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地理学家眼中的楼阁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0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3月,广州大学曾大兴教授做客央视百家讲坛,讲述了九座“中华名楼”,深受观众喜爱。现在看来,曾教授当时应是有意通过此节目,传播其具有独创性的一个文学地理学概念——文学景观。今年8月末,曾教授交给我一个“任务”,为他新出版的《中华名楼》一书写一篇评论,我不揣谫陋,爽快地答应了。

“文学景观”概念的提出


  近三十年来,随着地域视角和空间维度被引入文学研究,文学地理学悄然崛起,方兴未艾。曾大兴教授一直致力于文学地理学的实证研究与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先后出版了《文学地理学研究》《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气候、物候与文学:以文学家生命意识为路径》《文学地理学概论》《岭南文化的真相——岭南文化与文学地理之考察》等多部学术专著,其中《文学地理学概论》一书,“标志着文学地理学学科初步建成”(杜华平《文学地理学学科建设的一个标志——读曾大兴〈文学地理学概论〉》,《世界文学评论》2018年第1期),在文学地理学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值得强调的是,该书第六章初步建构了中国的文学景观理论。顾名思义,文学景观是指与文学名家名作密切相关的自然或人文景观。景观一词源自西方话语,曾教授从景观中分离出文学景观一类,对其进行了界定、分类及系统的理论阐述。窃以为,这一发现与厘清十分符合中国历代景观的实际状况和特点,可以说是有着非常敏锐的学术眼光和自觉的理论建构意识。中国古代对景观多称名胜、遗迹或古迹等,所建多依山临水。故登高远瞩,水色山光,尽收眼底。历代文人又多喜登临赋咏、雅集唱和,故诗词歌赋,代代累之,蔚为大观。因此,中国历代景观多数都或多或少地与文学有关,有的甚至由于文学名家的品题而闻名遐迩,成为著名景观。如果说,中国景观的鲜明特色乃是与文学密切相关,大概是没有问题的。
  其实,在文学景观这个概念被提出之前,许多古代文学学者和地方文化学者已经在做相关的研究,如俞明的《历代名胜与中国古代文学》,闻博的《名胜古迹与文学的亲缘关系》、我的导师程杰教授的《中国梅花名胜考》以及拙著《欧阳修遗迹研究》等,或是从地域文化角度,或是从文学专题角度,或是从作家角度,或是从文物角度。这些研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到了景观的文学价值,但总体来看,其所注重者还是景观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这是受西方文化景观理论影响的缘故。事实上,文学景观与文化景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对文学价值的重视程度则是其主要区别。因此,文学景观概念的提出,不仅符合“中国特色”,而且指出了中国景观研究不容忽视的一个重点,即景观的文学价值尤其是审美价值。

关于《中华名楼》


  《中华名楼》一书是曾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讲授“中华名楼”系列节目的一个讲稿,该书所讲述的九座著名楼阁都属于文学景观。作者在讲述这九座楼阁时,即是以文学景观理论为理论基础,详细考述了它们的地理位置、始建年代、损毁与重建的情形、性质、特点以及相关作家的生平、遭遇与行踪等,尤其是重点解读了与这些楼阁相关的诗词、古文、楹联、传说等,揭示了它们动人的文学魅力。从文学景观的角度来看,该书至少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
  其一,该书对九座楼阁的讲述,生动地揭示了文学景观的主要特征。
  文学景观通常以历史建筑和自然风景为基本载体,同时又具有文学的内涵和审美的价值,是地理环境与文学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往往与至少一位文学名家或一篇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或文学掌故等密切相关,在古今游人或读者中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在历史上屡废屡建(曾大兴《文学地理学概论》,P233—237)。《中华名楼》讲述的这九座楼阁皆具备以上特征。它们襟山带水,借景生辉。其闻名古今所倚赖的文学作品体裁各异,有诗、词、文、小说、掌故及传说等,但都有著名的文学家为之品题,影响深远。如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门外黄河岸边的鹳雀楼,巍峨壮美,气势恢宏。登楼远眺,东面蜿蜒起伏的中条山“献愁供恨”,西面奔腾不息的黄河水争入眼帘,视野十分壮观开阔。鹳雀楼最早建于北周,原为具有军事防御性质的建筑,并不知名。后经唐代众多诗人尤其是王之涣《登鹳雀楼》品题后,才扬名天下。此楼之实体景观虽在金末元初毁于战火,但文学作品中的虚拟景观是不朽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啸歌使鹳雀楼影响深远,“成为了一个登高望远的文化符号,一个昂扬向上的精神象征”(《中华名楼》P218),历代吟咏不绝。终于在2002年,此楼由山西省永济市人民政府重建峻工,雄姿雅韵得以再现。
  其二,该书对九座楼阁的讲述,有力地诠释了文学在普通景观地标化、名胜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文学尤其是其中的传世名篇提高了景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景观是静止不动的,它的美有待来访者的欣赏才会被发现,但声名仅靠口耳相传流播,影响力是有限的。文学作品则有着更为多样、有效的传播媒介与途径,如书籍、石刻、音乐等,因此景觀的声誉可乘着文学的翅膀而家喻户晓,名扬四方,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楼不在高,有文则名。有的景观一开始可能并不十分知名,但随着诗人的造访、文学名篇的出现与风靡,也迅速闻名遐迩,深入人心,影响深远。如位于武汉的黄鹤楼,始建于东吴,最初也只是一个军事设施,默默无闻。初唐以来,众多诗人的游览品题,尤其是崔颢的《黄鹤楼》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三首诗,以及与这两位诗人有关的一段文学佳话,极大地提高了黄鹤楼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寂寂无闻的黄鹤楼得以扬名古今,被誉为“江南第一楼”。
  文学提高景观知名度的内在机制是怎样的呢?文学景观多位于山水之间,景观之美不仅在于建筑自身,还在于其与周边自然景观的浑然一体,更在于修建者运用“借景”的原理,将山水美景尽收于登临者眼中。“美不自美,因文而彰”,景观文学的创作是作家的审美发现与景观美感彰显的过程。作家在运用语言文字描绘景观时总是极力捕捉景物的个性特点,致力于反映景物的形象特征,不仅要图形写貌,而且尽可能形神毕现,特征突出。因此,景观的美感特征往往在作家的描绘中得到了彰显,又在后人的不断体认、肯定中越来越鲜明。与此同时,不同时空的作家又致力于表现个人对景观独特的审美感受,因此景观多角度、多层次的美感特征又被不断地揭示了出来。如位于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台之上的岳阳楼,下临水域阔大的洞庭湖。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出了洞庭湖波涛摇撼的宏大气势以及水气蒸腾、烟波浩渺的神秘之美。杜甫的诗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则写出了洞庭湖涵映日月、包蓄天地的壮阔景象。而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月潜形”“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欧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等,又写出了洞庭湖在雨季与晴天的不同景色,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景观的形象,在未曾光顾或登临的人们的心里,原是很抽象的。而文学作品的描述不仅揭示了景观的美感特征,赋予了景观新的美学价值,还唤起了人们对景观的想象与向往,激发了人们到此一游的热情和愿望,从而提高了景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其他文献
1980年春节前后,汪曾祺收到一位中年作家的来信。这位友人听说汪曾祺要给沈从文的选集写后记,心里“咯噔一跳”,嘱咐汪曾祺“应当把这事当一件事来做”。汪曾祺确实把写沈从文当作一件有始有终的事来做,他从80年代初写到90年代,完成了《与友人谈沈从文》《沈从文和他的〈边城〉》《我的老师沈从文》《沈从文的寂寞——浅谈他的散文》《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一个爱国的作家》《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和《中学生文学精
晚清以降,中国现代大学这一百多年的“光荣与梦想”,最让人感怀的,是与整个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而非具体的教学或科研成果。在不久前出版的《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中,我谈及:“抗战中,大批中国大学内迁,其意义怎么估计也不过分一保存学术实力,赓续文化命脉,培养急需人才,开拓内陆空间,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一种民族精神以及抗战必胜的坚强信念。”其实,还有另一个论述角度,那就是,现代大学这一制度设计,给无数读书人
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也是最易触发文人骚客万般情思的季节。《诗经》时代的诗人就吟咏出一批动人心魄的春之歌。《豳风· 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春阳鸣禽引出遵彼微行的采桑女;《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鲜艳桃花托出宜其室家的新嫁娘;《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涣涣春水引来少男少女携手同游之欢乐;《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依依杨柳诉说离家远戍征人之离愁。汉初
/壹/  现在真有读不完的书,但感觉写书的人似乎比读书的人还要多些。我经常去一些大的书店,发现空荡的时候多,买书人与卖书人大致相等,有门可罗雀的冷清。上图书馆的人也越来越少了,那里的工作人员越来越清闲。有一位馆长对我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都特别爱读书、借书,要办一张借书卡,还得托关系、走后门,馆里每天来借书、看书、查资料的人,总是络绎不绝。那时人们都渴望知识,以读书为荣,读书为乐。我说,从一个
民国时期由茅以升主持设计和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铁桥——钱塘江大桥,是一项公认的设计优良、技术先进、建造难度极大的重大工程,由时任浙江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曾养甫定议,延聘当时中国最为知名的桥梁结构学教授茅以升主持,从1932年动议筹划到1937年秋季建成,历时约五年。这一大桥更因建成89天后,为阻止侵华日军南下越江,由国民政府军事当局自行实施炸毁举国关注。桥工处处长茅以升悲壮留下“不复原桥不丈夫”
端午,重午也,就像七七,双七也,都源自天象崇拜,都不过是人们美好想象的理想节日。七夕节被赋予了爱情内涵,成为了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而端午节则被演变为美好而悲壮的故事,成为了中国最富有历史文化内涵而最具刚健人文精神的中国文化节日。  中国民间这么多的节日,而将一个节日与某一个具体人联系起来,成为某一个人的纪念日的,似乎还只有端午。起源于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内容的端午节,经过历代长时间的选择
作家刘心武曾说,文学与建筑隔行却并不隔山。其实,伦理与建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从人类建筑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建筑所表现出的伦理意蕴和精神特质,使人们早就意识到不能简单将建筑与只有实用功能的房子画上等号。建筑伦理是一个充满跨界魅力的研究领域,它要回答诸如人类如何才能诗意栖居?中国传统建筑反映了什么样的伦理观念?建筑有何伦理功能?建筑有美德吗?城市为什么要少一点美学、多一点伦理?中西建筑史上有哪些典型的
铁流、徐锦庚的《中国民办教育调查》是全面追踪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历程、全景式反映中国民办教育现状的首部长篇报告文学作品。作者既从宏观角度梳理了中国民办教育诞生的时代背景、发展历程、成败得失,从而呈现出一种“史”的叙述视野,又从微观角度以典型学校、典型人物、典型现象、典型经验为考察对象,详细呈现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细部景观,留下了详尽、真实、生动的第一手资料。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为
有位作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然而,真正能够沉下心来,付出毕生精力去做一件事并且把这件事做好的人,其实并不多见,因为这需要执着的精神和坚韧的毅力。从陈梧桐先生身上,我就深切感受到这种精神和毅力。因1969年被下放安徽凤阳“五七干校”,陈先生无意中与朱元璋结下缘分。在此后长达40多年的时间里,陈先生紧紧抓住朱元璋这个题目不放,成为学界公认的朱元璋研究权威。即使年过八旬,依然精
十多年前,时值《博览群书》创刊20 周年,我给杂志写了一篇题为《与一份杂志交朋友》的纪念文章。我在这篇文章里写道:  一个作者和一份杂志的关系,有时真是一种说不清的缘分……屈指一算,我和《博览群书》的交往,已经有七八年,先后为杂志写了十多篇文章。不知不觉中发现,到目前为止,《博览群书》成为我写文章最多的杂志,和杂志之间的感情和默契,也与日俱增。  当时我并不知道,在这之后的两年里,我接着给《博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