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四个精准”提升扶贫实效

来源 :老区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keBabyY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东乡县大力推进扶贫工作,贫困人口数量逐年减少,全县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14224人减少到2014年的11242人,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的4.44%下降到2014年的3.51 %。目前,全县仍有6个省级贫困村、3709户贫困户。今年以来,东乡县坚持以“四个精准”为抓手,全力改变扶贫策略,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确保在2018年底前消除绝对贫困、在2020年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一、坚持精准识别
  1.选准贫困对象。坚持以深入开展“四进四联四帮”活动为契机,按照“农户申请、村民评议、逐级审核、张榜公示”的流程,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对11242名贫困人员再核查、再识别,特别是注重将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让同村群众按照全县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4600元以下标准先行识别贫困户,再由驻村干部根据政策要求进行筛查,做到人情户全部清理、脱贫人员及时退出、真贫人员和返贫人员全部帮扶。
  2.找准致贫原因。按照“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的工作要求,认真开展了对扶贫对象致贫信息的收集工作,逐一调查了当地的资源条件、农田设施、产业发展和贫困户的家庭结构、经济收入、教育程度等情况,对全县贫困户进行建档立卡,统一填写了《东乡县精准扶贫工作结对帮扶一览表》。据调查统计,全县11242名贫困人员中,因环境恶劣、交通落后造成贫困的有1825人,占16.2%;因缺技术致贫的有912人,占8.1%;因缺资金致贫的有3125 人,占21.8%;因病致贫的有2450人,占21.8%;因残致贫的有927人,占全县贫困人口8.2%;因灾致贫的有1128人,占10.1%;其它原因致贫的有875人,占7.8%。
  3.定准扶贫类别。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原则,根据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建立帮扶台账,明确了目标、措施、责任人和扶贫对象户收入变动等内容和指标,确保将帮扶资金、扶贫措施精准“滴灌”到每一个贫困对象,其中对因年老体弱、肢体残疾、智力障碍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的纯低保户和五保户,统一纳入政府救助范畴,落实基本生活保障及提供其他社会救助,对具有一定发展能力的贫困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在发展产业、贷款担保、培训技术等方面予以扶持。
  二、坚持精准帮扶
  1.单位结对帮扶。按照省、市、县级部门不重叠安排的原则,整合各级帮扶单位力量,共同推进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工作。目前,除了省市部门挂点帮扶的6个村外,全县按照“1+X”模式,安排140个县直单位对17个乡镇(场)的146个村进行帮扶,要求每个帮扶单位选派2-3名工作人员,组建驻村“连心”小分队,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结对帮扶。目前,全县安排350余名县乡干部深入基层挂点帮扶,重点开展送温暖、送政策、送技术、送项目、送微心愿等活动。
  2.能人结对帮扶。鼓励致富能人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优势,以资源开发、产业培育、市场开拓等形式投资兴业,带动贫困人员致富。目前,全县共组建了油茶、蔬菜、水栀子、金银花、白花蛇舌草种植和泥鳅养殖等12个扶贫专业合作社(协会),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000多万元,撬动社会资金1.5亿元流向扶贫领域,大大提高了致富能人对贫困户增收的带动能力。比如,在孝岗镇红岭村打造了规模较大的泥鳅养殖供苗基地——江西恒佳泥鳅养殖基地,一期建成面积已达200亩,每年可繁殖泥鳅苗10亿尾。该基地通过安排就业、技术入股等方式,已发展泥鳅养殖户50多户,养殖面积达1800多亩。
  3.亲友结对帮扶。采取“亲帮亲”、“邻帮邻”等方式,发动贫困人员亲朋好友重点围绕子女就学、外出就业、产业帮带等方面开展结对帮扶,助推贫困人员脱贫致富、安居乐业。目前,全县已发动2208名亲友开展结对帮扶,进一步提高了扶贫工作的实效性。
  三、坚持精准施策
  1.突出产业扶贫。根据贫困村的特色产业和市场需求,正在探索建立集“一个扶贫基地、一个优势产业、一个合作组织”为一体的“三位一体”产业扶贫模式。目前,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建产业基地,采取“基地+贫困户”模式,引导有意愿的贫困户到基地发展产业。第一种形式是针对资金缺乏的贫困户,由政府通过招商引资模式,引进企业发展特色产业基地,由企业向农户免费提供种苗、技术等扶持。比如,在红光垦殖场王港分场二队、岗上积镇东源村分别打造了一个占地300亩、200亩的泰国花奇莲莲藕种植基地。经初步测算,种植1亩泰国花奇莲莲藕仅需5000元成本,亩产约3000公斤,每亩纯利润高达1.3万元,远远高于水稻或常规农作物的经济效益。第二种形式是由政府主导建设产业基地,带动贫困户依靠自己的山林、山塘、水库等资源脱贫致富。比如,县投入600万元,在邓家乡规划打造了占地5000亩的花果山生态园,其中以土地流转的形式,规划建设了占地900余亩的百姓家业基地,作为当地的产业扶贫基地,现已发展20多户村民投入苗圃产业,人均增收超过3000元。
  2.突出安居扶贫。按照“挪穷窝、改旧房、换新颜”的思路实施安居扶贫。挪穷窝,即实施移民搬迁,集中50%以上的移民经济发展规划资金支持移民示范村建设,其中对整村或直补人数在60%以上的移民村组优先开展示范村建设,今年重点启动了井山水库规划区内2000名移民搬迁工作,重点打造了孝岗镇科外村小组避灾移民搬迁等4个移民亮点示范村。改旧房,即实施危房改造,其中将贫困户全部纳入农村住房保障体系,对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等困难群众每户补助1.15—1.95万元,对维修加固房屋的困难农户每户补助3500元,对居住在D级危房且无经济实力的建房户实施“交钥匙工程”。换新颜,即实施村庄整治,优先将贫困自然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点,不断改善村容村貌,6个省定贫困村新修村组公路和入户公路87.6公里,新建和维修农村桥梁12座、维修小(二)型水库及山塘50座,清淤沟渠30公里,改造农村电网120公里,自来水网、网线电视基本普及到村到户。   3.突出保障扶贫。就业方面,为贫困户免费提供职业技术培训,凡是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证书的每人补助1000元;对贫困户“两后生”参加中职、高职学历教育的,分别连续2年、3年给予每人每年2000元补助;购买开发400个城管、环卫、园林、农村垃圾清理等领域的公益性岗位,扶持贫困户就业。教育方面,为考取普通高中、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每年提供生活补助,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每年补助寄宿生活费,对中等职业教育家庭困难学生每人每年发放助学金。医疗方面,为农村儿童白内障、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重大疾病提供医疗救助,为贫困家庭重性精神病患者实施免费救治,资助农村低保、五保、重点优抚等六类人员参加新农合。扶残方面,对接受初等教育、高中教育(含高职)、高等教育的残疾学生每人每年分别补助400元、800元、1000元;帮助残疾人进行康复治疗,对所有精神病患者每人每年提供500元药物救助;对14周岁以下聋哑儿童装配助听器的每人补助2000元; 对贫困残疾人住院费用在1万元以上的给予1000-4000元的救助;对重度残疾人提供每人每年500元的居家托养阳光补贴。救助方面,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逐年提高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
  四、坚持精准见效
  1.健全多元投入机制。为进一步建立扶贫开发资金持续增长机制,县里以财政资金为杠杆,撬动金融、社会资金向扶贫领域流动。在财政资金投入上,除积极争取省市扶贫项目资金外,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变”的原则,捆绑整合农业、林业、交通、教育、卫生、民政等领域的资金,不断做大扶贫资金总量。在金融资金引导上,逐步健全贫困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权“三权”抵押贷款的多元担保机制,加大对贫困户的信贷支持。在社会资金撬动上,探索搭建资金互助平台,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大户帮助贫困户解决资金问题。
  2.健全动态管理机制。为彻底消除漫灌式扶贫现象,启动建设了“互联网+扶贫”工作平台,动态管理精准扶贫工作。在扶贫对象管理上,建立贫困户动态管理台账,确保扶贫对象脱贫后退出、返贫的重新纳入。在扶贫成效管理上,建立反馈机制,由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对各类扶贫资源到村到户情况,以及贫困村产业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并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公布。
  3.健全考评责任机制。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年终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牵头,对各地各部门的精准扶贫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政绩考评挂钩,并作为各级干部提拔任用、年度考核等次确定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无起色、推进缓慢、未完成责任目标的乡(镇、街道)、职能部门和帮扶单位及干部进行通报批评,视情况进行问责,彻底解决一些帮扶单位“只挂号、不看病”的问题。
  责任编辑:上官涛
其他文献
开栏语: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自“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卓越成绩,实现了减贫50万人的目标,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稳定。这其中不乏值得推荐的亮点、经验、典型,他们就像散落在赣鄱大地上的珍珠,等待我们将其串联成最美丽的项链。本刊将从2015年02期开始,开设《亮点聚焦》栏目,对“十二五”期间,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江西扶贫和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第二次国内考察就到河北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考察扶贫工作。连续三年新年第一次国内考察都到贫困地区,今年更是把扶贫攻坚作为重点,1月到云南,2月到陕西并在延安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6月到贵州并在贵阳召开部分省区市扶贫座谈会,7月主持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扶贫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扶贫开发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
期刊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是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的必由之路。为进一步掌握当前全南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近期,笔者深入金龙镇木金村开展实地调研,就当前如何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进行调查分析。  一、基本情况  金龙镇木金村是全南县市级贫困村,位于金龙镇北部,与增坊村、水口村接壤,距
期刊
深冬时节,行走在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的农村大地,会看到一条条干净平整的水泥路通向村庄,一幢幢漂亮的楼房掩映绿树之中,一个个扶贫产业基地生机盎然,村民们脸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一派村美民富和谐喜人景象。  今年以来,吉州区扶贫和移民办深入基层、扎实调研,着力抓好精准扶贫,积极开展村庄整治,培育发展产业项目,切实做好水库移民安置发展工作,全面完成春季攻坚和主题推进活动各项目标任务。目前,已对全区19个重
期刊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伴随着岁月脚步声,我们告别了极不平凡的2014年,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15年。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回首刚刚过去的2014年,全省各级扶贫和移民部门在省委、省政府及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办25号文件、赣府字19号文件和扶贫开发新纲要的总体部署,凝心聚力,狠抓落实,全力推动扶贫开发和水库移民管理。  这一年,减贫缓贫实现了预期目标。通过精准扶贫和区域发展两轮驱动
期刊
[提 要]用“最新鲜”企业原材料,财富中文网财富500强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进行加工,思考中国企业转型增长。基于财富2015年美国500强和中国500强研究视角比较分析中美两国企业及中国企业转型增长。基于2015年财富世界500强视角比较分析中美日三国企业及中国企业转型增长。美国苹果公司和日本索尼公司较量分析表明企业经济较量是国家经济较量重要载体。  [关键词]中美日三国;中国企业;企业转型增长;创
期刊
[提 要]城乡发展不均衡是制约我国各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江西等欠发达地区通过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以收入分配均等化为导向,构建有效的城乡就业结构优化机制,包括投入机制、激励机制、服务机制、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能够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而推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城乡就业结构优化;机制构建;收入分配均等化  [作者简介]张 文(1975—),男,南昌大学经济管
期刊
车门村位于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西北方向,距合市镇9公里。全村辖8个自然村11个村小组,389户1536人,劳动力人口810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口393人,占总人口的25%。全村耕地面积2594亩,人均耕地1.65亩,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320元,是该县“十二五”时期省级贫困村。  近年来,该村立足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这个根本,充分发挥山地资源、能人智力、设施便利等方面优势,通过“能人示范带
期刊
近日,笔者来到吉安县天河镇横林樟树陂苗族移民村。只见村边清澈的溪水哗哗地流淌,几个身着苗族服饰的妇女正在溪边浣洗衣物。山脚下9栋棕白相间、融合了苗族特色和庐陵建筑风格的两层吊脚洋楼一字排开。上面贴的同一内容的对联横批“感谢政府”在大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原来今天正赶上该村9户苗寨移民喜迁新居。苗民们换上少数民族的节日服装,载歌载舞,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宾客。这些苗民用自己最朴素的歌舞衷心表达着对党
期刊
[提要]自2000年后,我国由经济庭审判制度改为大民事审判制度,关于商事法庭建立与否的争论从未停歇。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商事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变化对于商事审判制度的要求也在提升。而改革后的商事审判格局在现有的国家经济制度下有何缺陷,又将如何改进。文章将通过对国外的商事审判组织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和把握,主要从商事法院的法国入手,厘清商事审判组织的优势与特色,结合实际国情,找到我国商事审判组织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