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峰168小时:绝处逢生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win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蒙把背包里的小刀握在手里,迟迟犹豫不决,他颤抖着,绳索下面是生死不知的患难兄弟乔,而自己正身处悬崖,再往下一点点,他也会坠入深渊。
  千钧一发,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
  乔的四周是个大悬崖,脚下80尺,还有一个深不可见的冰洞。他的腿断了,唯一的希望是握在西蒙手上的那根绳子。
  要不要割下去?

故事的开始:阿式攀登的黄金时代


  1970年,对于英国的登山界来说,是一个激动人心的黄金时代。那时,英伦大地上开始刮起阿式登山的风潮,许多攀登者选择用这种方式去开辟一座座未登峰,正是由于这种时代精神,才诞生了乔·辛普森(Joe Simpson)和西蒙·耶茨(Simon Yates)的传奇故事。
  乔出生在吉隆坡,他的父亲和英军部队曾在此驻扎。从8岁开始,乔就在英国的学校和父亲驻扎的不同国家间往返。乔是从被介绍给一位安普尔福思大学的老师开始学习攀岩的,他14岁的时候受到大量登山运动文学的影响,虽然书中描写了登山运动的危险,但是却激起了他投入到登山运动中的激情。
  他曾说:“我喜欢攀爬的感觉,仿佛芭蕾的动作,融汇了力与美。”
  事故发生在1985年,乔和搭档西蒙在秘鲁安第斯山脉,尝试用阿式攀登的方式,从西面攀登未登峰Siula Grande。这是一座难度极高的技术型山峰,海拔6364米,他们以双人结组的方式,成功登顶。
  在当时的攀登中,乔说:“阿式攀登要求你意志要非常坚决,不能撤退,没有救援的直升机和人手,一旦出错,就会死,而且你和伙伴绑在一起,代表着你完全信任伙伴的技术和能力,一旦伙伴滑坠,你就完蛋了。”
  登顶之后,映入乔眼帘的是,“峰顶其实就是一条条冰雪凿成的冰沟梦魇,到处都是冰堆和雪檐,满是奶油蛋糕和蘑菇状的细雪,我想这应该是我最危险的登山经历”。
  在下撤时遭遇暴风雪,乔不小心滑坠摔断腿,之后又摔下断崖,在同行队员都误认为他已经死去时,他凭着惊人的求生意志,一步步地爬回营地。
  在拍摄纪录片的时候,乔重回事故现场,虽然事过数年,他依然颤抖不已,他曾说:“登山的本质,其实是死亡。”
  值得关注的,还有同行队员西蒙,他在同伴受伤之后,一次次地面临生死抉择,在理智和情感之间,在良知和生命之间,他不停地拷问自己,获救之后他受到舆论的谴责,但是乔专门写文为他辩护,并且和他成为终生的生死之交。
  乔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登山著作《触及巅峰》(Touching the Void),被翻译成23种语言,被世界各地200万人看到,而根据书本拍摄的纪录片也成为登山电影中的经典之作。

绳子两端,生或者死


  我是乔,我的全部噩梦,都是从下撤后的一场暴风雪开始的。
  从6364米的峰顶下撤,天气变得很糟糕,我知道80%的事故都发生在下撤的时候。
  突然,我滑坠了。平生从未有过的剧痛从心尖上传来,我的小腿骨直接插穿了膝关节,每次试图站起来,能听到骨头破裂的声音,我拼命呼吸,试图减轻疼痛。
  我清楚地意识到,我的腿已经断了,我完蛋了。可是,绳子的另一端,我的搭档西蒙,还蒙在鼓里。
  西蒙朝我走过来,问我怎么样了。我告诉他:我的腿断了。我还记得西蒙看着我时难以置信的眼神。在这海拔6000米的冰峰上,在暴风雪和冰沟组成的梦魇中,腿断了意味着什么,我们都知道。
  我想过,如果西蒙告诉我,他要先去找个援手,然后就离开我。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好。”我知道不可能会有援手,如果西蒙离开我,我就只有死路一条。可是如果换成是我,我也会考虑这么做。
  没有别的选择,能有一个活着回去就不错了,而这个人一定不会是我。
  我们都没有说话,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
  西蒙沉默了一会儿,拿出止痛药给我,他提出一个看起来不可思议的方案:用绳子绑住我,用自己的身体把我往下拖。
  “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单人救援”,我心想,但是我还是松了一口气,他没有想要抛下我独自求生,虽然方案看上去毫无成功率。
  接着西蒙一点点把我往下放,然后自己重新再向下爬,重新扣上绳结……反复地扣绳结,西蒙的手很快就冻伤了,他铁青着脸,加快了放绳子的速度。
  由于绳子放得越来越快,我的脚和膝盖不停地撞在岩壁上,我痛得大吼,可是西蒙根本就顾不上我的哀号,一心只想赶快脱离这个危险的鬼地方,根本就没有别的选择。
  我的腿部出现了内出血,两个人精疲力竭,天渐渐黑了,突然刮起的一阵暴风雪将我们再次围困在山上,此时我们离出发的冰河越来越近,很快就能安全了,西蒙开始有点乐观。
  可是我却在这时再次出事了。
  在下滑的过程中,我们没办法保持很好的沟通,我突然感到周围地上变得又硬又滑,坡面突然陡峭起来,我开始拼命地吼叫,让西蒙停下来,可是西蒙根本听不见,我很快滑到了冰崖边,看着脚下,死亡的恐惧紧紧地扼住我的咽喉。
  我开始本能地挣扎,我试图用冰镐勾住冰面,但是绳子还在不断地往下,任憑我怎么制止,被蒙在鼓里的西蒙还在不断地把绳子往冰崖下放。
  突然,绳子不动了。西蒙应该知道出事了。
  我们就这样在绳子两端,僵持了一个半小时,我已经放弃了挣扎,吊在绳子上等死。
  绳子两端,都在等着一个可怕的结果。
  西蒙单手从背包里拿出小刀,他的手颤抖着,片刻之后,他割断了绳子。
  一声惊呼,在狂暴的风雪中,人的呼喊很快消散。

西蒙的一夜:他不能原谅自己


  “我可能一辈子都没办法忘记那种眼神,很复杂,夹杂着绝望、震惊和恐惧”,当乔躺在冰壁上,异常沉重地告诉西蒙,他的腿断了,西蒙心底一沉,接着他注意到乔的眼神,“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乔”。
  “我的情绪很混乱,我想过要不要自己走掉,我们能有一个活着就要感谢老天爷了”,西蒙一直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想出了一个天方夜谭般的方案。
  “我知道自己根本就没有办法带走他,可我还是想要我们两人一起离开这里。”
  在下撤中,西蒙突然觉得身上变沉,他抖抖绳索,底下没有任何反应,“那时我才明白,乔出事了”。
拖著断腿,乔没走几步就要跌倒,渴了就吃一点雪。

  西蒙的情况也不太好,他的双手冻伤了,体力耗尽,却不知道绳子另一端的乔怎么样了。西蒙屁股下面的雪,像糖粉一样纷纷往下掉,在乔的重量下,绳子另一端的西蒙也开始向下滑,眼看着再过一会儿,自己就会被拖下悬崖。
  “我犹豫了好久,一个半小时后,割断了绳子。”
  割断绳子后,西蒙在山崖上度过了有生以来最痛苦的一夜,因为带的燃料用尽了,好几天没有喝水,他似乎能闻出雪中的水分,身体从失温状态中缓慢的恢复。
  最折磨他的是内心的恶魔,他被惭愧和内疚折磨,他一直在想,乔到底发生什么事了?他还活着吗?良知让他无法原谅自己:“我强烈地感觉到,乔已经死了,我也会死,这是报应。”
  天亮了。
  “我并不想自怨自艾,就算死也要死在下山途中”,他振作精神,继续下撤,他发现山势突然变得很陡,眼前出现一个巨大的冰崖,他明白了,昨天乔就是在这里出事的。
  他看到冰崖下面有一个30尺宽的冰隙,他深信乔已经离开人世,可是总觉得隐约有呼唤他的声音,他不禁本能地大声呼喊:“乔,乔……”
  没有回应。
  怀着深深的愧疚,他独自穿越危险的冰河,冰隙被雪覆盖着,到处都是陷阱,幸好上山的足迹还在,西蒙几乎是怀着一种必死的心走完这段路的。
  他心里很乱,一直想着,我该怎么跟乔的父母交代?我要不要编一个故事?最后,他碰到正在四处寻找他的朋友,查理。
  他终于相信自己已经活下来了。
  “秘鲁留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看见冰河里出现的那个身影,他的样子好凄惨,浑身都是冻伤,双手都已经被冻黑,远看根本就认不出来他是谁。”
  “他告诉我,Joe死了”,查理回忆说。

我原来没有死


  “我原来没有死”,一阵急速的下坠后,我落在岩脊上,我惊奇地发现我还活着。
  我镇定下来,向四下张望,我发现,当我吊在半空时,我看到的那个深不见底的冰隙,离我的坠落处不过两三尺,如果稍微偏一点点,我掉下去就必死无疑,我不禁捏了一把冷汗,上帝并没有要我的命。
  涌进我脑海的第二个念头,是西蒙。我看到绑住我的绳子从洞口垂了下来,他是不是已经摔死在悬崖下了?我很害怕,我拼命地把绳子拉过来,以为他还绑在绳子的另一端,拉到最后,我发现绳子被割断了。
西蒙用绳子放乔下降。

  我突然觉得很孤单,我真的可能永远留在这里了。不过我很高兴,西蒙没有死,我们都还活着。
  头灯微弱的光束很快就被黑暗吞没,寒冰闪烁着幽蓝的光芒,周围安静得可怕,我能听到冰的碎裂声和阵阵风刮过,这里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气氛,腿断了并没有要我的命,可是干坐着任凭时间一点点流逝,那种感觉比死亡还可怕。
  我才25岁,我还有很多梦想,我本来以为我能成为世界第一的登山高手,难道我就要这样终结在这个该死的冰洞里吗?
  我已经完全丧失了理智,死亡激发了我心底积压的恐惧、愤怒和悲伤,我丧心病狂地吼叫着,咒骂着我能想到的最难听的话,想要把仅剩的体力全部都耗尽,我忘了登山者应该永远保持冷静,那种绝望完全淹没了我,我最后哭了,就这么一直枯坐到天明,任凭雪花覆满身体,像一块再也不会移动的岩石。
  过了很久很久,我精疲力竭,看看手表已经五六点了,这是我们出发后的第五天。
  我开始想到,西蒙天明时一定会从山上下来找水,我们都有好几天没喝水了,他可能会发现我,我开始拼命呼喊:西蒙、西蒙……
  很久都没有回应,我终于明白,我真的被扔下了。
  冷静下来以后,我看看面前的冰壁,离出口大约80尺。我决定试试,艰难地挪动到冰壁底部,我趴在冰面上,再次挥动冰镐,再次尝试把断腿的冰鞋插进冰壁,可刚刚一使力,双腿一阵剧痛,我便狠狠地摔了下来。
  我没有办法爬上这么高的冰壁,光凭一条腿。
  我注意到身边的冰裂缝,深不可测,里面有什么呢?一个冒险的想法钻进我脑中,如果垂降到裂缝深处,会怎样?也许能找到这个冰雪迷宫的出口,也许等我力气用尽,也爬不到底部,只能摔死。我还有一个选择,就是干坐着等情况好转,可情况并不会好转。
  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可就算是犯错,我也必须要试试。
  我沿着绳索向裂缝深处爬,觉得自己在把自己往死亡深处拖,我根本不敢向下看,下降到大概80尺之后,我终于看到坚硬的雪地,这就是裂缝底部,我欣喜若狂。
  查看四周,这个裂缝像个沙漏,大约160尺深,像圣保罗教堂一样大,我仰头,有个大约50尺高的斜坡,顶端有阳光照进来。   这束阳光就这么照耀着。
  那是来自天堂的光芒,它驱散了死亡的阴影,它在我的心底放出光芒,一切黑暗、寒冷、病痛因而隐退,我像一个重获光明的盲人,我久久仰望着那束阳光,那是我的希望、我的出口,我一定要爬出去。
乔坐在冰裂缝底下,感到绝望。

世界重新回到面前


  这束阳光就这么照耀着。
  我狂喜,拼命朝着冰壁的方向爬去,此时,我听到冰裂缝底部碎裂的声音,看似坚实的雪地下面似乎是空的!我居然身处蛋壳上!
  我看着冰壁的方向,一寸寸挪去,总算贴近结实的冰壁了。
  我一次次挥动冰镐,双脚一起蹬,我尽量让左脚先着地,但还是会碰到断腿。我能感觉到脱臼骨头的移动,每挪动一次,几乎就痛晕一次。
  眼前的阳光越来越明亮,我已经习惯了被痛晕的感觉,一次次机械地重复同样的动作,一点点靠近光明。
  爬出洞口的那一刻,皑皑的雪峰,远处碧玉般的湖泊,世界重新回到眼前,我只顾着躺在地上傻笑,刚刚从死神嘴里爬出来,我全身充满了一种解脱般的疲惫和放松。
  我意识到,我刚刚完成了生命中最严峻的一次攀登,我腿断了,严重脱水,几天不吃不喝,可是我还活着。

逃离冰洞,迎来冰裂缝迷宫


  远处依稀有西蒙的足迹,离帐篷还有好几里的路程,前方有布满裂缝的冰河,还有乱石滩,我并没有脱离险境,而且看起来我根本就不可能下山。
  这挑战大到我无法面对,我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我决定给自己设立一个目标:规定自己必须在20分钟内爬到。如果只花了18分钟,我就欣喜若狂,如果花了22分钟,我就气得想哭。
  我简直像是着了魔。
  冰天雪地,崇山峻岭之中,一个渺小至极的身影,像一只蚂蚁一般,在地上不停蠕动着,唯有西蒙的足迹,是指引这只蚂蚁爬离冰隙地雷的生命线。
  可是上帝似乎一直在跟“蚂蚁”作对,一阵狂暴的风雪遮天蔽日,瞬间覆盖了西蒙的足迹。
  我开始相信,我可能活不下去。
  我已经完全被冰隙包围了,突然我觉得身下一沉,滚到一个遍布乱石的陡坡上。
  山下的营地,查理催促西蒙离开,看上去西蒙的伤势已经不能再拖下去。
  西蒙沉默地走进河里,在水中浸泡了很久很久,他似乎想洗净山上恐怖的那一夜回忆,连同对乔复杂的感情。他并不知道此时在冰河的某一端,乔还在挣扎。
  他们都认定乔已经死了,因为没有人类可以在断腿之后,扛过6000米级的山峰考验。
  面对乱石滩,我头一次认真地思考,自己是否能回到营地。我把所有的装备都扔掉了,用防潮垫捆好伤腿,因为乱石滩上不能爬,我决定跳回去。
  跳一次,摔一次,站起来,再摔。
  每摔一次,就像重新断一次腿,我跳了很久,才走25米。
  我仍然采用我的“20分钟制”,这个办法非常管用,尤其是在我摔到痛晕,不想继续再摔了,躺在地上不动时,就会有一个冷酷的声音从心底传来:不行,你只剩下10分钟了。
  仿佛有一个声音在对我的身体下命令,很残酷无情,也不管我是否受伤或者崩溃。
  他告诉我:如果你想活下去,就一定要坚持。
  沿途都能聽见水声,这水声叫我疯狂。我严重脱水,可任凭我怎么拼命挖,也见不到半滴水。
  从白天,到黑夜。我不知道跳了多远,最后我昏倒在石堆上。我记得,那个晚上,天空晴朗,星空璀璨,我看着星星,一度觉得自己会在这里躺上一个世纪,直到化成土地的一部分。
  我开始相信自己到不了,我会死在这里。

168小时后,逃出生天


  第七天,距离我们出发,已经168个小时了。
  太阳照常升起。它晒暖了精疲力竭的我,我知道自己会死在这里,我已经被世界彻底抛弃了。再坚持下去,其实很荒谬,可我不想在死的时候,身边一个人都没有。
  我已经走了这么远了。
  水,清澈的水,从岩壁上滲出。这是我遇险以来,第一次碰到洁净的水。我像一只野兽,舔舐着岩壁上的水流,还是不过瘾,就挖出稀泥中的水,把脸埋进去喝。
  我就像是久旱逢甘霖的小树,觉得自己变得强壮起来了。我还在设定20分钟的目标,直到可以俯瞰到帐篷的冰坝上。
  我已经开始尿裤子,体力和智力都在退化,我已经毫无尊严,甚至开始出现幻听,记忆似乎都消失了,我什么都不记得了。
David Greig将这个故事改编成了话剧。

  我跟西蒙已经分开4天了,他们还会在帐篷里吗?
  在帐篷里,西蒙和查理将乔的“遗物”都烧掉,烟雾中,西蒙在心中和这个兄弟告别。他们打算第二天就离开这座令人伤痛的山。
  直到深夜,西蒙和查理同时听到隐隐约约的呼唤,他们冲出帐篷,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西蒙过来抱住我,我一直记得那种被抱住的感觉。这是真的,我还活着。

后记:人性的力量


  在惨重的山难中,人性的力量被最大限度地扩大。
  这不仅是自然环境的极限,也是考验人性的极限。如果乔没有活着回来,西蒙一定会带着内心的阴影度过下半生,那将是不逊于死亡的一种痛苦。
  高海拔的救援道德,一直是登山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有时候,评判对错,无关道德,关乎人心,是否能问心无愧,是我们在作选择时需要遵循的最大伦理。
  幸好乔回来了,他们共同扛过了这次最严峻的考验。乔在面临危险时的冷静、坚决和智慧,是支撑着他重归生天的力量。
  我们再次见证了人的伟大之处,不在于我们能控制世界,而在于超越自己的瞬间,所爆发出的光芒。

《冰峰168小时》的番外:重回山峰


  回国之后Joe Simpson接受了6次手术,终于保住了受伤的右腿,但医生告诉他以后再也不能进行攀登了,他的余生都将不能再正常行走。
  可是事隔两年之后,他再次回归山峰,继续攀登了20多年,1991年他和搭档Mal Duff 一起在尼泊尔攀登Pachermo峰时,又摔伤了另一条腿,他把这件事写进了新书《幽灵的游戏 This Game of Ghosts》。
  从2000年到2003年间,他曾经六次尝试攀登艾格峰北壁,皆铩羽而归,每一次都遭遇了恶劣天气。
  严重的腿伤让他不得不退休,他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一本本经典的登山小说,常人难以企及的丰富阅历使乔成为一位思想深邃的作家,他十分注重登山者的内心世界,除了《触及巅峰》外,他还著有《阴影降临》《醉人的寂静》《水做的人儿》等登山书籍,他的非虚构作品都围绕着对极限登山的追逐和死亡主题,表现出令人震撼的精神世界。
  他所撰写的《寂静的召唤》(The Beckoning Silence),曾在2003年获得国家户外图书奖(NOBA),并在2007年被拍成纪录片。
其他文献
在2016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召开之际,为充分展示草原独特魅力,进一步提升“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开拓国内外旅游客源市场,甘南州旅游工作者带着草原儿女的祝福走进渤海之滨天津,举行了文化旅游资源专场宣传推介活动。甘南有26个国家A级景区,为甘肃省国家A级景区最多、最集中的地区。境内有广袤无垠的天然草原,郁郁葱葱的浩瀚森林,雄奇壮观的高山石林,纵横奔腾的一江三河,翠绿碧蓝的高原湖泊和
领导者的价值  大学社团活动的魅力之处在于:每一次的社团活动都像是对现实社会的一次彩排。在此过程中,失败留下的记忆远比成功要深刻。本文作者曾担任本校交谊舞社团的TeamLeader,并从自己一次失败的活动策划中领悟到了什么是领导者的价值。
As memories of Inauguration Day 2009 begin to fade in and the new Adm, inistration ensues, speculation will only increase about how politically influential Michelle Obama will be as First Lady. She ha
露营椅的优点  在户外,一把舒适的露营椅非常重要。  折叠椅是精致露营活动中除了寝具之外最重要的装备。在露营的时候我们有一大部分时间是坐着的,比起坐在潮湿的草地上,一把舒适便携的露营椅会大大增添我们在户外的幸福感,无论是放空、聊天、做饭、生火,一把椅子让户外生活瞬间舒适了起来。  此外,露营椅应用场景非常丰富。除了露营之外,钓鱼、野餐、机车旅行、登山徒步、甚至家中,椅子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营地、
优胜美地,大岩壁攀登的起源,人类探索精神的源泉。  El Capitan,优胜美地最负胜名的大墙,所有攀登者的终极梦想。  上世纪50年代前,它还被视为绝对不可能攀登的岩壁,  如今,El Cap已成为大墙攀登的标准。  从东南到西南面,七十多条大岩壁线路鳞次栉比。  自初春到深秋,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攀登者前来朝圣。  他们在这里挥洒血与汗,有人甚至为此付出生命,  El Capitan,正是
翻译 马拉松Sean 题图供图 MAMMUT  这个夏天的户外功能性服装拓展了产品分类定义的边界。不管这些服装是针对多变的温度、各种冰雪环境还是全运动领域,其多功能性是至关重要的。    户外运动的种类和所谓的应季性,并不总是和产品的零售周期同步。消费者也许会在5月份需要一件羽绒夹克,或者在9月份需要一件超轻软壳。重新思考一下零售的分类,而不是总想着要改变用户的需求,这将是成败的胜负手。  放眼积
中国户外金犀牛奖  提名杨苏铁  提名理由  杨苏铁,适马中国/尼康中国签约摄影师,B W签约摄影师,500PX风光摄影部落首领。近几年的冬季,苏铁持续深入全面探索北极地区不同的陌生区域风光,拍摄出大量令人惊叹的风光作品,更全面系统地记录了极地特有的夜空景观——极光。他的作品多次被美国航空航天局收录,在全球各地的天文刊物刊载。2018、2019连续两年被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评为年度天文摄影师,人们惊
中国户外金犀牛奖  提名奇记,奇迹  作者  湘君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提名理由  户外江湖上的传奇故事人尽皆知,大多只是口口相传。如果没看过湘君所著的新书《奇记,奇迹》,你很难了解故事的全貌。这本书按照每篇文章的主题,分类成:家国、真我、命运、情感、生命、自然六大主题。本书作者湘君通过实地采访,现场捕捉真实的细节,呈现出大量的信息密度。在书中,她既是一名抽丝剥茧寻找真相的侦探,有时也化作一
萨哈林旅行记  作者: 契诃夫  译者: 刁绍华 姜长斌 译  豆瓣评分:8.7  我不太喜欢“旅行可以疗愈内心”这样的论调。太做作的小布尔乔亚。可有一个例外。那是一次极为沉重的探险,它幾乎改变了一个30岁青年人的一生,同时诞生了俄罗斯文学史上最璀璨的星辰:契诃夫。  这次旅行开启于1890年,契诃夫为解决精神危机而上路,但又跟凯鲁亚克纵贯美国的公路旅行截然不同。他觉得在当时的俄罗斯,社会的自我遮
随着全民体育与旅游休闲的兴起、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跨界融合,集观赏性和体验性于一体的体育旅游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2018年5月17~19日,各大滑雪场、景区及个人装备齐聚北京亦创国际展览中心,直接面向大众进行展示。同时本届国际山地展还将以冰雪运动为基础,围绕山地运动、体育旅游及其相关的培训、赛事形成的大产业形成五大板块,全方位展示山地运动的魅力。現观众预登记通道已经开启,关注“国际山地展”微信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