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现代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教育。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保护学生好奇心,不断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好奇心在创新活动中起着动力源的作用。教师不仅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还要在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好奇意识。
  二、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为学生创新思维提供自由的空间
  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能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更好地扩展他们自由思维的空间。
  三、钻研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要借助教材中有利的因素,对学生进行打破常规的思维训练。
  四、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因为想像力是创新的翅膀
  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地舒展想像的翅膀,增长智慧和灵感,培养创新能力。
  五、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通过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充分培养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动脑的能力,特别是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让他们在“乐中有所得、得中有创新”。
  六、无论采取什么教学方法,首先还是需要有一个具有创新思维的教师
  老师必须首先开放自己的头脑,多角度、辩证地看待各方面的问题,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善于采取启发式教学,提倡结果多样化,善于鼓励学生等。为学生的创新学习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思维;创新教育;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水平提高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江泽民语)随着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在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过程中,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战线乃至社会的热门话题。
  什么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受教育者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一种以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指导思想,是使受教育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培养形成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的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活动。而对个人而言,是通过自己的积极能动的思维对已有的知识要素、新的知识要素进行新的组合、产生新的想法或者提出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创造出新的内容。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这是一种全新的指导思想。而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认识、理解创新教育的意义,有效地体现出创新精神,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保护学生好奇心,不断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在创新教育中,我们要面对的是每一位学生,要注重的是学生的“学”,注重学生的思想、行为。而好奇心是每个人与生俱有的,它表明一个人对某种事件的兴趣。只有好奇产生了,才会有兴趣;只有有兴趣了,才会去探究它。在探究的过程中就有可能有创新。
  可以说,好奇心在创新活动中起着动力源的作用。而在传统的教育中,好奇心不仅不会受到教师的重视,还可能会得到责难,这对学生的教育是十分有害的。试想,如果当年牛顿没有对“苹果落地”产生好奇,那么也就不会有伟大的万有引力定律产生。
  教师不仅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还要在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让他们“好奇”。在课堂上、课堂外,有意寻求让学生好奇的事物、现象,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解决“好奇”中获得知识,取得创新。
  二、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为学生创新思维提供自由的空间
  “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之得以实现。”(美心理学家罗杰斯语)这说明了环境对于后天教育的重要性。而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能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更好地扩展他们自由思维的空间。
  在创新教育中,要注重教师和学生的平等性,要注重学生“学的权利意识”,让学生能自由地说,自由地想,自由地做。当然,这里的“自由”有一个前提,即是能更好地启迪、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比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教师可以规定范围,不规定题目;也可规定题目,让学生多角度地说,未涉及到的角度,教师可以点拨、启发。而最后说的结果让学生自己来评定,在评定过程中又能锻炼学生说的能力。而这一切都只能在平等、宽松的课堂中完成,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潜意识,让他们的头脑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三、钻研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要注重对教材的研究,注重教材中哪些内容、形式便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再运用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训练。
  发散思维是一种多变的思维形式,这是对定势思维的一种改变,它要求要“想得开,想得远”。在教学中,要借助教材中有利的因素,对学生进行打破常规的思维训练,要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再将这些思考进行比较、归纳,得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比如在作文训练中,可以提供不同的素材,让学生去比较、发现;在同一个素材中,可以进行详略的取舍,或者在此基础上重新塑造;或对主题进行讨论,同一个主题,不同的主题都可进行讨论。这样,对学生的作文训练有很大提高,同时让他们摆脱僵化的、定势思维的束缚,看问题独到,新点子多。
  四、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因为想像力是创新的翅膀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语)想像,是创新必不可少的条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地舒展想像的翅膀,由此增长智慧和灵感,培养创新能力。
  比如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多读一些富有想像的文章:童话、神话、寓言……在此基础上再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写一些想像的文章。甚至可以是幻想,因为幻想也是创新的巨大动力。
  五、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主要在于培养、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重要,在课外就更加重要。因为课外的时间、空间均比课内要多一些、广一些。要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中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可以设立一些兴趣小组,如文学社、书法组等;可以进行丰富的课外活动,举办一些展览、辩论会、讲座、演讲、作品鉴赏会等;还可以指导学生制作科技小发明……这些都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动脑,从而增强创新能力。
  但同时也要对课外活动加强管理和指导,不能让学生认为活动只是“乐”,而要做到“乐中有所得、得中有创新”。这就要求教师在每次活动之前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具体的安排,这样才能做到在活动中有的放矢,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无论采取什么教学方法,首先还是需要有一个具有创新思维的教师
  如果一个老师的思维僵化落后,必然导致教学方法的单调、呆板。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气氛必然会显得死气沉沉,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一个老师的条条框框太多,必然会约束学生的言行。就像清朝实施的“文字狱”,让人们噤若寒蝉,不仅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而且还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老师必须首先开放自己的头脑,涉猎多方面的知识,学会从不同角度、辩证地看待问题,学会看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学会畅想未来等。然后将这种思想融入到教学中去,采取启发式教学,以自学讨论为主,设计探究性问题,提倡结果多样化,善于鼓励学生等。学生植根于这样的土壤,思维必将会春暖花开、百花齐放。
  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性人才,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更需要创新。创新,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追求;创新,更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文化经典的光辉不减,营养不断,有道可循,有法可依,取其精华,弃其糟泊,让其灿烂文明,闪耀在当今民族教育的里程碑中,修炼意志,纯净品格。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学;古代;经典文化;循序渐进;阅读兴趣  中国古籍,《礼记、学记》有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是强国富民之本,民族教育犹如火炬,照亮了千千万万求知上进的民族青少年的拳拳之心。而传统文化经典的光辉更像闪耀在熊熊火炬之上的熠熠
期刊
【摘要】如何正确理解小学语文学科性质及特点,把握小学语文的目的和要求,转变教学观,促进语文知识的运用,是当代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师必须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重教轻学;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教学观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教学中的一门主要的基础学科。其基本性质决定小学语文学科性质的地位和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正确理解小学语文学科性质及特点,把握小学语文的目的和要求,转变教学观,促进语
期刊
【摘要】课程改革,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课程改革,让语文教学更精彩。“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此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既要师生互动起来,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我们每一位中职老师思考。怎样才能实现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做了如下几点探究。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有效
期刊
【摘要】研究目的是明确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构成。其意义在于在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方面有明确的目标,这对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一线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指导性。文章以尊重人的生理机能和认识规律为前提,从“听、看、说、写、记、做”六个方面来分析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构成。  【关键词】生理机能;认识规律;社会需求  1、生理机能是小学生语文能力构成研究的重要前提  教育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产物,它的对象是人。因此教育要充
期刊
数学教学,应该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否则,就谈不上数学教学,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我在教学只的几点做法:  一、 新课教学要以旧带新,培养学生思维  小学数学课的编排特点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由于某些原因使得一些学生对于某一阶段上的知识没有掌握好,知识之间产生了脱节,因而导致了知识上的不连贯。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产生
期刊
英语既是活的语言,也是枯燥无味的语言。如何激发差生,提高差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作为一个英语教师我认为必须作好以下几点:  1爱心与耐心是差生转换的又一个前提  英语的词汇量大,尤其是新教材词汇量更多,再加上许多句型及短语也要记忆,学生学起来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我们的教师多给一点爱心和耐心。我们应该做到“好看的要爱,有伤疤的更要怜惜。”只要每一个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信心,感情诚心,献出爱心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数量关系,如单价、数量和总价;速度、时间和路程;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单产量、数量和总产量等。 在这几组数量关系中有用乘法计算的,如“单价ⅹ数量=总价”、“速度ⅹ时间=路程”等,也有用除法计算的,如“总价÷数量=单价”,“路程÷时间=速度”等,这样教学有分散难点的优点。可是反过来说,理解和掌握度是较吃力的,不必利于揭示三个量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也不
期刊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脱离不了生活,它可以作为交流信息的手段,也可以作为一门技术,帮助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模型,进而解决问题。因此,数学教学不应该只是一些呆板的知识传授,而应该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通过数学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活生生的教学。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做了一些粗浅的尝试与同仁共同学习探讨。  一、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应用题源于生
期刊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十分必要,它能够在比较中发现区别,在区别中发现创新。比较法的应用,不仅能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率,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观察想象能力。此外,比较法对于教学思路的拓宽也很有效。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比较法  初中生的思维十分活跃,求知欲望也强烈,然而众多的知识如果不加以区分、拾取,就容易造成知识的混淆。避免知识混乱的有效方法是
期刊
什么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本取向教育。语文教学是整个基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也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 营造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和谐、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得到发展。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情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是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能力的有利因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