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泪潸然,火中涅槃的女孩寻找英雄

来源 :分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5月31日,浙江卫视又一期《中国梦想秀》开播,作为梦想大使的著名海派清口表演艺术家周立波依然如故插科打诨,使得观众欢笑连连。但是当一个美丽女孩为了圆梦而上台讲述自己的寻恩人故事时,周立波这位句句话都能让人捧腹的大男人,竟被女孩的故事感动得泪水横流。
  能让幽默的周立波也哭起来,这得有多大的感动能量啊?这位女孩是谁呢!她有着怎样的故事?
  岁月荏苒不忘恩
  2008年5月14日,晚饭后,做完作业的姚珊珊看起了新闻,电视里正播放着汶川大地震的救援现场:
  那是一所已经震垮的小学。地震发生时,有孩子被压在了废墟下面,消防战士不顾生命危险在抢救孩子。经过千辛万苦,一个小女孩终于被战士们从废墟里救出。五六个战士边哭边叫着,抱着那个幸存的小女孩冲向救援帐篷……
  看着这个新闻,姚珊珊哭得抽泣起来。这一刻,她除了想竭尽自己的全力为灾区捐款以外,还有一件事紧紧地揪着她的心。
  姚珊珊生于1992年12月23日。2008年5月14日这一组令人惊心动魄的镜头,让她泪流满面,不仅仅因为感动,还因为一段难以磨灭,且与她生命有关的往事。
  2000年1月20日下午,雪花飘飘,天气蚀骨般寒冷。
  天津市河西区金星里,一个年仅8岁的小女孩在一间小小的屋里睡觉,此时火灾正如恶魔一般地从她的睡梦中探出头来。
  这个小女孩便是姚珊珊。
  那天,姚珊珊的父亲姚树华去上班了,母亲王琦美出门时告诉她说,她去买菜途中还要去一趟姥姥家。
  姚树华、王琦美是天津纺织二厂的下岗职工,家里的房子只有13平方米。由于所住环境人多而杂,担心女儿一个人在家不安全,父母每次出门都会将她锁在屋里。
  那天父母走后,姚珊珊看了一会电视,然后给炉子换煤,换煤后便去睡觉了。
  然而,她在换煤的过程中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忘了将换下来还在燃烧的炭用水浇灭,而是放在炉子边上就去睡觉了。未曾想,煤炉上不远处晾着的一件衣服掉到了那个仍在燃烧的炭上,结果引燃了周边的可燃物。
  当姚珊珊被浓烟呛醒的时候,火灾已经很严重了,强烈的恐惧把她吓得哭了起来。她大声喊爸爸妈妈,但浓烟呛得她不停地咳嗽,她原本想逃出去,可屋子里燃着火,门又被父母锁着,无路可逃。
  火越烧越旺,烟越来越大,姚珊珊绝望到了极点。动不了,喊不了,逃不了,她感觉天都塌下来了,自己也到了生死边缘。
  就这样,她被呛昏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她被一个声音吵醒,迷糊中看到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抱起自己,发疯似的往外跑。但很快,她又迷糊过去了。
  当她再次醒来时,已在医院里了。虽然当时身处火海惊险万分,但所幸她被消防官兵及时救出,不仅捡回了一条命,还安然无恙。
  日月如梭,转眼便过了8年。
  直到2008年5月14日,已经长到16岁的姚珊珊从电视里看到消防官兵在汶川地震中救人那感人肺腑的一幕幕时,曾经被救的记忆再次鲜活起来。那一刻,她产生了寻找恩人当面说一声谢谢的强烈念头。
  执著寻恩情动人
  姚珊珊的想法得到了父母的支持。
  从第二天开始,姚珊珊便将寻找恩人的心愿付诸了行动:利用放学之机走到消防队门口,去询问曾经救过她的那位战士叫什么名字。
  “叔叔,我叫姚珊珊,家住天津河西区金星里,今年读高二。2000年1月的一天,我家发生火灾,我被大火所困,正在我惊恐地以为自己将葬身火海的时候,有一位消防战士叔叔冲进火海救起了我……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想找到他,当面向他说一声谢谢……”
  谁知,消防队门前的哨兵听了姚珊珊的讲述后,却笑着说,时间过去太久,不好找人了。
  问的次数多了,姚珊珊走到消防队门口还没张嘴,人家便笑着拒绝了:“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但你要找的人找不到了,快回家吧,以后也不要再来找了。”
  就这样问来问去都没有一点消息。姚珊珊得知有一个消防中队旁边有一家很大的饭店,便产生了放学后去饭店唱歌的念头。心想,消防官兵饿了总会吃饭的,他们来饭店吃饭,自己便能向他们打听救命恩人的事了。
  姚珊珊是学校的文艺爱好者,歌唱得好,她与同学们组织了一个学生说唱队。
  就这样唱了几个月后,姚珊珊才得知,消防官兵虽然就在饭店隔壁,但他们却从来不到饭店吃饭,他们有自己的食堂。不过,失落之时,她也欣慰:这些日子她在这家饭店打工存下了几千块钱,可以给恩人买感恩礼物。
  即使是打工,即使是读书,姚珊珊依然没有停止寻找救命恩人。
  就这样找了很久后,姚珊珊觉得哨兵说得对:时间太久,出勤记录也都没有了,更何况消防部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且天天都在救火救人,要寻找救命恩人,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找不到恩人,也不知道恩人姓甚名谁,姚珊珊却时常打电话到电台给恩人点歌。
  “请问你给谁点歌?”好不容易打通电话,当主持人这样问姚珊珊时,她却回答说:“我点给恩人。”
  当主持人问她的恩人叫什么名字,在哪里时,她的回答却让主持人如坠云里雾里:“我不知道他是谁,也不知道他在哪里,但我知道他是我恩人,所以想给他点歌,祝福他。”
  主持人听了姚珊珊的故事后,被感动了:“小妹妹,那你要给你的恩人点啥歌呢?”
  姚珊珊回答说:“我给我的恩人点播《祝你平安》这首歌。”
  “……
  祝你平安,哦,祝你平安
  让那快乐,围绕在你身边
  祝你平安,哦,祝你平安
  你永远都幸福
  是我最大的心愿”
  也就从点歌的时候开始,姚珊珊便有了一个梦想——今后我要学音乐表演,以便能够通过广播电视给不知姓名,也不知道在哪儿的恩人唱祝福的歌。   真情弄哭周立波
  怀揣着为恩人唱歌的理想,2009年,姚珊珊考上了天津工业大学音乐表演系。
  2013年3月,姚珊珊用手机录了自己演唱的没有配乐,近似于清唱的《天路》和《青藏高原》两首歌的视频,并将之放在了网上。
  没想到这个视频在引起网友们好评如潮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位特殊观众的注意,这位特殊观众便是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节目组的编导——在得知了姚珊珊有给曾经救过自己的消防战士演唱歌曲的梦想后,便邀请她上《中国梦想秀》做节目。
  很快,《中国梦想秀》节目组的人就到了天津,给姚珊珊录制包括家里,学校,唱歌情况等相关视频。之后,又通知她于4月25日去杭州做节目。
  2013年4月25日,又一期《中国梦想秀》开始制作,节目一如既往地由名嘴周立波挂帅梦想大使,与女主持人亚丽共同主持,嘉宾席上有万梓良、潘长江、舒畅等影视明星。
  姚珊珊和父亲姚树华上场后,谈及自己的梦想时,姚珊珊说:“想为一个重要的人唱首歌。”并讲了自己获得第二次生命的故事,以及这些年来不停寻恩的故事。末了她说,因为找了无数次都没有找到恩人,因此,她的梦想是请人写首跟消防队员有关的歌,唱给亲人听。
  在节目开始时,周立波依然如故地插科打诨,使得观众欢笑连连。但是当姚珊珊讲述自己的寻恩故事时,周立波却被她的故事感动得泪流满面。观众们也都鼻子发酸,抹起了眼泪。
  “珊珊,你希望有人为你写一首与消防有关的歌曲,以唱给那位给了你第二次生命的恩人,这个不难。你要找到你的恩人这个很难,因为你这些年来一直都在找,却一直没有找到。现在,我们可以先圆你最渴望实现,但却一直没有实现的这个梦想。”
  说着聚光灯打向了观众席,打向了一位头发稀疏的大汉身上,这位大汉随即站了起来。
  “这位身材魁梧的人名叫杨海宾,他便是你当年的救命恩人!”
  原来,《中国梦想秀》在天津为姚珊珊录制相关视频的过程中,也想尽办法悄悄地帮姚珊珊寻找起恩人来。
  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得知,原来负责姚珊珊家那一片消防工作的是天津消防总队二中队,当时的中队长名字叫齐增军。并进一步得知了当年参与扑灭姚珊珊家的火灾,且将她从火海中救出来的人名字叫杨海宾——杨海宾已退伍10年,退伍后进了天津津南区钢管公司,担任着经济护卫队教导员的职务,负责厂区的日常安全及消防安全。
  见到救命恩人那一刻,姚珊珊一下子懵了,不知道该干什么:她万万没想到,自己花了5年时间寻找恩人,踏破铁鞋无觅处,圆梦却在“梦想秀”。
  给女儿第二次生命的恩人出现的那一刻,姚树华激动得一下子落泪了,当杨海宾从观众席走上台时,姚树华一下子跪在了杨海宾的脚下。
  看到父亲下跪,姚珊珊也跟着跪了下去。她哭得稀里哗啦。
  而这一刻,杨海宾也感动得抹起了眼泪,他说,他自己当消防兵时救的人不少,没想到姚珊珊这么重情,还记得感恩。
  特殊礼物送恩人
  从杭州回到天津以后,姚珊珊在天津古文化街看到了一个售价9000多元钱的玉如意,想买下来送给恩人杨海宾,以保佑其一生如意。但杨海宾阻止了她,说什么也不要:“珊珊,你能有更好的发展,能取得更大的成绩,就是我最如意的事情!”
  在河西区的一家饭店里,姚珊珊和父母以及几个亲戚一起,隆重地为杨海宾举办了一场答谢宴。席间,杨海宾说,他想听听姚珊珊唱歌,看她的嗓子是否被大火熏坏。
  这个想法让姚珊珊很高兴:“那我给您唱一首吧!”
  话毕,她便亮嗓唱了起来:
  “今天是个好日子
  心想的事儿都能成
  明天是个好日子
  打开了家门咱迎春风
  ……”
  由于姚珊珊的嗓音很好,高亢嘹亮,她一开嗓,便吸引了饭店里所有吃饭的人,大家都听她唱歌来了。
  杨海宾说她唱得太棒了,能听到姚珊珊美妙的歌声,对他来说是最大的安慰,因为被大火熏坏嗓子的人很多很多。
  姚珊珊感激地说,要不是杨海宾救了她,别说唱歌了,现在命都没了。
  席间,姚珊珊的父母向杨海宾表达了深深的谢意。说如果没有杨海宾当年对姚珊珊的拯救,就没有姚珊珊的今天,并要再次向杨海宾下跪,以示感恩。但杨海宾阻止了:“我救过的人近百,但这样执著感恩的,我还是第一次遇到,因而,我也很感谢你们一家,是你们一家让我对自己曾经的职业有着深深的自豪感!”
  因为杨海宾说什么也不要姚珊珊给他送礼,说那个玉如意太贵了,但姚珊珊还是送了特别的礼物给他——中国首届演艺新人奖的奖状。这个奖状对姚珊珊来说最为珍贵,最为珍贵的礼物理所应当该送给恩人。
  除了把那张奖状送给杨海宾以外,姚珊珊还给了杨海宾很多自己成长的照片,有些是演出的照片,有些是奖状的照片,她送这些照片的目的,是想让恩人知道,他救的小女孩一路成长,取得了很多成绩,没有给他丢脸。
  宴会结束,姚珊珊与父母再次向杨海宾行鞠躬礼,并希望从此以后像亲人一样彼此走动。
  2013年5月31日,姚珊珊寻找恩人这期《中国梦想秀》在浙江卫视播出后,不仅感动了无数观众,天津公安局消防局还邀请姚珊珊担任天津市公安局消防局宣传大使,并决定以她寻找恩人的故事为蓝本,拍摄一部微电影。
  作者声明:本文未经作者同意,谢绝转载和上网。
  责编/昕莉
其他文献
一  大学毕业后,我辗转省城三大人才市场几个月,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有的销售员工作门槛不高,但是,底薪非常低,主要靠业务提成。读大学的时候,我也兼职当过销售员,奔波在写字楼里,尝尽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的苦头,所以,我发誓不当销售员。再说了,如果真做销售,高中文凭就够了,我何必还读大学?  好工作不好找,容易找到的工作我不愿意干,就这么悬了几个月,我依然是个无业者。  已经正式毕业,学校寝室
期刊
热心男人想给保姆介绍老伴  小姑铛铛添了婴儿,小卡陪老公王丁去瞧小外甥。  一个六十出头的老太太把一碗飘着香味的乳鸽银耳汤端放在床头柜。铛铛想捧着碗暖手,老人怕她烫着,不声不响叠好棉布毛巾垫在她手上。  看她这般细腻体贴,想必不会是保姆。小卡悄悄问铛铛:“这是你婆家亲戚?”  铛铛道:“是保姆。”然后她压低声音说,老人姓刘,十年前嫁给一个老干部,但没领结婚证,今年老头去世,老太太被继子扫地出门,为
期刊
汶川救援受震撼,携爱走“寒极”  身材魁伟、面庞黝黑、棱角分明的五官透着男子汉的坚毅,他就是北京小伙张昕宇,今年36岁,从小喜欢动手,玩航模、做小飞机。他与梁红是小学同学,他们青梅竹马从初中时期相恋至今。  1998年退伍后,张昕宇拿着2万元的复员费,和大学毕业的梁红一起到北京创业。他们开过小饭店、摆过烧烤摊、干过导游,发明过北京第一台即食豆腐机,并因此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2000年,这对情侣
期刊
一是一心一意的一  大弟是姨妈的大儿子。当年姨妈飘在省城,与姨夫两地分居,又有小弟刚刚出生,智障的大弟孩提时便由外婆抱回老家抚养。二十多年过去,我们都长大飞离了家,而大弟,生活仍然不能自理。  我爸因病去世早,外公外婆年岁已大,照顾大弟力不从心,我妈责无旁贷地搬到外婆家,照顾外公外婆的起居以及大弟的生活。  我小时候也在外婆家长大,与大弟吃同一口锅里的饭,情同手足。工作后,每每回家,总要给大弟捎些
期刊
[案情]袁倩是本市一公司高级销售顾问,郝沅则是她所负责辖区的销售总监。作为袁倩的直属上司,郝沅不仅掌握着分配客户资源的大权,而且对下属的业绩考核,甚至工作去留,都有着决定性作用。  2011年12月,由于袁倩在最近的6个月中有2个月的业绩没有达到公司的要求,根据规定,她将面临被辞退的境遇。12月27日,郝沅与袁倩在办公室里谈话。据袁倩回忆,郝沅用非常轻佻的口气提出,用一次“潜规则”换取继续留任。 
期刊
在餐厅里看到一个女子,点了一份牛扒,安静地坐在靠窗的座位,一个人慢慢享用,看着窗外的风景……这场景让人赏心悦目。  安静的人总有一种良好的气场,姿态非常好看,自成一道风景。个人如此,家庭亦如此。  一天去喝咖啡,看到夫妻两人带着儿子,小孩子在做作业,休息时玩手机游戏,女人看书喝咖啡,男人摆弄iPad,安安静静的,时不时微笑交流几句,一家人看上去特别惬意宁静。那个女人,年纪不轻,但有一种少女的姿态,
期刊
编前话:  有关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大概有20%—25%的孩子会受到性侵害,一些国家甚至高达35%。在我国,有关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最权威数据可追溯到2000年,全国妇联据来信来访统计,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个案就达3081件。近年的数据还没有披露。公安大学一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儿童性侵害案件每曝光一起,背后可能隐藏着7个没有披露的同类案件。女童被性侵案件中,近七成受害者没满14周岁,其中在校学生占8
期刊
妻子对前夫的情义  让我妒火中烧  周末,我把女儿从前妻那里接回家,下厨烧了一桌丰盛的菜肴,一家人坐在一起享受家庭的温馨。可是,妻子蕊欣的手机不合时宜地响了。背着我说了几句话后,她的脸色迅速变得凝重,整个人同先前判若两人,坐立不安,欲言又止。  “发生什么事了?”  面对我的再三追问,蕊欣说了实话。原来,她的前夫程东出了车祸,正在住院。蕊欣担忧程东的伤势,想去医院看望,却怕我不高兴。  见她心急如
期刊
网上突现“激情吻照”  陆茵今年29岁,是郑州市一家移动通讯公司的职员,她酷爱户外运动,经常和驴友游走于崇山峻岭之间,几年下来,她算得上一头“老驴”了。  2013年元旦前的一天,陆茵在家里收拾行囊,准备和驴友一起外出爬山,这时,书房里却传来赵斌气急败坏的叫声:“陆茵,你过来!”  陆茵一怔,赵斌平时很少用这种口吻喊她,莫非有什么事情?陆茵赶到书房,看到赵斌站在电脑前脸色铁青,她还来不及发问,就被
期刊
“水货佬”垄断通港快件  王卫有一句名言:顺丰的一线收派员“才是最可爱的人”。因为他也是收派员出身,做过“背包客”。  1993年3月26日,王卫拿着跟父亲借的10万元钱,在顺德注册了顺丰速运,这是一个只有6个人的公司。同时,他在香港太子的砵兰街租了几十平方米的店面,专替企业运送信件到珠三角。王卫和员工们早出晚归用背包和拉杆箱运货,被称为“水货佬”。“别人70块一件货,顺丰收40块”,王卫“割价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