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改变,这不仅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也给师范生的学习带来了新的要求。本文从小学英语教学实习的现状出发,对英语师范毕业生职前训练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模式 建议
每年3月左右,都有大量的应届师范毕业生进入实习训练期。经过两年半或三年半的在校学习,他们将自己的才能在讲台上进行练习,为9月份正式进入教师队伍进行最后的实战演练。因此,了解小学的现状才能更好地指导师范生在校的学习,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能更快进入角色,做得更好。
在实习带队训练中,随堂听实习生课堂教学情况,查看他们的备课情况并向各任课老师咨询,笔者发现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不断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是不同往年,许多应届师范毕业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深深感觉到现在小学英语教学在新课程的要求下,课堂教学的形式有比较大的变化,教学目标、要求都有所改变。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给英语师范毕业生一些指导,使他们更好地了解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现状,寻求小学英语教学对策,促进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了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要上好小学英语课程,必须先对新课程的标准要有所了解。如今,小学英语课程的目的在于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发展要求,激发和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建立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初步形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同时,新课标又指出,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听、做、说、唱、玩、演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侧重提高小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这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也给我们师范生带来了新的要求。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带队实习的过程中,听了学校教师及实习生的课,发现新教材比老教材活泼生动,有许多漂亮图片;教材的选择、教学方式都有很大变化,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从这里来看,非固定的教学形式给教师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根据自己的特色来安排教学,但同时也增加了教师“吃透”教材的难度,尤其是实习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无法自己独立处理教材。真正在课堂上课与在学校里试讲完全不一样,内容少而时间长,都不知道该怎么上。具体来说,有以下一些问题:
(1)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上,根据新课程,需要运用很多新的教学方法,比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被广泛采用,但是实效性较差。比如说自主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不够,很简单的东西还设计讨论,结果不会的还是不会,会的不愿讨论。
(2)在创设教学环境上,许多师范实习生存在着不足。这部分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掌握英语基本知识和简短的口语交流技能,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部分实习生为了创设而创设,完全脱离了课文。其实对于一些教学内容,完全可以直接导入课文,或者进行前文的复习。
(3)课堂教学目标把握不到位,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整堂课,就单词记单词,就课文讲课文,没有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甚至没有与前文的回顾或比较。
(4)在课堂上,过分依赖教案,缺乏教学经验,课堂上总是很紧张,忘词,有些英语指令表达不清,个别实习生还存在发音不准的现象。
(5)利用物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习生上课时精心准备了不少礼物——糖果、水果、文具,以奖励上课配合好的学生。一个月下来就抱怨花销太大,承受不住,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调动课堂的气氛,但是为了得到奖品,一些学生会动些小心思,这样的竞争对学生并不能起到积极的效果,而变成了为获得礼物而学习。在没有贵重实物奖励的情况下,学生便不愿回答问题,这课就变味了。
(6)纪律问题是困扰英语教学的主要问题。在听课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实习老师需要时不时地维持纪律,管好一个,又出现一个,根本无法掌控课堂纪律,大大影响了教学效率。
三、对策
1.巧用指令
课堂中用最简单的指令,或者是肢体语言或母语帮助学生理解,这是解决学生听不明白、老师讲不明白的最好方式。比如说在教单词“short,tall”等单词时,演示“tall”时踮起脚尖,“short”时让自己蹲下,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这些单词的汉语意思,也会跟着做,觉得很快乐,并对这些单词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2.让学生充分拥有合作学习的时间
在学生对新内容了解的情况下,设计相应难度的任务,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拓展思维,并且为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培养他们大胆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要给予鼓励,不能歧视表现不好的学生。
3.备课时要吃透教材
备课中一定了解重难点,要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要有明确的目标,并要有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才有信心。
4.分层次设计教学任务
对任务内容设计成简单和复杂的不同层次,注意学生全体参与性、趣味性,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也集中了。而且在任务完成后,要给予及时的评价,且尽量以表扬为主,不可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5.创设有效的课堂情境
课堂情境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可以借助实物和图像或是动作创设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At the zoo”话题时,实习生教师设计了带学生参观动物园的情景,让学生口头描述他们所熟悉的动物如elephant、cat、monkey、rabbit的特征,并能用“It has long tail”等句型来表达。这些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而且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容易掌握。
6.要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对课堂秩序教师要去管理,不能听之任之,可以通过活动、竞赛等各种方式,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中来。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最重要的不是斥责、惩罚,而是要弄清楚学生违纪的原因,再课后进行教育。这应当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取经,借鉴行之有效的做法。
7.基本功训练的要求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需要我们重新看待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粉笔字、朗读、普通话、简笔画、使用工具书、备课、课堂教学、教学研究、作业设计、考核、批改作业等都成为实习生必须过关的内容。
8.师德要求
教师的基本素质就是师德素质,要求教师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并以身作则,因为教师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造成影响,教师如果严格要求自己,凡事都认真做,学生自然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9.增强校校合作,促进交流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与各小学联系,以便在学校时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学习,促进发展。建立与小学的长期协作,经常请小学教师到校指导学生的技能训练,共同为祖国下一代教师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四、结论
实习生对小学英语教学的适应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在教学中出现一些问题是难免的。新课程有新要求,教师们应该对新课程理解透彻,把自己的基本功练扎实,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多思考、多练习,把容易犯的错误降低到最小,不足之处要想办法弥补,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桂平,史晓燕,郭瑞芳,吕艳.国外关于课堂纪律问题的研究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6).
[2]张光宇.教师因素对课堂纪律的影响[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04).
[3]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陈琳.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及解读(试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模式 建议
每年3月左右,都有大量的应届师范毕业生进入实习训练期。经过两年半或三年半的在校学习,他们将自己的才能在讲台上进行练习,为9月份正式进入教师队伍进行最后的实战演练。因此,了解小学的现状才能更好地指导师范生在校的学习,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能更快进入角色,做得更好。
在实习带队训练中,随堂听实习生课堂教学情况,查看他们的备课情况并向各任课老师咨询,笔者发现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不断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是不同往年,许多应届师范毕业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深深感觉到现在小学英语教学在新课程的要求下,课堂教学的形式有比较大的变化,教学目标、要求都有所改变。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给英语师范毕业生一些指导,使他们更好地了解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现状,寻求小学英语教学对策,促进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了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要上好小学英语课程,必须先对新课程的标准要有所了解。如今,小学英语课程的目的在于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发展要求,激发和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建立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初步形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同时,新课标又指出,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听、做、说、唱、玩、演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侧重提高小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这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也给我们师范生带来了新的要求。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带队实习的过程中,听了学校教师及实习生的课,发现新教材比老教材活泼生动,有许多漂亮图片;教材的选择、教学方式都有很大变化,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从这里来看,非固定的教学形式给教师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根据自己的特色来安排教学,但同时也增加了教师“吃透”教材的难度,尤其是实习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无法自己独立处理教材。真正在课堂上课与在学校里试讲完全不一样,内容少而时间长,都不知道该怎么上。具体来说,有以下一些问题:
(1)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上,根据新课程,需要运用很多新的教学方法,比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被广泛采用,但是实效性较差。比如说自主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不够,很简单的东西还设计讨论,结果不会的还是不会,会的不愿讨论。
(2)在创设教学环境上,许多师范实习生存在着不足。这部分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掌握英语基本知识和简短的口语交流技能,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部分实习生为了创设而创设,完全脱离了课文。其实对于一些教学内容,完全可以直接导入课文,或者进行前文的复习。
(3)课堂教学目标把握不到位,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整堂课,就单词记单词,就课文讲课文,没有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甚至没有与前文的回顾或比较。
(4)在课堂上,过分依赖教案,缺乏教学经验,课堂上总是很紧张,忘词,有些英语指令表达不清,个别实习生还存在发音不准的现象。
(5)利用物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习生上课时精心准备了不少礼物——糖果、水果、文具,以奖励上课配合好的学生。一个月下来就抱怨花销太大,承受不住,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调动课堂的气氛,但是为了得到奖品,一些学生会动些小心思,这样的竞争对学生并不能起到积极的效果,而变成了为获得礼物而学习。在没有贵重实物奖励的情况下,学生便不愿回答问题,这课就变味了。
(6)纪律问题是困扰英语教学的主要问题。在听课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实习老师需要时不时地维持纪律,管好一个,又出现一个,根本无法掌控课堂纪律,大大影响了教学效率。
三、对策
1.巧用指令
课堂中用最简单的指令,或者是肢体语言或母语帮助学生理解,这是解决学生听不明白、老师讲不明白的最好方式。比如说在教单词“short,tall”等单词时,演示“tall”时踮起脚尖,“short”时让自己蹲下,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这些单词的汉语意思,也会跟着做,觉得很快乐,并对这些单词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2.让学生充分拥有合作学习的时间
在学生对新内容了解的情况下,设计相应难度的任务,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拓展思维,并且为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培养他们大胆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要给予鼓励,不能歧视表现不好的学生。
3.备课时要吃透教材
备课中一定了解重难点,要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要有明确的目标,并要有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才有信心。
4.分层次设计教学任务
对任务内容设计成简单和复杂的不同层次,注意学生全体参与性、趣味性,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也集中了。而且在任务完成后,要给予及时的评价,且尽量以表扬为主,不可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5.创设有效的课堂情境
课堂情境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可以借助实物和图像或是动作创设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At the zoo”话题时,实习生教师设计了带学生参观动物园的情景,让学生口头描述他们所熟悉的动物如elephant、cat、monkey、rabbit的特征,并能用“It has long tail”等句型来表达。这些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而且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容易掌握。
6.要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对课堂秩序教师要去管理,不能听之任之,可以通过活动、竞赛等各种方式,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中来。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最重要的不是斥责、惩罚,而是要弄清楚学生违纪的原因,再课后进行教育。这应当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取经,借鉴行之有效的做法。
7.基本功训练的要求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需要我们重新看待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粉笔字、朗读、普通话、简笔画、使用工具书、备课、课堂教学、教学研究、作业设计、考核、批改作业等都成为实习生必须过关的内容。
8.师德要求
教师的基本素质就是师德素质,要求教师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并以身作则,因为教师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造成影响,教师如果严格要求自己,凡事都认真做,学生自然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9.增强校校合作,促进交流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与各小学联系,以便在学校时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学习,促进发展。建立与小学的长期协作,经常请小学教师到校指导学生的技能训练,共同为祖国下一代教师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四、结论
实习生对小学英语教学的适应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在教学中出现一些问题是难免的。新课程有新要求,教师们应该对新课程理解透彻,把自己的基本功练扎实,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多思考、多练习,把容易犯的错误降低到最小,不足之处要想办法弥补,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桂平,史晓燕,郭瑞芳,吕艳.国外关于课堂纪律问题的研究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6).
[2]张光宇.教师因素对课堂纪律的影响[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04).
[3]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陈琳.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及解读(试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