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的教育是以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健全个性等为特征的教育。实践表明,利用计算机的网络学习环境可以更有效地实施个性化教育,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健康个体人格的形成和个体优势智能的发展,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个性化教育计算机网络学习环境教学模式
  实施个性化教育是新世纪教育的重要目标,是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教授认为,创新精神和个性发展是衡量21世纪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他指出,21世纪的学校必须改变传统的只传授现成知识的教育模式,树立创造性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他指出创造性培养离不开学生个性的发展,只有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掘与发挥,探索知识的欲望得以调动与满足,才可能发现新问题做出新成绩,才能体现出真正的创造性
  一、注重个体化教育,着力提高教学效果发展个性化教育,不仅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适合当代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要,它对学生心理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今天,要高度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其独立、健康的个性,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实施个性化教学,需要探索出发展学生个性的教学模式。目前,一些教育专家、教育科研工作者和一线的教师都在这方面进行着自己的研究与探索。诸如“分层次教学法”、“分组讨论教学法”和“研究性教学等。本人认为,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的课堂教学采用“任务驱动—分层—协作”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个性的发展有着明显的作用。
  从教育教学理论上说,“任务驱动—分层—协作”教学模式的教育观点打破了过去的统一规格的人才观,主张人才结构的多层次、多样化,使受教育者都能“各得其所、各有发展”,这是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大背景的。著名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曾经指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现有的和潜在的两种水平,它们之间是“最近发展区”,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不同层次的差异出发,才能不断地建立新的发展区[2]。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个性亮点,注重学生情感发展,是个性化教学的关键。
  个性化教育就是根据个体有针对性地挖掘其内在的潜能或特长,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表现与发挥。因为每个个体都有相对的优势智能,而每个人都会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个性。教学中必须尊重每个个体的智能特点,让每个个体的特殊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发展。
  社会需要的是多种多样的才能和人格,而不单纯是需要杰出的个人。
  二、以计算机网络教学为依托,推进个性化教育进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即使教师发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只能采用分组等方式来实施个性化教学。这种教学的个性化程度有一定的限制。
  随着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网络化的计算机教室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目前,基于计算机网络教室进行教学的科目主要是信息技术课程。
  从信息技术学科来看,学生对计算机技术掌握的程度有非常大的差异。有的学生对文字处理、编辑排版类的信息技术技能掌握较好并富有极大兴趣,有的学生对画图等形象性思维活动突出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感兴趣,另一些学生对计算机的设置、程序的设计等方面偏爱,还有些学生被以往学习环境所限制,对计算机可能还知之甚少。所以学生的差异非常大,如果采用传统的统一规格教学方式,显然达不到教学效果,也违背教学规律。笔者通过实践教学,探索到利用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有助于解决这些矛盾。
  三、坚持因材施教,提高个性教育水平计算机网络教室提供了一种网络学习环境,即通过学生机的浏览器访问教师服务器的教学资源。在这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教师通过网络技术指导、监督、控制学生的学习活动,其主导作用也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采用自学、互动教学的模式。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要求,设计一项学生的作业,作为学生自我学习并完成的任务,这是目前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训练与接受信息,形成自己的知识、技能结构。如学用PowerPoint做演示文稿时,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演示报告并完成该作品;学习汉字输入及对文章的编辑时,设计写作自我简介或日记等图文并茂的文章等。
  (二)针对学生知识、技能水平的差异,采用分层次教学。将授课班按学生水平分为高低两组。对水平较低组的教学任务提出基本的要求;对水平较高组的教学任务提出较高的要求。例如,在学习Windows窗口操作时,对水平较低组学生要求掌握基本的窗口操作技能(基本的鼠标操作);要求水平较高组学生在熟练掌握了鼠标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学会键盘快捷键的窗口操作方式。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渗透“合作”与“协作”的教学方式来完成作业任务,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例如,对于“动画制作”
  部分的学习,在设计好自己动手制作的“作品”之后,要求学生两人一组合作完成,具体分组时一是要求自愿,这样可以保证协作的效果好;另一方面要求水平高低尽量搭配协作,这样可以促进能力较差学生的进步。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实践能力。教师要及时将学习任务发布到学习网站,以便学生可以随时查看任务和要求。对完成任务的相关学习资料即各种学习资源要不断充实完善,这样,学生可以从网络中获取知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是通过指导学生如何访问学习网站、答疑、排除问题和监督控制来实现的。
  四.教师是教学的核心之一,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来提高整个教学的水平。聘请知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学人员,以引进先进的网络技术。开拓学生眼界,通过参与社会中的网络技术实践,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网络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网络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第三,加强针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再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同时,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知识层次的差异,制定出相应的授课计划和大纲,并选择适当的教材作为学习工具。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尤其要重视教材选取。如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时,可以考虑选取计算机网络基础和计算机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教材;对于物流管理等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可以考虑选取Intemet应用、网页设计等方面的教材,做到因人施教
  总之,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的“任务驱动-分层-协作”教学模式不仅仅意味着给不同的个体提供不同的教育,更为重要的是,能使有不同特点的人得到不同的、有特点的、有个性的发展。
  “任务驱动-分层-协作”教学有目的、有层次性地使每个人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完善,最终成为有用的人才。然而,如何有效地使这一模式发挥更大的作用,发展学生的个性,还受到硬件设备和学生心理因素等的影响,这些都对“任务驱动-分层-协作”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形成不同程度的制约并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但是可以肯定,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学既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创造性,又能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技能和欲望,同学们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得到加强,个性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创新思维也得到最终的体现。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本文首先阐述了其必要性,其次探讨了培养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几点策略,以期为中小学教育者更好地展开养成教育提供依据。  【关键词】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一、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往往以训练为基础,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
近日,参加了国培学习主修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当下,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的引进课堂,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先进的教学模式正在向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挑战,多媒体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怎样把多媒体与高效课堂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教学的成绩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对高效课堂的一点理解  高效课堂,就是高效率,完成预定目标比例大。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尽可能更多的落实学习知识,使学生获得最
目的:通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患者现状调查,分析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不同时期中医证候特点,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不同时期中医证候分
中国画中如何体现时代气息这个命题,一个世纪以来百家争鸣,仍莫衷一是。而作为拥有完整的创作体系,创作题材、表现手法、材质运用均有着经典前例的中国花鸟画,如何在当下高速
教学解读:  《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
中小学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要在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最佳时期,要做到从小抓、抓小事,经常抓、抓平时。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发展,促进学生自觉性、独立性、自制力等良好个性品质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礼貌”教育  礼貌是学生品德表现的第一标准,主要指学生对长辈、对老师、对同学和他人要有礼貌,待人接物要有礼节。培养和主动养成礼
目的:  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半定量分析共刺激分子B7-H1 mRNA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共刺激分子B7-H1与重症肌无力发病的相关性,为
游戏活动是幼儿自愿参加的、轻松愉快的一种假象活动。游戏给幼儿带来了积极愉快的情绪,增添了生活的乐趣,同时满足了孩子交往的需要。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游戏是占有特殊地位的重要活动,是幼儿园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方式,是幼儿获得快乐的原动力。研究发现:玩游戏比上课更能发展孩子的体能、认知和社会性,是幼儿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教师观察和了解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内心世界的最佳窗口。幼儿在现有能力水平的基础上进
阴雨连绵,天空中飘洒着天使的眼泪,树叶被狂风撕扯着,揉捏着,跃入无底的深渊……  ——题记  雨停了,风止了,默默地走出烦闷的房间,想获得一份美好的心情。考试,对我来说是再简单不过了,然而这一次,我彻底被击垮了,自信散落了一地,60分哪!对于我是个多么沉重的打击!当那鲜红的分数映入我的眼帘时,四周似乎有一张大网,忽地收紧,将我紧紧地束缚,越挣扎越紧,让我透不过气。漫无目的地走地田间,眼底尽是忧愁与
课堂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已成共识,理想的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教学应是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平等,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等呈现出协调、配合与多样性的统一,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入学习的状态中,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提高、潜能得以发挥、能力得到锻炼、个性得以优化,这就是我们所期望达到的和谐课堂。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