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民营企业文化体系的构建研究

来源 :卓越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20303622163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省民营企业文化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
  
  (一)齐鲁文化对山东民营企业文化的影响山东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深受齐鲁文化的影响,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基于本地文化的企业价值观、管理模式、经营风格等比较容易得到企业员工的认同与接受,因而大多数民营企业文化的创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地域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同时,民营企业文化要有发展,也离不开地域的文化基础与支撑,在本地文化中寻源。民营企业文化的发掘与定位,更须借助地域文化的支持与张扬。
  山东省历史上称为“齐鲁之邦、礼仪之乡”,齐鲁文化是先秦时期在今山东省境内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齐鲁文化博大精深,并且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由于山东是孔子的故乡,山东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最为深远,重视义理,讲求诚信,为人实在。儒家思想渗透在山东民营企业文化中,对其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以人为本。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孟子主张“民为邦本”,这种人本主义思想体现在民营企业文化中,企业业主积极进取,奋发图强;企业管理人员注重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注重人才资源管理,注重职工切身利益的满足,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企业注重满足消费者需求,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二、自我管理。儒家思想特别倾注于自我修为和自我修养,它倡导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讲求成人先成已,正人先正己,治入先修己,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断言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民营企业的企业管理者能够加强自我修为,强化自我修养,率先垂范,这样才能具有威权,才能号召人、感召人,才能赢得广大职工对领导产生亲近感和敬佩感,形成企业内部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忠信观念。儒家历来推崇“与人忠”,忠诚待人。这种忠信观念体现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树立企业管理人员对职工的信誉以及民营企业对社会的诚信。取信于入,以诚待人,这既是管理者的美德之一,又是一项有效的管理要求和经营原则。民营企业不仅应是上下忠诚的企业,还应是一个诚信企业,诚信经营是民营企业的制胜法宝。目前,山东省政府和企业大力开展诚信建设,致力于打造诚信企业。坚持诚信为本,信誉第一,不仅会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也会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四、强调礼治。“礼”是儒学中的核心范畴之一,重礼、隆礼、尊礼是儒家思想的基本特色。按照“礼”来治理企业,加强制度建设和规范化,可以使每个人行为规范有序,便于人际互动和关系协调,有助于企业保持稳定。做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不仅可以有效约束、调节每个职工的言行,使广大员工能够做到正身自律,保证企业的规章制度得到贯彻实施,还能够使人做到自重和尊人(“礼者,敬而已矣。”)。另外,“礼”也有助于树立企业形象。
  
  五、和谐的发展观。儒家特别重视“和谐”,强调“和为贵”,孟子则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它要求“和而不同”,“执两用中”,致中和。民营企业在企业内部培植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创造充满和睦亲情的家庭式的温暖内环境。在企业对外交往中做到“和气生财”,既为顾客提供和蔼可亲、细致周到的服务,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互惠互利的社会关系。又给企业带来滚滚财源;促进企业注意环境保护,讲究生态效益。使企业与自然生态之间保持“天人合一”的协调关系,努力创建绿色环保型企业。民营企业家遵循“和为贵”的古训,将心比心的“羁矩之道”转换成“角色互换”的管理范式,成为一条成功的管理艺术,借以实现企业和谐的目标。
  六、义利统一。“义利”在儒家思想中是联系在一起的,具体表现为重义轻利、见利思义,义利统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经济文化,更强调必要的公共伦理和道德规范,将“义”和“利”结合起来,讲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企业在创造物质财富,赚取利润的同时,更要考虑社会利益。
  齐鲁文化、儒家思想充满了哲理与思辩,将其运用于指导民营企业文化的构建,需要将其操作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和经营理念,决不是将传统文化直接运用到企业文化的构建中去。儒家文化包含着丰富的经济和伦理思想,但其中也有许多不利于企业创新和企业发展的因素,所以要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不能简单而为之。企业文化不是对社会文化的模仿,而是用文化的氛围和文化价值去管理企业,为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所以,山东民营企业构建企业文化,要面向现代社会,把握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调整对民营企业员工的工作激励,知人善任。营造一个充满情感、和谐共存的文化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实现对人性的超越,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共存,人与自然的和谐,突出山东民营企业文化的特色。
  
  (二)推动山东省民营企业文化构建的主要因素企业文化既是一种客观存在。又是对客观条件的反映。作为企业实践的结果,又影响未来的实践。企业文化形成于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所以随着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文化也会发展变化。
  (1)政策环境改善。企业是一个开放系统,企业不能离开社会环境而生存,企业文化也不能脱离社会环境而构建。山东省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政策鼓励和支持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同时在搞活经济,扩大社会就业,减少经济改革的阻力等方面也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由于政府在金融、财税、制度法规等方面对民营企业的重视,使得民营企业能够更好地发挥其灵活性和适应性强的优势。另外,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民营企业将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利用本地特色创建国际品牌方面,民营企业能够更好地与国内外开放型贸易和经营环境融合。
  (2)资本运营方式变革。随着民营企业的成长,资本运营规模扩大,融资、筹资渠道多样化,资本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旧式的家族资本和产权模糊的资金合伙方式在民营企业成长初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这种落后的资本运管方式在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逐渐成为企业壮大发展的障碍。随着企业规模扩大,资金需求增加,我国的资本市场日趋完善,为山东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资本结构的变化是民营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它是资本运营方式演进的结果,这种变化无疑对民营企业的原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3)管理模式更新。民营企业在经营管理上要实现的一个重大飞跃是突破已不适合企业进一步壮大发展的传统姻亲管理模式,引入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在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的同时,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也会发生急剧的转变。新型企业稀缺资源的出现,规范化公司制的形成,民营企业向日趋成熟的资本市场的进入,这些经营要素无不促使民营企业 建立、健全科学的符合现代企业标准的企业管理和监督机削。
  (4)智力资源流入。在民营企业发展初期,通常以“一项产品、一家投资、一种特色”的模式形成并开拓出企业的生机和市场,本土文化对企业文化和经营方式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是。随着民营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实行,企业文化应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发挥更广泛的作用。将资本、智力资源和企业制度等生产要素有机地结合,形成一个整体,是民营企业扩展壮大的重要保障,也是民营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要保证民营企业的有序发展,企业一定要有一个长远的人才战略,对人才结构以及合理运用应认真进行战略性设计,制定完整的人才制度,实现人才管理、人才聘用的市场化机制。
  (5)企业技术创新。在信息化背景下。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强化,并升华成一种社会主题。创新变成了企业的生命源泉,在剧烈变动的时代,成功者往往是那些突破传统游戏规则,敢于大胆创新,不畏风险的人,敢于改变游戏规则的人也就是在思维模式上能迅速改变的人。
  
  二、山东省民营企业文化体系构建的方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飞速发展,技术创新速度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数字化和网络化推动着经济全球化,使国家的界限日益模糊,无国界竞争势不可挡。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时代背景,全球市场态势,企业竞争环境,企业竞争规则都在发生改变。在以数字化网络为基础的市场模式中,数字化商品与服务的特性对规则的改变起着关键作用。企业竞争的重点正在从产品制造转向客户服务和品牌塑造,从硬件产品转向软件产品和系统产品,从价格转向标准、制式。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中的相对比重正在下降,而以信息业为典型的虚拟部分相对比重在扩大。在上述时代背景下,无论是基本的价值观念,还是具体的行为准则,企业文化都将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传统经济中的模式。民营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应注重企业文化向以下方向转变。
  (1)速度文化由于技术研发竞争日趋激烈,新技术的替代和模仿风险加大,新产品的研制时间越来越紧,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这就要求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要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在管理时间上做到训练有素。民营企业要充分营造发挥知识和智能效率的企业文化氛围,使用数字化工具改造企业旧有的或创造新的管理和运行流程,在快速变动的商业环境中提供企业员工最快速的反应机制。让员工彻底发挥潜力,主动掌握不断流动的信息所透露出的商机,发现最终消费者,并最先满足最终消费者的需求,并在短期内占有满足这种需求的排他性,从而获得成功。
  (2)创新文化相对于生产规模和成本,创新变得如此重要,不断创新成为现代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中国民营企业本身就是中国经济创新的产物,民营企业文化构建本身就是创新的过程。民营企业应着力推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企业文化内涵。
  制度创新是企业文化构建的内在要求,它有利于加速优秀民营企业文化的形成,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企业从制度上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以形成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建立适合个人创新、组织灵活机动、完善的人才流动体系,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所以民营企业必须与时俱进,建立符合现代管理需要的规范企业制度,做到产权明晰、机制灵活。
  技术创新是提升产品文化内涵的客观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民营企业要赢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加大技术投入,拥有领先的核心技术。企业产品要占有市场,必须加大力度推进名牌带动战略的实施,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把品牌创新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将技术开发和品牌经营文化理念充分融入到企业中去,不断推动名牌战略的实施,提升企业竞争力。
  管理创新是提升企业形象的重要保证。我国正在大力推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战略的实施。民营企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进行经营思想和管理理念的创新、组织结构和管理结构的创新,以及管理规范和工作流程的创新,从战略制定、市场定位、质量控制、财务管理、营销企划、人力资源规划到具体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有创新意识,制定和选择多套应变方案。
  (3)学习文化知识经济时代,学习是一个人、一个企业永恒的任务,崇尚知识成为民营企业的基本要求。JBM、HP、Gisco和联想、TCL等企业成功的经验表明:培训和学习是企业强化“内功”和发展的主要源动力。只有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企业每一位员工的学习和知识更新能力,不断调整企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才能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在企业文化构建中,民营企业应成为一个不断学习的组织。一名好的民营企业家不仅应努力将企业带至整个行业的前列,更重要的是创造一个学习型环境,使员工在为企业工作的同时,自身能力不断提高,使技能和知识不断提升,为员工储蓄未来,为企业储蓄人才,变个人学习为企业团队学习,使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善于创造、寻求及转换知识,同时能根据新的知识与领悟而调整行为”,正所谓终身学习,永续经营。
  (4)融合文化企业融合文化应当是多元文化、合作文化和共赢文化的集合。这种具有包容性的融合文化,可以突破有限的市场空间和社会结构,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可以弥补缺陷,分担风险、联手角逐市场,降低交易成本,在更广泛的程度上达到“双赢”乃至“多赢”。
  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21世纪企业新战略就是协作竞争,结盟取胜。民营企业一般规模有限,无法与大企业正面竞争,因而民营企业间的合作变得重要而常见。民营企业无论是并购扩张,还是实施战略联盟,都必须注重跨文化的融合,在战略发展大目标一致的情景下,通过对原有文化的调查、理解、分析,发现原文化的长处与不足,对于各自的文化差异在相互尊重中逐渐磨合,达到趋同。
  (5)生态文化随着工业的发展,人类生存环境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的失衡使越来越多的人环保意识增强,引发了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保运动,促使了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确立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迫使企业彻底改变对自然界的传统态度和理念,而把保护环境纳入其发展过程之中,从而产生了生态文化的理念。时代需要民营企业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要求民营企业创造生态文明,强调民营企业要重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尊重生态环境,对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切怀有一种敬畏之心,努力消除和减少生产经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这是对“企业家精神”的时代补充。民营企业应自觉地、主动地设立自身的生态环境政策和目标,努力开发绿色产品,进行绿色生产,开展绿色营销,控制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对生态 环境的影响,承担起促进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发展的责任和义务,使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积极支持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民营企业只有构建起这种全新的生态文化,才能和可持续发展潮流相适应。
  (6)人本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管是国家间的竞争还是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就没有企业的前途,民营企业要真正树立起“金银有价人才无价”的人才观念,在为人们提高收入水平的同时,充分展示出一种人性化的企业氛围和对人的价值的充分尊重,民营企业才能充满活力。在人才观念上民营企业应该向以下方向转变:第一,制定长远的人才战略。民营企业应认真地对人才结构进行战略性设计,优化人才结构,完善选择和培养人才的规章制度。第二,建立市场化的人才机制。首先要促进人才流动,增强人才活力,其次在企业自己培养人才的同时,重视对成熟人才的招聘和使用,以提高企业人员素质。另外,重视人才结构和知识结构的合理化。第三,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程序和制度以及企业内部的竞聘机制,做到知人善任。第四,团结人才,使管理层真正成为与整个企业血肉相连的一部分,在企业里形成一种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用文化的、认同的力量将众多人才团结在一起。第五,留住人才,真正用好所拥有的人才。民营企业是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到一批高素质人才的,但如何发挥这些人才的作用才是至关重要的。
  民营企业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工作场所,而且是一个文化体系,在民营企业发展中企业文化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山东省民营企业文化体系构建的对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通过企业文化的建立,在企业中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从而推动企业有效发展。应如何建立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呢?
  (1)“原则”明确。遵循科学的企业文化构建规律。
  ①系统原则。坚持系统原则,企业文化本身是一个系统,构建企业文化也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企业文化不是诸要素的无序堆砌,而是一个内涵广泛、分层次的有序结构,所以必须系统设计、统筹谋划。首先,应注意民营企业文化有不同的层次和结构,深层的精神和价值观、浅层的制度系统、表层的文化载体等要素有机组合,构成了企业文化体系,忽视或仅侧重于哪一方面,都会导致企业文化构建的失败。其次,应注意民营企业文化构建是一个“从下至上”和“从上至下”相结合的过程,是全面的、全员参与的、全过程的系统工程。
  ②创新原则。坚持创新原则,企业文化的构建要遵循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由于企业文化总是建立在一定的企业性质之上的,因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任何企业文化都有其共性。另一方面,由于任何企业文化的载体都是人,而不同的人,不同企业的人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都受着自身条件和客观环境的制约,因而表现出强烈的个性特征。共性则预示着建立在同一经济基础之上的企业文化可以继承,但个性又表明了对于任何一种企业文化都不能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必须坚持继承、消化、创新、发展的辩证态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企业文化,也只有这种企业文化才能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因此,构建企业文化并没有既定的模式,每个民营企业都面临着企业文化的创新。
  ⑤动态原则。坚持动态原则,企业文化构建应为企业服务,随企业的发展而发展。能够促进企业长期经营业绩的企业文化,应该具有充分的弹性,适应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应该具有强大的力量。适应企业的环境,并随着企业发展、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改变。但是,企业文化的形成具有自发性,是企业习惯行为的一种意识形态表现形式。企业文化的形成、传播、扩散的过程都是入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转交过程,“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改变已经深深的根植在企业成员头脑中的思维习惯,其痛苦与艰难是可想而知。所以,构建企业文化必须充分考虑到其动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需要时间、耐心、毅力和一套行之有效的变革流程方法。
  (2)“定位”准确,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模式。
  民营企业文化的构建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企业的外部条件,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建设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
  首先要对本企业进行全面的分析,使构建出的企业文化在具有基本共性的前提下,展现出应有的个性。只有对企业有准确的了解和把握,建立的民营企业文化才能保证适合企业,才能保证企业文化具有生命力。
  其次,对企业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使构建出的企业文化能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任何企业都处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下生存和发展,民营企业文化是本企业成员适应外部环境的表现。所以,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注意外部环境对民营企业及其成员的影响力。
  在对民营企业内部和外部进行分析,准确地把握企业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企业文化进行定位。明确要建立一种适合民营企业的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是竞争型的、传统型的、创新型的还是务实型的。只有正确定位企业文化,才能在企业中顺利实施,才能为进一步塑造企业文化指明方向。企业文化定位必须经过深入分析讨论,请专家测评论证,同时不能脱离广大员工,因为他们是企业文化的载体,没有广大员工的认同,企业文化就无法在一个企业中形成、发展。
  (3)“时机”恰当,把握变革企业文化的转折点。
  山东省民营企业正处在学步期或青春期,将要从创业型转为管理型,进行较大的跳跃。在这个阶段,民营企业采用新的组织形式,创业者聘用外部的职业经理,但对企业的控制权难以移交,二者的内部冲突妨碍企业的经营,企业愿景暂时淡化,太多的冲突使企业无暇顾及顾客的需求。
  爱迪斯指出的创办人或家族陷阱,正是民营企业关心的如何超越家族制的问题,而这恰恰也是企业最危险的一个陷阱。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再难有增长,似乎有一种力量制约和摆布企业的命运,左冲右突,难以脱离这个怪圈。实际上,是企业长期停滞在粗放经营和管理上,缺乏留住人才和培育人才的机制,落后的管理和组织机构,不良的企业文化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因此,民营企业应把握时机,树立危机意识,培育变革氛围,重构企业文化。首先,在企业中培育一种适合变革发生、传播和扩散的氛围。在拥有健康良好的企业文化的企业中,企业员工不但是变革的具体执行者,更应该是变革的积极建设者,员工的经验、智慧、创意是变革发生的重要源泉,企业员工的变革热情是变革成功的坚强保证。只有当所有员工从心灵深处感觉到“不变革企业没有希望,自己利益得不到保证”的时候,员工就由被动参与变革者转变成了主动寻求变革者,这个企业才能拥有一片变革的土壤,变革才能获得丰富的果实。
  只有危机意识深入人心,变革观念才 能深入人心。其次,建立危机意识,并不需要企业真的面临显性危机,关键是造成一种危机感。亡羊补牢虽然也可能有效,但能未雨绸缪才是明智之举。企业领导应该经常拿世界上许多著名企业由于因循守旧而丧失市场先机,导致企业限于困境的例子来教育员工,使员工真切地感受到竞争的压力,从而产生变革的动力。平时应该多强调企业面临的竞争挑战,不要总是一味强调成绩,使员工感觉置身于忧患之中。再次,在建立危机意识的同时,要广泛发动员工献言献策,群策群力,一方面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同时使员工真正感受到自己在企业中的价值,进而使企业内部的凝聚力进一步加强。
  对员工的提案,及时进行反馈,合理地采用并进行奖励;未被采用的提案者也要鼓励其再接再厉提出更加合理的提案。在这样的企业环境下,企业员工不但不会抵制变革,反而会主动寻求变革;不只是变革的被动接受者,更是变革的主动建设者和传播者、推动者。
  (4)“再造”重构,提升企业文化和经营战略。
  企业文化和经营战略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相互提升的关系。一方面,企业战略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单元,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反映,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便会产生什么样的企业战略。企业通过战略管理实现使命和达成愿景,企业战略反映着企业宗旨和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刻的企业文化烙印。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会指导形成有效的企业战略,并且是实现企业战略的驱动力与重要支柱。另一方面,企业文化服务于企业的战略,企业要创建有利于企业战略实现的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在指导企业制定战略的同时,又是调动企业全体员工实施战略的保证,是“软”管理的核心。企业要实现战略目标,必须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来导航和支撑,用文化打造企业品牌,用文化树立企业信誉,用文化传播企业形象,用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因此,有效的战略和优秀的文化是企业成功的模式和基础。
  山东民营企业正处于“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企业文化也面临着再造重构,民营企业应再造企业文化,以保证企业在企业文化再造中的主动性,并将企业文化重构纳入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更为可行地塑造出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企业文化体系。
  企业文化再造的过程是一个从内在的个人观念到外在的管理规则的一系列变革,尤其对民营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基本上还处在家庭情感联系型和规章制度约束型这样的层次,要转变提升到较高层次的理想事业追求型的层次更是一个艰巨而且长期的彻底扬弃过程。
  通过民营企业文化的再造提升企业的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涉及到环境评估、领导变动、战略与经营变化的联系、人力资源管理及变革管理中的协调等因素,这些无一不同企业的价值理念有关,因为战略管理最终会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行动中。企业文化本身具备的相对稳定及持久的惯性使得变革充满阻力,因此,促进企业中的人拥有变革的观念,对既有的价值观进行创新,使之匹配新的战略实施框架,是提升企业战略管理的价值基础。
  企业文化理论中,企业家个人的价值理念、领导风范、人格魅力等构成了企业家文化,企业家文化是企业文化形成的最主要来源。要形成健康的企业文化,首先要重塑健康的企业家文化。如果企业主一切行为的中心目标只有一个“为自己及家族聚敛财富”,完全不懂什么是社会责任感、民族责任感,在这样的财富观支配下’的企业主势必把员工当作会说话的创造财富的工具,许多民营企业主的口头禅就是“两条腿的人哪里都是”。这样的企业当然也会有企业文化,但只可能是一种病态的文化,一种迟滞企业发展的文化,企业的机体中流淌着这样不健康的血液,从长期看,企业很难发展壮大,企业这块蛋糕永远也做不大。中国的民营企业主要扮演世纪企业领导人的角色,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开阔自己的视野,转变自身的价值观,由单纯自己致富的价值观转变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的价值观,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
  (5)“措施”得当,采取构建企业文化的有力措施。
  ①成立企业文化变革专门机构。变革的准备工作告一段落后,成立企业文化变革的专门负责机构就是当务之急了。一项事业的成功,在总路线正确的情况下,成功与否的关键就是组织的得力程度,企业文化的变革也不会因为其必要性而自行发生,企业的旧有文化具有很大的惯性,必须建立强有力的领导团队,来推动企业文化变革的步伐。这个团队在性质上是企业高层领导的智囊团、参谋团,主要职能是提出制定企业文化变革的内容、实施细则、战略步骤等方案,供企业高层决策。团队成员配备情况,应该坚持专业性和权威性的统一。变革中会遇到很大的阻力,需要强大的权力支撑,应该坚持企业最高领导挂帅。但清一色由企业领导组成的团队是不可取的,这样会陷入外科医生自己为自己动手术的陷阱之中,企业领导对变革机构的领导采取战略性指导更加合理。员工中有一定威信并且有积极变革欲望的人应该吸收一些进入变革机构;企业变革不能闭门造车,宜充分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帮助企业变革,是可取之道,邀请一些有实践经验同时具备一定理论水平的顾问参加这个机构,不仅可以从理论上予以指导而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的变革进行审视,以旁观者的角度更加客观地找出问题所在。
  ④提出构建愿景、计划企业文化。变革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会是一个很复杂而且不断需要根据实际实施情况的发展而进行修整的系统工程。如果不能提出一个有意义的愿景作为变革的核心概念,那么整个变革计划就很容易出现前后计划不相容的情况。能为广大员工所接受的愿景应该是精练的有说服力的,变革会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一目了然。太复杂的愿景不但使员工感觉难以接受,而且起不到统领整套变革计划的作用。
  企业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所拥有的员工需要一个共同的目标,这个事业目标既是企业对员工的一种利益吸引,也是对大家行为方向的一种界定。通过对目标的努力,员工精神文化逐步形成,概括、总结、提炼精神力量而得到确立,它是企业优良传统的结晶,是维系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信念会使企业员工凝聚成一个整体,并在工作中遵守企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而努力。目标的确定要建立在对本企业发展战略思考的基础上,既具有特色,又比较实在。围绕这一目标,培养企业全体人员所共有的价值观体系。企业共有价值观的形成,是全体员工对企业所倡导的价值标准的认同过程。其培育方法通常是领导者倡导、培植,并以各种传播方法灌输到员工中去,给员工指出成功之路,并在企业内部制定出遵循的标准,日积月累的逐步形成。
  ③新文化的传播、扩散。企业文化的传播和扩散需要特定的机制以及载体。顺畅的传播渠道是企业文化变革的关键所在,大多数企业文化变革的草草收场都是缺乏一个顺畅的传播渠道,结果就是“热热闹闹搞变革,轰轰烈烈走过场”,企业经营状况依然。企业高层的意识、行为的垂范作用是企业文化传播的有力渠道。企业象既然是企业文化变革的策划者和最后决策者,理所当然应该是模范的执行者,企业家本人在进行“言传”的同时,更要注意“身教”起到的作用大得多。
  总之,企业文化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的过程。民营企业必须在推行制度改革和创新的同时,注重企业文化的重塑和变革,积极培育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只有在先进科学的企业文化指导下,民营企业才能够逐步成熟和壮大。只有切实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才能使企业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企业有明确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有维持其成长的灵魂支柱,’从企业内部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无穷的力量。
其他文献
装饰是一个充满想象和神奇的世界,它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浓郁的装饰风格,是创作者把形式美的诸因素与装饰艺术的特殊规律融合起来,创造出悦目怡神的装饰美效果.本文所要阐述的
济南市素有“泉城”之美誉,泉水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其地位举足轻重,是济南市旅游业的重点开发对象,因此把环城河作为一个游憩带来进行旅游开发意义重大.
期刊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港口航运特色鲜明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院认真贯彻国家的各项教育方针,依托世界大港前十强的青岛港,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方
2008版ISO9001国家标准已于2009年3月1日生效实施。虽然新版标准只是对2000版标准的一次修正,没有增加新的要求,但准确把握其细节变化和新增指南,对认证组织做好新版标准转换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山苍子油为黄色易挥发的油状液体.由山苍子油提取的柠檬醛是配制香精的重要原料.山苍子油是以山苍子树的果、花及叶为原料,用蒸馏法提取的.rn
激励是团队经营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除了传统的奖惩激励手段之外,通过数字激励、竞争激励、典型带动、集体荣誉、参与激励、关注与关怀、赞美与欣赏以及自我激励等各种有效的精神激励手段,可以更加充分地调动职场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实现整个组织的任务目标。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有效凝聚团队人心、激发员工斗志、点燃团队激情,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企业或团队能否创造出更高的效益,取得市场
学分制作为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规定和计算学生的学习量及学习进度的富有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在发达国家的各类教育中已广泛使用,它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正日益被我国各类教育所采用。我们要解决制约成人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实行弹性学分制成为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    成人高等教育实行学分制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1 缓解工学矛盾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成人高等教育中实施学分制是由于成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一个系统,因此这一工作的创新就有了系统化的要求。但目前该视角的关注和探讨却非常不够。笔者以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要建立一种创新的系统化和整体观,要实现“思想观念和整体行为”等六个方面的结合和统一。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现状提出的客观要求。但究竟如何进行创新,目前却还存在着诸多可商榷之处。不少同志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