学者对“好评返现”已有研究,大多基于第三方角度,倾向于研究它的合理性。本文将展示“好评返现”在消费者眼中是怎样的,这种措施是否能解决商家的担忧。 
期刊
[摘要]伴随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建筑行业取得了有目共瞩的发展,在我国相关优惠政策的引导下,很多建设单位在建设某类商品房时,采用了EPC模式,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建设效果,因此EPC模式迅速得到了大范围推广,但EPC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显现出一些问题,有待改进,例如,实际工作中出现了设计概算编制主体与施工图预算编制主体相互重合的现象,在该种情况下设计概算对施工图预算几乎没有丝毫控制作用。本文针对上述
期刊
[摘要]化学平衡的判断方法:1直接判断依据——可逆反应达平衡时:①同一物质:正反应速率=逆反應速率≠0,②不同物质:正逆反应速率之比=计量系数比;2其他判断依据——能变量不变则可逆反应一定达平衡。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京津冀三地在信息服务业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三地在信息服務业整体竞争力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北京信息服务业的综合竞争力具有明显优势,天津信息服务业的竞争力稍高于河北,但也不理想。因此,应在发展北京信息服务业的前提下提高京津冀信息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关键词]京津冀 信息服务业 比较分析  1.京津冀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  近年,京津冀信息服务业迅猛发展,但其发展水平与长三
期刊
[摘要]网络舆情是传统社会舆情在网络上的直接映射,网络舆情的管理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以CSSCI收录的“网络舆情”文献数据为基础数据,通过软件采用战略坐标图分析、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梳理国内网络舆情研究方向进展,以期对网络舆情管理和相关领域研究者起到借鉴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网络舆情 舆情管理 战略坐标分析 内容分析  引言  2009年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注重分析网络舆情”,
期刊
[摘要]2016年5月1日“营改增”试点在我国全面推开,预示着税收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文章首先总结了“营改增”政策出台的背景和内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营改增”对我国房地产企业带来的影响,并探讨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以期为推动我国房地产行业“营改增”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营改增 房地产业 影响 对策  一、“营改增”政策解读  (一)政策出台背景  作为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
期刊
[摘要]在数字化时代,出版物购买方式及阅读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方面给我国传统实体书店的生存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另一方面,也为传统实体书店转型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实体书店应当抓住机遇,主动变革,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关键词]数字出版 实体书店 发展困境 应对策略  一、数字化背景概述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阅读方式及出版形态也随之发生变化。多样化的阅读与多介质的出版成为常态。纸质阅读的单一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医院医疗技术水平逐渐提高,在复杂的医疗器材设备维护与诊断过程中,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医疗工作者要结合当代医疗设备工作的基本方法和理论,注重维护和维修方式,创新技术,加强更新手段,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具体分析和探究,逐渐对医疗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器材诊断维护过程进行分析,并做出明确的判断和推理,保证医疗器材设备安全可靠的进行。本文主要依据医院检验器材设备的特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