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整合性研究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g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全国教育战线上逐渐深入,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过程中日趋发展成熟。如何应用现有的软、硬件资源系统发挥CAI的优势,进行学科教学是我们每位师生经常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物理课程 整合性 研究
  本文主要就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的整合,结合自己物理教学的实践谈几点看法。
  1.拿来主义,合理使用现成的网络教育教学资源
  本人有幸参与了十一.五国家级课题研究:《信息环境下多元学与教方式有效融入日常教学的研究》,我校的子课题为《构建E-learning Web2.0教学平台,全面提升师生的教学绩效》,研究思路是利用清大学习吧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为有网络条件的师生提供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服务。
  2.“课件”向“积件”思路发展,探讨物理学科整合新方法
  在物理学科平台方面:《CSC电子备课系统》初中物理版是面向教师设计的新一代大型集成化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集众多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的科研成果及教学经验于一体,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必要的教学手段;又如几何教学平台的“几何画板”不仅适用于几何教学,而且也适用于物理教学中的力学课程,它界面简单、容易学习、直观好用,因此这样的软件很受老师的欢迎。以上两个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开发平台,就很好的体现了“积件”思想。
  因此,运用“积件”思想,走素材资源库和制作平台相结合的新思路,是软件开发和应用走出目前困境的有效途径。学科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运用"积件"思想,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下的网络信息资源素材库和教学软件,以及相关的CD、VCD资源,从中选取适合教学需要的内容来制作自己的课件,从而适应不同教学情境的需要,使CAI在课堂上的运用走出低谷,朝着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这一更为广阔的方向发展。
  3.电脑模拟,发挥物理演示实验、虚拟实验室的功能
  3.1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发挥演示实验作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一环。利用实验课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相关结论、实验步骤,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透彻理解并且完全掌握产生实验结论的过程。在普通物理课堂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实验效果常不如人意。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 模拟一些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实验,则可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
  如本人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先用常规仪器按传统实验方法进行演示,由于常规实验仪器的限制蜡烛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像随着物距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现象不是很明显,致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不甚理解。此时我改为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模拟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的情况,整个模拟实验过程流畅、直观、明了,从而使学生对该实验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由此可知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整合,可以突破常规实验仪器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长,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和提供帮助,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并把两者结合起来,使实验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从而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水平。
  3.2在网络技术环境支持下,发挥学生自主探讨性实验作用
  在传统物理实验室,一方面由于怕发生意外和造成实验仪器的损失,有许多实验室规章制度,对学生诸多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结果往往和物理理论不一致,甚至出现相反的数据,这一切无不暴露出了传统实验室的弊端。
  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虚拟实验室操作,以自主模拟实验为基础进行多媒体教学,则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如笔者在上传统电学实验课时,通常会告诉学生,电流表的接线柱不能接错、电压表不能超过量程,电池组不能短路。很多实验不允许学生自己操作,这些规定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有些学生自主意识很强,常常会进行一些"地下操作",最终损坏了仪器。然而,须知这些"破坏性"强的学生实际上也是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强的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倡导学生自主探讨性实验,既可保护仪器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能把很多传统实验做不到的效果一一再现。如本人曾用"仿真物理实验室"虚拟电学实验室软件(在线版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与物理学科教学的整合。这种虚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开放性的操作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在虚拟世界的真实体验。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模拟实验、观察实验,并归纳、总结,抽象成所需知识的能力,从而学会学习,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发展能力,并促使他们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4.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教学素养,自建教学网站为师生服务
  为了更好的进行课题研究,为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更有效的进行整合,本人一直不断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并自建了个人网站:大学阿里巴巴,在电教各方面工作中也是学校的积极分子。有了自己的网站以后,可以更好的为广大的师生服务,如在全国职称计算机考试中,为本校及兄弟校的同行免费安装全国职称计算机考试软件,使用了该软件的教师,全部轻松地通过了机考,从而受到了同行的一致好评。
其他文献
《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它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而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学会做事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核心。《品德
近几年,山东卷都在向新课标I卷靠拢,从2012年开始,题目设置均为选择题6个,简答必做题4个,简答选做题2选1。笔者就两者之间的区别以及二轮备考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1山东卷与新课标
进入21世纪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知识和智力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中的作用空前突出。从现代生产、生活及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出发,世界的教育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特别20世纪50年代末期,世界进入了以原子能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为特征的第三次科技改革新时代。新时代不仅提出了数学科学本身的现代化问题,对数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培养适应新的时代发展的人才,传统的教育目标的观念己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适应2
问题教学法源远流长,古希腊就有了问题教学法。20世纪初,杜威曾提倡过问题教学。五六十年代开始,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世界性课程改革运动的开展和思维心理学研究的深入,问题教学法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当代教学法中的一朵奇葩。那么,问题教学法核心是什么?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能否引入这种方法?怎样在中学历史课中开展问题教学?本文试图对此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问题教学法引入的必要性  首先,问题教学法的引入是培养新
<正>1改变传统观念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新课改对教学有效性的要求,所以作为教师,要先转变观念。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培养其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
期刊
一、呼吸系统  人是竹笛演奏的主体,全面认识竹笛在演奏过程中的呼吸,首先必须研究人的呼吸系统,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原理、体会日常生活中人的呼吸与演奏时的呼吸是演奏者在演奏中运用科学呼吸理论的基础。通过对呼吸系统各功能、作用的认识,把这些所谓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转化为一种心理感觉,从而体会日常生活中的呼吸和演奏时呼吸的区别,这对学习和掌握呼吸方法是很有帮助的。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运动  
高中《生物&#183;选修3&#18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浙教版)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操作步骤和应用,但是对有些内容只是一笔带过,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的自学和应试带
根据我校开展会计模拟教学四年来的情况,分析了现状三方面的不是,针对不足,提出了加强会计模拟教学的六条途径。
患者,16岁,因无月经来潮、周期性下腹痛8月于2013年11月6日急诊于我院。患者系足月顺产,其母孕期平顺,否认孕期放射线毒物接触史;患者14岁出现乳房、阴毛、腋毛发育,青春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