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高考听力试题,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来源 :英语学习·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考英语学科试卷中增加对听力的考查,对高中英语教学,尤其是对听力教学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利用高考听力试题,学生可以在话题、听力技能、功能意念、口语语篇分析和词汇等方面得到提升,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由于测试的限制而出现的语言缺乏真实性和题型缺少真实交际的现象。
  关键词:高考听力;听力教学;听力技能;真实性;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高考听力考试对听力教学的影响


  恢复高考40多年以来,命题人员不断在高考英语学科试卷中尝试增加和完善对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考查。1989年至1993年间,命题人员在高考英语试卷中设置了语音、单词重读、句子升降调的测试题,同时在长远发展规划中对听力测试进行了适当安排。1996年至1999年间,高考英语试卷引入了补全对话题,增加了一些口语化的材料,引导学生重视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从2000年起,高考英语进行了以增加听力考查内容为重点的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2003年,全国各地开始统一使用包含听力部分的高考英语试卷,高考英语完成了在考试内容和形式方面的一次飞跃(刘庆思,2008,2009,2017)。
  自高考英语实施听力考试以来,听力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董连忠(2017)对北京一所普通本科高校的268名大一新生(参加和未参加高考英语听力考试的学生均为134人)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参加高考英语听力考试的学校在听力课的开设与教材使用方面,以及学生每周在做听力模拟题、真题和收听英文广播、录音的情况方面,明显优于未参加高考英语听力考试的学校及学生。参加高考英语听力考试可以让学生主动做听力真题和模拟题,认真思考并习得听力技巧等学习行为,在认知及评价方面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笔者也发现部分省份由于种种原因,取消听力考试或者听力成绩不计入高考总分,这种情况使学生的听力水平和当地的英语教学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倒退。以山西省为例,2005年,山西省听力成绩合格的考生比例为49.52%,2006年为49.79%,2007年为47.22%,2008年(即在高考英语听力成绩不计入总分的规定正式实施的那一年入学的学生参加高考时)则骤降到35.97%(平克虹,2010)。
  笔者在日常听课过程中观察到,很多学校在早自习或课堂上播放听力录音材料,还有英语教师开展了“听—看(viewing)—说”的教学,多数高中教师能够用英文授课,不少学生能够自信地用英语与教师和同伴交流,学生的听说水平有显著提高。
  以上现象和事实充分说明,在高考英语学科试卷中增加听力考查内容对于开展听力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进而对学生的交际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充分体现出高考“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

高考听力试题带来的启示


  我们可以从往年的高考英语学科听力试题中找到某种规律,这种规律对提升学生的听力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1. 话题
  听力录音材料主要是关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话题内容。例如,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I卷听力部分的话题包括看电视、购物、赶火车、上班的交通方式、上课缺席的原因、学习的专业、旅游、餐馆偶遇、看房和教育的重要性等。学生通过听力理解,可以进一步熟悉个人、家庭、学校以及其他社会交往方面的话题,丰富对自我、社会和自然的认识与体验。
  以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Ⅱ卷听力部分Text 8为例:
  W: Welcome to our program, Doctor Peterson. Let’s see what questions we’ve got for you today. Here is one: Can cats see color?
  M: Sort of. In the wild, many cats hunt at night because their eyes are designed for low light. Your cat can’t see bright colors such as red and green, but it picks up more shades of blue, yellow, and gray than humans do.
  W: And why do cats give dead birds to their owners?
  M: When your cat drops a dead bird at your feet, she isn’t bringing you a present. Most cats just drag food home because it’s a safe place to eat. A cat’s mom also brings home things to her children to help them practice hunting. So, a female cat without children may bring these “treats” to her owner instead. You may not like them, but at least you don’t have to write her a thank-you note.
  该听力材料是一段访谈,聚焦猫的特點和习性。学生通过听力理解,了解猫能看到什么颜色以及猫为什么把“猎物”带回家。所以听的过程也是学习相关知识、丰富个人见解和加强文化理解的过程。
  2. 听力技能
  全国卷听力考试采取单项选择的测试方式(北京、上海、重庆和湖南等省市的听力理解目前或曾经有过填空题),要求考生能听懂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考生应能:(1)理解主旨要义;(2)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3)对所听内容作出推断;(4)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教育部考试中心,2019)。从考查重点来看,近几年的听力试题中,有一半以上的题目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具体事实性信息的能力,考查对所听内容作出推断的题目数量次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高考听力试题考查学生对听力理解微技能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利用测试的数据分析出影响学生达到以上考核要求的具体困难,并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3. 功能意念
  《普通高中英語课程标准(实验)》中列出社会交往、态度、情感、时间、空间、存在、特征、计量、比较、逻辑关系和职业这11大项功能意念。由于意念具有概括性和普遍性,学生一旦掌握了交际(交流)中常见的意念及其常用表达法,便能获得举一反三的交际能力,进而能够应付多种语言情境(俞约法,1980)。《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到了语用知识,并指出:“掌握一定的语用知识有助于学生根据交际目的、交际场合的正式程度、参与人的身份和角色,选择正式或非正式、直接或委婉、口头或书面语等语言形式,得体且恰当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达到交际的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语言交际有不同的目的和意图,说话者在交际的过程中也会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因此,掌握这些功能意念或者语用知识,有利于学生开展有效交流。
  下面笔者以一题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What is the man doing?
  A. Asking for help.
  B. Making an invitation.
  C. Talking about the weather.
  Text:
  M: Hi, Donna! I’m going camping with my family for a week. Do you want to come?
  W: I’d love to, but I haven’t got a tent.
  M: Don’t worry. We have two tents. You can use one. But don’t forget your warm clothes. It gets cold at night.
  W: OK. And do I need to bring food?
  M: No. My mum’s bringing food.
  该材料是一段对话,内容为男士邀请女士参加家庭露营活动,并就露营细节进行交流。本题是考查功能的题目,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对话中涉及的功能意念,例如:邀请(“Do you want to come?”)、接受邀请(“I’d love to.”)、安慰(“Don’t worry.”)、提醒注意(“But don’t forget your warm clothes.”)、说明原因和结果(“But don’t forget your warm clothes. It gets cold at night.”)等。
  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和积累同一功能意念的不同表达方式,例如以下三个句子均表示邀请:
  (1) Shall we go to the museum this weekend?
  (2) I’m having a birthday party next evening in my home. Will you come?
  (3) Would you like to drink something now?
  通过学习和模仿对话中的这些常见表达形式,学生在今后的交际中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他人,更加得体地表达自己。
  4. 口语语篇分析
  语篇的概念在阅读教学中提到得较多,在口语教学中提到得很少。了解对话、访谈、专题讨论、讲座、报告及演讲等语篇类型,把握不同口语语篇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方式,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语篇意义的理解。
  以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I卷听力部分Text 10为例:
  Thank you very much. Thank you Doctor Johnson. Well, it is really great to be back at university again. The thing that I want to tell you today is this: education is important. When I came to the U.S., I was only thinking about being a carpenter, but I could not read the newspaper and I could not understand the news on television or movies or anything like this, so I entered the city college to take English classes for foreign students. I was very proud that I was going to a college because no one in my family ever went to any college or to any university. You know, when you are 15 years old in my country, you finish school and then you learn a trade. And that’s exactly what I did. When I was 15 years old, I learned how to be a carpenter. A year later, I came to America. Luckily, I met a very good teacher who encouraged me to take some math classes and history classes and I became a full-time college student. And today when I look back, I’m happy because you never know where life will take you. All of a sudden, I started making money, because I was really good at math. You know, how to work out everything with math is so important. This is something that I learned when I started my own business, which is doing really well.   该材料是一段独白,演讲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介绍了自己在学校受教育的经历和感受,重点探讨了教育的重要性,听众是学校在校师生。此段演讲词符合交际场合的需要,采用了比较正式的语言。演讲者开篇感谢主持人,并表达了再次回到学校的感受。演讲者在正式演讲时点明演讲的主题(“The thing that I want to tell you today is this: education is important.”),并以时间顺序讲述就读经历(“When I came to the U.S., …When I was 15 years old, … A year later,… today…”),演讲最后回扣主题。分析演讲词的语言特点和结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在听的时候更好地理解主旨要义,把握关键信息,同时也为学生未来进行演讲作好铺垫。
  在日常生活对话中,谈话双方总是按着某种次序发言,或按某种方式轮流发言(孙吉虹,2017)。以访谈为例,访谈通常是围绕一个核心内容展开的,采访者会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在采访的过程中,采访者提问,受访者回应,采访者再根据回应作出反馈,并进行下一轮提问。了解这样的轮流发言规律以及提问的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
  5. 词汇
  根据不同主题,梳理与主题相关的词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表达相关信息。
  首先来看一组词语:your guide for this trip、the hotel、stay at、sits on the seaside、the most beautiful hotel、restaurants、at dinner time、have some local foods、scenery、has the best views、love this hotel。通过这一组词语可以推断出这是关于旅行的文段,主要内容涉及宾馆、饭店和景色等。
  结合以下听力录音材料,可以印证以上推测是合理的。
  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I卷听力部分Text 7:
  M: Good morning, madam. I am your guide for this trip.
  W: How lovely! Could you tell me about the hotel I’m going to stay at?
  M: Yes, of course. The Grand Hotel opened in 1990. And it sits on the seaside along the South Coast Highway. It is the most beautiful hotel here.
  W: That sounds great.
  M: And there are some restaurants outside. So, at dinner time, you’d have a lot of choices.
  W: That’s really nice. I like to have some local foods while traveling. What about the scenery around it?
  M: The hotel has the best views of the Pacific Ocean.
  W: Oh, I think I will love this hotel.
  教师可以利用听力录音材料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与话题相关的词语,从而帮助学生感知、理解相关主题意义,也有助于学生使用词语表达相关话题的信息和意义。

使用高考听力试题需要注意的问题与建议


  1. 语言的真实性
  从命题角度来看,有时为了保证选项内容都在听力录音材料中提到,材料内容就缺乏真實性,即“有话不好好说”。
  以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I卷听力部分第4题为例:
  4. How does the woman go to work?
  A. By car.
  B. On foot.
  C. By bike.
  Text 4:
  M: I am so tired of driving all those hours to work.
  W: Yeah. I know what you mean. I used to drive two hours to work each way. But now, I live within walking distance of my office. I don’t even need a bike.
  在日常的人际对话中,常常出现某些副词(如actually、really)、连词(如and、because)、感叹词(如oh、wow)和部分短语或小句(如 you know、I mean)等,这些话语标记词是口语表达中必不可少的成分。话语标记词的出现保证了听力测试的真实性,而听力理解试题有时可能会把这些重要的标记词删掉,这使得部分听力材料缺少对语气的关注,割裂了语气与说话人心理、情感、态度等之间的密切联系。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听、说与看(viewing)相结合,增加更多更真实的语言材料,例如影视片段和演讲等,以增加学生对真实语言的感知。
  2. 题型的限制
  目前的高考听力理解考查题型以单项选择题为主,这样的试题设计缺少真实交际性。此外,从语言材料的角度来看,近几年学术类的听力材料相对较少。这都会影响到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增加听说或者听写活动,还可以增加专题讨论、讲座和报告类的内容。

结语


  在高考英语学科试卷中增加听力考查内容是重视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体现,近20年来,听力教学和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均得到了提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听力模拟题和真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避免教师单一地播放磁带、学生简单地做题的教学现象。
  参考文献
  董连忠. 2017. 高考英语听力考试的反拨效应研究[J]. 外语测试与教学, (1): 42-49
  教育部考试中心.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英语[S/OL]. [2019-01-06]. http://www.neea.edu.cn/res/ Home/1901/d15ec0514666ac2808100 99f9595b557.pdf.
  刘庆思. 2008.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高考英语科的发展情况[J]. 课程·教材·教法, (4): 22-27
  刘庆思. 2009. 从试卷设计看高考英语科对听力的考查[J]. 课程·教材·教法,(5): 56-60
  刘庆思. 2017. 高考英语学科40年[J]. 中国考试, (2): 13-19
  平克虹. 2010. 高考英语听力测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 教育理论与实践, (5): 17-18
  孙吉虹. 2017. 口语语篇分析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发[J]. 教育现代化, (35): 116-117
  俞约法. 1980. 功能法的纲领性文件——威尔金斯的《语法大纲、情境大纲和意念大纲》一文内容述要[J]. 国外外语教学, (3): 6-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陈新忠,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研中心英语教研员,教育部《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
其他文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办公厅(室)的工作也必须相应地理顺体制、转换职能、改进作风、提高办事效率、讲究经济效益,以适应新的
土壤是地球上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大量的食物和纤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土壤数量的多与少,土壤质量的好与坏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研究把握年轻干部成长的规律,加快年轻干部成长的步伐,是党的十五大和全国组工会议确定的一项战略任务。年轻干部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和高效的机
利用历史文献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开发塔里木盆地历史自然地理信息系统,反演塔里木盆地历史时期(近2000年)的自然环境演变,并对河源和罗布泊进行专题讨论.通过整理中
论文以1:25 万仓来拉幅区域地质调查为依托,主要研究藏东巴青县以北出露的基底变质岩系构造变形特征及变质作用。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采用显微构造与区域构造、构造变形与变质
训:“为政之道,唯在用人”。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伊始就郑重指出,动范路线确企N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遵循这一教诲,我党一以贯之地狠抓干部队伍建设,根据时代的特点和社会发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各级党委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因而党委对信息工作的要求更高了。从事信息工作的同志要认真分析信息工作的新情况,转变思想观
湘中锑金成矿区是我国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不仅产有锡矿山、龙山等超大型-大型锑金矿床,还发育有白马山岩体、沩山岩体、紫云山岩体等印支期花岗岩体。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地针对岷江水系上游源区地层岩石、流域内冲洪积沉积物、水系沉积物、土壤等介质采样分析,揭示岷江水系各介质中氟的分布特征及各介质化学组成并进行对
由于埃迪卡拉纪(635-542 Ma)正好处在第二次大气氧增加与生物快速演化的时期,故这一时期的地层中记录了海洋环境变化与生命演化的证据。我们对陕南地区埃迪卡拉系地层进行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