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学生,都希望把英语学好,希望自己的英语学习是高效的。作为老师,也同样希望自己学生的学习是高效的。但是在学习过程中,不同学生的学习效率都有高低之分。成功的英语教学应该是教师首先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学会学习,让学生知道怎样学,进而善于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自信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加速学习进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然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与情感策略的培养和发展,从而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进步。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情感策略;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3-0121-01
情感策略的培养就是要使学生掌握和运用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控制和调整自己的兴趣、态度、动机、信心等情感因素的策略。教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感策略,就是要使学生树立学习外语的信心,对学习外语有积极的态度,认识外语学习的意义,善于发现外语学习中的乐趣,在外语学习中克服害羞和焦虑心理,使用外语时不怕犯错误;注意并调整外语学习中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乐于向其他学生提供帮助等。教师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感策略?如何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学英语的进步?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1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是必需的老师。很多成功的外语学习者都一直对学习外语有浓厚的兴趣。我们必须让兴趣在教学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新颖活泼的形式、有趣而且有意义的内容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动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电视、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帮助。另外,还可通过不同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口语竞赛、联欢等活动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教师应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活动,运用各种讨论形式来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2 消除焦虑感,巩固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对其学好英语具有不可低估的功效。许多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差,意志力薄弱,在英语学习中一旦遇到困难就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继而对英语学习产生焦虑。不少研究结果证明,学生的焦虑感越强,外语学习成绩往往越差,学习英语的兴趣也越来越下降。因此积极的学习情感和适中的焦虑水平对提高整个英语学习的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学家Rogers 的人文教学理论指出: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互助的学习环境,因为这不但能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人格。2、调动课堂气氛,营造愉快、轻松的环境,使用幽默、丰富而又富有美感的语言。教师在创设语境、讲解课文时要语中带情,声情并茂。3、教师要理解学生,宽容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其独特的性格特征、心理状态及学习策略与动机。教师应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及不同的进步速度。教师对所有学生应采取接受和宽容的态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犯错误,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冷嘲热讽,势必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破坏学生最为宝贵的求知欲、好奇心。教师要正确理解犯错误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必经之路,减轻学生运用英语时怕犯错误的心理压力。 4、教师要学会控制与调节。当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焦虑、沮丧、烦躁不安等情况时,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注意对学生情感因素的调节与控制。另外,教师在上课时要把与教学无关的所有情绪和念头暂时封存起来,决不能让自己的心境影响课堂教学。而且当教师面对各种偶发事件时,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偶发事件导致的消极情绪笼罩课堂。
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把情感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与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兴趣、态度和自信心放在首位;把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学会学习、自我监控、自我评价;把文化渗透在爱国主义教育和增强世界意识之中,加强对学生的品格、语言能力等的全面教育。要一切都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根本上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仅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而且培养其获得知识的能力。这样“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才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总之,健康心理素质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要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必须关注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于课堂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智力与情感的同步发展,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田绪敏.情感因素与外语课堂教学[J].淮北师范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
[2] 李军、庞秀珍.激发兴趣.优化教学[A].《文科教学》, P43-44
[3] 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 曹志新.融情与趣于教学之中培养主动性[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P45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情感策略;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3-0121-01
情感策略的培养就是要使学生掌握和运用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控制和调整自己的兴趣、态度、动机、信心等情感因素的策略。教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感策略,就是要使学生树立学习外语的信心,对学习外语有积极的态度,认识外语学习的意义,善于发现外语学习中的乐趣,在外语学习中克服害羞和焦虑心理,使用外语时不怕犯错误;注意并调整外语学习中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乐于向其他学生提供帮助等。教师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感策略?如何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学英语的进步?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1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是必需的老师。很多成功的外语学习者都一直对学习外语有浓厚的兴趣。我们必须让兴趣在教学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新颖活泼的形式、有趣而且有意义的内容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动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电视、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帮助。另外,还可通过不同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口语竞赛、联欢等活动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教师应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活动,运用各种讨论形式来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2 消除焦虑感,巩固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对其学好英语具有不可低估的功效。许多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差,意志力薄弱,在英语学习中一旦遇到困难就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继而对英语学习产生焦虑。不少研究结果证明,学生的焦虑感越强,外语学习成绩往往越差,学习英语的兴趣也越来越下降。因此积极的学习情感和适中的焦虑水平对提高整个英语学习的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学家Rogers 的人文教学理论指出: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互助的学习环境,因为这不但能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人格。2、调动课堂气氛,营造愉快、轻松的环境,使用幽默、丰富而又富有美感的语言。教师在创设语境、讲解课文时要语中带情,声情并茂。3、教师要理解学生,宽容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其独特的性格特征、心理状态及学习策略与动机。教师应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及不同的进步速度。教师对所有学生应采取接受和宽容的态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犯错误,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冷嘲热讽,势必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破坏学生最为宝贵的求知欲、好奇心。教师要正确理解犯错误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必经之路,减轻学生运用英语时怕犯错误的心理压力。 4、教师要学会控制与调节。当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焦虑、沮丧、烦躁不安等情况时,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注意对学生情感因素的调节与控制。另外,教师在上课时要把与教学无关的所有情绪和念头暂时封存起来,决不能让自己的心境影响课堂教学。而且当教师面对各种偶发事件时,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偶发事件导致的消极情绪笼罩课堂。
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把情感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与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兴趣、态度和自信心放在首位;把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学会学习、自我监控、自我评价;把文化渗透在爱国主义教育和增强世界意识之中,加强对学生的品格、语言能力等的全面教育。要一切都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根本上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仅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而且培养其获得知识的能力。这样“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才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总之,健康心理素质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要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必须关注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于课堂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智力与情感的同步发展,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田绪敏.情感因素与外语课堂教学[J].淮北师范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
[2] 李军、庞秀珍.激发兴趣.优化教学[A].《文科教学》, P43-44
[3] 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 曹志新.融情与趣于教学之中培养主动性[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