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总结高分辨率CT测定不同性质肺结节的倍增时间对其临床随访管理决策的影响。方法分别以"倍增时间""生长速率""肺结节""早期肺癌"和"doubling time""growth rate""lung nodule"等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万方数据、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1997年1月—2017年1月国内外有关倍增时间与肺结节关系的相关文献资料,并进
【机 构】
:
200040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放射科,200040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放射科,200040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放射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高分辨率CT测定不同性质肺结节的倍增时间对其临床随访管理决策的影响。
方法分别以"倍增时间""生长速率""肺结节""早期肺癌"和"doubling time""growth rate""lung nodule"等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万方数据、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1997年1月—2017年1月国内外有关倍增时间与肺结节关系的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汇总分析。
结果不同大小、密度、病理类型的肺结节倍增时间不同,预后也不同。对于常规CT形态学和功能学检查无法判别良恶性质的肺结节,利用体积或质量倍增时间量化评估其生长速率,是提高早期肺癌诊断正确率和合理制定处理策略的手段之一;但是,肺结节倍增时间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具体方法及可重复性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研究报道之间亦存在差异,需合理评估肺结节倍增时间的临床价值。
结论合理化随访肺结节的动态演变以及联合其倍增时间特点,可协助制定并完善临床综合管理决策,避免延误诊治或者过度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瓣状核酸内切酶1(FEN1)小干扰RNA(FEN1 siRNA)对胃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培养胃癌细胞SGC7901,转染FEN1 siRNA和阴性对照序列(siRNA control)分别命名为干扰组和NC组,同时以不做处理的胃癌细胞SGC7901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FEN1 siRNA的转染效果,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胃癌细胞SGC79
目的探讨内乳血管的解剖类型及内乳动脉(IMA)与第1~5肋间隙胸骨边缘距离的CT影像学特点,为胸骨旁入路穿刺路径设计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影像中心行胸部64排CT检查244例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其中,男129例,女95例;年龄27~90岁,平均(63.2±10.4)岁。通过冠状位薄块曲面最大密度投影重建图像观察患者内乳血管在胸骨旁的走行特
目的构建新型梯度复合羟基磷灰石-二氧化锆(HA/ZrO2)组织工程骨支架,并评估其在猕猴颈椎椎间融合中的效果。方法通过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水凝胶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缓释载体,扫描电镜下观察其微观形态,检测其载药量、包封率及缓释速率;然后分离、培养猕猴源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并进行碱性磷酸酶、冯库萨染色等对其进行鉴定;最后将前期制备好的BMP-2明胶/壳聚糖凝水胶缓释系统
目的探讨正常膝关节后外侧角(PLC)解剖的MRI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2016年5—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招募16名青年志愿者进行双膝关节MR检查,其中男9名、女7名,年龄22~30岁;两侧膝关节无手术史及外伤史,且体格检查正常。受试体位:仰卧、膝关节伸直并轻度外旋10°~15°;扫描序列:斜矢状位快速自旋回波T1WI、T2WI,冠状位、斜矢状位及轴位质子密度加权成像(
目的探讨利用中央动脉分支静脉化重建Tamai Ⅰ区断指回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收治的27例27指Tamai Ⅰ区完全离断断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18~51岁;拇指3例,示指9例,中指7例,环指5例,小指3例。患者均采用中央动脉分支静脉化治疗,术后观察患指外观、指甲生长及手指感觉情况,采用Tamai评分对手术治疗效果进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髓芯减压、植骨、钛棒支撑治疗股骨头坏死(ONFH)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2013年12月ONFH患者58例74髋临床资料,其中国际骨科循环学会(ARCO)分期ⅡA期11例(15髋)、ⅡB期25例(34髋)、ⅡC期22例(25髋);在C形臂X线机透视定位及关节镜辅助下,经皮微创有效精准地进行髓芯减压,植入复合自体骨髓的骨诱导材料,放置钛棒支撑股骨头软骨下骨质
目的解析左半肝Glisson系统的立体空间解剖结构及三级分支走行分布情况,为左半肝实施精准肝切除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20例10%甲醛固定的成人尸体无病变肝脏标本进行应用解剖观察,重点对左半肝Glisson系统的立体空间解剖位置进行形态学观察,采集并分析左半肝Glisson系统各区域三级分支数目及走行数据。结果左半肝Glisson系统主干(G左主)呈弓型走行,长度为(3.10±0.76)cm;右
目的探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膝上外侧动脉穿支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膝周、小腿中上段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解放军第105医院显微骨科收治的21例膝周、小腿中上段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4例;年龄26~58岁,平均39岁;皮肤、软组织缺损部位为膝周、小腿中上段前外后侧;皮肤、软组织缺损大小12 cm×8 cm~20 cm
目的探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采用自体骨结构性植骨结合带延长杆的胫骨假体修复中、重度胫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5年2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骨科初次采用TKA治疗的15例中、重度内翻膝合并胫骨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11例;年龄52~75岁,平均58岁。膝关节内翻角17°~29°,平均(26.2°±2.4)。术前按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去横突经椎旁入路病灶清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5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收治的28例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16~59岁,平均36.4岁。病灶部位:T10~11 4例,T11~12 4例,T12~L1 4例,L1~2 3例,L2~3 13例。28例患者术前VAS评分