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扬 因为重大的战略分歧

来源 :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点:取舍之道
  战役:与Gartner公司终止合作
  
  从创业开始,我就坚信易观国际终将成功。因为,在西方红火过的行业,其红火之势一定会在中国上演。
  但是,干了一年多,我始终没有看到行业井喷的迹象。正当我为公司的生存前景堪忧的时候,全球知名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Gartner的出现让易观国际看到了希望。
  正是与Gartner公司的分分合合,造就了易观国际今日的成就。
  当时Gartner为了能服务好其全球客户,决定在中国寻找一家战略合作伙伴。如果能和Gartner合作,易观国际至少可以解决生存问题。
  但是Gartner对合作伙伴的要求非常严格。几轮考察下来,最终只有包括易观国际在内的三家公司进入了最终选拔。由Gartner当时的CEO MichaelYleisher亲自来中国进行最后一轮的考察。
  Michael Fleisher毕业于沃顿商学院。一见面,他就一直死盯着我的眼睛。当时的中国人大多认为,直视别人的眼睛讲话是很不礼貌的。而遇到“突然袭击”时,我却没有回避Michael的眼神,也一直盯着他的眼睛。也许这一举动给Michael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他不仅感觉我的内心没有秘密,还误以为我受过西方的教育,学会了西方式的直接、坦率。
  至此,Gartner对易观的管理风格、团队水平、业务能力都比较认可,已经倾向于选择与易观合作。
  但毕竟,对手的实力也不凡。这时候,上天给易观带来了好运。先是一家竞争对手的国资背景不合Gartner的意。Gartner希望,只在中国发展业务,不想参与政府公关。而另一家公司的创始人,因为税务的问题被工商部门查处,作为上市公司,Gartner不愿趟这种浑水。
  最后,易观得以成为Gartner在中国的唯一战略合作伙伴。即Gartner每年支付给易观国际一定的费用,易观国际则负责Gartner指定的关于中国的相关报告。终于,有关生存问题的关键一仗打完了。
  但我们还没来得及兴奋,Gartner又提出了一个非常苛刻的条件——合作期间内,所有跟Gartner业务相关的信息,只能以Gartner的名义发布,绝不能出现易观国际的名字。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将成为Gartner的附属品。谁希望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姓?但犹豫再三,我们还是决定先解决生存问题。
  正因为如此,2001—2005年,Gartner发布的所有关于中国市场的数据和研究都是由易观提供的,而市场上却极少能看到易观的品牌。
  实话实说,在那几年的合作中,Gartner令易观受益匪浅,主要是学到了GartFier的做事严谨。当然,Gartner从这次合作中得到了更多
  在中国的知名度、为其全球客户提供的专业信息,他们甚至可以向客户保证,Gartner在中国有自己的团队。
  正因如此,从合作开始的第二年,Gartner就有意收购易观,但我们一直没有答应。价钱因素外,理念是最大的障碍。Gartner的管理层认为,虽然,中国的信息对他们的全球客户很重要,但中国市场本身并不重要。而我们的想法恰恰相反,我们认为中国的市场对信息产品的需求巨大。因为这个重大的战略分歧,2005年,易观中止了跟Gartner的合作,开始全力打造自己的品牌。
  如果说,与Gartner的合作,对易观国际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关键作用,那么我认为,中止与Gartner的合作则是更为关键的一次选择。因为,按照Gartner的既有思路,易观国际此刻还会徘徊在IT领域的硬件、软件等传统领域。因为在那些领域,强手如林,易观国际很难领行业之先。
  正是看到了Gartner业务的局限性,并且为了避免同质化,易观国际在终止合作后,做出一个重大决定——放弃轻车熟路的IT行业的传统领域,把业务全部转向陌生的互联网行业,统而言之,只做“线上”业务。
  我现在经常跟我的团队讲一个故事:要去罗马寻找一座金山,前行的路上也会有金块。如果捡了金块,可能没走到金山就被压死了,或者顺着金块拐上了别的路。所以要达到目标,只有舍得小金块,才能找到大金山。
  做生意,要明白舍得之道,有舍才能有得。有时候,一定要放弃唾手可得的利益,才能避免今后的随波逐流、默默无闻。
  
  (采访 本刊记者 张军 修思禹)
其他文献
今年新年,宋志平收到一份来自哈佛商学院的礼物: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南方水泥在联合重组和管理整合方面的成功经验,被列入哈佛商学院管理案例。  作为中国经典的联合重组案例之一,南方水泥的整合,并非一开始就得到外界认可。曾有媒体把中国建材的联合重组称为“疯狂收购”、“大跃进”。事实上,南方水泥的整合,只是中国建材集团在快速成长道路上所做诸多努力的一部分。  当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开始谋划布局行业整合时
期刊
单就10.3%的GDP年增长率来说,放眼全球,中国罕逢对手,但这并不能掩饰在G D P高增速之下,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1月的C P I统计数据,虽然统计局对C P I的权重进行了调整,C P I较去年同期上涨4.9%,并没有达到专家们预测的5.3%,但通胀的压力仍然显露无遗。  一个明显的信号:央行三天后随之宣布,自2月24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
期刊
18个月前,当陈南接替父亲陈泽民出任三全食品(002216.SZ)董事长时,很多不知就里的人以为,陈南不过是又一个蒙受家荫的“富二代”。其实,这是一个误会。“三全食品厂”诞生在陈南23岁时。在那之前陈家并不算很富裕,陈泽民甚至担心“买不起儿子结婚的新房”。  陈南是在三全食品厂创办第三年时加入的,从基层销售人员开始,历经销售部经理、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一路做到总裁、董事长位子。所以,每当有人问起
期刊
节能改造与新能源扰如一对双生花。只不过新能源考虑的是远期的事情,而节能改造解决的是眼前的问题。  但是皆因“能源枯竭和气候危机”而生,新能源和节能改造命运却是天壤之别。新能源这厢“春意闹”依旧不减当年,而节能改造虽也是一改之前的冷清,而其风生水起的背后多少有点迫不得已的意味。  9月3日,河北安平县为完成2010年节能下降6.6%的硬性指标,在上半年仅完成0.9%节能指标的重压之下,于全县范围内分
期刊
中国银行业已经进入群雄并起、诸侯割据的时代。在四大行脱胎于股改重生和地方城商行借地域优势扩张的夹击下,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如何做出有特色的差异化,在市场上突围,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未来银行业的生态模式。  10月30日,中信银行(601998.SH,00998,HK)公布三季度业绩报。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9月末,中信银行实现净利润17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48.2%,其中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
期刊
关键点:稳定军心  战役:卖NetScreen公司    我的第一次创业是在硅谷。  那一次,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我和我的公司一起,经历了一段惊险的岁月。从捧上云端列打下地狱,所有一切不由得不让人感叹,在高新技术产业崛起年代的硅谷和华尔街商界,其诡谲变化真是比任何一部好莱坞大片都更精彩。  1997年11月,我和一群伙伴创立了NetScreen公司。22个月后,有一家公司表示要收购我们,出价4.
期刊
关键点:执着信念  战役:奥凯停航    在国有三大航不断并购格局渐成,形成鼎立态势时,奥凯经历了公司最艰难的一刻。这种局面不是飞行造成的,而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原因——停航。  那是在2008年12月,我至今印象深刻。经历了行业严冬,所有航空公司的日子都不好过,民营航空更是如此。当时均瑶集团布局航空业,已经是奥凯、鹰联航和吉祥三家民营航空公司的股东,但实际只有吉祥航空一家公司的控制权。  奥凯当时和
期刊
关键点:持之以恒  战役:廉价航空    6年的时间能做什么?不同的企业家会诠释不同的答案。春秋航空用了6年时间,赢得了全社会对“廉价航空”模式的认可。  春秋航空成立之初,也有很多人反对,包括我的朋友、当时的上海市人大主任龚学平。当时,他分管上海的旅游。2005年,当他发现我染指航空,曾很严肃地问我对航空是否有研究。经验告诉他,航空业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外,都是一个亏多赢少的行业。当时的我只有苦笑
期刊
同方股份的主营业务是什么?投资以及商业模式是怎样的?其实,很多人并不清楚。  外界对于清华同方品牌并不陌生,但似乎更多的限于电脑产品。其实,除了PC产业,同方在数字城市、物联网、数字电视、知网、微电子、半导体照明、多媒体、军工、环境共十个产业中已有所建树。可相对目前每股不到30元的股价和总计约为280亿元的市值,同方股份似乎与十驾马车的规模不太相符。  “其实每个老总看自己的公司,都觉得股票被低估
期刊
嘉宾 李连 杰壹基金发起人  冯军 爱国者总裁  何力 《财经》杂志主编  刘仰 《中国不高兴》作者    觥筹交错,豪华夜宴。香衫华服包裹的也许是一颗惴惴不安的心。  虽不能代表中国富豪的整体水平、不能代表中国慈善事业的现状,但由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土办的首次中国富豪夜宴还是富豪云集。  “我们此次中国之行从来就没有劝捐的打算……这次只是一次普通的聚会,互相交流慈善心得,相互了解。”也许是巴菲特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