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阶段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小学生正是长身体、增长知识最旺盛时期,但是他们也缺乏自制力和是非对错的判断能力。然而,班主任要加以及时对小学生严格管理和引导,不仅让小学生学到丰富知识、发展智力,还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和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062-01
小学阶段是一个关键的教育期,对人们的一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是人生中最富有梦想色彩的时代,又是人生走向社会的第一个黄金驿站。知识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望,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那如何做好小学生阶段的教育工作,这需要班主任发挥在小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导师作用,改变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方式并加以积极实践。
一、培养和选拔有能力的班干部
班主任要时常融入学生,多与学生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分析小学生的沟通能力、办事效率等各个方面做出整体性的评价。对积极认真、办事效率高、埋头苦干、沟通能力强、人际交往关系好、威信度高、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小学生给予重视和培养。一方面,通过民主方式让同学们投票选举自己心目中的班干部;另一方面,也要做到通过自荐的方式来推荐自己。当然,在这期间,班主任要严格考察和观察,真正了解小学生内心真正的意愿。同时,班干部要定时做到更新换届,班级中可能会存在许多想要竞选班干部的小学生,班主任要尽可能的照顾到班级中想要并且有能力的小学生,譬如,每一学期,根据小学生的日常表现,来进行班干部更换。
二、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
(一)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小学生
世界上不会存在两片相同的叶子,小学生也是如此。小学生的年纪较小,自尊心较强,由于每个人所成长的家庭环境、生活习惯、家庭教育方式不同,每一位小学生在性格和学习方面又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差异。所以作为班主任,要特别尊重、爱护和信任每一位小学生。
譬如,当小学生与其他小伙伴发生了矛盾,起了冲突,班主任千万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蒙骗,这需要班主任要及时从中找到根源,多和小学生沟通交流,从而了解客观现实,帮助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仅做到了尊重和爱护了小学生的人格,还能做到增强小学生之间的友谊,何乐而不为呢?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责任意识
责任是一种自觉意识,也是一种传统美德。责任是一种能力,又远胜于能力。然而小学生从小就要培养责任意识。班主任培养小学生具有责任心的方式丰富多样,要尽可能的让班里所有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中来。
譬如,实行“值日班长”这种工作制度,让班级里的每个人每天都当班长,记载班级常规管理情况,保持一天的纪律,体验班级管理的辛苦,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让每一位学生品尝到位集体、为他人尽责的辛苦和幸福,从而学会关心班集体、尊重其他人、维护集体利益的好习惯。
三、班主任要加强自身管理
(一)提高自身知识和职业道德素养
班主任担任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想要让班里的小学生认可自己,首先从知识层面做到彻底改变,知识是班主任个人影响力的来源,倘若知识匮乏、腹中空空,怎能做到让班里的小学生信服,更无法做好班级管理建设。班主任要平时多看些管理书籍,更新头脑中的知识结构,不但要学政治、文化,而且还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法律等等,不断用学习来充实自己,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其次,班主任要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师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式丰富多样,譬如,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班主任经验探讨会,了解其他教师是如何做到科学合理管理的,从而利用在自己的班级管理之中。
(二)班主任要及時反思自己
班主任在平时教育学生时,经常会让学生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可是,班主任是否经常反思自己呢?反思自己教育班级里的孩子方式是否科学合理?譬如,班主任在开班会时,要摒弃传统的说教和批评方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教育内容的视频或者图片,让学生能够了解班主任展开班会的意义。在班会结束后,班主任更要对自己开展的过程进行积极反思和总结,避免下次进行时出现类似的错误与不足,真正做到关爱学生。这些微弱之事,班主任要加以重视和反思,唯有反思自己,才可以进步,班级管理才会越来越好。
(三)班主任要以身作则
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在班级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譬如,班主任在要求小学生上课不要迟到,然而自己上课经常不守时,怎能做到服众?所以,班主任在为小学生发布指令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给自己的学生树立良好学习榜样,共同进步和成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这样学生才能亲其身、信其道。譬如,虚心与他人学习,自觉与他人交流。尤其是刚上岗位的新班主任,一般刚刚任职,管理班级经验往往不足,很难正确的去处理班级中存在得问题。这需要自己主动做到与同事交流沟通,虚心且积极地去学习经验和教训,从而转化成自己的知识。
四、总结
想要做好班级建设,班主任需要花费长时间的精力和时间,打破传统的教学管理思维,创新管理模式,公平公正地对待班集体中的每一位小学生,让小学生在学校中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关爱,使得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鲁琪.石家庄市小学班主任职业倦怠状况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和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062-01
小学阶段是一个关键的教育期,对人们的一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是人生中最富有梦想色彩的时代,又是人生走向社会的第一个黄金驿站。知识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望,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那如何做好小学生阶段的教育工作,这需要班主任发挥在小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导师作用,改变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方式并加以积极实践。
一、培养和选拔有能力的班干部
班主任要时常融入学生,多与学生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分析小学生的沟通能力、办事效率等各个方面做出整体性的评价。对积极认真、办事效率高、埋头苦干、沟通能力强、人际交往关系好、威信度高、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小学生给予重视和培养。一方面,通过民主方式让同学们投票选举自己心目中的班干部;另一方面,也要做到通过自荐的方式来推荐自己。当然,在这期间,班主任要严格考察和观察,真正了解小学生内心真正的意愿。同时,班干部要定时做到更新换届,班级中可能会存在许多想要竞选班干部的小学生,班主任要尽可能的照顾到班级中想要并且有能力的小学生,譬如,每一学期,根据小学生的日常表现,来进行班干部更换。
二、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
(一)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小学生
世界上不会存在两片相同的叶子,小学生也是如此。小学生的年纪较小,自尊心较强,由于每个人所成长的家庭环境、生活习惯、家庭教育方式不同,每一位小学生在性格和学习方面又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差异。所以作为班主任,要特别尊重、爱护和信任每一位小学生。
譬如,当小学生与其他小伙伴发生了矛盾,起了冲突,班主任千万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蒙骗,这需要班主任要及时从中找到根源,多和小学生沟通交流,从而了解客观现实,帮助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仅做到了尊重和爱护了小学生的人格,还能做到增强小学生之间的友谊,何乐而不为呢?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责任意识
责任是一种自觉意识,也是一种传统美德。责任是一种能力,又远胜于能力。然而小学生从小就要培养责任意识。班主任培养小学生具有责任心的方式丰富多样,要尽可能的让班里所有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中来。
譬如,实行“值日班长”这种工作制度,让班级里的每个人每天都当班长,记载班级常规管理情况,保持一天的纪律,体验班级管理的辛苦,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让每一位学生品尝到位集体、为他人尽责的辛苦和幸福,从而学会关心班集体、尊重其他人、维护集体利益的好习惯。
三、班主任要加强自身管理
(一)提高自身知识和职业道德素养
班主任担任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想要让班里的小学生认可自己,首先从知识层面做到彻底改变,知识是班主任个人影响力的来源,倘若知识匮乏、腹中空空,怎能做到让班里的小学生信服,更无法做好班级管理建设。班主任要平时多看些管理书籍,更新头脑中的知识结构,不但要学政治、文化,而且还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法律等等,不断用学习来充实自己,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其次,班主任要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师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式丰富多样,譬如,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班主任经验探讨会,了解其他教师是如何做到科学合理管理的,从而利用在自己的班级管理之中。
(二)班主任要及時反思自己
班主任在平时教育学生时,经常会让学生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可是,班主任是否经常反思自己呢?反思自己教育班级里的孩子方式是否科学合理?譬如,班主任在开班会时,要摒弃传统的说教和批评方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教育内容的视频或者图片,让学生能够了解班主任展开班会的意义。在班会结束后,班主任更要对自己开展的过程进行积极反思和总结,避免下次进行时出现类似的错误与不足,真正做到关爱学生。这些微弱之事,班主任要加以重视和反思,唯有反思自己,才可以进步,班级管理才会越来越好。
(三)班主任要以身作则
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在班级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譬如,班主任在要求小学生上课不要迟到,然而自己上课经常不守时,怎能做到服众?所以,班主任在为小学生发布指令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给自己的学生树立良好学习榜样,共同进步和成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这样学生才能亲其身、信其道。譬如,虚心与他人学习,自觉与他人交流。尤其是刚上岗位的新班主任,一般刚刚任职,管理班级经验往往不足,很难正确的去处理班级中存在得问题。这需要自己主动做到与同事交流沟通,虚心且积极地去学习经验和教训,从而转化成自己的知识。
四、总结
想要做好班级建设,班主任需要花费长时间的精力和时间,打破传统的教学管理思维,创新管理模式,公平公正地对待班集体中的每一位小学生,让小学生在学校中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关爱,使得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鲁琪.石家庄市小学班主任职业倦怠状况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