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村民的“草根银行”

来源 :老区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rr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门村位于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西北方向,距合市镇9公里。全村辖8个自然村11个村小组,389户1536人,劳动力人口810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口393人,占总人口的25%。全村耕地面积2594亩,人均耕地1.65亩,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320元,是该县“十二五”时期省级贫困村。
  近年来,该村立足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这个根本,充分发挥山地资源、能人智力、设施便利等方面优势,通过“能人示范带动、设施支撑牵动、技术保障推动、借力引资撬动”,先后培育发展了芳樟、药材、苗木、油茶、种猪繁育、爆竹烟花等10余个产业,并在村支部书记的带领下,组建了车门村经济组织联合会,涵盖全村所有产业专业合作社。目前,车门村级经济组织联合会通过三年的发展,会员人数已达420余人,不仅覆盖全村11个村小组,还辐射覆盖周边6个村委会35个村小组。车门村级经济组织联合会的成立和发展,使车门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1320元提高到2013年的7900元,实现年均翻番,贫困人口由2010年的495人减少到2013年的277人,每年减贫率达20%以上,比全县平均减贫率高出3个百分点。车门村级经济组织联合会,已成为村民名符其实的“草根银行”。
  能人示范带动。一个地方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瓶颈,就是农民的思想观念、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守旧,害怕失败,不敢冒闯。只有通过能人的示范和引领,让这些人成为“领跑”农村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和农民致富的“领头雁”,才能形成“一个经济能人带动一大产业,一大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产业发展模式。对此,车门村两委班子形成高度共识,村支书记徐国群充分发挥自己资金雄厚、门路广、信息灵的优势,率先在2010年创建了金溪县合市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车门加油站,安置村内劳力47人,之后又发展苗木种植基地80亩,吸收会员20户,年产各种苗木500万株,年创产值1200万元。村支委胡小明、种植能人周小文则发挥自己土专家的技术优势,发展竹荪菇食用菌种植,面积达365亩,吸收核心会员30人,亩均纯收入达9000元。社员周叔文2013年入会后在理事会的指导下发展竹荪菇8亩,获纯利7.2万元,一下子就脱贫盖起了两层楼房。说起这些变化,大家都说,这都是村里致富能手徐国群、胡小明他们带出来的新产业。
  设施支撑牵动。基础设施之所以是基础,是因为它是所有产业最基本的支撑,没有基础设施的支撑,产业发展只能是空谈。车门村高度重视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整合扶贫、移民、农业、水利、交通等各方资金,修建了村组水泥路14.3公里,率先在全县实现组组通水泥路,兴修水库12座,兴建桥梁3座,实施标准田园化建设,面积500余亩,新建排灌站3座,全村8个自然村有7个自然村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其中2个自然村被评为市县示范村。基础设施的完善,降低了生产资料、产品和生活资料的运输成本,提升了产品利润空间,提高了产出效益。正邦集团老总姜漾对此深有感触,他说:“刚开始我们还担心厂房建设在乡村山坡上太偏僻,对企业生产经营有很大的不便,但现在水泥路直接修到厂门口和基地旁边,并与县道贯通,离金溪高速入口不到10公里,产品及原材料运送十分便利”。
  技术保障推动。作业产业的另一个支撑就是人才技术的问题,说到底就是科普技术和管理技术的问题。没有产业发展相关的技术作支撑,要发展并壮大产业,提升产业档次,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车门村在发展村级经济组织联合会的同时,就把人才和技术作为首要基础,先后吸收了60余位经营大户、本土专家为核心会员,聘请了10余位农业技术人员为联合会的长期顾问,并先后举办了6期产业种植、管理培训班。如该联合会的竹荪菇食用菌基地,在本土专家、理事长李蔚林的指导下,实行统一材料采购、统一菌种发放、统一时间下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价格、统一渠道销售、统一商标品牌、统一产品包装的“八个统一”,规模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基地面积已达365亩,入会社员112人,产品获部颁“无公害农产品”及生产基地认可,干果每斤价格达120元,仅此一产业农户每年就可增收0.8万元以上。
  借力引资撬动。投入是产业的前提,没有投入,讲产业发展只会是纸上谈兵。而贫困村的产业发展投入主要是依靠极为有限的专项财政扶贫资金。车门村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借助外力推动了产业的蓬勃兴起和发展。2011年该村引进了由正邦集团投资1.5亿元兴建的集芳樟纯种示范基地、原油提炼加工、饲料加工及江西原种猪养殖为一体的循环经济园,目前芳樟纯种示范基地面积达1500亩,年产芳樟粗油27吨,年实现沼气发电64万度,产有机肥3.3万吨,年出栏纯种种猪10000头、猪仔15000头,年实现产值8800万元,每年安置本村员工52人,吸收零时劳力1300余个。村民龚华告诉笔者,原来村里的山地多半闲置。2012年,正邦集团租赁了他们的山地栽种芳樟,农闲时他们为公司打工,栽种樟树、收割芳樟,报酬90元——100元一天,农忙时则干自家农活,山地每年还有“租金”,仅此一项,每户就可增加收入3600元以上,日子过得很惬意。
  [作者简介]
  陈雪官,金溪县扶贫办主任。
  ■责任编辑:邵猷芬
其他文献
[提 要]精准扶贫是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有效治贫方式。近年来,江西省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贫困群众为扶贫对象,瞄准重点、精准制导、定点清除,扶贫开发成效显著。新形势下,进一步推动扶贫开发工作,需要大力实施精准产业扶贫、保障扶贫和安居扶贫。  [关键词]精准扶贫;挑战;路径;江西省  [作者简介]刘清荣(1964—),男,《老区建设》
期刊
贫困是物质的贫乏,但归根结底是知识和技能的缺乏。教育不扶贫,难有真脱贫。”南康区决策者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该如何破题?该区充分发挥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以及优质教育资源丰富和民营经济活跃的优势,积极探索教育扶贫新模式,演绎出一幕幕“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的生动实践。  资助贫困学校和贫困生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今年高考,南康中学高三(7)班学生张华玉以优异成绩考入江西财大。但当她手捧着录取
期刊
他微胖,厚耳垂,为人处世饱含大度和洒脱,恰似心慈面善的弥勒佛;他下过放,当过老师,干过银行,见多识广;他更是一个实干派,乐观、敏捷、勤奋。他,就是人民银行南昌中支第二轮定点(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中云镇龙山村)包扶工作组组长孙卫星,同志们喜欢亲切地叫他老孙。他任组长三年,帮扶工作抓住了关键、挖出了潜力、取得了实效。  因博爱之心,尽享帮扶之苦乐  对于年纪奔六的老孙,是坐办公室做管理舒服,还是到山旮旯
期刊
开栏语: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自“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卓越成绩,实现了减贫50万人的目标,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稳定。这其中不乏值得推荐的亮点、经验、典型,他们就像散落在赣鄱大地上的珍珠,等待我们将其串联成最美丽的项链。本刊将从2015年02期开始,开设《亮点聚焦》栏目,对“十二五”期间,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江西扶贫和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第二次国内考察就到河北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考察扶贫工作。连续三年新年第一次国内考察都到贫困地区,今年更是把扶贫攻坚作为重点,1月到云南,2月到陕西并在延安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6月到贵州并在贵阳召开部分省区市扶贫座谈会,7月主持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扶贫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扶贫开发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
期刊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是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的必由之路。为进一步掌握当前全南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近期,笔者深入金龙镇木金村开展实地调研,就当前如何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进行调查分析。  一、基本情况  金龙镇木金村是全南县市级贫困村,位于金龙镇北部,与增坊村、水口村接壤,距
期刊
深冬时节,行走在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的农村大地,会看到一条条干净平整的水泥路通向村庄,一幢幢漂亮的楼房掩映绿树之中,一个个扶贫产业基地生机盎然,村民们脸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一派村美民富和谐喜人景象。  今年以来,吉州区扶贫和移民办深入基层、扎实调研,着力抓好精准扶贫,积极开展村庄整治,培育发展产业项目,切实做好水库移民安置发展工作,全面完成春季攻坚和主题推进活动各项目标任务。目前,已对全区19个重
期刊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伴随着岁月脚步声,我们告别了极不平凡的2014年,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15年。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回首刚刚过去的2014年,全省各级扶贫和移民部门在省委、省政府及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办25号文件、赣府字19号文件和扶贫开发新纲要的总体部署,凝心聚力,狠抓落实,全力推动扶贫开发和水库移民管理。  这一年,减贫缓贫实现了预期目标。通过精准扶贫和区域发展两轮驱动
期刊
[提 要]用“最新鲜”企业原材料,财富中文网财富500强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进行加工,思考中国企业转型增长。基于财富2015年美国500强和中国500强研究视角比较分析中美两国企业及中国企业转型增长。基于2015年财富世界500强视角比较分析中美日三国企业及中国企业转型增长。美国苹果公司和日本索尼公司较量分析表明企业经济较量是国家经济较量重要载体。  [关键词]中美日三国;中国企业;企业转型增长;创
期刊
[提 要]城乡发展不均衡是制约我国各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江西等欠发达地区通过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以收入分配均等化为导向,构建有效的城乡就业结构优化机制,包括投入机制、激励机制、服务机制、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能够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而推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城乡就业结构优化;机制构建;收入分配均等化  [作者简介]张 文(1975—),男,南昌大学经济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